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定西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18-09-14 浏览次数:2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如下图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下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 . 商朝、秦朝、三国 B . 春秋、战国、隋朝 C . 商朝、秦朝、唐朝 D . 春秋、战国、三国
  • 2. 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 . 吴国 B . 晋国 C . 齐国 D . 越国
  • 3.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文化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
    A . 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 B .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 D .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
  • 4. “由平城迁都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讲汉语,穿汉服。”材料反映的是(  )
    A . 齐国管仲改革 B . 秦国商鞅变法 C . 楚国吴起改革 D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5. (2017九上·湛江月考)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6. (2017八上·濮阳开学考) 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

    A . 废行省,设三司 B . 八股取士 C .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 . 设立军机处
  • 7.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分别是(  )
    A . 洋务运动、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C .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中共一大的召开 D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 8. (2017八上·南宁月考) 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现代化水平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国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    )
    A . 戊戌变法 B . 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洋务运动
  • 9. 19世纪后半期,京城一度流传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讽刺慈禧太后在民族危难之时仍不忘追求个人享乐,你判断此联书写的具体时间应在(  )
    A . 中法战争后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 《马关条约》签定后 D . 《辛丑条约》签定后
  • 10. (2016·濠江模拟)

    小明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 B . 国际工人运动 C . 近代文学艺术 D . 思想解放运动
  • 11. (2018八上·灌南期末) 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下列不属于国共两次合作成果是(  )
    A . 建立黄埔军校 B . 进行北伐战争 C . 红军长征 D . 抗日战争
  • 12. (2017八上·双城月考) 促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爆发 B . 开展新文化运动 C .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 五四运动爆发
  • 13. 为了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在中共“七大”上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
    A . 毛泽东思想 B . 邓小平理论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科学发展观
  • 14. (2018八下·孝南月考) 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

    ①开国大典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18八下·惠民开学考)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 16. (2018八下·江苏月考) 小超暑期随父母去湖北旅游,想去看看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便借助手机地图査找到了这座桥的位置。该桥修建于(    )
    A . 民国时期 B . 一五计划期间 C . 文革时期 D . 改革开放新时期
  • 17. 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民众已经准备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
    A .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8.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十五大
  • 19. 2017年4月20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长征七号遥二火箭的托举下升空,这是我国空间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14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
    A . 神舟一号 B . 神舟五号 C . 神舟六号 D . 东方红一号
二、材料分析题
  • 20. 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图1、图2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而开展的哪两大运动?
    2. (2) 依据图3、图4,指出周恩来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外交原则和方针。
    3. (3) 图5是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在某个重大事件后的开怀大笑,他为什么笑得这么灿烂?图6中和毛泽东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他们的握手有什么重大意义?
  • 21.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史,中国的各个阶级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不断探索,希望能够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振兴。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的利器,欲学习外国的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人教版历史教材节选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1. (1) 材料一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为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人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为了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领导了什么运动?
  • 2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1万2千名受阅官兵、600多台受阅车辆装备集结列阵,犹如钢铁长城巍然屹立;100多架战机在6个机场整装编队。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苹后的全新亮相。

    ——《央视新闻》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一农村一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四: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

    1. (1) 材料一是中国历史发展某阶段的基本线索示意图。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四处序号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中的“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与历史上什么起义有关?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 (3) 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一农村一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首先创立这个根据地的领导人是谁?
    4. (4) 材料四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行军”胜利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红军能够取得“行军”胜利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 23.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汉政府设置哪一行机构,使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2. (2)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哪一朝代?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行政长官是什么?
    3. (3) 台湾地区曾先后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后来分别是怎样回归祖国的?
    4. (4) 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民族团结而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新时期,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