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并不为过。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②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爱好者”。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

    ③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④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⑤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录、翻唱和MTV翻拍等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注重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 B . “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 C . “粉丝”能以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新文本,这些新文本有时甚至可以和原作相媲美。 D . “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他们的文本辨识力也很敏锐,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①②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的来历、内涵和大众对他们的认识评价。 B . 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引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C . 文章第③④⑤段分别从“知音”和“粉丝”的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区别。 D . 文章第③段列举金庸先生的例子,增强了论证效果;第④段运用形象贴切的比喻,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生活中,“知音”与接受者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B . 粉丝们往往不关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他们更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 C . “知音”很难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可见他们的生产力还是没有释放出来。 D . 金庸的“粉丝”对金庸的作品具有敏锐的辨识力,所以他们能去芜存菁,使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小说全部被淘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