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年中考科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30 浏览次数:42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某同学点燃蜡烛并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如图所示,下列能作为蜡烛发生化学变化证据的现象是(    )

    A . 出现蜡油 B . 蜡烛变软 C . 杯壁出现水珠 D . 蜡烛体积减小
  • 2. 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氧乙酸(分子模型如下图)能有效杀灭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过氧乙酸分子式为CH3COOH B . 过氧乙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三种原子构成 C .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 D .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3. 某科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摘除子宫会降低雌性大白鼠对复杂事物的记忆能力,但不会降低对简单事物的记忆能力。据此,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 雌性大白鼠的复杂记忆是在子宫中形成 B . 雌性大白鼠的简单记忆是在子宫中形成 C . 来自子宫的信息加强了雌性大白鼠大脑的复杂记忆功能 D . 来自子宫的信息加强了雌性大白鼠大脑的简单记忆功能
  • 4. (2019·绍兴) 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作用。下列器官自述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5. 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 . 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为20米/秒 B . 教室内空气的体积为200升 C . 家用电冰箱的功率为200瓦 D . 救护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200次/分
  • 6. 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是(    )

    A . 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 .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 .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D . 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 7.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2020年2月11日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SARS-CoV-2。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经过专家等医疗团队的努力,目前大量患者治愈出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治愈的病人体内产生了抗体,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B . 医生对确诊病人进行隔离确保市民安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C . 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市民带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有遗传物质
  • 8. 甲、乙、丙三人的血型分别为ABO血型系统中的一种。已知丙的血型为图示血型,丙的红细胞会与甲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甲的红细胞会与乙、丙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那么乙的血型是(    )

    A . B . C . D .
  • 9. 2020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七)晚上,天文爱好者小悦拍摄了当时出现近地点时的“超级月亮”照片,由此可判断(    )

    A .   可清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B . “超级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C . 此时的月相为满月 D . 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
  • 10. (2019·浙江模拟) 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图略),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错误的是(    )

    A . 若观察到红墨水向右移,则说明该实验一定有放热现象 B . 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改用氢氧化钠固体 C . 在打开活塞a之前应先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 D . 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再次实验
  • 11. 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 .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C .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 . 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5Ω
  • 12. 2019年12月9日,新西兰北部著名的旅游地“怀特岛”突然发生了火山喷发,当时共有数十人在岛上观光旅游,火山喷发导致了至少6人死亡。下列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火山喷发难以预测,不要在火山附近居住和旅游 B . 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C . 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深处的地幔层 D . 火山爆发后,被火山灰覆盖的土地往往很贫瘠,长期难以生长植物
  • 13.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 . 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 . 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②溶液
  • 14. 在水平桌面上放着AB两个相同的木块,AB两个木块用绳子相连,在力F1和F2作用下匀速向左运动,已知F1=9N,F2=3N,则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为(    )

    A . 3N B . 6N C . 9N D . 12N
  • 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的光屏、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一副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B . 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照相机上 C .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1cm D .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蜡烛的像
  • 16. 将质量均为2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A . B . C . D .
  • 17. 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浸入水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 . 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C . 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同 D . 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 18. 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所示,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 . 3G/4S B . 2G/3S C . G/2S D . 3G/S
  • 19.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B . 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 .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 . 在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 20. 下列课本的实验,有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与其它研究方法明显不同的是(    )
    A . 观察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不同来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B . 通过玻璃板上铁屑的排布说明磁场的存在 C . 通过气球吹大时各小点的远离来说明宇宙在膨胀 D . 通过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二、填空题
  • 21. 如图是人体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气体①通过肺内的气体交换后,最先进入心脏四腔中的
    2. (2) 图中③表示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3. (3) 图中④和⑤表示的是物质交换的过程,该过程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填序号)和皮肤排出体外。
    4. (4) 肾炎病人经治疗已恢复健康,他的尿液中不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物质,这是因为    已恢复正常。
      A .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 .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22. 近日,世界多国遭遇了严重的蝗灾。数千亿蝗虫席卷了东非、中东、南亚等地,目前蝗群主力已经移动到巴基斯坦和印度。其中巴基斯坦是这次蝗灾的重灾区。

    1. (1) 现在网上呼声最高的是空运绍兴鸭子前往巴基斯坦,这些专门消灭蝗虫的鸭子,属于五大类脊椎动物中的,它是由绍兴鸭和多种鸭杂交而成的新品种,杂交而来新品种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家禽治蝗这种方式属于生物治虫,但它只适合对付小规模的蝗灾。
    2. (2) 对付这种超大规模的蝗灾,最有效的就是喷洒有机磷农药等化学制剂和真菌、蝗虫微孢子、杀蝗金线虫、蝗虫痘病毒等生物制剂。其中,生物制剂效果堪比杀虫剂,而且无毒环保,相对更安全环保。不过生物制剂见效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此更适用于控制若虫,难以抵挡大量迁飞的蝗群。所以喷洒有机磷农药等化学制剂仍然是对付蝗灾的最主要手段。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喷洒有机磷农药虽然见效快,但最后经富集到人体,有可能损伤到人类。
  • 23. 小金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他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小丁同学提出应把图2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拉瓦锡测出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在做图1的实验时,即使红磷足量、操作正确,气体减少的体积往往小于1/5。为什么呢?小高联想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事实,分析得出原因是

  • 24. 在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一根铁棒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的离子。

    1. (1) “●”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2. (2)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溶液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5. 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利用小量程弹簧称测金属的密度,其中杠杆OAB支点为O(杠杆OAB质量不计),OA:OB=1:3。他实验的步骤如下:步骤一:用一细绳将体积为180cm3的金属块悬挂于A点,然后向容器中加水,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步骤二:使杠杆OAB在水平位置静止,读出弹簧测力计此时的读数为1.2N。

    1. (1)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2. (2) 被测金属块密度:ρ= g/cm3
  • 26.   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MAX8型飞机发生事故,令全球航空界、各航空公司、众多的飞行员,以及几乎全世界的旅客感到不安。

    1. (1) 飞机启动后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往后移动是以为参照物的。
    2. (2) 飞机离开地面时,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
    3. (3) 飞机的喷气发动机和汽油机都属于内燃机,下图内燃机四冲程工作排序为

三、实验探究题
  • 27. 某研究小组完成了关于抗生素对微生物抑制作用的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

    1. (1) 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怎样的影响?

      如图显示的是:在均匀涂布大肠杆菌的平板培养基上,顺次放置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溶液的圆纸片,置于37℃恒温,培养3天后的结果。

      ①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出现清晰区的原因是

      ②大肠杆菌和能产生青霉素的青霉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2. (2) 设计实验:该研究小组运用上述实验方法,还研究了相同浓度的三种不同抗生素对枯草杆菌生长的影响。请在答题纸上图示说明你的处理方案设计,并对处理加以注解。
  • 28. 小乐向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提出问题】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Na2O2和H2O反应生成NaOH和H2O2 , 反应放出的热量使H2O2部分或全部分解为H2O和O2;②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分子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③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猜想】猜想A: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猜想B: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H2O2

    猜想C: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

    【探究】

    1. (1) 小乐认为猜想A不正确,理由是
    2. (2) 为了验证猜想B和C,请将下列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B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猜想B符合题意

      C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溶液变红,一会红色消失

      猜想C不符合题意

  • 29.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构成。取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
    2. (2) 以下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A和D两处,操作时应先点燃处的酒精灯。
    3. (3) 实验测得B、C装置分别增重m1克和m2克,则该物质化学式中x、y比值为
    4. (4) 将B和C装置互换,则测得的氢元素的含量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3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图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多个电学实验。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 V且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除了保护电表即保护电路以外,在不同的实验中作用各不相同。

    1. (1) 第一小组的同学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们在A、B间接入待测电阻Rx ,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答题卡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 (2) 第二小组的同学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在A、B间接入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及操作都正确。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始终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小灯泡发光较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 (3) 第三小组的同学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接入定值电阻R1 , 滑动变阻器滑片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

      ②移动滑片,使电压表为某个固定值,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电流I1

      ③断开开关,摘下R1 , 接入阻值稍大的电阻R2;闭合开关,,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电流I2

      ④改用R3 , 重复步骤③,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电流I3;比较R1I1、R2I2、R3I3的数值,得出验证结论。

  • 31. 为验证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实验装置,底端固定有小磁铁的指针能绕转轴O转动,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先将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上端,闭合开关S至a处,再将滑片P逐渐向下移动,观察指针示数的变化。②……

    1. (1) 操作①研究的问题是
    2. (2) 推测操作①指针的偏转方向及示数变化情况。
  • 32. BTB是溴麝香草酚蓝的简称,其水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液体里呈黄色,在中性液体里呈淡蓝色。某同学利用BTB溶液开展“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有关研究。

    实验准备:

    ①将水蕴草(一种水生植物)放入暗室内一昼夜;

    ②利用煮沸并冷却到常温的水配制一定量淡蓝色的BTB溶液。

    实验过程和结果: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为什么要用煮沸的水配制BTB溶液?
    2. (2) 往锥形瓶中通入CO2时,BTB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成黄色?
    3. (3) 为什么用酒精褪色?
四、简答题
  • 33. 某同学根据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先用夹子夹住电动机转轴使其不能转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下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后松开夹子,使电动机转轴转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下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U/V

    I/A

    W/J

    Q/J

    不转动

    0.2

    0.1

    W1

    Q1

    转动

    3.0

    1.2

    W2

    Q2

    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和分析:

    1. (1) 不转动时,通电10s,电动机所做的电功W1和所产生的热量Q1
    2. (2) 电动机转动时,通电10s,电动机所做的电功W2和所产生的热量Q2
    3. (3) 试比较W1和Q1的大小关系以及W2和Q2的大小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 34. 如图是工人将重100N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m,用时2s,工人的拉力为80N,工人质量为60kg。(不计绳重及摩擦,g=10N/kg)

    1. (1) 求工人放绳的速度。
    2. (2) 求滑轮组的效率η。
    3. (3) 当工人提升另一重240N的物体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 35. 小金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通过查阅资料,查到了一种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热敏电阻R热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已知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0为50欧,左侧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6伏,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毫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右侧发热电路就断开。

    1. (1) 求此温度自动控制装置能将温度控制在多少摄氏度以下?(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2. (2) 若将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增大,则此装置控制的温度值将变(填“高”或“低”)
    3. (3) 发热电路中电热丝电阻为44欧,正常工作电流5安,则加热10分钟产生热量多少焦?
  • 36. 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95

    65

    14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共生成沉淀多少克?
    2. (2) 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37.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甲烷。1m3可燃冰可转化生成约160m3常温常压下的甲烷气体和0.8m3的水,常温常压下,1m3甲烷气体完全燃烧可以释放3.6×107J的热量。

    材料二: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

    材料三:甲烷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下表为两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指数及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百分比。

    温室效应气体

    温室效应指数

    对温室效应贡献百分比

    二氧化碳

    1

    55%

    甲烷

    21

    15%

    备注:温室效应指数是指以二氧化碳为基准,测定一定大气压每单位我就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物质组成来看,可燃冰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细菌属于
    3. (3) 实验室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A”或“B”)。

    4. (4) 已知一定体积的气体产生的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小敏选择D装置探究两种气体的温室效果,在相同的光照下照射一段时间后,依据温室效应指数,推断水柱应向(填“左”或“右”)移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指数比甲烷小,但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却比甲烷大,其主要原因是
    5. (5) 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 .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 .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 D . “可燃冰”的可燃成分是甲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