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培优测试】期末提升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1-12-24 浏览次数:15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七上·嵊州期中) 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 制定计划 D . 获得事实与证据
  • 2. (2020七上·下城期中) 如图所示为巧测一高度为l的薄瓶的容积的示意图,用刻度尺先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向上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盖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 , 则瓶子的容积约为(    )

    A . πd2l1 B . πd3 C . πd2(l1+l2) D . πd2(l1−l2)
  • 3. (2020·上城模拟) 如图是某山地的等高线图,表示山谷的地点是(    )。

    A . B . C . D .
  • 4. (2020七上·杭州期中) 向量筒里注水,仰视读数为amL,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bmL,则倒出的体积为( )
    A . 等于(a-b)ml B . 大于(a-b)ml C . 小于(a-b)ml D . 上述三种可能都有
  • 5. (2020七上·浙江期末)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 . 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 . 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 . 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 6.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 50纳米)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B .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 “纳米纸”可阻止构成细菌的分子无规则运动 D . 油分子间的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 7. (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手工刺绣 B . 西瓜切块 C . 露天烧烤 D . 冰冻凉粉
  • 8. (2020七上·椒江期中) 如图所示分别为番茄果实与人体小肠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番茄果实和小肠都属于器官  B . 番茄果肉细胞与小肠的肌肉细胞结构不同 C . 番茄果实与小肠的形成都需要经过细胞分化  D . 番茄果实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与小肠上皮组织的功能相同
  • 9. (2021七上·椒江期中) 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⑤低纬度地区  ⑥中纬度地区  ⑦高纬度地区

    A . 甲:①④⑤,乙:①④⑥ B . 甲:②③⑥,乙:②③⑥ C . 甲:②④⑤,乙:①④⑥ D . 甲:②③⑤,乙:①④⑦
  • 10. (2020七上·温州期末) 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
    A . 乱砍滥伐 B . 堆放矿渣 C . 破坏坡面 D . 修建水库
  • 11. (2020七上·诸暨期中) 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80﹣120nm,传染性很强。在疫情期间,小张出去买必须的生活用品,他戴好口罩后一路按正常的步行速度走向超市。在超市门口,保安拿着电子体温计往小张额头上扫了一下,便测出了他的体温是正常的,随后小张进入超市买完东西后就迅速回到家。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张的正常体温约为37.3℃ B . 小张买了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升   C . 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8×10﹣5m﹣1.2×10﹣4m   D . 小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 12. (2020七上·诸暨期中) 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    )
    A . 生活环境的不同 B . 体内有无脊柱 C . 运动方式的不同 D . 呼吸方式的不同
  • 13. (2020七上·浙江期中) 某一同学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1g及以上用砝码,1g以下用游码,其读数为13.5g。那么,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
    A . 14g B . 13.5g C . 13g D . 12.5g
  • 14.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

    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 也熔化一部分 B . 全部熔化 C . 一点都没熔化 D .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 15. (2020七下·鄞州期末)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冰块熔化 B . 山间生雾 C . 枝头结霜 D . 瀑布结冰
二、填空题
  • 16. (2021七上·杭州期中) 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他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如图是小科同学设计的一个伽利略温度计的示意图。

    1. (1) 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2. (2) 若在圆底烧瓶的瓶颈处标注刻度,则越高的位置示数越。(选填“高”或“低”)
    3. (3) 若想使该气体温度计的示数更加准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4. (4) 将一支刻度均匀的水银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5℃,再将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105℃,现用该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读数为39℃,则这杯水实际温度为
  • 17. (2021七上·杭州期中) 根据如图所示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它们都属于生物,丙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 (2) 甲与乙的根本区别是( )
      A . 是否会运动 B . 是否有鞭毛 C . 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是否生活在水中
  • 18. (2021七上·杭州期中) 下图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1. (1) 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
    2. (2) 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除图中标注的染色剂外,还能用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
    3. (3)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物像可能是(填序号)出现错误操作。
  • 19. (2021七上·龙湾期中)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是必不可少的。
    1. (1) 下列实验室里常用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填序号)

      ①烧杯     ②试管     ③量筒   ④试剂瓶

    2. (2) 小蒙同学用如图1所示方式测量一枚大鸵鸟蛋的大小,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cm,通过测量可知鸵鸟蛋的长度达到cm。

    3. (3) 鸵鸟蛋可以人工孵化,种蛋需要存放的温度范围是 15℃~20℃。图 2 为某储存室的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为液体的,此时温度为,符合储存的条件。
  • 20. (2020七上·余杭月考)   2016年11月22日,日本本州东岸近海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0千米。读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 (1) 世界上著名的两个火山地震带分布在地带和地带。
    2. (2) 板块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日本位于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发生火山和地震。
  • 21. (2020七上·柯桥月考) 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图乙是某汽车油量表示意图,表示汽车油箱内所剩汽油是 L。图丙温度计显示的为绍兴某天早上的最低气温,读数为℃。

  • 22. (2020七上·柯桥月考) 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细胞通过形成B。在此过程中,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2. (2) B通过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 (3) 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是
    4. (4) 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 23. (2020七上·普陀期中)   2020年4月18日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1. 65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湖州、上海等多地市民表示震感强烈。

    1. (1) 花莲县位于湖州的方向,地处地震带;
    2. (2) 花莲县属于(选填“东”或“西”)半球和(选填“高”、“中”或“低”)纬度。
    3. (3) 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家中(高层)吃晚饭,你应该      
      A . 立刻躲进卫生间 B . 去楼道往顶楼逃生 C . 马上坐电梯下楼逃生
  • 24. (2020七上·温州月考)   2020年7月12日,唐山发生5.1级地震。

    1. (1) 地震和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2. (2) 如图中表示地壳的是(填序号)。
  • 25. (2020七上·杭州期中) 下列五种植物从左到右分别是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用字母表示)。
    2. (2) E与C相比,特有的器官是
    3. (3) 有根茎叶的植物有(用字母表示)。
    4. (4) 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的是(填名称)。
    5. (5) 图中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26. (2020七上·慈溪期中) 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如:①常绿阔叶树冬季落叶②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剌 ③鸟类的前肢变成翼 ④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会长出致密的毛 ⑤鲫鱼身体呈纺锤形,长有许多鳍 ⑥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
    在以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中,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是(填序号,下同);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是;与寒冷环境相适应的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
  • 27. (2020七上·浙江期末) 下面是在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小明和小科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2. (2) 小科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
    3. (3) 小明和小科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
三、解答题
  • 28. (2021七上·温州期中)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的做法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
    2. (2) 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测得该石块的体积是
    3. (3) 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填字母,多选)。
      A . 注入适量的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 . 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 . 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 . 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 (4) 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2装置中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是(选填“a”“b”或“c”)。
  • 29. (2021七上·余杭期中) 小阳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在不同时间测得的玻璃杯中的水温的几组数据。 

    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28

    25

    24

    24

    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 (1) 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

      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并说明理由:。    

    2. (2) 若按表中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则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的是

四、实验探究题
  • 30. (2020七上·临安期末) 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金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订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 (1) 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2. (2) 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 (3) 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金选择(填“方案一”“方案二”)进行实验。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水的温度℃

      20

      24

      28

      32

      油的温度℃

      20

      28

      36

      44

  • 31. (2020七上·临安期末) “扔纸飞机”是杭州市青少年科技节比赛项目。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他的一些因素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将打印纸和旧报纸裁成不同面积的纸张,制作了相同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固定在室内某一位置的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一。

    表一: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关系记录表

    编号

    纸张大小

    纸张材质

    不同发射角度飞行的平均距离(米)

    15°

    30°

    45°

    18厘米×26厘米

    打印纸

    6.5

    15.8

    15.0

    8.9

    18厘米×13厘米

    打印纸

    6.4

    15.8

    15.1

    8.8

    18厘米×26厘米

    旧报纸

    5.6

    14.2

    13.2

    7.6

    表二:三架纸飞机实验要求

    纸飞机

    纸张大小

    纸张材质

    发射角度

    18厘米×13厘米

    打印纸

    15°

    18厘米×13厘米

    旧报纸

    30°

    18厘米×13厘米

    旧报纸

    15°

    1. (1) 结合表一信息,分析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
    2. (2) 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如何设置发射角度进行进一步实验?
    3. (3) 除了发射角度,根据表一的实验记录,本实验还研究了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的关系。
    4. (4) 小组成员又制作了三架形状相同的纸飞机,用该发射器以大小相同的发射速度进行实验,实验要求如表二。若甲、乙、丙这三架纸飞机飞行距离分别为S、S、S , 请预测它们的大小关系:
五、综合说理题
  • 32. (2019七上·吴兴期末) “水雾”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在夏天开着空调的教室和寒冷冬天的教室,窗玻璃上都会出现水雾(水珠)。请判别两种情况下水雾分别出现在窗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并解释夏天窗玻璃出现水雾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