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

更新时间:2024-04-14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strong><span>3</span></strong><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在我国,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经过长期实践,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达到2000多种。

    “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对中国各地民众来说,茶是必需品,他们对茶品有不同的需求。如江浙一带喜绿茶,闽台地区好乌龙茶,在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人们习惯用黑茶制作酥油茶、奶茶等。

    “疏雨半晴回暖气,轻雷初过得新芽。”每年三四月,春回大地,茶树萌发新芽,这也是制茶师最忙碌的时候。他们用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制作出各种风味的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比如,如客人来访要上茶,茶友之间品茶、斗茶,茶农要祭茶神。

    中国的茶文化世代传承,有着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不仅如此,“中国茶”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传承体系,而这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前提条件。

    据了解,“中国茶”的相关知识和技艺主要通过家族、师徒和社区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并已经与正规教育有所融合。

    比如,家族传承方面,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在福建省安溪县王氏家族已传至第13代。师徒传承方面,径山茶宴自唐天宝元年起,在杭州市径山万寿禅寺传承,由住持传给其继任者,目前已传至第121代。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茶”的传承已经进入校园。“我们经常把一些传承人请到校园里来,手把手地教我们的学生,就相当于培养潜在的传承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说。目前,中国有40多所中职和8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茶学和茶文化专业,每年培养制茶、茶艺等专门人才3000多人。

    中国人爱茶,在泡茶、品茶、论茶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中,体悟自然、感悟人生,增加了生活情趣,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在中国,茶的饮用与分享还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了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增进了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增强了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此外,中国的茶文化在世代传承中,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多样性实践,促进了茶器、茶歌、茶戏等文化表现形式的发展,营造了茶馆等关联性文化空间,生动见证了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

    通过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中国的茶文化也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在古代,中国茶叶随着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而后逐渐风靡世界,与丝绸、瓷器等,被认为是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

    (摘编自韩业庭《“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缘何能成功申遗》)

    材料二:

    我国在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上面临着市场开拓不力、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以及地方茶企认识不够等诸多问题。如贵州毕节的海马宫茶,在历史上属于黄茶一类,对于主产绿茶、红茶的贵州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茶叶资源;但笔者实地调研中发现,由于缺乏对黄茶的认知,当地厂商为了迎合市场,基本不再制作海马宫黄茶,而是牺牲传统技艺和文化特性,改为制作绿茶,传统的海马宫黄茶制作技艺已处于濒临失传的危机。

    目前,我国制茶传承人数量仍比较少。近来年,随着越来越多茶叶加工设备被应用到茶叶生产实践中,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机器加工代替,逐渐变得衰微,作为传承主体的制茶手艺人也变得越来越少,代际传承的难度也不断加大。传统手工茶叶制作工序十分复杂,炒制手法要求很高,例如仅是西湖龙井茶的炒制就要求“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技艺经验性要求强,劳动强度也很大,需要耐心的钻研,经过几年的学习,才能够制作出好茶,因此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年轻学徒就比较少。

    茶叶的产制还与当地茶树品种、生态环境等因素有关。现今茶旅融合兴起,发挥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优势开展采茶、制茶等体验旅游项目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可能会使传统制茶技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手工制成的茶叶品质也会受影响。长此以往,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意义也会被人们逐渐遗忘,这对于传统制茶技艺的持久传承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摘编自许凡凡《传统制茶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我国茶史悠久,茶品丰富,茶在满足人们饮用和交际需求的同时也涵养了中国人的性情。 B . 中国茶分布广泛,地域性特征明显,制茶师根据各地风土发展出适应当地需求的专属茶品。 C . 通过古丝绸之路,中国茶跨越国界,逐渐成为了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媒介。 D . 茶叶的产制依托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能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材料一论证手段丰富,严谨可信又不失生动;材料二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分明。 B . 中国茶申遗成功,将极大地促进茶产业发展,提高茶科技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C . 传统手工制茶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技艺被机器加工代替。 D . 大力推广茶文化,有助于提升民众整体素养,敦睦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3.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的一项是 ____
      A . 陆羽《茶经》中绘制的采茶过程 B . 武夷山市文旅局推出的茶旅亲子营 C . 新婚夫妇向双方父母行奉茶礼 D . 北京吴裕泰茉莉花茶窨制技艺
    4. (4) 两则材料都以中国茶为话题,但在论述内容和目的上有所不同,试简要分析。
    5. (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传承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申遗成功后,“如何继续培养好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人”成了有关部门特别关心的话题。请结合材料内容就此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刘汉俊

    ①从南粤到燕京,迢遥千里路,一把辛酸泪。文天祥一路被押解、看守,没有逃脱的机会,却有遐想的时间。

    ②回想四十多年的人生之路,文天祥愈发坚定了不屈的信念。

    ③公元1236年,文天祥出生在“文章节义之邦”的江西庐陵吉州(今吉安)。这里文薰武炽,古风浩荡,历史上走出过三千进士,诞生过一批忠烈之士、儒雅之士。但是文天祥生逢乱世。正值风雨飘摇中的南宋走向暮年,伴随他呱呱坠地哭声的,是蒙古铁骑的嘚嘚马蹄声。这一年,渡过黄河的蒙古大军一路南下,连克唐州、襄阳、枣阳、郢州、德安,另一支蒙古军队挺进四川,沿长江全线对南宋兵力形成了包围圈,自西向东,势如破竹。动荡不安的天下大势,构成文天祥的生活、成长背景,甚至伴随着他完整的生命周期。

    ④文天祥出生于儒士之家。父亲文仪嗜书如命,常常是一灯如豆到天明。他思想解放,倡导革新,自号“革斋先生”,常在腰间戴一个刻有“革”字的玉佩,以明革新之志。父亲的思想主张对文天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从小养成一种“袖中莫出将相图,尽洗旧学读吾书”的气魄和“法天地之不息”的精神。

    ⑤文天祥有诗《题钟圣举积学斋》,何时写成,史料失考,有可能是在他任职江西赣州期间,造访饱学之士钟圣举先生的“积学斋”之后写成的,从中读得出他慎独守静清廉、坚守高洁意趣的君子性,崇学尚学好学善学的学士风,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凌云志。这无疑是那个沉闷抑郁、浊气混沌的年代里,一缕清风、一丝暖意、一抹亮色。

    ⑥风物化人,水土养人。庐陵是人杰地灵之邦、忠贞义勇之地,家乡的欧阳修、杨邦义、胡铨对文天祥有着深刻的影响。少年文天祥曾面对三位同乡先贤的画像,立志要像他们那样立德、立功、立言;第四位是比他年长30岁的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写出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杨万里。杨万里上书政论文章《千虑策》,历数靖康之变以来的惨痛教训,指陈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系列振兴图强的施政策略。

    ⑦不光有杨万里,还有一位江万里,更是直接地影响了文天祥。这位年长文天祥38岁的江万里,担任过吉州知州。他曾到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求学,师从朱熹的门人,终成朱熹的再传弟子和朱熹理学的传承者、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在吉州创办了白鹭洲书院,研学专精于理学,还亲自传道授业解惑。从此,文天祥与江万里和他的白鹭洲书院结下深情。江万里改变了学生文天祥的人生,也影响了朝臣文天祥的命运。后来在忠诚见谤、仕途受阻的时候,心情郁闷的文天祥屡屡求教于这位忠臣恩师。

    ⑧让文天祥崭露头角的这次全国殿试,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笔。中榜的601名进士中,出身平民家庭的417人,占比近70%,而出身官僚家庭的只有184人,这次殿试因此成为科举选拔制度推动平民向上层社会流动的经典案例,名垂青史。

    ⑨殿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历任大宋皇帝高度重视,亲自出题。宋理宗结合自己治国理政的心得出了一道策论题,让考生回答为什么“志愈勤,道愈远”;殿试还结合南宋目前面临的危局,出了五道征集对策的问答题。文天祥从“道”论起,以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切入,坦陈“臣之所望于陛下者,法天地之不息而已”,第一次提出了“法天不息”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文天祥在现场一挥而就的这篇万言文《御试策》中,“不息”一词出现89次。“天久而不坠也以运,地久而不颓也以转,水久而不腐也以流”,因为“不息”,所以天不坠、地不颓、水不腐,运而不息为之道,阴阳不息道不息。翻译成今天的话,“不息”就是运动、革新、转化、流变,是行动、汇聚、散发、生化,是与时俱进、与事俱进、与是俱进、与势俱进。文天祥进而指出,“圣人之心,天地之心也;天地之道,圣人之道也”,这对宋理宗不能不说是坦诚而大胆的进谏。文天祥还结合南宋面临的外族入侵压力,纵论“天灾与安民”“人才与世风”“兵力与国策”“盗寇与边防”的关系和对策,其建言赤心灼灼,其献策拳心诚诚。

    ⑩主考官王应麟读文如获至宝,向皇上奏报说从文天祥的文中读到“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祝贺皇上能得到这样的旷世奇才。随即,这篇情真意切、痛陈时弊、纵论天下的《御试策》被皇帝宋理宗一眼看中,20岁的文天祥被擢为第一名,摘得三甲状元。皇帝亲自赠诗《赐状元文天祥以下》,表达了对文天祥的欣赏,又寄寓了希望。

    ⑪寒窗读书苦,迎风展翅高。

    ⑫利剑在静候出鞘的时刻,英雄在等待脱颖的机会。

    (摘编自《南宋的最后一位忠臣》)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第①段介绍了文天祥的个人际遇,“被押解”表明他的身份、“辛酸”体现他的情感、“燕京”点出他被押解所到之地。 B . 文章交代蒙古大军兵分两路进攻南宋,体现出蒙古大军的来势汹汹、南宋的风雨飘摇和文天祥积极抵御外寇的决心。 C . 第⑧段主要交代文天祥参加的殿试,因朝廷更注重推动平民向上层社会流动,所以录取的进士绝大部分是平民。 D . “英雄在等待脱颖的机会”的“英雄”是主考官对文天祥的高度赞美,又以之预测他在未来对国家的大贡献。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法天地之不息”句前后两次出现,既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也更能深刻体现文天祥对民族兴衰的责任感。 B . 第②段中“不屈的信念”紧随上文,呼应不能逃跑的现实,体现出文天祥不投降敌人的顽强品格和坚守本心的优秀品质。 C . 文章第⑤段多使用整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体现了作者对文天祥这首诗表达情感的深刻理解。 D . 文章将诗歌表达的情感和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相对举来介绍文天祥的《题钟圣举积学斋》,表现了文天祥对高洁品格的追求等。
    3. (3) 文章详细介绍文天祥参加殿试的内容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参加殿试前的文天祥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strong><span>5</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范景仁名镇,益州华阳人。少举进士,善文赋,为人和易修敕,故参知政事薛简肃公、端明殿学士宋景文公皆器重之。为校勘四年,应校理。丞相庞公荐景仁有美才,不汲汲于进取,特除直秘阁。

    ②未几,以起居舍人知谏院。仁宗性宽仁,言事者兢为激讦以采名,或爱憎,污人以帷箔不可明之事。景仁独引大体,自非关朝廷安危,系生民利病,皆阔略不言。陈恭公为相,嬖妾张氏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不能得,乃诬之。景仁上言:“朝廷设台谏官,使人除谗慝,非使之为谗慝也。审如御史所言,则执中可斩;如其不然,御史亦可斩。”御史怒,共劾景仁以为阿附宰相。景仁不顾,力为辨其不然,深救当时之弊,识者韪之。

    ③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暴得疾,旬日不知人,大小之臣无不畏避嫌疑,相倚仗莫敢发言。景仁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言:“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章累上,寝不。景仁因阖门家居,自求诛遣。

    ④英宗即位,中书奏请追尊濮安懿王③,集百官议之,意朝士必有迎合者。既而台谏争上言:“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今陛下既为仁宗后,若复推尊濮王,是贰统也。殆非所以报仁宗之盛德。”众论鼎沸,执政欲缓其事,乃下诏罢百官集议。景仁时判太常寺,即具列为人后之礼及汉、魏以来论议得失,悉奏之,与台谏议合。执政怒,召景仁诘责之。会景仁当草制,坐失于考按,不合故事,改侍读学士,出知陈州

    ⑤景仁既退居,有园第在京师,专以读书赋诗自娱。或时乘兴出游,则无远近皆往,尝乘篮舆归蜀,与亲旧乐饮,赈施其贫者。周览江山,穷其胜赏,期年然后返。呜呼!向使景仁道希世,以得富贵,蒙屈辱,任忧患,岂有今日之乐邪?

    (节选自司马光《范景仁传》)

    【注】①帷箔:帷幕和帘子,借指内室。②执中:即陈恭公。③濮安懿王:即英宗生父。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 B . 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 C . 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 D . 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应迁校理”与“迁客骚人”(《岳阳楼记》)两句中的“迁”字含义不同。 B . “或缘爱憎”与“缘溪行”(《桃花源记》)两句中的“缘”字含义相同。 C . “寝不报”与“报君黄金台上意”(《雁门太守行》)两句中的“报”字含义不同。 D . “向使景仁枉道希世”与“猥自枉屈”(《出师表》)两句中的“枉”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范景仁擅长写文作赋,为人温和平易,谨慎守礼,受到一些大臣的重视,在丞相庞公的举荐下,被特地授予直秘阁一职。 B . 当时攻击人身阴私的风气盛行,范景仁不同流合污,能援引大义,倘若不是事关朝廷安危和民生疾苦的,都略去不说。 C . 因爱妾张氏鞭打婢女致死一事,宰相陈恭公被御史上奏揭发,范景仁秉公为陈恭公辩诬,结果惹恼御史,也遭到揭发。 D . 英宗即位,中书上奏请求追奉濮安懿王尊号,台谏争相进言提出反对意见,范景仁也上奏,提出了与台谏相反的意见。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景仁不顾,力为辨其不然,深救当时之弊,识者韪之。

      ②会景仁当草制,坐失于考按,不合故事,改侍读学士,出知陈州。

    5. (5) 请分析最后一段对刻画范景仁形象的作用。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平蔡州三首(其一)

    刘禹锡

    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

    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

    四人归业闾里间,小儿跳浪健儿舞。

    1. (1) 下列对本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本诗首句的“众心”本为“民心”,后面“四人归业闾里间”句中的“四人”本为“四民”,与避讳唐太宗李世民有关。 B . 诗句“狂童”与“小儿”都是指小孩子,两句诗都描写了小孩子与官兵一起狂欢的场面。 C . 本诗善于以星象加以烘托,如“妖星夜落”渲染叛军的颓贽,暗示叛贼的覆亡;“太白夭矫垂捷书”中“太白”即启明星,用以渲染官军的气势,暗示光明的前景。 D . 整首诗写了平叛大捷的场面与氛围,从上到下,从军到民,都沉浸在平定蔡州的欢乐中。可见,消灭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乃民心所向。
    2. (2) 《唐诗观澜集》评论“汉家飞将下天来”四句“云垂海立,笔势峥嵘”。请简要赏析这四句是如何做到“笔势峥嵘”的。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甫《登高》中借风、猿等意象写出秋天的景象的句子是 
    2. (2) 白居易《琵琶行》中与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3. (3) 《过秦论》中点明秦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4. (4) 荀子《劝学》中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5. (5) 《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古代的王侯将相到如今的普罗大众,人类对延年益寿的追求从未停歇。人类不断梦想着能够找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事实上,①____。目前绝大多数抗衰老研究都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也尚未有合法批准的能够真正用于抵抗衰老的药物或疗法。以当下市场中某些噱头十足的干细胞抗衰老疗法为例,干细胞由于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且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因而在组织再生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也被宣传为延缓衰老的有力武器。但科研人员提醒,虽然干细胞疗法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效果,②____还需要等待临床试验结果。衰老是机体在整体水平上的系统性变化,③____,而干细胞目前还无法同时针对所有组织细胞发挥治疗或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人类在主观上希望能够延长寿命,但就生物进化规律来看,其结果并非一定如人所愿。人类若想打破自身现有的寿命极限,仍然任重道远。

    1. (1) 下列句子中的“噱头”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噱头”,含义一致的一项是 ____
      A . 要防止“无糖食品”成为商家噱头,既需“监管发力”,又需“国标指导”。 B . 这不是人们被舞台上人物的噱头激发出来的笑声,而是由于大家发觉了事理上的裂缝! C . 卓别林是闻名世界的喜剧演员,在无声电影中他的表演惟妙惟肖,很噱头。 D . 这种轻而易举的噱头只能给那些智力平平、浅尝辄止的人带来无穷的乐趣。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13年起,北京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②2017年,在大气污染防治秋冬季攻坚行动部署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空气治理要一微克一微克地去抠,由此开展“一微克”攻坚行动综合运用科技、执法、管理等手段 , 精准治理大气污染。③2019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值首次进入“40+”,创历史新低。④截止2020年底,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在“十三五”规划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 与2013年相比,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浓度值均大幅下降。⑤这些治理措施也为2022年的北京贡献了清澈的“冬奥蓝”。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②句中的两个画线部分可以互换位置。 B . ③句中的“首次”换为“首先”,句意不变。 C . ④句中的“截止”应换为“截至”。 D . ④句中画线的语句没有语病。
    2. (2) 不改变句意,请用“得益于”改写⑤句。
四、写作(60分)
  • 8. (2020·银川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辈”一词本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是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能感受到,这两个字包蕴着当仁不让的责任感,昭示着义不容辞的“主场感”。无论何时,“我辈”都是一群让人心生敬佩的人,而你、我、他都可以成为“我辈”。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