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丽江市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12-27 浏览次数:4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三上·广东月考) “堂贴”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贴”。“堂贴”的出现表明当时( )
    A . 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 B . 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尖锐 C . 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 D . 国家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
  • 2. (2021高二下·长春期末)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材料表明当时(    )
    A . 地方操控舆论推荐人才 B . 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 C . 中央加强人才选拔管理 D . 察举制重视门第出身
  • 3. 如图选自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创作的《康熙御制耕织图》。画作反映了(   )
    A . 创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 B . 自然经济下的辛勤劳动被推崇 C . 农民社会境遇得到明显改善 D . 农业耕作工具取得突破性发展
  • 4. 明朝时,松江、苏州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藉棉布”,嘉兴、湖州二府,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清朝时出现了“江浙百姓全赖湖广(湖北湖南)米粟”的现象。这表明(   )
    A . 江南地区农业结构有所调整 B . 湖广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 . 江南地区商业格局发生剧变 D . 湖广地区农业出现革命性突破
  • 5. 商书兴于晚明,是一种专门性商业用书,所涉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水陆路程、商业条规、物价、商品生产、市场、经营方法等经商必备的基本知识,还包括商业道德、经商行为准则等内容。明清时期商书的出现,反映出(   )
    A . 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B . 海禁政策逐步放宽 C . 商品经济比较繁荣 D . 商税成为主要财源
  • 6. 西周以镐京为都城,除此之外在王畿区广设都邑宫馆,在王畿区以外的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疆地区设置王帐,供周王“巡狩”时驻跸。此举(   )
    A . 实现周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 . 以监察异姓功臣为首要目的 C . 适应管控地方强化王权之需 D . 建立起沟通全国的交通网络
  • 7. 汉文帝时,有人冲撞了他的马,按法当罚金,但文帝想加重处罚。廷尉张释之上奏说,如果皇帝你当时直接了除此事,就可以把他杀了;可是你已交给廷尉处理,那我就必须依法办案。于是文帝只好让步。据此可知,当时(   )
    A . 法律权威高于皇权 B . 皇权受到法律约束 C . 官僚队伍秉公执法 D . 践行儒家治国理念
  • 8. 唐代晚期盐铁使刘晏推行“榷盐法”,即在产盐区设置盐官,督促生产、采购食盐,随后将盐税加在盐价中就地转卖给盐商,由盐商自由运销。“榷盐法”的推行(   )
    A . 废止了食盐专卖制度 B . 减少了民众消费支出 C . 抑制了民营商业发展 D .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9. 欧阳修针对“国有不竭之货”却“流通日滞”的现象,上书朝廷提出“诱群商而散之”的建议;苏轼也针对“谷贱伤农、谷贵伤末”的现象,提出“不税五谷”。这反映出他们都主张(   )
    A . 强化对经济的控制 B . 减轻农业发展负担 C . 发挥国家经济职能 D . 力行重农抑商政策
  • 10. 明代后期出现了从嘉兴府(特别是海盐县)向松江输出棉纱的情况,以至当时流行的商人交通手册《水陆路程》等书中都提到嘉兴至松江水路上的“棉纺船”。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海盐用以纺纱的棉花,又是从松江输入。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交通方式的转变 B . 经济作物的种植 C . 货币制度的发展 D . 地区分工的差异
  • 11. 周族的先祖曾任夏的长官,又曾为商的方伯。周建国后,夏、商二族又成为周的诸侯。商灭夏后,夏商二族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合,于西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这反映了(   )
    A . 政治体制不成熟导致王朝更迭 B . 长期战乱促进了多民族的交融 C . 分封制确立强化了周王朝统治 D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 12. 如图为宋代打马球画像砖。宋代马球运动不仅只是专属于帝王将相的贵族运动,更是军营将校的军训活动,甚至发展成为民间小民的娱乐项目。宋太宗诗曰:“寰中运启大平年,文武须精百艺全。弄影马骄难控勒,龟兹韵雅奏钓天。……东西相望贺头筹,欢呼蹈舞金阶下。”宋初马球运动(   )

    A . 集对抗性与娱乐性于一体 B . 体现宋代文武并重的政策 C . 有效应对辽与西夏的威胁 D . 迎合市民阶层的娱乐需求
  • 13. 明仁宗统治时期,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明朝的分榜取士(   )
    A . 完善了考试的录取程序 B . 保证了科举取士公平性 C . 提高了人才选拔的标准 D . 有利于明朝社会的稳定
  • 14. 如图为明清时期的《养正图解》书影。“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 )
    A . 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 B . 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 C . 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 D . 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 15.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采取两大军事行动:即攻占定海和封锁沿海,但东南沿海各地送京的战报中,对于前者各地官员都有反映,而对后者各地的奏折基本上未提到,英军不久也撤销封锁。这主要是因为(   )
    A . 地方官员愚昧无知 B . 中国的经济形态与英不同 C . 英军封锁自断补给 D . 封锁沿海对战局毫无影响
  • 16. 孔子弟子众多《论语》将其归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孔子卒后,众弟子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更有再传弟子为王者师。这反映出当时(   )
    A . 儒学为各诸侯国所推崇 B . 新兴士阶层崛起影响现实政治 C . 战国纷争导致人才流动 D . 礼崩乐坏为私学出现提供机遇
  • 17. (2020高一下·宜春月考) 唐建立之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唐中叶以后,“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人从私契”成了土地转移、让渡的基本方式与基本原则。唐朝经济领域的这一转变(  )
    A . 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B . 表明政府的经济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 C . 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 . 是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必然产物
  • 18.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 .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 19. (2018高一下·马山期中) 据唐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可知当时(    )
    A . 商业活动完全突破地点限制 B . 草市设施齐全 C . 市的时间限制逐渐被打破 D . 早市商业繁荣
  • 20. (2019·莆田模拟) 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古代王朝都定都关中,五代中有四朝定都开封北宋初年,赵匡胤想从开封迁都洛阳,进而迁往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但因群臣反对而未果。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开封有更为险峻的地形优势 B . 关中的生态恶化导致收入锐减 C . 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西迁 D . 周、汉已成历史,其经验不可靠
  • 21. 《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
    A . 禅让制作为政治权利传承的方式未被突破 B . 禹直接将天子位传给子启 C . 王位世袭制开始,“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D . 益将王位禅让给启
  • 22. (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吴晗指出,“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后,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缴还词头,不给起草。在这种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如坚持不改,也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退回,除非君主罢免他的职务,否则还是拒绝起草。”文中的“舍人”最有可能隶属于  (   )
    A . 门下省 B . 中书省 C . 尚书省 D . 刑部
  • 23. 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 . 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 . 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 D . 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 24. 战国时期,大商人白圭在年岁丰收时收进谷物,出售丝漆等物,在收获蚕茧时收进帛絮等物,而出售粮食,即所谓:“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白圭“取予以时”的做法(   )
    A . 体现了政府对商业经济十分重视 B . 否定了以农为本的儒家经济思想 C . 客观上调节了市场商品供求关系 D . 打破了商周以来工商食官的局面
  • 25. “是役后……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材料中的“是役”导致了(   )
    A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 台湾被割让给日本
二、非选择题
  • 26. 近代有识之士通过反思、选择、取舍、改造和更新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新文化,取得了较大成就。阅读材料:

    材料: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反省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的。例如,康有为显然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的学说,又受过儒家文化的熏陶。孙中山也是如此。可以这样说,凡是近代有成就的学者,很少对民族文化持虚无主义的态度或者完全肯定的态度。当时,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冲突、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形成一种错综复杂而又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五四时期的进步学者对传统文化的剖析、研究,以及用西方近代文化与之对比研究都达到了新高度,取得的成绩超出前人。即使新文化运动中有全面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的言论,也并非这场深刻的文化运动的主流。只有民族精神的振奋,才能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而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来源于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创造。因此,对传统文化,立足点是肯定其精华,这样才能科学地舍弃其糟粕。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并结合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有识之士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及其所实践产生的思想文化意义。

  • 27. 毛泽东曾经指出:“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7月-9月,中共中央工委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土改政策方面,大纲提出没收地主土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在进行土改较早、较彻底的山东,解放战争期间共有96万人参军,动员民工超过1000万人,而人均负担公粮则从内战前的100斤左右下降为1948年的63斤。

    材料二:在土改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派出的工作队深入乡村、发动农民、进行宣传教育,使千百年来处于自由散漫、自给自足状态的农民,有了明确的阶级意识,动员和组织起来,成为革命的基本依靠之一。党的组织体系渗透到乡村基层末梢,瓦解了乡村原有的地主士绅统治架构。与此同时,党还在农村开展了妇女、儿童、扫盲、水利、救灾等工作。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10卷)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概括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改革开展的背景。
    2. (2) 据材料一、二,简析土地改革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并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