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更新时间:2022-07-30 浏览次数:87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 18. (2021九上·淇县期末) 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 (1)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 (2) 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 19. (2021九上·乐平期末)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根据图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1. (1)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质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电子数不同 D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 (2) 画出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 (3)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4. (4) 氦气常用来给气球充气,主要原因除了密度小,还因为它的化学性质
    5. (5)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除0族(最右纵行)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则原子半径:钠镁(填“>”、“=”或“<”,下同),原子得电子能力:硫氯。
  • 20. (2021九上·平舆期末) 请你从微粒的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 (1)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为什么上升?
    2. (2) 钠元素和氯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3. (3)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五、实验探究题
  • 21. (2021九上·陕州期中)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氨水。

    1. (1) 实验现象是
    2. (2) 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一种主要性质是
  • 22. (2021九上·章贡期中) 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

    1. (1) (知识回忆)按图Ⅰ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丙的作用是
    2. (2) (发现问题)虽然图Ⅰ实验现象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氨水的用量大、实验时易闻到刺鼻的气味等。

      (实验改进)在老师指导下,该同学改用图Ⅱ装置进行实验。在塑料瓶内用细线固定几朵小纸花(用滤纸折叠,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注射器沿瓶壁注入几滴浓氨水,观察到, 该现象主要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3. (3) (实验拓展)取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用两个注射器分别同时注入相同滴数的氨水后,再将其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如图Ⅲ),发现,说明温度对分子的运动速率产生了影响。
    4. (4) (实验结论)图Ⅲ实验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
    5. (5) (实验反思)对比图Ⅰ实验,图Ⅱ实验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
  • 23. (2021九上·苏州期中)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验证微粒的性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实验方案一]如图1.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2) 但另一同学认为该同学的方案不严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在另一个烧杯放相同体积的酚酞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他的目的是
    3. (3) [实验方案二]

      如图3制作两个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瓶,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分别用注射器向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如图4和图5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两个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24. (2021九上·淮北期中) 结合下图中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A装置可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棉花的作用是
    2. (2) 图B和图C中都有一个相同现象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试写出图C装置较图B装置的优点:(写出一条即可)。
    3. (3) 已知相同条件下,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率越慢。图D实验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挥发岀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相遇会形成白烟。实验时发现长玻璃管的a处最先出现白烟,据此可知氨分子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氢分子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