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三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18-08-07 浏览次数:3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 .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 . 和平解放西藏 C . 进行土地改革 D . 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2. 决定建立如下图的建筑物是在(    )

    A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D . 开国大典时
  • 3. 危难之际,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军赴朝作战。他是(    )
    A . 朱德 B . 彭德怀 C . 林彪 D . 毛岸英
  • 4. 美国军事史专家赫慕斯说:“整个朝鲜战争让美国及其盟友清楚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二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该材料表明(    )
    A . 中国已成为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强大国家了 B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D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百年来的民族耻辱
  • 5. 土地改革时,最能体现新中国政府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的是(    )
    A .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 B .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 . 分给地主一份应得土地 D .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 6. (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 . 1937—1945年 B . 1946—1949年 C . 1950—1952年 D . 1953—1956年
  • 7. “一五”计划中,国家对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 . 优先发展轻工业 B . 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 .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 8. 中国国产第一辆汽车是解放牌汽车。它诞生于(    )
    A . 沈阳 B . 长春 C . 大连 D . 南昌
  • 9. 生产合作社是生产者为共同发展生产自愿联合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它是下列哪些领域采取的改造形式(    )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
  • 10. (解说词)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里所说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实现是通过下列哪一活动完成的(    )
    A . 五四运动 B . 三大改造 C . 新中国的成立 D . 辛亥革命
  • 11. 在“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一些成就。下列成就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 三条入藏公路建成通车 B .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 .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 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12.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先进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国际主义    ④同仇敌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二、<b >判断题</b>
三、<b >综合题</b>
  • 16. 阅读下列图片资料,回答问题。

    1. (1) 简述上图中两位英雄的伟大事迹。
    2. (2)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44.8%,农业迅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 材料一中“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目的是什么?
    2. (2) 为什么“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了44.8%”?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
  • 18. 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之兴】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材料二: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法治之殇】

    材料三:他们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1.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相关会议确立的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三说出材料中的“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 (3)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编写刘少奇同志人生大事年表(3个时期)
    4. (4)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