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3章 人的健康 /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九下3.3身体的防卫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1-22 浏览次数:3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绍兴) 目前我国已经累计接种自主研制的新冠疫苗超5亿剂,并在世界各地推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B . 从免疫学角度看,新冠疫苗属于抗体 C . 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D . 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 2. (2021·奉化模拟) 曾经热播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面对强拆,大风厂的护厂队员们在厂门口的麻袋上倒上了汽油,队长王文革举着火把站在近前(如图),突然一个火星掉落,大火瞬间窜起,38人被不同程度的烧伤……对此,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汽油易燃是因为它的着火点较低 B . 由于汽油易挥发,明火靠近,就算没有火星掉落也易引发火灾 C . 患者皮肤烧伤,第一道防线受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将会下降 D . 将患者臀部的皮肤移到自己烧伤的部位,这皮肤属于抗原
  • 3. (2021·下城模拟) 陈微院士团队研发新冠疫苗的大体思路是:用经过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将疫苗注射入志愿者体内,检测疫苗对志愿者的免疫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腺病毒能激发红细胞产生免疫记忆 B . 免疫效果的检测指标是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抗体 C . 新冠疫苗激发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D . 注射新冠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 4. (2021·宁波模拟) 2021年新冠肺炎病毒仍肆虐,我们要做好防疫工作。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冠肺炎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 . 新冠肺炎疫苗对接种人来说是传染源 C . 接种疫苗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 . 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5. (2021九下·浙江期末) 将微量蝮蛇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蝮蛇蛇毒是一种蛋白质),过一段时间后逐步增加注射量,数周后抽出马血。除去其中的血细胞和部分无用的蛋白质,即可得到抗蝮蛇蛇毒的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先注射入马体内的蛇毒为抗体,它使马的血液中产生抗原 B . 被蝮蛇咬伤后,可用此免疫血清进行治疗 C . 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员,应注射此血清进行预防 D . 这种血清可以对所有蛇毒产生免疫作用
  • 6. 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移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而不易成活,产生这种作用的细胞是( )
    A . 红细胞 B . 淋巴细胞 C . 抗原 D . 血小板
  • 7.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可以促使人体( )
    A . 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产生大量特定抗体消灭病原体 B . 接受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立即获得针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C . 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D . 产生针对特定传染病的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 8. 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A . 抗体 特异性免疫 B . 抗原 特异性免疫 C . 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D . 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 9. 下列各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药基因害虫比例A点比B点低 B . 乙图表示一个DNA分子 C . 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D . 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 10. 下列有关传染病或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传染源 B . 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办法进行预防 C . 对食物过敏是人体抵抗抗原侵入功能过强造成的 D . 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使其溶解属于特异性免疫
  • 11. 疫苗事关民众的生命安全,问题疫苗事件一经发生便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引发民众的焦虑和恐慌。下列有关免疫的观点符合事实的是( )
    A . 传染病的病菌属于传染源,问题疫苗可能导致其流行 B . 接种问题疫苗会使人体内的抗体失效 C . 问题疫苗成为焦点是由于计划免疫可控制或消灭某种传染病 D . 为儿童注射疫苗是为了加强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 12. [·达州]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花粉过敏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B . 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 C .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D . 抗原被清除后,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
  • 13. 如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下列对此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先后两次感染时,产生抗体的时间和抗体的数量是相同的 B . 第二次感染时,产生抗体的速度快、量大 C . 第二次感染时产生抗体的时间要比第一次长 D . 两次产生抗体的种类明显不同
  • 14. 据外媒报道,美国中西部自2015年3月初以来,许多农场发现H5N2禽流感病毒,影响700万只火鸡及母鸡等产品。科学家利用健康家禽做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第一次处理方法

    结果

    第二次处理方法

    结果

    甲组鸡

    注射脱毒禽流感病毒

    无病症

    注射活性禽流感病毒

    乙组鸡

    不注射任何病毒

    无病症

    注射活性禽流感病毒

    有病症

    A . 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甲组 B . 若甲组鸡第二次处理后无病症,则说明该脱毒流感病毒可作为疫苗研发 C . 经过上述处理后,给甲组鸡注射马立克氏病毒,它们也不会患马立克氏病 D . 乙组鸡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 15. 下列各项中,与人体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
    A . 给病人注射青霉素之前要先做皮试 B . 对婴儿和儿童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C . 高血脂造成动脉硬化 D . 得过天花的人再也不会染上天花
  • 16. 诺如病毒感染过一次后往往还会反复感染,其原因可能有( )

    ①人体对诺如病毒没有任何免疫能力

    ②人体不能对诺如病毒产生抗体

    ③诺如病毒抗体的保护作用时间较短

    ④诺如病毒发生变异的速度较快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④
  • 17. 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 )
    A . 抗原、抗原 B . 抗体、抗体 C . 抗体、抗原 D . 抗原、抗体
  • 18. 感染了诺如病毒的患者1~2天即可自行痊愈,主要依靠人体的( )
    A . 第一道防卫线 B . 第二道防卫线 C . 特异性免疫 D . 非特异性免疫
  • 19. 对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 . 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C . 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 . 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 20. 下列免疫方式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有( )

    ①溶菌酶溶解病菌

    ②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③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④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⑤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A . ②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④⑤
二、填空题
  • 21. (2021·台州) 世界各地陆续发现新的新冠病株、给疫情的防控带来一定难度。
    1. (1) 新病毒的出现是由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新老病株间的这种性状差异现象属于(选填"变异”或“遗传")
    2. (2) 我国目前陆续开展了新冠疫苗的注射。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从传染病预防角度分析,该措施主要是为了
  • 22. (2021·宁波模拟)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选填“呼吸道”、“消化道”或“血液”),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预防肺结核打的疫苗就是卡介苗,一般是在新生儿时期即开始接种,注射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注射疫苗后的人体内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选填“抗体”或“抗原”)。
  • 23. (2021·余姚模拟) 截至北京时间4月16日7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3962万例,死亡病例超299.7万例,引起这场瘟疫的病毒称为COVID-19病毒。COVID-19病毒首先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继而破坏人体的心、肝、脾、肾及全身,最后致人死亡。
    1. (1) 引起新冠肺炎的COVID-19病毒,在传染病学上属于
    2. (2) 在武汉疫情期间,钟院士建议采用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或血清)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捐献的血浆(或血清),在免疫学上相当于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专家建议个人勤洗手、室内常通风、出行戴口罩。
  • 24. (2021·长兴模拟) 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国内疫情逐步好转,并展开了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
    1. (1) 接种的新冠疫苗相当于    
      A . 抗原 B . 血红蛋白 C . 溶菌酶 D . 抗生素
    2. (2)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    
      A . 保护易感人群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控制传染源
  • 25. (2021·江干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核酸检测:采集的样本中,若能匹配到新冠肺炎病毒的目的基因片段,则定义为阳性(+),即核酸为阳性(携带者),若不能匹配到,则为阴性(-),即核酸为阴性(健康人)。

    抗体检测:即检测血清中特定抗体IgM和IgG的含量共同判断。健康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后,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抵御病毒。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蛋白的抗体,常有IgM和IgG两种。若IgM和IgG呈双阴性,则未曾感染;若IgM呈阳性,则近几天曾感染;若IgG呈阳性(出现较晚),说明几周前曾感染过,且已获得免疫。

    1. (1) 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对其进行识别和吞噬,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免疫;病毒进入人体内产生抗体IgM和IgG的免疫反应属于
    2. (2) 当前,各社区正积极开展新冠疫苗的普及注射,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
    3. (3) 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出抗体;通过核酸检测,能判断处于早期的感染者。将核酸检测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血清学检测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确保“不错”。如下表是部分患者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根据下表推测相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第2组患者,第5组患者

      组别

      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测

      患病情况

      IgM抗体

      IgG抗体

      1

      +

      +

      -

      感染早期

      2

      +

      -

      -

      3

      +

      +

      +

      感染活跃期,但已产生持久免疫力的IgG抗体

      4

      -

      +

      +

      恢复期患者

      5

      -

      -

      +

      A.感染中晚期,或者再次感染病毒                 B.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被清除

      C.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                     D.未感染过病毒

  • 26. (2021·乐清模拟) 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新冠疫情,几千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1. (1) 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说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性的特点。
    2. (2) 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 27. (2021·宁波模拟) 2021年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保护全社会免受传染病危害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截至5月23日 ,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1085.8万剂次。

    1. (1)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新冠疫苗属于;对健康人群接种新冠疫苗,该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2. (2) 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后,过一个月要再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结合上图分析原因
  • 28. (2021·温州模拟)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给我们生活生产带来了不小影响,疫情严重的武汉还实行了封城。2月13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从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出该病毒,这一发现证实了排出的粪便中的确存在活病毒。因此,专家表示,一定要勤洗手、勤消毒,食物煮熟再吃,注意下水道的通畅和必要的消毒。

    1. (1) 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 (2) 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的疫苗属于 ________  (填字母).
      A . 抗体 B . 抗原 C . 病原体.
  • 29. (2021九下·台州月考) 《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制成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食用前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
    1. (1) 桃子可食用的部分“果肉”是由花结构中的受精后发育而来的;
    2. (2) 桃毛触及皮肤,有人会引起皮疹等过敏反应,从免疫角度看“桃毛”属于物质;
    3. (3) 为提高桃子的产量,夜间可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目的是
  • 30. (2021·余杭模拟) 习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有效的方式。
    1. (1) 目前,我省已全面开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免费接种。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属于(选填“抗原”或“抗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 (2) 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
    3. (3)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两次接种,即第一次接种产生免疫后,间隔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接种。若提前进行第二次接种,则会减弱免疫的效果。其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
  • 31. (2021·温州模拟) 小明发现当我们感冒发烧时,进行充分睡眠能使我们更快痊愈。为探究充足的睡眠为什么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召集100位健康的成年志愿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志愿者每天保持5小时的睡眠时间,B组志愿者每天保持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其余时间的生活作息及方式均相同。

    ②每天早上8点从每位志愿者的指尖采1滴血,并制作形成血涂片。

    ③用显微镜观察每一个血涂片, 随机选择血涂片的5个区域,并记录如图所示视野中出现的白细胞数目,求平均值。

    ④计算每组志愿者白细胞数量的平均值,并进行对比。

    1. (1) 制作血涂片时,下列推片方式正确的是     
      A . B . C .
    2. (2) 根据实验分析,小明作出的假设是
    3. (3) 实验结果发现B组志愿者的白细胞的平均数目大于A组。但小红认为有必要继续进行实验,以进一步证明白细胞数目的变化是由于睡眠时间长短引起的。请简述对A组或B组继续实验的方案。
  • 32. 如图为免疫产生的实验探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上述实验中,实验组为
    2. (2) 乙组实验说明了鼠的体内产生了抵抗的抗体。鼠产生的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
    3. (3) 将另外一种病菌注入经过乙处理的鼠体内,鼠(填“能”或“不能”)存活。
    4. (4) 在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
      A . 甲处理中的“取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鼠体 B . 乙处理中的“取用热水杀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鼠体
  • 33. 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1. (1) 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免疫。
    2. (2) 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能存活? ,为什么?
    3. (3) 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4. (4) 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健康人可称为,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5. (5) 禽流感属于
  • 34.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消灭天花,所以许多国家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
    1. (1) 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接种天花疫苗属于。  
    2. (2) 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称为(或免疫)。  
    3. (3) 资料表明,美国和俄罗斯的几个实验室仍保存着天花病毒。对于继续保存还是消灭这些天花病毒,存在争论。下列属于反对保存天花病毒的理由有____(可多选)。
      A . 目前,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必要时可通过相关技术研制所需的天花病毒 B . 保存天花病毒,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 . 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 . 一旦天花重新流行,可以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天花病毒快速研制疫苗 E . 天花病毒可能还有新的用途,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四、解答题
  • 35. (2021·嵊州模拟)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我国率先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截止2021年4月21日,我国新冠疫苗的接种已超过2亿剂次。
    1. (1) 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冠病毒是引起人患新冠肺炎的
    2. (2) 目前我国的主要新增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对于境外回国人员,一旦确诊,立即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3. (3) 健康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后,体内产生了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免疫。
  • 36. (2021·镇海模拟) 面对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相继面世。
    1. (1) 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冠肺炎的。(选填“传染源”或“病原体”)
    2. (2) 疫苗的使用对象是数量庞大的健康人,研发后的疫苗在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早期临床试验对象通常是少量志愿者,通过检测接种后其体内是否产生相应的来判断疫苗的有效性。
  • 37. (2021九下·丽水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一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

    材料二: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通过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孩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无事。

    材料三:某年元月27日,湖南浏阳某乡3岁幼女被恶狗咬伤,当日在诊所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仍于2月23日不幸死亡。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

    1. (1) 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讲它属于
    2. (2) 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是
    3. (3) 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所用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点是:
  • 38. (2021·吴兴模拟) 截至2021年1月16日,全球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感染者超过9349万,死亡人数超200万。该病毒在世界的传播,给人类生产、生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传染病角度,新型冠状病毒属于(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为了遏制疾病的传播,专家呼吁人们不聚集,外出戴口罩等。在这些措施中最关键的是一旦发现确诊病人,应立即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来看,该措施属于。   
    2. (2) 根据浙江省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整体部署及相关要求,湖州已全面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18周岁(含)以上所有在湖人员可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人们通过接种疫苗来抵抗病毒,这种免疫属于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