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特训练习实验探究题4

更新时间:2023-04-05 浏览次数:4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实验探究题
  • 1. (2021·下城模拟) 注水猪肉是人为注水以增加质量来牟利的生猪肉。注水后,猪肉里的肉质变差易腐烂,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1. (1) 检测猪肉是否注水的一种简易方法:取一滤纸条贴在猪肉的横断面上,若滤纸条在1 分钟左右就被浸透,滤纸条与猪肉的粘着力不强且不易被点燃,则可判断为注水猪肉。试用燃烧条件等知识解释,湿的滤纸条不易被点燃的原因:
    2. (2) 注水猪肉内的营养物质已大量减少,因为滋生的大量细菌进行(填生理过程)分解了猪肉中的有机物。
    3. (3) 猪肉注水因增加了含水量而影响了猪肉的电阻。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电路,来探究猪肉电阻大小与注水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连接电路。②将一条未注水的猪肉条接入电路,测量猪肉条两端电压及电流,记录数据。 ③向该猪肉条注一定量的水后再次接入电路,测量电压及电流,记录数据。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注水情况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mA

      电阻大小/Ω

      未注水

      3.0

      0.75

      4000

      注水 0.1mL

      3.0

      0.80

      3750

      注水 0.2mL

      3.0

      0.90

      3333

      ①由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②有同学说本实验方案还不够完善,请补充完整,使实验结论更可靠。

  • 2. (2021·下城模拟) 小金认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于是他将 A、B 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分别装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煤油,按图甲所示接入电路。

    1. (1) 若两瓶中的电阻丝阻值相同,接通电路后,由温度传感器记录下两瓶中液体温度变化情况,并得到如图乙图线。则酒精的比热容比煤油稍(选填“大”或“小”)。
    2. (2) 若两瓶中电阻丝的阻值RA>RB , 接通电路后,观察到温度传感器显示出A的温度明显比B升得快。多次重复,现象相同。由此他得出结论:在电流与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也越多。小金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请说明理由。
    3. (3) 若将(2)中的两个烧瓶内的电阻丝并联接在电路中,请分析能否用来探究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
  • 3. (2021·瓯海模拟) 小明同学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实验,先采用课本实验方案,将质量大的铜球和质量小的钢球从光滑斜面的h1高处静止自由滑下,到达斜面底端撞击纸盒,纸盒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实验结果如图甲、乙,虛线纸盒为纸盒的停留位置。

    1. (1) 甲、乙实验中,可通过测量 来表示物体动能的大小;
    2. (2) 根据图甲、乙的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 (3) 接着小明设计了如图丙的实验进行替代,舍去小球和纸盒,让金属块从光滑斜面的h1高处静止自由滑下,下滑后金属块直接在水平桌面上滑行,测量其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距离S。改用材质相同、质量不同的金属块,重复图丙的实验,记录数据,所得实验结果为如下表。请你分析出现表格中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

      质量m/千克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滑行距离s/米

      0.42

      0.41

      0.43

      0.42

      0.43

      0.42

      0.42

  • 4. (2021·瓯海模拟) 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萝用食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又能保持菠萝风味,是因为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1. (1) 为研究氯化钠溶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

      说明与建议:①实验可设计5组左右:②每支试管取用溶液总体积为10毫升;③每次实验总时间为120分钟。实验室提供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蒸馏水、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及其蛋白酶活性测定仪等仪器。

    2. (2) 生活中,用热水浸泡菠萝后食用,食用时不适感也能减轻。主要是因为酶的活性与有关。
  • 5. (2021·鹿城模拟) 为了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明利用电压恒为3伏的电源、滑动变阻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P,获得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电功率/瓦

    1

    2.0

    0.18

    0.36

    2

    2.5

        

    0.50

    3

    3.0

    0.22

    0.66

    1. (1) 完成实验2后,要想获得实验3的数据,则实验中滑片P的移动情况是
    2. (2) 请分析表中数据,确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并在图乙中画出此时电流表指针位置:
    3. (3) 在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小灯泡的功率随电流变化如图丙所示,请判断随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大小变化是
  • 6. (2021·嘉善模拟) 小明同学在进行“测量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中用“×”标出这根错接的导线,只改接一根导线使电路成为正确的电路。

    2. (2) 在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一半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W。(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 (3) 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为0.24A。小明发现P<4P。其原因是
  • 7. (2021·浙江模拟)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
    1. (1) 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是为了让钢球到达水平面时(选填“质量”速度”或“动能)相同。
    2. (2) 该实验是通过观察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
    3. (3) 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乙所示,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探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这个实验方案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 。

  • 8. (2021·龙港模拟) 小轿车的后挡风玻璃上有很多用来除霜的“细线”(如图甲所示),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它就自动闭合,这时玻璃上的细线就会发热。小龙想知道玻璃上的“细线”的除霜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从维修师傅那里要来了两块厚薄不同带“细线”的玻璃带到实验室,并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 (1) 小龙首先把两块玻璃的A、B接线柱分别接在电路的M, N处,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通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小龙得出厚薄不同玻璃中的“细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相同的,则两次的电流表和电表在读数上可能有什么关系 。
    2. (2) 分别取质量相同的碎冰放在面积相同的玻璃上,闭合开关,调节MN两端的电压,记录冰块全部熔化所需的时间,相关数据如右表所示,则比较1、2、3次实验,可以得到结论:

      次数

      玻璃

      冰块质量/g

      电压/N

      熔化时间/min

      1

      100

      6

      3

      2

      100

      9

      2

      3

      100

      12

      1.5

      4

      100

      6

      6

      5

      100

      9

      4.5

      6

      100

      12

      3

    3. (3) 小龙在完成实验后,一不小心弄断了玻璃中的一根“细线"。小龙把这块玻璃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不数,则断掉一根后,该玻璃中的“细线”的整体除霜能力将如何变化,请说明理由:
  • 9. (2021·龙港模拟) 为了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小龙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不吸收O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材料如图所示。

    1. (1) 向甲中A烧杯内倒入20mL的氢氧化钠溶液,乙中B烧杯倒入
    2. (2) 若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小龙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如下,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甲装置红色液滴不动,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 (3) 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分别设置对照装置丙、丁。对照装置丙、丁的设置方法:
  • 10. (2021·余杭模拟) 电炉丝正常工作时,导线和电炉丝通过的电流相同,但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为探究其原因,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1>R2

    1. (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 (2)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烧瓶中应加入等量的(选填“水”或“煤油”);实验中通过(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3. (3) 实验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则“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原因是
  • 11. (2021·余杭模拟)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金鱼藻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其中光源可调节光的强弱,自动控温器可调节水温的高低,水中还加入能缓慢释放二氧化碳的物质。

    1. (1) 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来判断金鱼藻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
    2. (2) 查阅资料知道,金鱼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t1~t2之间;通过实验发现,金鱼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t0;在图乙中用曲线表示探究金鱼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结果。温度影响金鱼藻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3. (3) 调节光的强弱,可研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此时需控制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写出2个)等因素保持相同且适宜。
  • 12. (2021·余杭模拟) 某炉渣中主要含氧化亚铁、氧化铁,还含少量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现按如图所示流程制备绿矾(FeSO4•7H2O),已知氧化亚铁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铁反应均可生成硫酸亚铁。

    1. (1) 为了提高“浸取”过程中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选填序号:①加水稀释;②升高温度;③粉碎炉渣)。
    2. (2) “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杂质

       
      。实验测得,滤液II的pH比滤液I的大,其原因是
    3. (3) 将滤液II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冰水洗涤、低温干燥后得到绿矾,其中采用“冰水洗涤”的好处是
  • 13. (2021·吴兴模拟) 小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装置中添加药品。

    步骤2: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溶质为HCOOH)与浓硫酸在80℃

    水浴的条件下制备一氧化碳。  

    步骤3: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

    步骤4:当B中出现     现象时,可熄灭酒精灯;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再进行整理。

    1. (1) 步骤2中是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被浓硫酸吸收)来制取CO,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2) 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
    3. (3) 步骤4中的现象是
  • 14. (2021·吴兴模拟) 为探究单纯服用中药汤剂和中药汤剂辅以针灸这两种方法治疗肾病的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情况见下表。 
     

    实验对象

    处理方法

    检测

    甲组

    选择80名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相似的志愿者,平分为甲乙组。

       

    检测患者24h内尿样

    中红细胞和蛋白质的含量。

    乙组

    口服中药汤剂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肾病患者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该患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2. (2) 表中甲组的处理方法是
    3. (3) 对甲乙两组治疗前、后的尿样进行检测,结果如图: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15. (2021·吴兴模拟) Mg(OH)2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在温度达到380℃时分解吸收热量并释放出水,同时生成的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的表面阻止了进一步燃烧。某同学用氨水在实验室模拟制取 Mg(OH)2的过程: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氯化镁中加入氨水(氨水易挥发),生成Mg(OH)2 , 再通过结晶、过滤,得到Mg(OH)2晶体。为探究获得较高Mg(OH)2晶体转化率的条件,该同学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氯化镁溶液浓度/g•L﹣1

    反应温度/℃

    Mg(OH)2转化率/%

    a

    20

    30

    27.06

    b

    40

    30

    56.77

    c

    40

    40

    69.64

    d

    40

    60

    54.30

    e

    60

    60

    50.60

    1. (1) 实验b和c的目的是
    2. (2) 由实验数据可知,能够得到最多Mg(OH)2的条件是(填浓度和温度)
    3. (3) 在氯化镁溶液浓度都是40g•L﹣1的情况下,60℃时Mg(OH)2的转化率比40℃时低的原因是
  • 16. (2020·柯桥模拟) 你知道吗?香甜可口的葡萄不仅能直接食用,而且还可以用它做原料,生产葡萄酒和葡萄醋。下面图1是某兴趣小组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实验流程图。


    他们查阅资料得知:葡萄的果皮上含有多种微生物。

    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主要通过如图2所示的方式大量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

    ⑵酒精发酵时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以利于该种微生物生长。

    ⑶在醋酸发酵阶段,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制酒用到的微生物相比,其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

    ⑷在醋酸发酵阶段如果能产生一定量的乳酸,会使葡萄醋的口味更佳。现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发酵方法。

    方法一:每天都对发酵罐中的原料进行翻动,使其充分接触氧气,发酵30天;

    方法二:将发酵罐中的原料分为A、B两层,每天只翻动A层,发酵15天;之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A、B层颠倒,每天只翻动B层,再发酵15天。

    为了获得乳酸风味的葡萄醋,他们应选择的方法(选填“一”或“二”)发酵。

  • 17. (2020·柯桥模拟)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做了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小柯同学做镁粉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温度明显升高,并在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一:可能含有氯化镁

    假设二:可能含有镁粉

    假设三:可能含有氢氧化镁

    【查阅资料】①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②氢氧化镁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水溶液呈弱碱性。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加入一定温度的蒸馏水、搅拌

    沉淀未见减少

    实验2

    加入适量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1. (1)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2现象,说明假设不成立。
    2. (2) 【实验思考】
      如果假设三成立,请写出实验2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3. (3) 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Mg(OH)2·MgCl2),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为了验证试管中的灰白色沉淀中含有碱式氯化镁,小米把灰白色沉淀放进试管进行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石蕊试纸。如果灰白色沉淀中含有碱式氯化镁,则小米将看到的现象是
    4. (4) 镁与稀盐酸反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测量溶液pH的变化,并观察实验现象。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0

      2

      4

      8

      12

      16

      20

      24

      溶液pH

      2.0

      5.3

      7.0

      8.6

      9.3

      9.8

      10.0

      10.0

      实验现象

       

      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试管温度升高,无沉淀生成

      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

      根据表中信息,请你说说溶液pH值出现这样变化的原因:

  • 18. (2020·南浔模拟) 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 2Cu+CO2↑。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产物(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1. (1) 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分

      【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现象:,说明猜想正确

    2. (2) 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的含量

      原理:Cu2O+H2 2Cu+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a.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

      b.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高,原因是

      c.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①打开K2 , 关闭K1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关闭K2 , 打开K1 , 通氢气一段时间

  • 19. (2020·南浔模拟) 生物体内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因此研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对影响酶的催化因素进行了研究。查阅资料得到,淀粉遇到碘液会形成络合物呈现蓝色,淀粉如果被消化后,蓝色会褪去。

    步骤

    实验过程

    试管甲

    试管乙

    试管丙

    1

    注入1%的淀粉溶液

    2毫升

    2毫升

    2毫升

    2

    在设定温度下保温5分钟

    37℃

    37℃

    0℃

    3

    注入新鲜稀释的唾液继续保温

    2毫升

    2毫升

    2毫升

    4

    加入盐酸调节pH值

    7

    2

    7

    5

    滴加碘液

    1滴

    6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未出现蓝色

    未出现蓝色

    出现蓝色

    1. (1) 本实验研究的是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2. (2) 已知酸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是实验中乙试管溶液未出现蓝色,原因可能是

      若要分析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是否能够恢复,我们需要对丙试管进行的下一步操作是

  • 20. (2020·余杭模拟) 小乐向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提出问题】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Na2O2和H2O反应生成NaOH和H2O2 , 反应放出的热量使H2O2部分或全部分解为H2O和O2;②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分子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③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猜想】猜想A: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猜想B: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H2O2

    猜想C: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

    【探究】

    1. (1) 小乐认为猜想A不正确,理由是
    2. (2) 为了验证猜想B和C,请将下列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B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猜想B符合题意

      C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溶液变红,一会红色消失

      猜想C不符合题意

  • 21. (2020·杭州模拟) 某小组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向试管中放入500g冰,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 (2) 从加热到熔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小组成员发现冰从开始加热至开始熔化,酒精灯内共消耗了3.5g酒精,若加热的效率为10%,则酒精的热值是J/kg(C=4.2×103J/kg℃)
    3. (3) 根据冰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AB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状态。若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实验后将烧杯中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象,最合理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 22. (2020·上城模拟) 小金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准备了如下器材: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L(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A1和A2 , 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开关S1、规格分别为“10Ω1A”、“50Ω0.5A”的滑动变阻器R1和R2 , 导线若干。

    1. (1) 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小金应选用规格为 (选填“R1”或“R2”)的滑动变阻器.
    2. (2) 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图写出小灯泡电功率的表达式P=(A1和A2所测电流分别用I1和I2表示)。
  • 23. (2020·上城模拟) 小徐发现市面上的洗衣粉有的不含酶,有的含酶,且建议在温水中洗涤,决定探究温度和酶对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取2份等量甲(不含酶)和乙(含脂肪酶)洗衣粉,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化纤布上的油渍,其他条件均相同,结果如表。

    温度/℃

    清除时间/min

    组别

    20

    30

    40

    50

    60

    甲(不含酶)

    87

    82

    75

    69

    64

    乙(含脂肪酶)

    65

    45

    25

    10

    6

    1. (1) 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乙组清除油渍所需时间随水温变化曲线

    2. (2) 甲、乙两组在60℃的去污能力基本相同,其原因可能是
    3. (3) 小徐用乙洗衣粉清洗衣服上的血渍(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效果不佳,原因是
    4. (4) 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影响酶催化速率的因素还有
  • 24. (2020·乐清模拟) 小科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8Ω)。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源(3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只,规格为(10Ω,0.5A)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1. (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滑动时,接入电阻变小。
    2. (2) 小科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指针都有较小偏转。为使灯泡发光,小科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灯泡仍然不亮,且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成了零。请你帮小科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 (3) 排除故障后,小科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测出了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后小科想如果电流表坏了,能否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此小科找来了一个5Ω的定值电阻R0 , 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及以下实验方案:

      ①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额定电压;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只将电压表的a点接线改接到c点,测出R0两端的电压U0 , 通过计算得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指出他的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 25. (2020·浙江模拟)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6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10Ω)、滑动变阻器(40Ω 0.5A)、开关和导线若干。

    1.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 (2) 闭合开关前,应该将滑片 置于A端;小明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某次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此时定值电阻消耗的功率为W,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Ω。
    3. (3) 同组的小红同学想要探究“导体中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她又找来了两个阻值分别为5Ω和20Ω的电阻,用图示电路,为完成三次实验,则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小预设值是V。
  • 26. (2020·越城模拟) 某有机物样品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如图是用燃烧法来确定其组成的实验装置:在电炉加热时用纯净氧气氧化管内样品,并用氧化铜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最后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中盛放的试剂是
    2. (2) F装置的作用是
    3. (3) 若去掉B装置,对元素的测量结果无影响;
    4. (4) 准确称取1.12g样品,经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1.44g,E装置增重3.52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 。
  • 27. (2020·台州模拟) 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

    【实验装置】

    【资料查阅】

    ①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②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③本实验条件下,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

    ③按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Ⅰ(见表中数据Ⅰ列)。

    ④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Ⅱ(见表中数据Ⅱ列)。

    【相关数据】

    数据编号

    测量项目

    Ⅰ(刚装入药品时)

    Ⅱ(反应完全、冷却后)

    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

    52.40

    51.92

    B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

    102.00

    102.54

    【回答问题】

    1. (1) 装置B的作用是
    2. (2) 当观察到,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
    3. (3) 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推知,气体X由什么元素组成?
  • 28. (2020·台州模拟) 小毛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将塑料直尺放在削成楔形的橡皮上,使其处于平衡,如图甲所示。则支点O与直尺的一定在同一竖直线上;
    2. (2) 往直尺两端放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并调节硬币位置,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小明测出乙图中的l1、l2作为力臂的大小,发现G1×l1≠G2×l2。原因是 。
  • 29. (2020·玉环模拟) 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植物种子的呼吸作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连接试管、带活塞导管、漏斗、橡皮塞、广口瓶。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向漏斗中装入少量棉花,向广口瓶内装入浸湿的黄豆种子。

    ④在静放一昼夜

    ⑤如图乙,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打开导管上的活塞,再向漏斗内倒入清水。

    1. (1) 同学们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
    2. (2) 小雪同学认为:步骤②无须检查装置气密性,因为该实验在漏斗口放棉花,广口瓶内外本来就是相通的。请你对该意见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 (3) 步骤④并没有要求将装置保存在黑暗处的理由是:
  • 30. (2020·玉环模拟) 已知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科为验证该结论,现将等质量的铁粉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并记录各组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见表,并绘制得到图甲。

    组别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温度(℃)

    1

    8

    32

    2

    12

    50

    3

    8

    20

    4

    12

    32


    1. (1) 分析实验 (填组别)数据,可知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 (2) 小科分析数据得出温度越高,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则反应越快。那么图甲中表示第1组实验数据的曲线是 (填字母);
    3. (3) 图乙为室温下足量镁片与20毫升8%的稀盐酸的反应,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反应后瓶内气压变化如图丙中曲线Ⅰ所示,仅根据生成的氢气质量计算出的气压变化如曲线Ⅱ所示,发现计算值比实际值偏小,计算可能没有考虑的因素是
  • 31. (2020·玉环模拟) 按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3.8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得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见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1.0

    2.0

    3.0

    4.0

    电流I/A

    0.12

    0.18

    0.24

    1. (1) 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电流大小为
    2. (2) 计算额定功率采用如下的方法:一是利用实验数据求出灯泡电阻的平均值R,再用公式P=U²/R求得结果;二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乙的I-U曲线,由U得到I , 用公式P=UI求得结果。其中有一种方法不合理的原因是
    3. (3) 做第1、2、3、4次实验时,图甲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依次向(填“左”或“右)移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