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七下科学综合说理题加练2

更新时间:2021-05-16 浏览次数:168 类型:复习试卷
一、综合说理题
  • 1. (2020九上·越城期中) 某科学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简易灭火器,装置如图所示,主要原料有盐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等。左图是简易灭火器平时安放情况。为了检验它的灭火效果,他们在空地上用木柴生了火,接着把简易灭火器倒置,并把橡皮管口对准生的火,一会儿就发现有泡沫较快喷出(如右图),结果真的把火给扑灭了。请结合化学反应、压强等科学知识解释这简易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 2. (2020九上·吴兴月考) 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 颈、B 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 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先通过 A 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 B 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

    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提示: CO2+2NaOH=Na 2CO 3 +H 2 O)

  • 3. 小明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迅速将杯口倒扣在一个气球上,一段时间后慢慢拿起杯子,发现气球被杯子紧紧地“吸住”(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气球被杯子“吸住”的原因。

  • 4. (2020八下·温州期中) 学习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后,小明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甲实验装置。用加热的电烙铁点燃红磷后,立刻拔掉插头,无线气压计实时记录瓶内的气压变化。实验过程中气压变化如图乙。

    资料:一个密闭容器内气压受温度和气体量的影响,温度越高,气体质量越大,气体气压越大。

    结合以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对图乙中AB段与CD段气压上升原因做出简要说明。

  • 5. (2020·温岭模拟) 如图所示,将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滴有石蕊的蒸馏水中,请根据以下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实验出现的现象及每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资料Ⅰ:NO2和水会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NO+2HNO3

    资料Ⅱ:NO2为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NO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资料Ⅲ: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这两种气体分子个数之比

  • 6. (2020·三门模拟) 从一个装满液体的塑料壶内往外倒出液体时,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液体流出时远时近、时断时续、咕咚咕咚发出声音,甚至还会撒出来溅到身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说明应采用图甲还是图乙的方式倾倒液体,并用科学知识解释两种方式效果不同的原因。

  • 7. (2020八下·金华期中) 班级联欢会上,小刚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 8. (2019八上·柯桥月考) 小华感冒咳嗽,妈妈给她买了“双黄连口服液”。粗心的小华将口服液盒内特制吸管弄丢了,只好拿来一根饮料吸管插入瓶中,结果她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药液“吸”上来。后来,她发现这两种吸管的形状不一样:饮料吸管外壁光滑,口服液吸管外壁有棱,两种吸管的截面形状如右图所示。请你运用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两种吸管“吸”药的效果不同?

  • 9. (2019·宁波) 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活动中应该看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10. (2019九上·诸暨月考) 某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你能预测澄清石灰水将会发生的现象,并作出解释吗?

  • 11. (2019九上·柯桥月考) 我们知道氢氧化钠溶液有较强的腐蚀性。现有一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底浅盘,盘底上有一块硬币浸在溶液中。要求不接触溶液、不改变浅盘的位置和形状,将硬币用手拿出。于是小苛设计如图所示的器材(烧杯、蜡烛)进行挑战,结果挑战成功。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小苛用这套装置(或设计)挑战成功的原理。

  • 12. (2019九上·绍兴月考) 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 13. (2019八下·金华期中) 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如图:家庭自助烧烤时常用机制炭做火源,它空心,使用时不直接点燃机制炭,而采用固体酒精引燃。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的科学原因。

  • 14. (2019八下·衢州月考) 油锅着火能用水扑灭吗?某科普类节目曾演示过一个模拟实验:将锅中的油加热到燃烧后,身穿防护服的消防员将一瓶水倒入油锅中,在水倒进锅里的一瞬间,热油飞溅,巨大的火苗窜起一米多高。请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释。

  • 15. (2019·德清模拟) 某科学研究小组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先将注射器放在盛热水的烧杯上方,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马上拿走烧杯,观察到活塞先向右后向左移动,最后稳定在刻度4位置处,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16. (2019八下·永嘉月考) 在日常生活中,水往往被用来灭火,可在滴水点火实验中,水却可以生火,具体操作如下:“用干燥的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放在石棉网上,滴几滴水(提示:过氧化钠+水=氢氧化钠+氧气),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起来。”要让实验成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脱脂棉的干燥程度,用量和松紧程度;水滴加的量。请你结合燃烧条件,解释一下这个实验的成功秘诀。

  • 17. (2019·浙江模拟) 夏天常用蚊香驱蚊,很多人不想睡眠时一直燃烧蚊香,怎么才能让蚊香定时燃烧呢?回形针是一件不错的小工具,估计一下时间,如图所示,在想熄灭的位置上固定一枚回形针,等蚊香烧到回形针的位置时,就会自动熄灭。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奥秘吗?

  • 18. (2019·浙江模拟) 油锅着火能用水扑灭吗?某科普类节目曾演示过一个模拟实验:将锅中的油加热到燃烧后,身穿防护服的消防员将瓶水倒入油锅中,在水倒进锅里的一瞬间,热油飞溅,巨大的火苗窜起一米多高,请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释。

  • 19. (2019·宁波模拟) 取A、B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 20. (2018九上·丽水期中) 小明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 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下图 2 的实验,他加入的试剂 p, 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请判断小明所加试剂p 的名称,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鸡蛋被吞进瓶内和被吐出来的原因。

  • 21. (2018八上·温州期中) 彤彤感冒咳嗽,妈妈给她买了“双黄连口服液”, 粗心的彤彤将口服液盒内特制吸管弄丢,只好拿来 一根较细的饮料吸管插入瓶中,结果却怎么也“吸”不 上药掖。后来,她发现两种吸管的形状不一样,饮 料吸管外壁光滑,口服液吸管外壁有棱,两种吸管 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请你运用科学相关知识解释 为什么两种管“吸”药的效果不同。

  • 22. (2018九上·嘉兴月考) 土壤的盐渍化是导致我国耕地减少的一个重大威胁,因为盐渍化之后土壤的 pH 会远高于 7(成为盐碱地),导致大多数植物难以生存。某科技攻关小组已尝试在一盐碱地上种植某种农作物,欲使农作物生长更好须采用多种措施,其中一种措施就是用碳酸水浇灌农作物,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采用碳酸水浇灌农作物的道理。
  • 23. (2018·绍兴) 油锅着火能用水扑灭吗?某科普类节目曾演示过一个模拟实验:将锅中的油加热到燃烧后,身穿防护服的消防员将一瓶水倒入油锅中,在水倒进锅里的一瞬间,热油飞溅,巨大的火苗窜起一米多高.请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释。

  • 24. 小明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迅速将杯口倒扣在一个气球上,一段时间后慢慢拿起杯子,发现气球被杯子紧紧地“吸住”(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气球被杯子“吸住”的原因。

       

  • 25. (2018·温州模拟) 小明进行了金属燃烧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实验

    1

    2

    3

    4

    步骤

    将一片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用针去刺破实验1中的液滴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引燃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磨成铝粉,在空气中点燃

    现象

    铝箔不燃烧,熔化成液滴但不滴落

    观察到里面的液态物质依然没有流出来

    铝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查阅资料:铝的熔点为660.37℃,氧化铝的熔点为2054℃,酒精灯火焰最高温度为665.5℃

    请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已学知识,解释各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 26. (2017九上·瑞安月考) 如上图所示,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双孔胶塞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请描述该操作完成后,看到的现象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资料:氨气极易溶于水,其形成的溶液呈碱性)

  • 27. 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伤害,对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住房中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门窗?为什么?从大火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28. (2016·温州模拟) 在开采自燃煤层时,矿工会在煤矿内残留的煤上喷洒一定浓度的阻化剂溶液,抑制煤的自燃,从而达到较好的防火效果.某科研小组针对不同情况下的煤粉进行了相关测试,得到以下数据(活化能指煤粉达到着火温度后到煤粉燃烧所吸收的热量).

    项目

    无阻化剂

    喷洒水

    喷洒阻化剂(MgCl2)溶液

    着火点(℃)

    274.1

    274.1

    283.8

    活化能(KJ)

    9.68

    9.68

    12.58

    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喷洒阻化剂溶液能抑制煤自燃的原因作出解释.

  • 29. 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水盛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一段时间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分析说明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5%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30.  坩堝钳夹住一团棉花,蘸上酒精后点燃,现察到:开始时酒精蒸气燃烧.棉花未燃烧;当酒精快燃尽时.棉花开始燃烧.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