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期中质量评估试卷

更新时间:2020-10-26 浏览次数:2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 . 1cm、5.50cm B . 1cm、8.30cm C . 1mm、8.30cm D . 1mm、2.80cm
  • 2.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 1.2min=1.2×60=72s B . 30cm=30cm×1/100cm=0.3m C . 4.50kg=4.50×1000g=4500g D . 5000mm=5000mm×1/1000m=5m
  • 3. 下列是初中生熟悉的事物,你认为哪项数据估测是合理的( )
    A . 鞋长约0.7m B . 体重约500N C . 跳远约10m D . 物理课本质量约2kg
  • 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铁丝生锈 C . 海水蒸发 D . 轮胎爆炸
  • 5. 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

    A . 方法a B . 方法b C . 方法c D . a、b、c三种方法都对
  • 6. 如图表示在不同气温下甲动物体温的变化情况,则图中的甲动物最不可能是( )

    A . B . 蝙蝠 C . 麻雀 D .
  • 7. 对某珍稀树种的研究发现,该树种体内有一种治疗癌症的特效药。要大量提取这种特效药,下面的方案中最科学的是( )
    A . 先在同科植物中寻找 B . 先在同目植物中寻找 C . 先在同属植物中寻找 D . 迅速大量砍伐该种树木,防止被偷盗
  • 8. 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段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但读数保持不变,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开始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 .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 .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 .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 9. 如图是“岁寒三友” 松、梅和竹的写意画。松、梅和竹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

    A . 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 B . 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 C . 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 D . 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 1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变异

    A . ①② B . ③① C . ③④ D . ③②
  • 11. 如图在两滴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左侧加盐,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说明( )

    A . 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B . 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力 C .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D .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12. 下列四组生物,有一种生物与组内其他生物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这些生物是( )

    ①骆驼、蛇、鹰、涡虫

    ②蝗虫、蜗牛、蜘蛛、蜈蚣

    ③青霉、酵母菌、病毒、木耳

    ④松树、梧桐、葡萄、柳树

    A . 涡虫、蜘蛛、木耳、柳树 B . 涡虫、蜗牛、病毒、松树 C . 鹰、蜈蚣、青霉、梧桐 D . 骆驼、蝗虫、病毒、葡萄
  • 13. 水果平时大家都吃过,以“水”多为好,这些“水”是( )
    A . 细胞质 B . 液泡 C . 细胞液 D . 细胞核
  • 14. 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12cm、2.14cm、2.14cm、2.25cm。则测量结果应取( )
    A . 2.1cm B . 2.13cm C . 2.133cm D . 2.14cm
  • 15. 某一同学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1g及以上用砝码,1g以下用游码,其读数为13.5g。那么,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
    A . 14g B . 13.5g C . 13g D . 12.5g
  • 16. (2016七上·浙江期中) 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的来源,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A . 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 B . 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 C . 移动载玻片 D . 换一个目镜
  • 17.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的多样性 B .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 .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 18. 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
    A . 25℃和0℃ B . 有空气和无空气 C . 温度和水分 D . 有光和无光
  • 19. 下列说法,最为确切的是( )
    A .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 细胞核内贮存着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C . 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肝属于系统 D . 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20.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4mm的刻度线对准,将该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mm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
    A . 96mm B . 100mm C . 102mm D . 104m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 21. 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 (1) 某同学的身高为169.4
    2. (2) 铅笔芯的直径为0.01
    3. (3) 乙同学在100m短跑项目中的成绩为14
    4. (4) 丙同学参加扔铅球比赛,他举起质量为4重的铅球,用力一推,铅球被推到8.50的地方。
  • 22. 很多生物学家认可将生物分为五大类群: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根据动物的主要特征,生物学家将它们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是
  • 23. 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室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视野,据图回答问题:

    1. (1) 这是低倍显微镜下的(选填“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
    2. (2) 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看到了C图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
  • 24.         
    1. (1)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体温计为同学正确测量体温时的示数,该同学的体温为。该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

       

    2. (2) 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如图所示情况,他应;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中所示情况,他应

       

    3. (3) 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天平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9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25. 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分辨方向?
    1. (1) 苔藓植物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选填“干燥”或“潮湿”)。
    2. (2) 在北半球,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朝哪个方向?(选填“南”或“北”)。
  • 26. 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人体复杂的结构是细胞不断的结果。
  • 27. 樟树是宁波市市树,网状叶脉,茎可逐年加粗,由此推知,它的根系是根系,它的种子被果皮包裹,且种子里有枚子叶,属于(选填“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 28. 星期天上午,佳佳的妈妈出去办事前,对佳佳规定看电视的时间为1h。佳佳做了一段时间的作业后,开始看电视,打开电视机时她胸前挂着的电子表示数如图甲所示,等她看完一段精彩的动画片,再看电子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佳佳看电视时间约为min,有没有超出妈妈的规定?

三、实验探究题(31、32题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共55分)
  • 2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从上述实验甲、乙得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从乙、丙两组可得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 30. 余姚的姚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水质清澈,成群的鱼虾畅游其中……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污水排放,使水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还“绿水绕姚城”的美景,余姚市市政府已开始全面整治。专家介绍,投放合适的鱼类是净化水质的重要一环,比如投放主要以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物的鲫鱼、鲢鱼,在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 鲫鱼、鲢鱼属于(选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
    2. (2) “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是鱼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
    3. (3) 鱼特有的运动器官是,呼吸器官是
    4. (4) 鱼体上的粘液有的作用。
  • 31. 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1. (1) 制作装片过程中,最有可能是步骤(填序号)出现了问题。

    2. (2) 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像以后,使得像成在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明显(选填“变亮”或“变暗”),其原因是
    3. (3) 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当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绕液泡顺时针方向流动,那么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
    4. (4)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如图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的细胞结构的是(填字母),你认为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

  • 32. 香蕉营养丰富,是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一种水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的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7

    108

    1. (1) 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
    2. (2) 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
    3. (3) 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
    4. (4) 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33. 陈同学在参观养鸡场活动中,发现鸡舍内总是亮着灯。他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等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舍内安装的灯泡(光照强度)

    饲养条件

    光照时间

    产蛋率

    A

    大小、长势相同的产

    蛋鸡60只,随机分为

    3组,每组20只

    10个3W,光线均匀

    18小时/天

    85%

    B

    10个4W,光线均匀

    18小时/天

    91%

    C

    10个4W,光线均匀

    12小时/天

    81%

    1. (1) 为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每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上表的饲养条件中等都要相同。(写一个即可)
    2. (2)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鸡的产蛋率与等有关。
    3. (3) 陈同学进一步探究鸡卵(鸡蛋)的结构,他用放大镜观察到卵壳表面有很多小的凹陷,再将鸡卵浸没在50℃左右的温水中,发现卵壳上有很多小气泡出现,该实验证明
    4. (4) 陈同学实验后联想到:与鸟一样,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的另一个动物类群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