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白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5-26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 1.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了首都、国旗、国徽等。这次会议的召开(   )
    A .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B .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 . 意味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D .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 2. 《历史的细节》一书写道:“全民族对工业革命有着超乎寻常的狂热和痴迷,甚至将齿轮作为国家的新徽记,拖拉机、汽车、飞机、轮船、车床、钢炉、铁桥成为人民币的主题。”我国对工业革命产生“超乎寻常的狂热和痴迷”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一五”计划的开启 B . 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 . 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影响 D . 谋求国家富强愿望的推动
  • 3. “这场战争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也有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由于这场战争教训了美国人,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美国政府一直都小心翼翼地避免再度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卷入到战争中来。”这场战争(   )
    A . 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B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 . 使中美两国由合作走向了20多年的对抗 D . 有利于新中国国家安全与政权的巩固
  • 4. 某网站征集“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要求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每年所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其中,1978年的解说词应是(   )
    A .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 .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C . 加入世贸,融入全球 D . 建成小康,圆梦中华
  • 5. 某同学想了解开国大典举行当天的盛况,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选用的是(   )
    A . 书籍《中国共产党历史》 B . 电影《开国大典》 C . 开国大典举行时摄制的老照片 D . 参加开国大典的记者自述
  • 6. 1979年6月,邓小平在听取了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汇报包产到户的问题后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行了,就实事求是地干下去。”7月中旬,邓小平又亲自到安徽视察,考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用行动表明了自己对于“包产到户”的态度。由此可见,农村改革得以在全国推开的原因是( )
    A . 小岗村农民的努力 B . 中央决策层的支持   C . 广大农民的要求 D . 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 7.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 .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 .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的第三次大革命(   )
    A . 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 . 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C .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 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9.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写道:“就在这几年,2.8万名中国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前往苏联受训。……长春汽车制造厂派500人前往莫斯科利哈切夫汽车厂受训;洛阳拖拉机厂的173名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在莫斯科哈伊科夫拖拉机厂受训。”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开展( )
    A . 促进各领域蓬勃发展 B . 促进了新工业基地的建立 C . 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D . 使国家摆脱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 10. 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事例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
    A . 社会生活变迁 B . 家庭联产承包 C . 现代企业制度 D . 经济体制改革
  • 11.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能体现材料中“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   )
    A .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C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 12. 1981年,年广久租地创办“傻子瓜子厂”,雇了100多人,此举引发了年广九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议。针对这个问题,邓小平先后两次表示,应该“放一放、看一看”“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时间”。据此可知,当时(   )
    A .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 .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不断探索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国家认可
  •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出来换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对这些现象产生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统一战线,抗击日军 B .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C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 . 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 14.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老吉凉茶归入国有企业;1956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王老吉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1968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1982年,中药九厂改名“广州羊城药厂”;1992年,转制成为以国家股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改名“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这里的“中药九厂”是(   )
    A . 资本主义企业 B . 公私共有企业 C . 社会主义企业 D . 中外合资企业
  • 15. 1954年,北京选择稻香村食品店、同仁堂国药店和六必居酱园店等10家较大的、具有传统特色的零售店进行公私合营试点,国家按照协议向这些企业原所有者支付高于银行利息的“红利”,并在此后的十余年中,逐渐将股本赎归国家所有。当时中国的这一举措(   )
    A . 合理调整了产业结构 B . 创新了社会主义改造方式 C . 积极借鉴了苏联经验 D . 大大加重了中央财政负担
  • 16.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 .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B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 .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17. (2020八下·兴化期中) 1979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其中的“血路”是指(   )
    A . 率先建立经济特区 B . 率先实行改革开放 C . 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 D . 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8. 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 . 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美军枪支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土地改革亲历者写的回忆录 D . 开国大典的照片
  • 19. 土地改革前,中国的土地分配极不合理。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 . 土地改革的内容 B . 土地改革的背景 C .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 土地改革的影响
  •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明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含义是(   )
    A . 土地归集体所有 B . 土地归国家所有 C . 土地归农民所有 D . 土地归私人所有
  • 21. 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去香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共3 213人。其中,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4个。这些考察(   )
    A . 为改革开放作了准备 B .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 . 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 D . 推动冤假错案平反工作
  • 22.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
    A . 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B . 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 D . 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 23. 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
    A .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 . 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 . 公有制主体地位开始发生变化 D . 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 24. 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近40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倍以上。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
    A . 五年计划的实施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 . 改革开放的扩大
  • 25. 中国正是在开放中与世界共同发展,同时又在开放中不断回馈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各国带来了巨大商机和发展红利,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这表明(   )
    A .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B .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C .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D .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属于土地改革经济意义的是(   )
    A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 .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 27. 据统计,1949年中国的电影观众有0.5亿人次,主要集中于城市,电影收入为205.8万元;1952年中国的电影观众有5.6亿人次,其中城市观众为3.8亿人次,农村观众为1.8亿人次,电影收入为2 621.1万元。材料反映出(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电影业发展 B . 电影业发展缩小了城乡文化差距 C .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向好态势 D . 土地改革推动农村观影热潮
  • 28.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要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少量的投资来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成龙配套,以便收到更大的经济效果;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这一方针(   )
    A . 指引土地改革深入进行 B . 指导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C . 指导国民经济全面调整 D . 指引“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 29.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 自然灾害的影响 B . “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C . 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D . “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 30. “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衣服、鞋袜补了又补,只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遍了兰考大地,访贫问苦,治沙治涝。”焦裕禄的事迹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
    A . 谦虚谨慎 B . 科学求实 C . 艰苦奋斗 D . 清正廉洁
二、综合题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天安门广场30多万群众欢声雷动。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1. (1) 根据材料一,概述人民英雄们的共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的理解。
    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克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 32.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奋斗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掀起争当先进生产者的热潮,“超额和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指标”成为最响亮的口号。掏粪工人时传祥、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纺织能手郝建秀和科学家钱学森、华罗庚等众多劳动模范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在劳模精神的感召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劳动光荣、爱厂如家、大搞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成了全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观。到1956年,我国提前一年完成一五计划规定的主要指标。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材料三:1949年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20世纪五六十年代,2 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产生了什么新的社会风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风尚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 (2) 选取两位材料二中提到的英雄模范人物,简要说明其代表的时代精神和共性特征。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旅居海外的专家和学者归国的原因。以这一时期一位杰出的留学归国人物为例,简要讲述其事迹和历史贡献。
  • 33. 1978年,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2019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说明,为什么“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0年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019年深圳再出发,你认为深圳的城市精神有哪些内涵?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