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上1.1地球上的水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7-10 浏览次数:5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三门期末) 近年来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保护海洋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河流排入大海时会导致海洋污染,下列水循环环节中,与污染物进入海洋密切相关的是( )
    A . 降水 B . 下渗 C . 径流 D . 蒸发
  • 2. (2022八上·缙云期末) 缙云县潜明水库荣获丽水市首个“钱江杯”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修建水库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   )
    A . 下渗 B . 地下径流 C . 水汽输送 D . 地表径流
  • 3. (2021八上·吴兴期末) 2021年湖州受到第 6号台风“烟花”影响,福建东部、浙江东部出现大雨和暴雨,台风登陆路径属于水循环中(      )
    A .   水汽输送 B . 地表径流 C . 蒸发 D . 下渗
  • 4. (2021八上·嘉兴期末) 2021年的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做法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
    A .   厨房内安装净水器 B . 采用低流量的淋浴喷头 C . 水管破裂及时维修 D . 收集雨水作为生产用水
  • 5. (2021八上·诸暨期中)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 蒸发、降水、下渗、污水 B . 下渗、降水、蒸发、污水 C . 降水、蒸发、下渗、污水 D . 降水、下渗、蒸发、污水
  • 6. (2021八上·东阳期中) 日本政府拟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计划引起了全球关注。若该计划实施,不仅会导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还可能通过水循环环节进入到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污染,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与核污染物进入大气密切相关的是(   )
    A . 降水 B . 下渗 C . 蒸发 D . 径流
  • 7. (2021八上·瑞安月考)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等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从太空传来的照片显示,地球大部分面积被水体覆盖,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   )
    A . 冰川水 B . 海洋水 C . 河流水 D . 大气水
  • 8. (2021八上·温州月考) 地球上的水以各种形式分布在不同区域,下图为水的分布图,图中代表海洋水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1八上·金华期中) 受南水北调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 降水 B . 下渗 C . 地表径流 D . 蒸发
  • 10. (2021八上·诸暨期中) 2021年7月,超强台风“烟花”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陆,给当地带来强风暴雨。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过境属于(   ) 
    A . 水汽输送 B . 地表径流 C . 降水 D . 蒸发蒸腾
  • 11. (2021八上·椒江期中) 2020年4月水利部启动新一轮“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环节实现的(  )
    A . 蒸发 B . 水汽输送 C . 下渗 D . 地表的改造
  • 12. (2021八上·平阳期中)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    )
    A . 大气水   B . 冰川水 C . 湖泊水 D . 地下水
  • 13. (2021八上·淳安期末) 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下列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字面含义正确的是(   )

    选项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A.

    正确

    正确

    B.

    正确

    错误

    C.

    错误

    正确

    D.

    错误

    错误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2八上·临海期末) 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浙江在夏秋季节通常盛行西北风 B .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C . 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 .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 15. (2021八上·吴兴期末) 微信启动界面所用的图片素材称作“蓝色弹珠”,这是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照片上蓝色部分表示( )

    A . 海洋水 B . 河流水 C . 湖泊水 D . 冰川水
  • 16. (2021八上·拱墅期末) “天河工程”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分析、人工干预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项目对水循环进行干预的主要环节是(    )
    A . 水汽输送 B . 蒸发 C . 降水 D . 地表径流
  • 17. (2021八上·兰溪月考) 兰溪南门湿地有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全市范围来看,该湿地的水循环比较活跃 B . 湿地内大量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C . 湿地的水是其中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D . 湿地内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陆地咸水
  • 18. (2021八上·杭州期中)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B . 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 . 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 . 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 19. (2021八上·洞头期中) 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开头的句子有:“......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角度看这句诗属于水循环中的(    )
    A . 下渗 B . 蒸发 C . 地表径流 D . 降水 
  • 20. (2021八上·台州期中)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海洋水 B .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升 C . 从全球范围看,水资源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 . 为了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应该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 21. (2021八上·乐清月考) 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10日1时45分许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2m/s) ,为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第三强的台风 。台风“利奇马”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⑤降水  ⑥地下径流

    A . ②④⑤ B . ①②⑥ C . ①③⑤ D . ③④⑥
二、填空题
  • 22. (2021八上·浙江期中) 水的循环示意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序号②表示水循环中的环节。
    2. (2) 下列三个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____(填字母)。
      A . 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B .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C .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 23. (2021八上·乐清期中) 读左下“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⑤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2. (2) 台风能加强(填图中数字) 环节,给陆地带来强降水。
  • 24. (2021八上·杭州期中) 根据右面“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 (1) 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表示的环节:②
    2. (2) 上述①②③⑤⑥⑦环节构成的水循环是的水循环。
  • 25. (2022八上·衢江期末) 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

    1. (1) 写出图中数字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2. (2) 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选填数字)施加影响。
  • 26. (2021八上·普陀期末)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 (1) 写出水循环的环节B,E
    2. (2) 水是生命之源,研究每一个水循环的环节,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参与保护水资源。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 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B .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了北方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 C . 要坚持节约用水,因为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很少 D . 台风可以缓解局部地区的高温和干旱天气
  • 27. (2021八上·兰溪月考)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 (1) 南水北调工程属于水循环中的环节(填图中字母);
    2. (2) 让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
  • 28. (2021八上·绍兴期中) 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 (1) 图中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环节是:①;③.
    2. (2) 南水北调改变的是(填数字)这一环节。
    3. (3) 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和地心引力。
  • 29. (2021八上·义乌期中)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市某公路上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B . 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C . 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D . 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道
    2. (2)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0. (2021八上·温州期中)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 (1) 2021年夏台风“烟花”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登陆,给各地带来了强风暴雨。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填图中字母,下同)环节。台风引发的洪水属于水循环中的环节。
    2. (2) 2021年1月22日,丽水市持续出现晴好天气,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为了缓解森林火险、增水抗旱,景宁、青田共实施人工增雨火箭作业5轮次,发射增雨火箭弹18枚;这属于改变水循环中的(填图中字母)环节。
    3. (3) 海洋里的一滴水,可以通过重新回到海洋里。
三、解答题
  • 31. (2022八上·临海期末)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中,“天上来”描述的是水循环中的(填序号,下同)过程,“奔流到海”描述的是过程。
    2. (2) ①过程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32. (2019八上·余杭期末) 海绵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追求的目标。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 (1) 杭州虽然人口密集,但用水相对充足,这是因为水循环中的主要环节(填序号)能够为陆地上补充水汽。
    2. (2) 及时排水始终是实现“海绵城市”的一大难题。暑假的一场暴雨,顷刻间使余杭变成了一座“水城”,不少车辆被淹。如果积水较深,车沉入水中后将无法打开车门,是因为,车外水的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内空气的压强。此时,不要惊慌,在水进入车厢内将要没过头部时,深感一口气,待水充满车厢后,就可以打开门逃生了。
    3. (3) 增加雨水的下渗是提高城市“弹性”的重要手段。如图是植被护坡实验的示意图,A、B为两个坡面,其中在B坡面上植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可观察到坡面上水的流速大、流入引水沟的水量多。

    4. (4) 根据以上信息,请提出一条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议:
  • 33.

    如图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名称。

    2. (2) 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

  • 34. (2018八上·金华月考) 如图甲是世界、中国和北京水资源占有量的统计图,图乙中是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水资源占有量统计量。请观察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甲可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
    2. (2) 你认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富余还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3. (3) 分析图乙,你认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存在怎样的特点?
  • 35. (2018八上·温岭期中)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读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缺水程度

    人均水量/m3•年-1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500

    1. (1) 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B.蒸发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

    2. (2) “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
    3. (3) 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            
      A . 陆上内循环 B . 海上内循环 C . 海陆间循环
    4. (4) 台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年-1 , 上表资料显示,台州属于缺水城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