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7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下·嘉峪关月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 (2018八下·九江月考)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 .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 . 和平解放西藏 C . 进行土地改革 D . 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3. (2021八下·黄骅期中)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新中国成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南京解放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②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③①④②
  • 4. (2022八下·宽城期末) 下图是摘自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应该是(    )

    各单位代表发言完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有周恩来做主持,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5. (2022八下·牡丹江期末) 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下列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的根本法 B . 起临时宪法作用 C . 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 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 6. (2022八下·定远月考) 下图是魏老师上课时的教学课件截图,讨论通过了图片所示内容的会议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中共七大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中共八大
  • 7. (2022八下·东台月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 . 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举行开国大典
  • 8. (2021八下·克山期末)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9. (2021八下·福田期末) 在一次会议上,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被正式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旗。与此会议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
    A . 与国旗同时确定的还有国徽 B . 是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C .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D . 集中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 10. (2021八下·芜湖期末) 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诞生的标志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开国大典 C . 土地改革 D . 三大改造
  • 11. (2021八下·克山期末) “井冈山上展红旗,四渡赤水显奇才。为赴国难抛仇恣,八路新四抗日忙。重庆谈判挥手间,沁园春雪有文才。三年转战终成事,天安门上露风彩。朝鲜一战扬国威,两弹一星惊世界。……”“天安门上露风彩”是指哪一事件(    )
    A . 五四运动 B . 开国大典 C . 国庆阅兵 D . 中共八大
  • 12. (2020八下·南京月考)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开国大典 B . 土地改革 C . 三大改造 D . 香港回归
  • 13. (2018八下·长春月考) 假如你是一名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大会报道工作的记者,你应该到下列哪个城市去采访(    )
    A . 北平 B . 南京 C . 上海 D . 延安
  • 14. (2021八下·绥棱期末) 开国大典上,乐队演奏的国歌是(    )
    A . 《黄河大合唱》 B . 《义勇军进行曲》 C . 《黄河颂》 D . 《热血颂》
  • 15. (2019八下·阜阳期中) 2019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8周年。以下对下面两幅图片的解读,准确的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促进了新中国的成立 B . 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前提条件 C .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 D . 新中国的成立使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2八下·电白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天安门广场30多万群众欢声雷动。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1. (1) 根据材料一,概述人民英雄们的共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的理解。
    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克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 17. (2022八下·唐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54门礼炮的齐鸣声中,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材料二:由中影集团投资的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于2009年9月17日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后,毛泽东与后来当选为国家副主席的宋庆聆、李济深、张澜3位非中国共产党人士的故事,情节起伏,情感浓重,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民主党派在漫长的革命岁月结下的深厚情谊。 

    材料三2009年2月6日,在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作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人,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大井社区的孙光意、刘淑蓝等三对金婚老人戴着鲜艳的围巾,身穿唐装高兴地参加社区举办的灯会,体验今天的幸福生活。

    1. (1) 周恩来总理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据材料一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个“天安门”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事件的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如果你参与《建国大业》的拍摄,请你设计出关于这部电影的三个场景。
    3. (3) 孙光意、刘淑蓝等三对金婚老人现在要让人们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新变化, 你认为他们可以使用哪些方式展示?
三、论述题
  • 18. (2021八下·龙岗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产宣告。"同胞们、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捕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他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再升起。乐队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 28响。随后,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盛大的群众游行…… 

    材料二: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难,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材料中“他按动电钮”的“他”是谁? 
    2. (2)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