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2 浙教版科学 中考高频考点 加强练 第99讲 说...

更新时间:2021-07-30 浏览次数:162 类型:一轮复习
一、综合说理题
  • 1. (2021八下·柯桥期末) 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按照教科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结果发现左右两瓶中的现象不同。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 2. (2021·衢州) 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箱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 3. (2021七下·新昌期末) 自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因范围内开展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盔”是指安全头盔,“带”是指安全带。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对保护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请运用科学知识,从安全角度解释“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和“规范使用安全带”的科学道理。

  • 4. (2021七下·台州期末) “黄岩蜜桔甲天下”—桔树生长到一定时期,经过开花、接粉、受精后,子房吸收充足的营养物质发育成果实。一般情况下,桔树所开的花数量很多。但往往结出的果实数量会少很多。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 5. (2021七下·兰溪期末) 我国的航天事业随着科技的发展蒸蒸日上,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先后成功登陆。2020年11月,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点火发射时,尾部的燃料点火后,向下喷出大量的高温气体,使火箭离开发射塔并加速升空,同时发射塔基下面装满水的大水池里产生大量的“白汽”,起到降温的作用(如图),使塔基不至于遇高温损坏。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一下火 箭发射过程中相关现象涉及的科学原理。

  • 6. (2021七下·杭州期末) 同学在参观学校微格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和观测室的中间有一块玻璃,玻璃旁贴有一张使用说明,如图甲所示。经老师介绍,单向透视膜层与普通镜子相似,对光线有较好的反射效果。同学按照要求调整微格教室的照明,发现在教室,玻璃像一块镜子,他能清晰看到自己的像,却无法看到观测室的物体,而在观测室,他能清楚看到教室内的物体。请你结合所学光学知识,解释同学所观察到的现象。

  • 7. (2021·金华) 大棚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农民会给作物补充二氧化碳来提高产量与质量。研究表明,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

    【资料】①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会释放CO2供植物吸收利用;

    ②吊袋内CO2释放量会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过低时CO2气体释放量较少;

    ③使用时,将气肥悬挂在农作物枝叶上方位置比放在农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

    ④施用气肥为不可离农作物太近。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的原因。

  • 8. (2021·温州) 我国北方由于冬季气温低,需借助温室大棚才能种植蔬菜。普通温室大棚,需消耗大量煤来维持蔬菜种植所需的温度。某科研团队设计出一种不耗煤且能促进蔬菜高产的“节能日光温室”(如图),适合冬季在我国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其结构特点如下:

    ①温室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

    ②不同纬度的温室,其“前屋面角度”不同。

    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

    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寒冷冬季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节能日光温室”既节能又能促进蔬菜高产作出解释。

  • 9. (2021八下·苍南期末) 甘蔗是我国南方重要农作物。如何提高甘蔗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勤劳的劳动人民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方法。

    材料一:甘蔗是一种喜高温的植物。因此,农民需将甘蔗种植在阳光照射充足的田里。

    材料二:随着蔗茎的伸长,基部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黄或老化。因此,在甘蔗生长的中后期农民

    需要及时给甘蔗去掉老的叶片,也就是“打脚叶”,能保持通风与透光。

    材料三:种植过甘蔗的田地,第二年种植时,甘蔗植株会比前一年的植株小。因此,种植时还会

    施用肥料,一般以农家肥为主,适当多施钾肥,特别在成熟期前后可追施钾肥。查资料得:农家肥经微生物的分解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从上述材料看,农民为了提高甘蔗的产量与品质采用多种有效方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科学依据。

  • 10. (2021·丽水) 学校组织春游,小科准备了一份“自热火锅”(图甲),他撕开包装看到了内部结构(图乙),并了解到相关信息(图丙)。

    小科按食用方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②放上食盒,加入食材并倒入适量的饮用水,扣紧盒盖。在等待食物煮熟过程中,小科发现加热盒逐渐变烫、盒内传出“嘶嘶”的声音、盒盖小孔的上方有水汽。请结合火锅“自热”过程解释盒盖上小孔的作用。

  • 11. (2021七下·浦江期末) 如图所示:小朋友右脚踩在滑板车上,左脚在地上一蹭一蹬,滑板车和人才会开始向前运动;运动中小朋友把两脚都放在滑板车上后,车就慢慢停下来;只有继续用左脚蹬地才能继续前进,那么究竟是“力能维持物体运动”还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说明以上现象的整个过程,并回答问题。

  • 12. (2021八下·杭州期末) 我国为农业大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经验。请解释以下俗语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请做出解释。
  • 13. (2021七下·吴兴期末) 双向镜也称作单面透视玻璃,构造上是在普通玻璃上涂上一层薄膜,这种玻璃可把投射来的光线大部分反射回去,且玻璃前后两面对光线产生的效果相同。下图为小明和小白两位同学在某培训室体验了一回双向镜的实际效果,中间为涂有薄膜的玻璃。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图所示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

  • 14. (2020七下·乐清期末) 科学课上进行“打硬币”游戏,小明同学的游戏过程是:将十枚硬币竖直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将一钢尺贴在桌面上,用钢尺快速敲击最下方的硬币。观察到10号硬币飞出桌面,9号硬币稍向前方移动其他硬币掉落(图乙)。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现象。

  • 15. (2021·上虞模拟)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些情况:当你从热水瓶里倒出一杯开水,然后再把瓶塞盖上去的时候,热水瓶塞会自己跳出来;当水烧开后灌入热水瓶中(未灌满),盖上瓶塞,经过一段时间,常会发生瓶塞拔不出来的现象,请你就上述情况说明原因。

  • 16. (2021·宁海模拟) 如图所示,在细玻璃管两端固定铁圈和银圈,用细线在玻璃管中点悬挂起来,使之恰好水平平衡,然后小心地把装置浸入盛有适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请用学过的知识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 17. (2021·瑞安模拟) 植物在秋天落叶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小明发现分布长江以南地区的亚热带树种——常绿樟树却在春季会掉落许多叶子,仔细观察发现樟树落下的叶都是红色,而留在树上的树叶基本是绿色的;同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落到地面的树叶大部分是背面朝上。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兴趣小组同学查到了下列资料:

    资料1:植物落叶有两种情况:一种每当干旱或寒冷季节来临,树叶枯死脱落,仅存枝干。另一种在春夏时新叶发生后,老叶渐次脱落,树木终年常绿。落叶的原因:内因是叶片经过一定时期的生理活动后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如矿物质积累,引起生理功能衰退而死亡(如叶绿素破坏)。外因是天气变冷、雨水减少,缺水造成落叶。

    资料2:植物叶片的颜色是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液泡中的花青素等各种色素综合决定,植物叶片所含色素的数量与植物种类、叶片老嫩、生长期及季节有关。正常叶片,由于绿色的叶绿素比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多,所以叶片总是呈现绿色。在一定的生长时期,若叶片形成较多的花青素,则呈红色。

    资料3:大多数植物叶子靠近叶面的细胞,有一排紧密排列的长方形细胞,称为栅栏上表面组织;而靠近叶背的细胞排列疏松,称之为海绵组织(如图)。栅栏组织不仅细胞排列紧密,

    而,且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结合上述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樟树为什么会在春天落叶,落叶大都是红色且落地时背面朝上。

  • 18. (2021·余姚模拟) 在透明的有机玻璃桶内装有部分水,水里悬浮着装置A (上方是充有气体的气球,下面悬挂着一块小铝块,用细线连接),活塞与桶壁之间无摩擦但密闭。查阅资料:密闭容器中,当液面上方的压强增大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也将增大。当向下压活塞时,请你陈述A装置的运动状态,并说明理由。

  • 19. (2021·海曙模拟) 小科同学观察从树上掉落的苹果,随着下落高度的下降速度越来越快。请你从苹果的受力情况或能量转化的角度(任选其一),合理解释小科同学观察到的现象。(空气的阻力、浮力均忽略不计)

  • 20. (2021·宁波模拟) 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下面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请解释出现如图变化的原因。

  • 21. (2021·温州模拟) 如图所示的树懒是世界上运动最慢的动物之一,最高速度仅为3厘米秒,这样行动缓慢的树懒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

    材料一:树懒生活的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水分充足;树懒终年栖居在树上,以树叶和身上藻莎类为食,一般每天仅食用60克树叶,除寻找配偶外,仅一周下树排便一次;

    材料二:树懒体表覆盖有厚而密的皮毛,初生时皮毛呈棕色后,因体表着生大量藻类,使部分皮手呈绿色:

    材料三:树懒的肌肉功能蜕化严重,其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静止时体温变化幅度在28~35℃之间;

    材料四:树懒蛾生活在树懒的皮毛内,以藻类为食,产卵于动物粪便中。研究发现,树懒蛾的密度越高,树懒皮毛中的氮元素含量也越高。

    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树懒能适应树栖生活的原因。

  • 22. (2021·婺城模拟) 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放着一盆新鲜的绿色植物、它的旁边放着一杯氢氧化钡溶液,溶液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将容器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示:同一溶液的密度随溶质质量分数的减小而减小)

  • 23. (2021·嵊州模拟) 现有一圆柱形玻璃瓶,装满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另有一张写着字母“F”的白纸(如图乙)。把白纸放在玻璃瓶后面适当位置,眼睛透过玻璃瓶观察到了字母“F”的像是水平方向颠倒、竖直方向不颠倒,且在水平方向比白纸上的字母“F”大,竖直方向上大小不变(如图丙)。

    1. (1) 请分析说明像的产生原因。
    2. (2) 若将白纸远离玻璃瓶,请描述观察到字母“F”的像随白纸移动距离的变化情况。
  • 24. (2021七下·乐清期中) 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水面和路面的亮暗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 25. (2021八下·鄞州期中) 如图所示,站在泡沫塑料板上的女士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壳时,头发丝会一根根上扬,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请解释她的头发上扬的原因。

     

  • 26. 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能源消耗较多的特殊地区。这里的气温较高,犹如海面上的岛屿,成为城市热岛现象。请你根据对流的原理,用箭头标出图中空气的流动方向。

  • 27. (2021九下·丽水月考)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后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经科学检测,导致此次传染病的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如图)。某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据目前人类研究,蝙蝠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蝙蝠已存在8800万年,经过漫长的时间,病毒也无法对蝙蝠产生作用。

    资料二:人体易感染COVID-19,多数出现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多数人能治愈,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易感染。

    资料三:人虽有强大的特异性免疫,能产生上百万种抗体,但这种适应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仅仅能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
    利用已学知识解释对蝙蝠携带新冠病毒不会患病,而多数人感染新冠病毒会患病的原因。

  • 28. (2021九下·绍兴月考) 小科购买了一款测心率手表,一次跑步时,手表记录的心率变化如图所示,发现运动前自己心率在60次/分左右,而刚运动后自己心率上升到了160次/分以上,且呼吸加快。从呼吸作用、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功能角度解释心率上升,呼吸加快的原因。

  • 29. (2020八上·温州期末)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中,一同学发现: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颗粒快速消失,但一段时间后烧杯底部又出现固体。该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记录了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绘制成图。请结合图像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验中“固体快速消失,但一段时间后烧杯底部又出现固体”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 30. (2020九上·镇海期末) 实验装置如图,在一个厚壁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当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活塞时,筒中棉花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 31. 不可能的任务:“在一个平底浅盘里有浅浅的一层氢氧化钠溶液,盘底有一枚硬币浸在溶液中,要求不接触溶液且浅盘不做任何改变,用手拿出硬币。可用器材有:蜡烛(主要含碳、氢化合物)、火柴、大玻璃杯。”爱挑战的小柯设计了一种办法,如图所示,请用科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 32. 小月同学平常眼睛近视,却一直没配戴眼镜,致使近视得越加厉害。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在同学的陪同下到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她走出眼镜店,戴上眼镜刚下台阶,猛地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同学问她:“你怎么越戴眼镜越看不清路了?”她说:“你不知道,我一戴眼镜猛然发现地面似乎变高了!”请你帮她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 33. (2020八上·瑞安期末) 小明在拓展课上做了一个"大米跳舞"的实验∶ 将雪碧倒入杯中,再放入几粒大米,大米很快沉到杯底,但一会儿后就向上"弹",露出液面后,又沉入杯底,接着又上浮,如此反复,最终,大米沉到杯的底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小明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一∶ 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小于饮料的密度。

    资料二∶从液体中逸出的气体,会在该液体中形成气泡。且气泡容易吸附在固体表面。资料三∶气压越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碳酸饮料在生产时,一般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大量二氧化碳溶于液体中。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大米跳舞"的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 34. (2020九上·越城期中) 某科学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简易灭火器,装置如图所示,主要原料有盐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等。左图是简易灭火器平时安放情况。为了检验它的灭火效果,他们在空地上用木柴生了火,接着把简易灭火器倒置,并把橡皮管口对准生的火,一会儿就发现有泡沫较快喷出(如右图),结果真的把火给扑灭了。请结合化学反应、压强等科学知识解释这简易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 35. (2020九上·衢州期中) 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小明将某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如图1),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率变化如图2所示。请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对甲乙两条曲线变化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 36. (2020八上·温岭期中) 有一种性能非常好的保温杯叫做“焖烧杯”。它和普通保温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材质好,多采用优质不锈钢制造;2、保温性能更好,倒入热(冰)水后,外壳不冒汗,保温(冰)效果可达到24小时以上;3、内盖上的通气阀解决了“保温杯长时间不用,杯盖难以拧开”的问题(见题图)。请你利用摩擦力和大气压的相关知识,针对“杯盖难以拧开”和通气阀为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进行解释。

  • 37. (2020九上·温州期中) 大气中SO2含量增加是导致酸雨增多、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土壤中各种可溶性铝盐能抑制植物生长,减弱植物抵御外来侵害的能力。为了解土壤的情况,某中学“酸雨”课题研究小组对生物园的土壤作了调查.他们把土壤表面至100mm深的土块分为4层,分点取样测定土壤pH和可溶性铝的含量,数据记录如表1所示。并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关系。请利用上述所提供的信息和材料,分析说明被测定的土壤样本是否适合植物正常生长。

              表1:0mm~100mm土壤样本的数据

    土层深度/mm

    0-20

    20-40

    40-60

    60-100

    土样pH

    4.5

    4.2

    4.18

    4.15

    可溶性铝质量分数(10-5

    0.4

    1.3

    1.7

    2.0

    图2: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关系

  • 38. 如图所示是某研究小组精心设计的一种机械,高处的水通过左侧的管道向下流动,水流冲击叶片,叶片的转动带动砂轮转动,就可以打磨需要的工件,同时带动右侧的抽水器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继续向下流动,从而永不停歇。你认为这种机械是否能够一直工作下去?请说明原因。

  • 39. 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
  • 40. (2020·衢州) 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

  • 41. (2020七下·乐清期末)   5月22日下午,乐清市政府携手某网络平台,为乐清农产品、海产品等进行“直播带货”某桑葚果农说:“线上销售不仅让全国各地的网友尝到了美味桑葚,也解决了疫情期桑葚的滞销难题”。有偏远地区(快递到达时间长)的网友反映桑葚腐烂,出现酸臭的味道,而近地的网友却好评连连,没有反映此问题。于是,果农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工作人员在寄回的桑葚中检验出大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并查阅到以下资料:

    ①桑葚富含有机物,是一种酸甜爽口、营养丰富的水果,并其有一定的药理价值。

    ②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空气中;枯草芽孢杆菌在温暖且富含有机物的有氧环境下能够快速繁殖,一般每2小时就能够繁殖一代,是使得水果腐烂的最常见细菌。

    请你根据以上材科,向果农解释邮递到偏远地区的桑葚腐烂的原因。

  • 42. (2020七下·仙居月考) 课堂上老师把一光滑的硬纸片平盖在玻璃杯口,将一枚鸡蛋置于纸片上,用木尺沿水平方向迅速击打纸片,可看到纸片飞出而鸡蛋落入杯内,请解释这一现象。

  • 43. (2020七下·温岭期末) 无风的雨天,雨滴会落在雨伞上并最终从雨伞边缘滑落。如图为雨滴从伞顶A点滑至雨伞边缘B点,最后落至地面C点的运动轨迹,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雨滴出现这样的运动轨迹的原因。(忽略空气阻力)

  • 44. (2020七下·丽水期末) 如图是大货车,它是生活中重要的运输工具。大货车安装的车轮大且数量多;大货车的前挡风玻璃是竖直安装的。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解释上述安装的理由。(前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 45. (2020·绍兴)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的缓慢氧化,因此,人体细胞正常工作不能缺少氧气,脑对缺氧特别敏感(见表)。当人的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图所示),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使其心跳恢复,帮助血液循环系统恢复工作:胸外心脏按压还能改变胸腔容积,帮助呼吸系统恢复工作,使氧气和有机物到达脑。

    缺氧时间

    症状

    3秒

    头晕

    20秒

    意识丧失

    60秒

    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4分钟

    脑细胞不可逆转的损害

    10分钟

    脑死亡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胸外心脏按压帮助心跳骤停患者的脑恢复正常生理活动的原理。

  • 46. 小明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迅速将杯口倒扣在一个气球上,一段时间后慢慢拿起杯子,发现气球被杯子紧紧地“吸住”(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气球被杯子“吸住”的原因。

  • 47. 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马上停下来,而是先做减速运动,最后才停下来,这是什么原因?
  • 48. (2020·柯桥模拟) 某科技类节目中将一装有水的铁桶(未加盖)加热至水沸腾后(如图1示),将它分别倒扣到液氮(图2)和常温水(图3)中,结果发现倒扣入液氮时铁桶没有明显变化,而倒扣入水中时,铁桶迅速变扁,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 49. (2020七下·温州期中) 五一假期,小赞同学一家驾车到瑞安周边景点游玩。善于观察的他发现了小轿车中运用了许多的光学知识。

    发现1: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倾斜安装的,而不是竖直安装(如图甲所示)。

    发现2:小轿车两侧的观后镜都是凸面镜(如图乙),它们的可视范围比车内的观后镜(平面镜)要大。

    发现3:小轿车的远光灯是凹面形,安装在车前方较低的位置,灯丝位于焦点,夜间开灯时,发现照射的距离特别远(如图丙所示)。

    请你利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和原理,解释小赞同学的这三个发现。

  • 50. (2020·玉环模拟)   2020年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该方案建议使用新冠康复者恢复期的血浆治疗新冠重症患者,将康复者血浆输入患者体内前,必须要化验两者的血型。请解释:康复者的血浆为什么能治疗新冠患者,并且在输血前要化验两者的血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