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学情...

更新时间:2022-06-27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地球上的水以各种形式分布在不同区域,下图为水的分布图,图中代表海洋水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18八上·嘉兴期中) 下列少量物质加入到试管中(如图),充分混合后形成悬浊液的是  (     )
    A . B . C . D .
  • 3. 下列关于气象灾害或环境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城市热岛现象,使城市常出现大雾天气,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上空水汽充足 B . 植被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浴透,因此破坏植被会使洪水增加 C . 寒潮往往会带来降温、霜冻、大风、扬尘天气 D . 台风眼外侧半径100 千米处是狂风暴雨区
  • 4.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
    A . 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B . 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 . 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D . 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 5. 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某同学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时,选用不同的直径的半球时,拉开半球所用的力相同 B . 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内有酒精,要让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可以将冰块放在D处冷却或用酒精灯在C处加热 C . 注射器向肌肉注射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存在 D . 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使船在高速航行时,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是利用了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
  • 6. 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氽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克

    50

    50

    50

    50

    所取氯化钠的质量/克

    11

    18

    25

    32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克

    0

    0

    7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三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B . 第四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第二组大 C . 20℃时,50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克溶质 D . 实验中只有第一组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 7. (2021八上·龙湾期中) 如图所示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宇宙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8. 如图是音响上音量调节装置,其简化电路如图右,需在M、N间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使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减小,音量降低。下列连接方式中可行的是(   )

    A . M接A,N接B B . M接C,N接D C . M接A,N接D D . M接C,N接B
  • 9. (2020八上·温州期末) 以下为某同学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连接电路时,应先闭合开关 B . 连接电表时,应先选小量程 C . 闭合开关时,应先将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D . 计算电阻时,应先计算电压平均值与电流平均值
  • 10. (2019八上·秀洲期末) 如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1. 读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 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 12. 如图所示,图甲为电子发光棒,其主要部件由电池和许多LED小灯珠构成、当闭合开关,所有LED小灯珠同时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只LED 小灯珠熄灭,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对这只LED小灯珠熄灭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 若各LBD小灯珠串联,则该小灯珠处断路 B . 若各LED小灯珠并联,则该小灯珠处短路 C . 若各LED小灯珠串联,则该小灯珠处短路 D . 无论各LED小灯珠是申联或并联,则该小灯珠处一定断路
  • 1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均能发光,则(   )

    A . 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 B . 甲、乙均为电流表 C . 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D . 甲、乙均为电压浓
  • 14. 如图所示是某金尽圆柱体从水面缓慢没入水中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弹贄测力计示数F随圆柱体没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圆柱体的高度是10厘米 B . 当h为4厘米时,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3.4牛 C . 浸没后,h继续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3牛 D . 圆柱体未浸没之前,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 15. 科学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使研究结果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盘之间的关系符合右图关系的是(   )

    A . 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 B . 各种物质的沸点与其所受的气压的关系 C . 某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关系 D . 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与其溶液温度的关系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 16. 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讨论“水”的话题,大家积极参与,话题如下

    1. (1) 图甲表示自然界的水循环。其中①表示 “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 ”工程改变水循环中的环节是(填序号) 。
    2. (2) 某同学发现最近家里的自来水有点浑浊,就想着自制一个如图乙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图乙中棉花相当于过滤实验中的
    3. (3) 将过滤后的清水倒入图丙装置。通电后,发现a处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为
  • 17. 充电宝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其内部单节锂电芯的输出电压为3伏~5伏,如果电芯串联,则输出电压成倍增加;如果电芯并联,则输出电压不变。

    1. (1) 当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如图),充电宝是电路组成元件中的
    2. (2) 在保障输出电压3V~5V不变时,为了增加充电宝储电能量,通常将多节锂电芯连接在一起,则其连接方式是(选填“串联"或“并联”);
    3. (3) 手机电池标称容量“2000亳安时”,与手机相匹配的充电宝标称容量“10000亳安时”,用充电宝给耗尽电的该手机充满电,理论上能充电 次。
  • 18. 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 (1) 图中“?”是指
    2. (2) 将5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
  • 19. 身边的废旧物品也是学习科学的好材料。小明学习<天气与气候》内容后,将使用过的饮料瓶改造成实验工具。

    1. (1) 将同一品牌一大一小的两个圆柱形饮料瓶制作成A、B两个简易雨量筒,制作方式相同,如图甲所示。某雨天,将它们同时放置在同一地点进行1小时的雨水收集,则所测降雨量的关系为A B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将一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图乙。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烧的线香。利用该装置可以模拟风的形成。请预测图乙中C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在答 题卷的相应位置用箭头标出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
  • 20. 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址登山队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上珠秘朗玛峰峰顶,并顺利完成峰顶测盘等各项任务.
    1. (1) 为了帮助登山队顺利登顶,气象工作者在珠峰附近释放探空气(球采集气象信息(如图) 。推测该气球升空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 (2) 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高度显示计”,用于粗略测量珠峰高度,以下是他设计的电路图,图中R是气压传感器,其阻值会随所受气压的增大而增大,R0是定值电阻,高度显示屏由电压表或电流表改装而成,设计要求,海拔越高,电表的示数越大,则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有(可多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 21.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没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没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2. (2) 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的(选填“正确”、“错误" )原因是
  • 22. (2021八上·龙湾期中) 粗盐是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和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的氯化钠。为提纯粗盐,同学们经过了①蒸发结晶;②溶解;③过滤;④计算产率等步骤。

    组别

    1

    2

    3

    4

    精盐产率

    91%

    69%

    73%

    75%

    1. (1) 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步骤为 (填序号)。
    2. (2) 实验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
    3. (3) 经过上述操作得到的精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 (4) 实验结束后,有4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计算的精盐产率:老师对各组的评价是:第1组结果偏高,于是各组分别讨论第1组的误差,所找原因合理的是( )
      A . 称量精盐时误将精盐放在右盘 B . 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 C . 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 23. 我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10Ω 2A,导线若干。

    1. (1) 请根据图丙可知实验要保持电阻两端为V 不变。
    2. (2) 小明在实验中改变R的阻值,测量其对应的电流,得到如丙图所示实验数据,在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小明先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他断开开关,把滑动变阻器重新移动最大阻值处,接着要换上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应如何具体操作?
    3. (3) 小明发现在改用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请你分析其原因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24题4分,25题10分,26题6分,共20分)
  • 24. 如图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瓶口处有一张可自由出入的纸片。在瓶口处从上往下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片将会(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 25. 一摇冰是一种夏天能自冷的罐装饮料,其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1. (1) “一摇冰”饮料在炎热的夏天解渴,其罐底的固体是    
      A . 氢氧化钠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2. (2)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罐装饮料,保持静止,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A.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B.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3. (3) 小科喝完饮料后,取出罐体底部的水溶液50克,测得其溶质质量分数为64%,则这50克溶液中有溶质多少克,水多少克?
  • 26. 某STEM小组同学展示了一款“垃圾分类机器人”(图甲),机器人的机械手捡起不同“垃圾样品”时,会通过手上的探针检测样品的电阻大小,机器人根据样品电阻大小识别并显示垃圾类别,投入到相应的垃圾桶(图乙)。检测电路如图丙,电源电压U为1.5伏,定值电阻R1阻值为10欧,电压表量程为0-3伏,“垃圾样品”电阻R,参考值如右表。

    垃圾类别

    垃圾样品电阻值Rx(欧姆)

    可回收垃圾

    <10

    餐厨垃圾

    1430

    有害垃圾

    30-50

    其他垃圾

    >50

    1. (1) 机器人在某“垃圾样品”上取样检测时,检测电路中电压表示数为1伏,则该“垃圾样品”会被投入图乙中的哪个垃圾桶。(写出计算过程)
    2. (2) 检测时,根据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来判断垃圾样品的类别。老师提出:测量相同样品时,电压表的偏转角度应尽量大一些。对此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

      A同学:增大定值电阻R1的阻值;

      B同学:增大电源电压。

      请对以上两项建议的可行性分别做出评价(需简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