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3-12-31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并不为过。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②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爱好者”。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

    ③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④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⑤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录、翻唱和MTV翻拍等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注重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 B . “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 C . “粉丝”能以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新文本,这些新文本有时甚至可以和原作相媲美。 D . “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他们的文本辨识力也很敏锐,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①②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的来历、内涵和大众对他们的认识评价。 B . 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引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C . 文章第③④⑤段分别从“知音”和“粉丝”的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区别。 D . 文章第③段列举金庸先生的例子,增强了论证效果;第④段运用形象贴切的比喻,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生活中,“知音”与接受者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B . 粉丝们往往不关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他们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 C . “知音”很难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可见他们的生产力还是没有释放出来。 D . 金庸的“粉丝”对金庸的作品具有敏锐的辨识力,所以他们能去芜存菁,使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小说全部被淘汰。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自然之友”

    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许,这是一个注定要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时刻。这一刻,“自然之友”创始人、中国公民环保的启蒙先驱、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自然之子”的梁从诫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8岁。

    出身名门、北大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的梁从诫多年一直从事历史教学研究工作。9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各界为之欢呼雀跃的时候,梁从诫却敏锐地意识到其背后环保问题之严重:如果十几亿同胞都以达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需要的资源将是现在的60倍,自然将无法承受!他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大家只能同归于尽。发展经济若不惜以破坏、践踏生态环境为代价,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犯罪。身世、家教给予了梁从诫对于整个社会天然而坚定的责任感,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他觉得自己义不容辞。于是在1994年,梁从诫毅然告别他热爱的历史学研究,辞掉了包括公职在内的一切身份,创建了我国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专注于环保,义无反顾。

    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立之初,就面临着重重困难:办公条件简陋,经费严重不足,到国家机关举办环保讲座听众寥寥无几,到农村学校做环保教育被拒之门外……可是困难并未使梁从诫退缩,他充满着直面困难的勇气。梁从诫自嘲说,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梁从诫和“自然之友”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自然之友”在环保事业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滇西北的金丝猴和原始森林被从刀斧下解救,可可西里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钢迁出北京,参与圆明园地膜事件等环评风暴,发起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自然之友”作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精神源头,至今已累计发展会员近万人,由“自然之友”会员发起创办的环保组织已达十多家——今天它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环保组织的标志。

    2005年印度洋海啸之后,国内掀起了一场“自然是否需要敬畏”的大辩论,力主“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是当时号称论坛“辩士”的何祚庥、方舟子,他们主张,敬畏自然就意味着人类只能匍匐在大自然脚下而无所作为,敬畏自然就是反科学。一时间,这一主张赢得了无数掌声。此时,骨子里继承了祖父与父亲的论战传统的梁从诫一反平时的谦恭和顺,站在了辩论的最前沿,他接连撰文,为自然发声。在一篇题为《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的文章中,梁从诫阐明:“‘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提法有两层含意:一、人类应当尊重大自然;二、人类应当畏惧大自然……敬畏自然才是对待‘科学’真正理性的态度。须知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到处挥舞它的时候,请留神别伤了自然,到头来,也伤了自己……”

    这场长达十余天、波及整个科学界的论战虽在当时未有定论,但梁从诫对“敬畏自然”的独到理解和人类伤害自然最终自伤的警示却促使人们理性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为后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深入人心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梁从诫是环保精神的积极倡导者,更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一切从简约开始,是他的生活准则:名片用废纸复印而成;从来不用一次性筷子;坚持用自行车当交通工具……梁从诫离世后,“自然之友”发出的讣告称:“为遵从梁老及其家人的意愿,告别仪式婉拒花圈和花篮,一切从朴、从简。”最后还特别提醒参加葬礼者:“请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出行。”“自然之子”梁从诫,中国的环保事业将因为他的人格光辉而更加光明,更有力量。

    [相关链接]

    ①梁从诫(1932—2010),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梁从诫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办人、会长。曾获得过亚洲环境奖、大熊猫奖、地球奖和公众服务奖等荣誉。

    ②学界泰斗季羡林曾做过如下评说:“从诫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历史学家,然而,他不甘心坐在象牙塔里,养尊处优。他毅然抛开那一条‘无灾无难到公卿’的道路,由一个历史学家一变而为‘自然之友’……我对他只能表示钦佩与尊敬。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1.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中为了突出梁从诫在中国环保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特意介绍了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今天的会员规模和地位影响。 B . “由一个历史学家一变而为‘自然之友’”,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梁从诫沿着之前的道路走下去,可能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学家。 C . 当今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否则人类必将毁灭。 D . 梁从诫说,“科学技术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到处挥舞它的时候,请留神别伤了自然,到头来,也伤了自己”,意在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2. (2) 为什么称梁从诫为“自然之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 (3) 文章最后一段写梁从诫逝世后“自然之友”所发的讣告内容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惊艳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的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形散而神不散”是本文的突出特色。其具体表现在文章选材看似散乱,却统一在共同的主题之下;看似无奇的生活片段,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B . 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和画面感。很能体现作者的语言风格,淳朴恬淡,天然本色中蕴含了典雅之美,具有“东方神韵”的美学风格。 C . 因为自幼父亲就告诉作者“逢竹林莫入”,所以作者起初想要探寻竹笛的脚步迟疑了,认为竹林叶密不透阳光,又没有规则,容易迷路,并且有的竹林还有乱刺。 D . 倾听好的自然声音需要有福分。好的竹林之音并不易得,必须有风有雨,并且正好让竹子摩擦生籁,成为交响乐。
    2. (2) 如何理解“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
    3. (3) 作者为什么在描写“竹林的交响”时,描写蛙声、鸟声、雷声、蝉声、溪水声等声音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秀乃引兵东北,拔广阿。秀披舆地图,指示邓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禹曰:“方今海内殽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也!”

    蓟中之乱,耿弇与刘秀相失,北走昌平,就其父况,因说况击邯郸。时王郎遣将徇渔阳、上谷,急发其兵,北州疑惑,多欲从之。上谷功曹寇恂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大司马,刘伯升母弟,尊贤下士,可以归之。”况曰:“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况然之,遣恂东约彭宠,欲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千人诣大司马秀。

    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亦劝彭宠从秀,宠以为然。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汉出止外亭遇一儒生召而食之问以所闻。生言:“大司马刘公,所过为郡县所称,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汉大喜,即诈为秀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会寇恂至,宠乃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与盖延、王梁将之,南攻蓟,杀王郎大将赵闳。

    寇恂还,遂与上谷长史景丹及耿弇将兵俱南,与渔阳军合,所过击斩王郎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凡斩首三万级,定涿郡、中山凡二十二县。前及广阿,闻城中车骑甚众,丹等勒兵问曰:“此何兵?”曰:“大司马刘公也。”诸将喜,即进至城下。城下初传言二郡兵为邯郸来,众皆恐。刘秀自登西城楼,勒兵问之。耿弇拜于城下,即召入,具言发兵状。秀乃悉召景丹等入,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我亦发之’,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乃以景丹、寇恂、耿弇、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使还领其兵。加耿况、彭宠大将军,封况、宠、丹、延皆为列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 (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汉A出止外亭B遇C一儒生D召而食之E问以F所闻。

    2. (2) 下列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是古代用以表示暂时代理官职或者兼任官职的词语,这类词语还有“假”“权”“署”“转”“补”等。 B .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往往用追叙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 C . 指示,古今异义,是“指出来给……看”的意思。 D . 大司马,古代官名,职责是掌邦政,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邓禹用小孩子思慕慈母作比喻,强调了刘秀具有仁君之德。 B . 在彭宠想要归附王郎时,吴汉巧施计策,借助一名儒生的见闻说服彭宠归附刘秀。 C . 上谷和渔阳两地的将领合兵攻打王郎的部队,打败敌军,占领了二十多个县的土地。 D . 文章详细叙述寇恂、吴汉等人说服上谷、渔阳发兵,侧面体现了刘秀的美好品德。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方今海内殽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

      ②汉大喜,即诈为秀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

  • 5.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蒋诗开篇叙写母亲爱子之心没有止境,孩子岁暮及时归家让母亲惊喜万分,一个“喜”字,包含了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期盼。 B . 蒋诗颈联叙写母亲与孩子相见的情景:母亲因思念孩子而面容清瘦,孩子十分怜惜;母亲问长问短,反反复复,不厌其烦。 C . 蒋诗“寒衣针线密”,化用孟诗诗意,母亲那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缝好的针脚,蕴含了慈母对孩子的无限关怀与怜爱。 D . 两首诗着意表现的母子之情并没有停留在单纯、抽象的叙写上,而是借助衣物、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2. (2) 两诗都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请简要分析二者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诗经·周南·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其中,由“”到“”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2. (2) 杨万里《插秧歌》中“”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3. (3) 曹操《短歌行》中的“”两句借《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名医都 ① 的癌症,靠喝一瓶90毫升990元的量子磁化后的“微量元素水”就有望治好?这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曾出现在福建福州。事实证明,一个月就将癌细胞“活活饿死”,这是反科学,是 ② 的欺骗。

    其实,这类诈骗公司都善于凭借“炒概念”获利。所谓的量子原塑和量子磁化技术,都是拿量子说事,都是借助新兴的热门术语兜售私货。炒这种概念,对一些有辨别力的人来说无济于事,但这些人不是骗子公司的目标客户,他们瞄准的是老年人,或者是缺乏基本科学素养的人,这正是他们的可怕和可恶之处。

    我国量子科技领军人物、被誉为“量子之父”的潘建伟院士多次公开表示,一些厂家利用量子的概念来推荐量子包装的保健品,“这些几乎都是假的,不要上当受骗”。严格意义上讲,利用量子的概念来推荐量子包装的保健品,百分百都是假的。究其原因,曾带领团队填补我国量子光学领域空白的中科院院士郭光灿说得很清楚,到目前为止,量子学还在研究阶段,还没有一个量子产品到社会上去卖,所以,能买到的“量子”都不是量子。

    简言之,一切打着量子旗号卖产品(更遑论保健品)的人,都是如假包换的骗子。明乎此,所谓的量子原塑、量子磁化技术,不就是造假吗?至于经过量子磁化后的“微量元素水”可治癌症,更是 ③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2. (2) 概括选段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3. (3) 文中第三段中加点的“几乎”和“百分百”是否矛盾?为什么?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常年干旱的黄土高原,水果最为难得,耐旱的柿子树,无疑是自然慷慨的馈赠。充足的光照,秋冬十多度的昼夜温差,使这里生长的尖柿格外甜。

    柿子红不过一季,人们必须想办法留住它的甜美。在长久的实践中,一种美味应运而生。柿子去皮,挂晒,西北风带走水分,揉捏果肉,使柿子软化,脱涩。一个月后,柿子彻底糖化,拥有了金红的颜色和柔软的身体。这时,距离最终的美味只有一步之遥。将压成对儿的合饼,放入大陶缸内,一层柿皮一层饼,层层隔开,接下来,柿子将要暂时告别阳光和空气,进入黑暗,开始一场漫长而甜蜜的梦。随着剩余水分的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也渗透到表皮上来。 ①  , 形成一层糖浆,不吸水的葡萄糖,则会形成一层白色糖霜,包裹着果糖糖浆。

    十二月,进入深冬季节,柿饼也染上了冬天的颜色。当柿饼日益甜蜜时,树上的柿子继续积累着糖分。每年,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在树上,在漫长的冬日里,这些柿子将会成为鸟儿们的美食。自古以来,水果滋养万物,毫不偏袒,这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们接受自然的馈赠, ② 

     ③  , 是人们对抗时间的一次胜利,这是一场漫长的升华。水果摆脱了水分的束缚,获得更为轻盈的肉身,更为长久的生命。它们浓缩了糖分,尽可能保留纤维和维生素,让人们跨越时间和距离,仍然能品尝到水果的美味。

    1. (1) 上文是某网站关于柿饼制作的科普简介,请根据示例,从文中提炼出柿饼制作的另外三个核心步骤,每个步骤不超过6个字。

      ①柿子去皮;②;③;④

    2. (2)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怨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