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3节 常见的酸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3 常见...

更新时间:2023-08-01 浏览次数: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 26. (2022九上·杭州期中) 小明取一包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查阅资料发现其成分除铁粉外,可能含有碳粉、Na2CO3、NaCl、Fe2O3等。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2. (2) 写出用 pH试纸测定滤液pH的方法
    3. (3) 试剂X的名称是
    4. (4) 由实验可知,该包“脱氧剂”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7. (2022九上·浙江月考) 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已知:

    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m1、m2

    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Ⅳ.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分别为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 C 中所装药品为
    2. (2) 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 (用相关字母表示)。
    3. (3) 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偏大,理由 是
  • 28. (2022九上·杭州期中) 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乐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小乐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镁;  ②氯化镁;  ③氢氧化镁;  ④碱式氯化镁[Mg(OH)Cl]。

    老师肯定了小乐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

    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

    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

    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反思及结论:

    1. (1) 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镁,因为滤液是氯化镁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 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
    3. (3) 步骤四中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
    4. (4) 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
  • 29. (2021九上·慈溪期中) 小明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 (1) 实验后液体颜色变红的试管是;   
    2. (2) 反应后试管 C 溶液中一定存在的大量阳离子是;   
    3. (3) 小明把 D、E 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小明分别对试管 D、E 反应时的反应物用量有如下描述,正确的是            
      A . 试管 D中氢氧化钙溶液一定过量 B . 试管 D中稀盐酸可能过量 C . 试管 E中碳酸钠一定过量 D . 试管 E中稀盐酸一定过量
四、解答题
  • 30. (2023九上·杭州期末) 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14.6mL(密度为1.1 g/mL)该浓盐酸加水稀释后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66%的大理石10g。
    1. (1) 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2. (2) 计算该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至0.1%)
  • 31. (2022九上·定海期中) 含CuCl2和HCl的15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 (1) 整个反应过程中,离子个数不变。   
    2. (2) 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3. (3) m1为多少?(要求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
  • 32. (2022九上·余姚期中) 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小王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硫酸的pH,则结果会。(填"偏大”、“偏小”、

      “无影响”)。

    2. (2) 图中性质②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 (3) 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
  • 33. (2022九上·义乌月考)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到,某石材厂新购进一批石灰石原料,其所含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高温时也不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取某石灰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m

    4.40

    求:

    1. (1) m的数值
    2. (2) 石灰石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
    3. (3)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4. (2022九上·舟山月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水垢样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和少量的水)中各成分的质量,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完全反应)。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热条件下,碳酸钙生成两种氧化物,氢氧化镁也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O↑

    I.将质量为10g的样品装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先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将装置C、D称重,然后给样品加热;

    II.待样品完全反应,再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喷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III.实验完毕,再次称量装置C、D的质量,发现分别增加了2.0g和2.2g;

    IV.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氢氧化镁和水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  
    2. (2) 装置A的作用是
    3. (3)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五、综合说理题
  • 35. (2022九上·温州月考) 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量缓慢),并振荡(或不断搅拌)。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AB、BC、CD各段变化的理由。

  • 36. (2017九上·苍南月考) 胃液主要成分是盐酸,在消化食物的同时,也对胃壁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即造成一些细胞的死亡。胃壁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被称为胃粘膜的上皮细胞。它与胃液直接接触,使带有腐蚀性的胃液不能渗入到胃的内壁。我们知道,如果胃内产生过多的酸液,就会导致胃溃疡。由于胃粘膜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所以可免遭或只受到轻度的酸液侵蚀。如果胃摄入重金属会引起中毒。

    人体胃出毛病了,检查胃毛病,需要导入对人体服用无害的造影剂(如医用硫酸钡),人为地提高X光显示对比度,才能达到理想的检查效果.这种检查方法临床上叫做X线造影检查,但造影剂不能是碳酸钡。根据我们学过知识加以解释造影剂是硫酸钡而不是碳酸钡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