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大荔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范景仁名镇,益州华阳人。少举进士,善文赋,为人和易修敕,故参知政事薛简肃公、端明殿学士宋景文公皆器重之。为校勘四年,应校理。丞相庞公荐景仁有美才,不汲汲于进取,特除直秘阁。

    ②未几,以起居舍人知谏院。仁宗性宽仁,言事者兢为激讦以采名,或爱憎,污人以帷箔不可明之事。景仁独引大体,自非关朝廷安危,系生民利病,皆阔略不言。陈恭公为相,嬖妾张氏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不能得,乃诬之。景仁上言:“朝廷设台谏官,使人除谗慝,非使之为谗慝也。审如御史所言,则执中可斩;如其不然,御史亦可斩。”御史怒,共劾景仁以为阿附宰相。景仁不顾,力为辨其不然,深救当时之弊,识者韪之。

    ③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暴得疾,旬日不知人,大小之臣无不畏避嫌疑,相倚仗莫敢发言。景仁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言:“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章累上,寝不。景仁因阖门家居,自求诛遣。

    ④英宗即位,中书奏请追尊濮安懿王③,集百官议之,意朝士必有迎合者。既而台谏争上言:“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今陛下既为仁宗后,若复推尊濮王,是贰统也。殆非所以报仁宗之盛德。”众论鼎沸,执政欲缓其事,乃下诏罢百官集议。景仁时判太常寺,即具列为人后之礼及汉、魏以来论议得失,悉奏之,与台谏议合。执政怒,召景仁诘责之。会景仁当草制,坐失于考按,不合故事,改侍读学士,出知陈州

    ⑤景仁既退居,有园第在京师,专以读书赋诗自娱。或时乘兴出游,则无远近皆往,尝乘篮舆归蜀,与亲旧乐饮,赈施其贫者。周览江山,穷其胜赏,期年然后返。呜呼!向使景仁道希世,以得富贵,蒙屈辱,任忧患,岂有今日之乐邪?

    (节选自司马光《范景仁传》)

    【注】①帷箔:帷幕和帘子,借指内室。②执中:即陈恭公。③濮安懿王:即英宗生父。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 B . 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 C . 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 D . 陛下宜为宗庙社稷计/早择宗室/贤者优其礼数/试之以政与图/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人心/。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应迁校理”与“迁客骚人”(《岳阳楼记》)两句中的“迁”字含义不同。 B . “或缘爱憎”与“缘溪行”(《桃花源记》)两句中的“缘”字含义相同。 C . “寝不报”与“报君黄金台上意”(《雁门太守行》)两句中的“报”字含义不同。 D . “向使景仁枉道希世”与“猥自枉屈”(《出师表》)两句中的“枉”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范景仁擅长写文作赋,为人温和平易,谨慎守礼,受到一些大臣的重视,在丞相庞公的举荐下,被特地授予直秘阁一职。 B . 当时攻击人身阴私的风气盛行,范景仁不同流合污,能援引大义,倘若不是事关朝廷安危和民生疾苦的,都略去不说。 C . 因爱妾张氏鞭打婢女致死一事,宰相陈恭公被御史上奏揭发,范景仁秉公为陈恭公辩诬,结果惹恼御史,也遭到揭发。 D . 英宗即位,中书上奏请求追奉濮安懿王尊号,台谏争相进言提出反对意见,范景仁也上奏,提出了与台谏相反的意见。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景仁不顾,力为辨其不然,深救当时之弊,识者韪之。

      ②会景仁当草制,坐失于考按,不合故事,改侍读学士,出知陈州。

    5. (5) 请分析最后一段对刻画范景仁形象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