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名篇阅读与常识考查

更新时间:2023-11-01 浏览次数:1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三上·湖南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B .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卖炭翁》《月夜忆舍弟》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C .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樱桃园》。 D .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课文《曹刿论战》选自其中。
  • 2. (2023高三上·静海月考)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浴乎沂,风乎舞雩”出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专集,与《诗》《书》《礼》《易》《春秋》合称“六艺”。 B .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中“火山爆发式”的激情是其现实主义风格的典型表现。 C . 《登泰山记》中的“五鼓”即“五更”,五更相当于现在的3时至5时。“黄昏”“人定”则均为古时十二时辰之一,黄昏,即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D . “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这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副对联盛赞的人物即是白居易。
  • 3. (2023高三上·顺德月考) 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时期,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B .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的教育家。像“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等,都是他成功的教学经验。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和颜回都是孔子当时的学生。 C . 庖丁:名为“丁”的厨师。古代称呼从事专门劳动的人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又如“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 D . 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它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性质与祭“社”(土地神)相同。
二、填空题
    1. (1) 甄士隐住在旁。元宵之夜,,他的女儿被拐走,不久又遭遇失火,甄士隐便去投奔岳父。一日,甄士隐听到了《》,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2. (2) “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宝钗项圈上的铭文是
    3. (3) 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泻于石隙之中;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一客题名“泻玉”,宝玉题名为“”,并对联,上联是“绕堤柳借三篙翠”,下联是
三、名著导读
  • 5. (2023·天津市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1. (1) 在宝黛初会这段文字中,主要从四点写了宝玉的言行,请各用两个字分别概括。 
    2. (2) )宝玉为何给黛玉取字“颦颦”。 
  • 6. 《红楼梦》第五回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判词和听到的曲子,都预示着书中众多人物的命运走向和最终结局。下面是十二支曲中的最后一曲《收尾·飞鸟各投林》。请在①②③④中,任选其一,简要说明曲词有可能暗示的人物及其命运结局。

    ①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②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③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④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7. (2023高三上·张掖开学考) 阅读《红楼梦》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文本一:

    探春因又接说道: “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 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 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 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 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 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 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 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

    文本二:

    众婆子听了这个议论,又去了账房受辖治,又不与凤姐儿去算账, 一年不过多拿出若干贯钱来,各各欢喜异常,都齐说: “愿意。强如出去被他揉搓着,还得拿出钱来呢。 ”那不得管地的听了每年终又无故得分钱,也都喜

    欢起来,口内说: “他们辛苦收拾,是该剩些钱粘补的。我们怎么好‘稳坐吃三注 ’的? ”

    贾探春的改革措施为什么能得到下面“老妈妈”们的拥护?请用《乡土中国 · 差序格局》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1.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感觉陈寅恪先生常在文字活泼上下工夫,有时兴之所至,还会故作“戏言”。____。更由于表述者和读者之间文字修养和意趣的差异,有时甚至出现弄巧反拙的结果。
      ①更引柳宗元“排又非圣人之所弃”的见解,将此类“文备众体”兼具“史才、诗笔、议论”的表述方式上升到“有益于世”的高度。
      ②不曾领会者,自难莞尔,致失逗趣之初衷,也是有的。
      ③他曾撰文为韩愈之“以文为戏”辩,以为“若就文学技巧观之”,韩愈那几篇语涉神怪之谈、“邻于小说家”的文章,“实韩集中最佳作品”。
      ④不过他在试图活泼之时,仍不忘文字之工拙,无意为大众说法;其出语半庄半谐之间,往往隐含深意,甚至故意考校读者的解悟能力。
      ⑤这样的眼光,或可视为陈先生活泼文字的注脚。
       
      A . ④②①③⑤ B . ⑤①④②③ C . ③①⑤④② D . ②③⑤①④
    2. (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答题。

      ①上回书说到,大观园发生了瘟疫。已经过去一月有余,园中的多位主仆依然处在隔离状态。宝玉百无聊赖,制作了几幅扇面欲送与他人,请回答下列扇面分别是送与何人的。

      第一幅:桃花树下放着一本《西厢记》—( )

      第二幅:大石头上落满了芍药花—( )

      第三幅:只写了四个大字“撕了解闷”—( )

      ②随着疫情减退,大观园逐渐解封,最后只有三人尚需单独隔离,他们是:林黛玉、探春、袭人。一日,金陵的名医送来一副特效药,吃了此药便可以远离瘟疫,但是此药十天才能制成一副,这四人不能同时吃预防药,只能排序,谁越早吃药,谁就越安全,于是贾母召来贾政商量。你认为他们商量的吃药顺序依次是什么?如此排序,肯定有多方面的考虑,但总体上能反映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请结合费孝通《乡土中国》里的概念加以分析解读。

      ( )—( )—( )

四、语言文字运用
  • 9. (2023高三上·静海月考) 下面是《红楼梦》第五回中《红楼梦曲》正曲第末支《飞鸟各投林》的曲文: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1. (1) 请根据《红楼梦》全书内容,选出曲文中画线句子暗对的人物。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巧姐 熙凤 晴雯 探春 妙玉 B . 巧姐 宝钗 黛玉 李纨 惜春 C . 湘云 熙凤 黛玉 探春 妙玉 D . 湘云 宝钗 晴雯 李纨 惜春
    2. (2) 请结合具体例子,简评《飞鸟各投林》这首曲子在全书的作用。
  • 10. (2023·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之《说文解字》,带领大家走进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搜集9353个正篆作为字头,收列重文1163个,以五百四十部首“分别部居、据形系联”,构建出一个庞大、严谨、精妙的汉字说解体系。这个创立于1900多年前的体系,有着    ①    的价值。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它来辨认、释读新发现的一些古文字。

    节目讲述许慎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的故事,展现了他    ②    的一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殚精竭虑的中年,再到饱受眼疾所困却依然努力进行最后一遍校订的晚年,许慎精益求精,为《说文解字》投注了毕生心血。尤为难得的是,他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有不明之处则称“阙”,乃空缺之义,体现出    ③    的精神。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沿着所展示的汉字文化谱系。观众们再一次感动中华文明始终传承有序并不断谱写崭新篇章的强大生命力。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应该让古老的汉字在这个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中华文明的根脉有力延续!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中和玉相关的内容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中诸多情节以及人名物名都体现了“玉”元素,可以说,玉文化是《红楼梦》)的重要主题之一。 B . 同辈中唯有贾宝玉以双“玉”命名,而且被赋予”神瑛侍者”的身份,衔玉而生,这寄寓了作者的喜爱。 C . 以“珍、珠、瑞、环、琏”等寓意美好的字来给贾府第四代男子命名,蕴含了作者对他们的期待与肯定。 D . 《说文解字>将“琢”释为“治玉”,“切磋琢磨”的“琢”即为此意,香菱学诗的过程可谓“切磋琢磨”。
  • 11. (2023·天津市模拟) 阅读《乡土中国》一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特点,请根据以下思维导图,概述“乡土本色”的特点。(150字以内)

  • 12. (2022高三上·天津市月考)  班里组织“小说人物谈”专题讨论会。请你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他(她)的认识以及可以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100字左右)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目前,有网民在某政府网站留言建议,应将《水浒传》踢出中小学课本。此君历数了《水浒传》“恶毒污蔑丑化女性”“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等几大“毒素”,认为“中小学不能给毒小说作推广宣传”。对于这名网民的建议,省教育厅做出了得体、审慎的回复:____,一方面,____;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____。公允地说,《水浒传》的色调是黑色的,情节是残酷的,价值观是错乱的,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正史”极少留意的古代基层社会生活。然而,《水浒传》的长盛不衰恰恰在于其“现实”而非虚构,读者在梁山好汉身上看到了普通人也有的七情六欲,感受了普通人也会面临的命运抉择,享受了人物人不由己衍生出的曲折情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渐渐认识“反派”,也有助于他们领略现实社会的复杂、人性的立体与多元,逐渐从“这个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欣赏体验,转变乃至进化为批判性思维的欣赏能力。比起刻板单调的读物,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更能深刻地教育青少年。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表达得体,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人物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方式,从自己感受出发,用简要文字把自己对人物的分析和评价写出来。请结合画波浪线的句子,就你熟知的水浒人物写一则短评。(100字内)
  • 14. (2022高三上·南开月考) 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③“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选择其中一句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1. (1) 对应人物①
    2. (2) 任选一句,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 15. (2023高三上·南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就是以元春省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等重大事件为分水岭,____,____,____,____。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贾府里宝钗、凤姐、宝玉、贾母四个生日的安排,都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爱情婚姻悲剧和家庭衰败的过程。甚至整个大观园的景色,也随着贾府的盛衰和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而变化。

    1. (1) 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线索可以从这幅天然的织锦中抽得出来

      ②条理清晰,首尾连贯

      ③各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

      ④把大大小小的事件和人物组织起来

      A . ④③②① B . ③①②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②③①
    2. (2) 学校话剧社准备在艺术节表演《红楼梦》,拟在《红楼梦》剧中编入能体现“差序格局”典型场景的几出戏。下列是编剧李华打算选编的场景,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 . 雨村判案 B . 元春省亲 C . 香菱学诗 D . 探春理家
    3. (3) 学校戏剧节排演《红楼梦》,请你为林黛玉的扮演者租借一套戏服。租借处只剩大红、纯白、淡绿的三套,你会选择哪一套?请选择并说明理由,要求:阐释色彩内涵,解说黛玉形象或经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