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德庆县德城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模...

更新时间:2021-05-25 浏览次数:8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史书记载:蜀郡郡守李冰“凿离碓(dui),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该工程完工后,既可以行舟,又可以灌溉田地,百姓深受其益。该工程是(    )
    A . 灵集 B . 长城 C . 都江堰 D . 阿房宫
  • 2. 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希望得到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    )
    A . 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B . 科举考试考风极为不正 C . 科举中重经世策论之才 D . 门第观念依然比较浓厚
  • 3. 如题3图为北宋燕文贵所画《七夕夜市图》,描绘了汴京城内“自安业界北头至潘楼竹木市”一带的七夕夜市盛景,“状其浩穰之所,至为精备”。该图反映宋代(    )

    题3图

    A . 都市商业高度繁荣 B . 草市交易通宵达旦 C . 专业市镇贸易发达 D . 坊市制度逐步形成
  • 4. (2021·德庆模拟) 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2021年,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可以为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借鉴的中医学著作是(    )
    A . 《牡丹亭》《西游记》 B .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C . 《天工开物》《梦溪笔谈》 D . 《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 5. (2020八上·永年期末)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
    A .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 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 .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 . 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 6. (2020·广东模拟)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道:“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和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该事件的必然崩溃。”材料中的“该事件”指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戊戌变法   
  • 7. (2018九下·定西月考) 19世纪后半期,京城一度流传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讽刺慈禧太后在民族危难之时仍不忘追求个人享乐,你判断此联书写的具体时间应在(  )
    A . 中法战争后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 《马关条约》签定后 D . 《辛丑条约》签定后
  • 8. (2018八上·苏州期末) 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
    A . 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 . 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 . 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 . 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 9. 2021年,自武汉疫情爆发以来,社会各界都在关注这疫情的发展。终南山原始接收采访时谈到:“这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下列选项能证明“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的是(    )
    A .   百团大战 B . 五四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武昌起义
  •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辈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坚守的“初心”是(    )
    A . 推翻满清政府 B . 实行君主立宪 C . 实现民主共和 D . 挽救民族危亡
  • 11. (2021·德庆模拟) 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发挥了领导作用。运动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有比辛亥革命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公车上书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北伐战争
  • 12. (2019八上·博兴期中)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含义是(    )
    A . 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 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D . 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13. 下面是小刚同学对某次战役进行的梳理,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    )

    作战时间

    作战军队

    作战主要地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东北人民解放军、华北人民解放军

    北平、天津、张家口

    A . 解放了东北全境 B .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C .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D .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14. 下图有助于我们学习哪一战役(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渡江战役 D . 淮海战役
  • 15. (2021·德庆模拟) 下图为《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图》,从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1966—1968年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B . 1966—1968年我国经济下滑可能和“文化大革命”有关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D . “文化大革命”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 16.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    )

    A . 间接民主 B . 轮番而治 C . 贵族执政 D . 直接民主
  • 17. 12世纪时,西欧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 .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阿拉伯文化的传入 D .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播
  • 18. 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大团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的发现。关于这个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封建社会的终结 B .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D .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 19. 下面是印第安人和欧洲人对某一历史人物的看法。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 20.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在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通过“妥协”达成自己民主政治目标的事件是(    )
    A . 处死查理一世 B .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C .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 . 光荣革命
  • 21. 下图是1801—1841 年英格兰农业、工业、商业产值示意图,导致各产业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 英国的殖民扩张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22. 日本明治维新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最能体现这次改革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一项措施是(    )
    A .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 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 . 提倡“文明开化”,改造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D .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 23. 下面表格资料探究的学习主题是(    )

    资料

    名称

    论文

    《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视频

    《凡尔登绞肉机》

    图片

    英军坦克

    A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24. (2021九下·德庆月考) 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为打败法西斯,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一事件标志着(   )
    A .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C . 三国协约的形成 D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25. “日本在战争中被炸为废墟,但是呢,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东西。”这段话表明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
    A . 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政策 B . 根据本国实际,适时调整政策 C . 本身的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好 D . 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入国际竞争体系
  • 26. (2021九下·德庆月考) 下图是某同学学完一节课后制作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号处是(   )

    A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B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C .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 27. (2021·德庆模拟)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
    A . 社会保障政策 B . 强大的国防体系 C . 劳动安全保护法 D . 发展农业生产
  • 28. (2020·广东模拟) “东欧五国除煤产量稍多以外,石油资源极其匮乏。但在苏联“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下,这些国家原本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转变为以石油、天然气为主,从而迫使它们在能源供应上严重依附苏联。”材料说明,东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 . 西方国家的颠覆破坏 B . 放弃独立自主依附苏联 C . 矿产资源的严重匮乏 D . 拒绝引进高新科技成果
  • 29. (2020·广安)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体表现在(    )
    A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 .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C . 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 30. (2020·新疆) 《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指出,中国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全球市场”。这反映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
    A . 政治格局多极化 B . 全球经济一体化 C . 社会生活现代化 D . 文明发展多元化
二、综合题(40分)
  • 3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历史人物同样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在秦国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废井田阡陌;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所以秦国出兵无不胜,夺取大片土地,罢兵勤耕织,国家日益富强,所以秦国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旧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再加上自身深受汉文化影响,实在对汉文化衷心仰慕,于是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1. (1) 根据材料一写出商鞅变法的三条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商鞅变法所起的历史作用。
    2. (2) 材料二中孝文帝推动鲜卑族整体汉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 (3) 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历史人物除了商鞅、北魏孝文帝这样的改革家,还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请你选择一位本学期历史课本中出现的杰出人物(示例除外),仿照下面的两个示例,给他们制作一张名片。

         

  • 32. (2020·广东模拟)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 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党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7.7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便胸怀的理想。

    ——张康喆《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

    材料三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 (1) 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纪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 (2) 材料二中“党的一大”召开于哪一年?它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总结中国革命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要求至少答出两点)
  • 33.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新崛起的大国必然挑战现存的大国,而现存的大国必然回应这种威胁。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以利于英国的商品畅销世界,而强迫外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与其炮舰政策分不开的。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册

    材料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技术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和变革,从而使人类社会互动手段的现代化得以实现……现代化的人类社会互动手段又从物质上把世界各部分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断地推动整体世界的前进。

    ——摘编自胡才珍著《略论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互动手段的现代化》

    材料三:西方发达国家原有的开放政策也开始变化,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社会上的排外主义和政治上的保守主义拾头,区域一体化趋势也在英国脱欧和美国退出TP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之后走向停滞…原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旗手美国和英国的逆全球化之举令经济全球化遭阻。

    ——2017年7月《金融时报》

    1. (1) 用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自由贸易政策是与其炮舰政策分不开的”。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理解。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在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技术”方面走在前列并赶超英国的主要是哪两个国家?这种“赶超”对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当今世界局势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当今世界,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的是哪一国际组织?
    4. (4)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面对“逆全球化思潮”,在新一轮赶超中中国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