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1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共27分)
  • 1. 在“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班级举行“麒麟文化知多少”主题探索会,请你参与。
    1. (1) 汉字探源。

    2. (2) 设计“麒麟形象”海报。

      小深同学:我从《说文解字》中查到,麒,仁兽也,从鹿其聲;麟,大北鹿也,从鹿岸(1n)声:两个字都与鹿有关。里面还说麒,仁宠也,麋身龙尾一角。

      小圳同学:麒麟常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请综合以上信息,参照图片,用“麒麟”自述的口吻,从外形、象征意义、文化特色三方面撰写一份介绍词。(不少于80字)

    3. (3) 制作展板,内容如下:

      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后来发展到哲学意义,又进入文学领域,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成为了年画、剪纸、刺绣、建筑、雕刻等艺术创作的素材。随着麒麟文化发展,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以此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相相如生。其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瑰宝。

      请阅读展板上的文字,选出正确答案: (  )

      A . 随着麒麟文化发展,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这个句子不是病句。 B . 展板中的“配合默契”、“工艺美术”都是偏正短语。 C . 其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瑰宝。这句话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D . 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其中的后引号如果放到逗号前面,引号的作用就由强调变为了特定称谓。
    4. (4) 策划组想拟一副关于麒麟的对联,贴在班级门口,现广泛征集同学们的稿件。(温馨提示:下联可以不含“麒”字)

      上联:麟游凤舞中天瑞

      下联:

    5. (5) 麒麟舞是深圳民间一大特色,外联组准备邀请家长下周三15:00 到校二楼体育馆参加体验区的亲子活动。请代表九(1)班班委会给家长写一封邀请函。要求:说明活动的背景、意义等相关信息;90字左右;不得出现人名、校名。
  • 2. 探索会后,小圳同学对诗词这一类文化遗产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1) 根据积累,帮他补全古诗文句子。

      序号

      关键词

      古诗文句子

      出处

      信心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奇寒

      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沉痛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沧桑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民俗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壮志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公正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2. (2) 读了材料,有同学指出有一处关键词与诗句不匹配。这处是 (填序号)
    3. (3) 小圳读诗文后,看到第④句诗的关键词,立马想到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帮他补充完整。
  • 3. 赏析诗歌: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请谈谈羌笛在《渔家傲·秋思》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传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瓢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二、阅读(共45分)
  • 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展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腰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细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有删减)

    【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①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②,削荆③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④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诚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

    【注释】①笈:书箱。②庵:茅草小屋。③荆:灌木名。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无从书以观:

      疑质理:

      笈不远险阻:

      临终曰:

    2.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3. (3) 以下有关选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甲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B . 甲文描写同舍生的生活,从正面烘托出作者物质上虽贫乏,但精神上却很富足。 C . 乙文“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 D . 任末能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勤奋学习,是因为他具有终生一心向学的精神。
    4. (4)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宋濂和任末是如何克服求学路上遇到的困难,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 5. 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各题。

    热播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迎来了网友们的强势围观后,九年级同学举办“文物归乡路”资料搜集分享活动。

    【材料一】

    文物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

    《逃出大英博物馆》采取拟人手法,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出逃寻乡的故事。

    虽然剧情不长,但剧中的诸多小细节却掀起网络热议。为什么小玉壶的脸是脏兮兮的,还惊奇于一个柜子(屋子)可以住两个人?因为大英博物馆从未善待瑰宝,很多文物在陈展时随意挤在一起,有的甚至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为什么小玉壶向记者郑重强调自己是“盏”?因为在遥远的异乡他国,鲜有人了解中国文物细腻而灿烂的背景,更无从记住那些“刻在心底的名字”......也正如短片所影射的,由于管理混乱,这些艺术瑰宝并不能发挥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反而要面临被偷盗、被损毁、被挂上电商平台的命运。

    再放眼全世界,在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还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据统计,仅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那些背井离乡的瑰宝,在颠沛流离中记录着令人唏嘘的故事,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

    (选自《北京日报》评论员关末)

    【材料二】

    天龙山佛首:百年颠沛,含笑而归

    天龙山石窟造像高雅柔和、雄健优美、飘逸多姿,世称“天龙山样式”,是石窟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百年前,天龙山遭人觊觎,遭到中国石窟寺史上最为惨烈的劫掠。在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驱动下,天龙山石窟遭到了大规模盗凿,超过240尊雕像被盗,几乎所有造像头部,甚至造像全身被盗运境外。

    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了天龙山流失的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的踪迹。经过多方努力,2021年7月24日,流离九十八载,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带着千年不变的微笑,终于回家。这微笑,是对劫难的蔑视,更是对祖国繁荣的祝福。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通过高清图像对比、成分分析、显微观察、荧光照相等科技手段,对佛首和第8窟佛身进行了系统的科技分析,尝试对佛首原貌以及来源进行了复原和追踪。全方位讲述天龙山石窟文物的悠久历史。

    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一件件流失文物踏上归途,一路见证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

    资料夹

    2019年7月13日,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云冈石窟第7窟鲜卑装人物头像,由美籍华人王纯杰夫妇护送回国,并捐赠给山西博物院。

    2019年8月23日,中国政府成功将流失日本的八件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追索回国。

    2019年11月13日,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鼎先生将购得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2023年10月25日,澳大利亚向我国返还共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1件古生物化石。

    2024年1月28日,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被盗流失的西周丰邢叔簋。

    在国际公约框架下,我国政府与20余个国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成功促成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返还。

    【材料三】

    1. (1) 小深和小圳同学就收集的资料展开了讨论,请完成他们的对话

      小深:看完《逃出大英博物馆》短剧后,“文物回归”在同学中引发了极大的共鸣。

      小圳:我们的组员也有以下感想,可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A:“玉出选”这一情节与国人内心深处对国家文物的情感深深相应,打动人心。

      B: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不适合使用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系统科技分析。

      C:大英博物馆内的很多中国文物甚至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

      D:“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青少年只有奋斗进取,才能守护华夏神州。

      小深: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雾翔曾经这样说:“文物在原生地保护,才最有尊严,否则没有家,也没有根。”只有文物回家了,才谈得上文物保护。由材料二得知,文物“回家”的途径有、我国政府追索、等。

    2. (2) 参考【材料三】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图表信息并得出你的结论。
    3. (3) 我国的文物流失让人心生沉重,请你对现有文物的保护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
  • 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种在敦煌的花

    常沙娜①

    ①1936年的秋天,爸爸回国了。自从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惊奇地发现了伯希和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又在吉美博物馆看到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掠去的大量敦煌唐代绢画,中国古代艺术的灿烂辉煌使一向倾倒于西洋艺术的他受到了极大震撼。在深刻反省自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无知、漠视和“数典忘祖”之后,爸爸下定决心要离开巴黎,回国寻访敦煌石窟。

    ②1942年,重庆国民政府指令教育部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爸爸被推荐担任筹备委员会的副主任。他是那种有想法就一定要实现的人,敦煌是他魂牵梦萦的圣地,现在自己终于有机会去敦煌圆梦了。梁思成先生早就听说常书鸿一直金念不忘敦煌,他对爸爸说:“如果我身体好,我也会去的,祝你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先生也鼓励爸爸要“学习玄奘苦行僧的精神,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把敦煌的工作做好,做到底”

    ③1943年2月,他终于带着他组织的第一批研究所工作人员动身去了敦煌。那里黄沙漫天,生活苦不堪言,工作更是困难得常人难以想象,但是亲眼看见了那么多神秘绚丽的壁画、彩塑,亲身感受到一千多年古代艺术的神奇魅力,爸爸完全陶醉了。留着一把大胡子的张大千和他的弟子当时还在莫高窟,后来他走了,临走时和爸爸开玩笑,说留在敦煌的工作将是“无期徒刑”。但爸爸一点都没后悔自己的选择,敦煌这个艺术宝库太伟大了,保护敦煌石窟、研究敦煌艺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哪怕真是无期徒刑,他也下定决心要坚持到底,而且更坚定地要把我们母子三人都接过去,在敦煌安家落户。

    ④1943年晚秋,我们的家从重庆搬到了敦煌。那年我12岁。

    ⑤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来到莫高窟,可惜不记得那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是1943年的11月几日了,只记得千佛洞前大泉河里的水已经完全冻结,变成了一条宽宽的、白白的冰河。迎接我们的晚饭准备好了,摆在栗子上。待我定下神来,才看出桌子中心摆着一碗大粒盐、一碗醋,每个人面前摆的是一碗水煮切面。我愣了一会儿,问:“爸爸,有菜吗?”爸爸回答说这里没有蔬菜,今天来不及做好吃的了。他只能功我们:“你们先吃吧,以后慢慢改善。明天我们就杀只羊,吃羊肉!”

    ⑥这就是我到千佛洞吃的第一顿饭。永远刻在我记忆中的除了那碗盐、那碗酣,还有爸爸那无奈的神情。当时我心里酸酸的,觉得爸爸很可怜,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他除了工作,还要照顾这个,照顾那个,又要安慰,又要功导,他肩上的担子实在太重、太重了!

    ⑦在千佛洞的新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我每天兴致勃勃地蹬着蜈蚣梯,爬进洞窟临摹壁画。那时洞窟都没有门,洞口朝东,早晨的阳光可以直射进来,照亮满墙色彩斑斓的画面。彩塑的佛陀、菩萨慈眉善目地陪伴着我,满目佛相庄严,莲花圣洁,飞天飘逸,我如醉如地沉浸其中,画得投入极了,兴致上来,就放开嗓子唱歌。随着太阳转移,洞里的光线越来越暗,而我意犹未尽,难以停笔。

    ⑧晚上,大家清闲下来,又没有娱乐的地方,爸爸就组织画速写,就在中寺前后院之间的正厅,两头连起挂两盏煤油灯,请当地的老百姓做模特儿,大家围在那里画。另外,磨颜料也是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爸爸他们做试验发现当地的红泥可以做红颜料,黄泥可以做黄颜料,就发动大家动手研磨泥已,自己做颜料。傍晚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院里、屋里,人们各拿一个碗一根小棍,一边聊天一边磨颜料。条件太简陋了,但是大家自力更生、克服困难,都很愉快。爸爸在他的回忆录中形容当年的气氛是“乐在苦中”,真是准确极了。

    ⑨爸爸还带了很多波斯菊的花籽,那时敦煌没有波斯菊,其实这种来自西域的花很适合在那里生长。自从爸爸种下花籽,波斯菊就在敦煌扎下了根,长得非常茂盛,非常漂亮。当时条件那么艰苦,工作千头万绪,爸爸还想着要养鸭、养鹅、种花。他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一心要在戈壁中的敦煌创造像故乡江南那样的好生活。如今,莫高窟绿树成荫,白色、粉红、玫瑰红的波斯菊盛开,看见波斯菊我就想起爸爸,在我的心目中,波斯菊就是爸爸的象征。

    ⑩在大漠荒烟中,我修行着自己艺术人生第一阶段没有学历的学业。60多年后的今天,在画册上、在美术馆的展厅里再看到自己十几岁时的临摹作品,我依然会怦然心动:少年纯真的激情融入艺术殿堂神圣的氛围,会迸发出多么灿烂的火花!

    【注释】①作者常沙娜,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她自幼跟随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父亲常书鸿在敦煌学习临摹壁画,从此便与敦煌结缘。

    (摘自《青年文摘》,2024年3月刊,有改)

    1. (1) 阅读④-⑨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艺术人生第一阶段还修行了哪些内容?
    2. (2) 请谈谈第②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 (3) 仔细阅读第回段,说说为什么在“我”的心目中,波斯菊就是爸爸的象征?
    4. (4) 结合上下文,说说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少年纯真的激情融入艺术殿堂神圣的氛围,会发出多么灿烂的火花!”

    5. (5) 文章记叙了爸爸从离开巴黎到带着全家扎根敦煌,字里行间始终流消着一种浓浓的情怀,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在过往的阅读或身边的人物中,请举出类似的例子,并谈谈他们对你的启发。
  • 7. 名著阅读
    1. (1) 《水浒传》名著导读指出:“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同学们梳理了林冲与武松两个主要人物的反抗道路进行比读并展开了讨论。

      小深: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而获罪,整个过程虽是被动,但也可以看出林冲本性中有暴虐、破坏因子的。

      小圳:妻子在岳庙被高衙内调戏时,林冲的第一反应是扳过来打一拳,之所以“手软”是因为认出了高衙内的身份。

      小深:由此可见,林冲一开始就是矛盾的,林冲在事件之后,一路向东逃亡,因取暖、讨酒喝的问题与庄客们发生冲突......总之,林冲的获罪流放从起因到经过无不是被推着走的被动接受过程。

      小圳:武松的报仇之路与林冲不同。无论是景阳冈打虎,还是斗杀西门庆,乃至醉打蒋门神,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的侠士。

      小深:武松离开孟州城后,一夜逃亡,休息途中被张青、孙二娘手下误抓,后又扮作行者前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和杨志。在路上又因醉酒打了孔亮引发双方矛盾,最终被所救,得以继续前往二龙山。

      小圳:这些英雄们,从决定反抗,到最后的落幕,在《水浒传》的世界里,他们永远都是我心目中闪耀的明星。

  • 8. 赫尔曼·黑塞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其一,说说他(她)经历了怎样的孤独,又成为了一个怎样的自己。
    A《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
    B《艾青诗选》——吹号者
    C《简·爱》——简·爱
    D《儒林外史》——庄绍光
三、作文(作文45分,书写3分)
  • 9. 请按要求完成写作。

    岁月无声,惊喜就像温暖的阳光,突然洒落在生活中,点亮了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它可能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可能是一次出乎意料的邂逅,也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微笑,但它总能在人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莎莉文老师让水冲刷海伦的手心,不断书写“water”,送给海伦的,是唤醒灵魂的惊喜;爸爸帮助莫顿一步步走下悬崖,送给他的,是超越自我的惊喜;张岱泛舟西湖,送给湖心亭赏雪人的,是得遇知音的惊喜……

    请以“送你一份惊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