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9物理说理题

更新时间:2022-03-24 浏览次数:257 类型:二轮复习
一、综合说理题
  • 1. (2022九下·温州开学考) 小柯在寒假期间给好友们表演一个科学趣味小节目:用一根细铁针穿过一圆柱形蜡烛的中心,架在两个高脚杯上,蜡烛保持水平状态。然后点燃蜡烛的两头,如图1所示,蜡烛仍能保持在水平状态。当他用扇子在左边向蜡烛轻轻扇动两下后,蜡烛便两头上下摆动起来,如图2所示。请你用所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

  • 2. (2022七下·庆元开学考) 夏天躲在凉爽的空调房里,窗户的里面还是外面容易形成小水珠?
  • 3. (2021八上·三门期末)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监测河水流速变化的装置原理图。机翼状的探头始终浸没在水中,通过连杆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上下移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水流速度为vg时,探头刚好处于图示位置静止,随着水流速度的改变,探头会发生上下浮动,电流表的示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试判断:当水流变大时,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并解释原因。

  • 4. (2022七上·缙云期末) 如图所示,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纱布袋口的边缘要浸入水里,而且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里面的饭菜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不变质。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简易“冰箱”的原理。

  • 5. (2021七上·青田期末) 省油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由上下两个碗状容器组成,中间有夹层,夹层有一小孔与外部相连。该油灯“上部盛水、夹层盛油”能够省油(如图所示)。请从减少油的蒸发的角度,说明该灯能省油的原理。

  • 6. (2021九上·临海期末) 科学课上老师演示了“跳舞的瓶盖”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取一个空矿泉水瓶,将其瓶盖倒置蘸水放于瓶口,双手快速摩擦后捂住瓶身,瓶盖跳起。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瓶盖跳起的原因。

  • 7. (2021九上·嵊州期末) 如图所示,在细木棒AB的两端分别悬挂两个相同的小铁环,把细线系在木棒的中点O,并悬挂起来,使之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铁坏同时分别浸没到密度相等的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可现察到什么现象?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 8. (2021七上·三门期末) 冬天的早晨,经常可以看到河面上弥漫着“白雾”。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9. (2021七上·嵊州期末) 平日留心观察事物的小科发现利用电热水器洗热水澡时,冷水管上布满水珠,而热水管上却完全干燥;当洗澡结束后,在浴室吊顶暖风机的作用下,冷水管上的水珠很快不见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 10. (2021九上·奉化期末) 很多同学在课间玩扭转矿泉水瓶的游戏,如图所示。在瓶里装有少量的水,盖紧瓶盖,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然后略松开瓶盖(对着没人的方向),瓶盖弹出数米远,同时观察到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请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 11. (2021八上·浙江期中) 在实验中验电器A和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某同学用带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与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B金属箔瞬间张开了。请从电子运动的角度解释为上述现象并判断电流方向。 

  • 12. (2021九上·义乌期中) 如图,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且AB=BC(AB、BC两个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假定木块滑下AB斜面时重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变化的分析,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动能,请画出AB、BC、CD段动能的变化曲线并说明理由。

  • 13. (2021八上·龙湾期中) 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而这种现象在火热的夏天不明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计空气阻力)

  • 14. (2021七上·乐清期中) 如图1所示,易拉罐装的饮料都有禁止冷冻的说明。图2为易拉罐冷冻后炸开的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ρ水=1 g/cm3,ρ冰=0.9 g/cm3)

  • 15. (2021八上·东阳期中)         

    1. (1) 赛车尾部都安装有“气流偏导器”,如图甲所示,它的上表面平直,下表面成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这主要是为了让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使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即增大地面的摩擦力)。试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
    2. (2) 2014年春节前夕,中国“372”潜水艇按照计划在预定海域的一定深度潜航执行任务,午夜正当大部分艇员休息时,突然遭遇“海中断崖”--潜艇飞速掉向海底。后经全艇官兵奋力抢救,最终成功脱险。如图乙所示,“ 海中断崖”是因潜艇由高密度海水区驶入低密度海水区时发生的。试用科学知识解释发生“海中断崖”的原因。
  • 16. (2021九上·东阳月考) 3D打印笔内部装有PTC发热电阻用于加热熔化塑料进行打印。PTIC 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打印笔正常工作为220伏,温度能自动稳定在250℃左右。

    结合图中信息,请你用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解释。

  • 17. (2021八上·瑞安月考) 将新打开盖子的饮料盒中的果汁倒入杯中时,经常会出现果汁流出断断续续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打开盖子后,采用图中甲、乙哪种方式倒果汁会更容易?并用科学知识解释两种方式效果不同的原因。

  • 18. (2021九上·萧山月考) 小猴和小白兔同时发现了一个实心胡萝卡,它们都想多分点。小猴提出分配方案:将胡萝卜放在三角形石块的尖端,调节胡萝卜位置,使胡萝卜静止时保持水平,然后沿支点处竖直切开,各拿一份,如图所示。小白兔说:“我要长的那一头!”,小猴却暗自高兴。从质量角度来看,小猴有没有吃亏?请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

  • 19. (2021八上·义乌期中) 在校科技节中,小科完成了“快速使易拉罐变瘪”的挑战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在易拉罐中添加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如图1所示),当灌口有水汽冒出时,迅速将易拉罐倒扣在冰水中(如图2所示),易拉罐骤然变瘪。请你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 20. (2021八上·金华期中) “会跳舞的高压锅”。小王同学早上起床后,看见妈妈把刚煮好粥的高压锅从煤气灶上拿下来,放在地面上,为了能让小王早点吃上粥,妈妈就在高压锅盖上浇上一些冷水,细心的小王发现这只高压锅在不平整的地上摇晃起来,感觉像在“跳舞”。过一会后,打开锅盖后,发现高压锅里的粥又重新沸腾。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 21. (2021九上·绍兴期中) 在刚刚结束的运动会中,同学们各显身手,展现了奋力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比赛过程中有位七年级的小同学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很多比赛项目的选手(例如跳高、跳远、铁饼、标枪等)在起跳或投掷前都要助跑,而且助跑跑得快的同学一般成绩都比较突出?这有什么科学道理,以跳远为例运动员们跳的最大高度相同,在跳的最大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起跳后落地时间也相同,且最高点的速度即为整个跳远过程的水平速度)请你从机械能的角度帮助七年级的学弟解释这一现象!(提示可以从起跳时、最高点等分析,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

  • 22. (2021八上·温州期中) 将酒精棉点燃放入瓶中,再将去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会看到瓶子把鸡蛋“吞”进去的现象,如图1所示。小徐对此现象进行的解释是:瓶中空气受热后逸出,且部分被消耗,变得稀薄,对鸡蛋的托力变小,所以鸡蛋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瓶中。小金认为,上述解释有误,于是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将酒精棉花点燃后放入瓶中,手拿着瓶子使瓶口向下,再将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也能被“吞入”瓶中。小徐思考后重复图2实验,发现成功率较低。通过比较图1和图2瓶子摆放的位置,她将实验进行微调,大大提高了实验成功事,请结合以上实验谈谈小金设计图的目的和实验成功的解释原理及小徐提高成功事的改进做法。

  • 23. (2021八上·湖州期中) 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活动中应该看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24. (2021八上·平阳期中) 在“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活动中,小科同学完成了“快速使易拉罐变瘪”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在易拉罐中添加少量的水,用酒精加热至沸腾(如图所示),当罐口有水汽逸出时,迅速将易拉罐开口朝下倒扣在冷水中(如图所示),易拉罐骤然变瘪。请你用所学知识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 25. (2021八上·平阳月考) 细心的小红在看妈妈煮元宵时发现,元宵刚下锅时,先沉人锅底,加热一段时间后,元宵好像变“胖”了,又浮上来。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元宵刚下锅时下沉,加热一段时间后又会浮上来?
  • 26. (2021八上·浙江月考) 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某种液体中(此液体的膨胀可忽略不计),恰好在某一深度静止,如图所示。如果该液体温度适当升高,请预测金属块和气球的运动情况,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 27. (2021九上·浙江月考) 小明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他加入的试剂 p,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请判断小明所加试剂p的名称,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鸡蛋被吞进瓶内和吐出来的原因。

  • 28. (2021八上·鄞州月考) 夏天,小科从冰箱中拿出一杯冰冻牛奶放在桌上。过一会儿,他发现在杯子的外壁上附有一层细密的小水珠。关于这“小水珠”的出现,小科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1:可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猜想2:可能是牛奶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请你从以上猜想中任选一个,设计一个验证这个猜想的方案。

  • 29. (2021七下·仙居期末) 在晴朗的正午,A位置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粉笔字,黑板会反光。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建立了以下模型图。请结合下图解释该现象。

  • 30. (2021·台州) 1823年德贝菜纳发现氢气在空气中遇到铂会起火,并研制出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上第一个化学打火机,如图甲所示。德贝菜纳打火机的结构如图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从内管中冲出的氢气贝点燃。开关关闭,喷嘴被堵住、火焰熄灭,随后氢气停止产生,请你用所学过的科学知识介绍德贝菜纳打火机的使用原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