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合考试...

更新时间:2021-12-09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位于山西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学者根据其发掘成果,认为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走到了邦国时代的边缘。以下能作为学者得出结论的依据是(   )
    A . 发掘成果与文献史料相印证 B . 宫殿建筑痕迹及随葬品差异 C . 出土大量黑陶及精美的玉器 D . 有青铜器何尊及其铭文印证
  • 2. (2020高一上·河北月考) 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其中商族本属东夷族的一支,不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华夏先民(    )
    A . 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 B . 朴素的宗族宗法观念 C . 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 D . 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
  • 3. 有学者指出,周代的中央行政体制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只是建立在君主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体制,因此周代的国家政体,准确地说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可称为君主分封制。该学者意在强调周代(   )
    A . 政治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B . 实现了统治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 . 已建立起“多元一体”的统一国家 D .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配置
  • 4.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
    A . 儒家思想备受秦国重视 B . 法家地位有所下降 C . 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D . 思想专制局面形成
  • 5. 有学者提出,秦朝迅速衰亡并不是新制度的原因,而是(关)东与西(秦)文化在认同上存在重大冲突所致。在当时,虽然大家都认为需要一统天下方能解决周制弊病与战国乱局,但这个统一天下的新主,在整个关东六国看来,绝不应当是秦国。对该学者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东方六国崇尚仁义与秦国大相径庭 B . 文化差异使关东地区不服秦朝的统治 C . 六国对解决战国乱局的看法不统一 D . 秦朝因施行暴政导致灭亡
  • 6. (2020高一上·苍南月考) 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
    A .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 . 实现了思想统一 C . 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 . 导致了暴政统治
  • 7. 对秦阿房宫的叙述在诗人笔下、历史文献和考古学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对下表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汉代司马迁《史记》

    “上(始皇)崩,雲其作者”;“(《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咸卒陈胜等反”,“三年……秦二世自杀”,“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当代学者李毓芳《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收获和研究》

    考古队对阿房宫的主要建筑前殿遗址进行发掘、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在其夯土台基及附近未发现秦代宫殿建筑中墙、殿址、壁柱、明柱、柱基石、廊道和排水设施等相关遗迹,未发现相应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也未发现在当时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而在秦都咸阳的宫殿建筑考古中则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

    A . 杜牧《阿房宫赋》作为文学作品有虚构色彩,可信度最低 B . 随着史料的积累,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 C . 司马迁作为西汉史学家,与秦朝比较接近,故更能还原历史 D . 文献与考古互相辩驳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 8. 在印度佛经中观音菩萨是以慈悲为怀,救苦难众生为本愿,以两臂正观音“善男子”为本形。但传入中国后逐渐突破了佛教“法身无性”的性别特征,颠覆性地创造出中国民众信奉又异彩纷呈的“女菩萨”形象。这一现象说明 (   )
    A . 佛教在中国拥有众多的信徒 B . 佛教传入中国后渐趋本土化 C . 中国文化对佛教具有包容性 D . 儒道佛三教合流的发展特点
  • 9. 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
    A . 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B . 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C .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 . 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 10. (2020高一上·沧县期中) 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子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A . 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 . 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 . 以政治地位为标准 D . 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 11. (2020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B . 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 . 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 .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 12. 吴晗指出,“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后,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缴还词头,不给起草。在这种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如坚持不改,也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退回,除非君主罢免他的职务,否则还是拒绝起草。”文中的“舍人”最有可能隶属于  (   )
    A . 门下省 B . 中书省 C . 尚书省 D . 刑部
  • 13. 东晋孙绰(chuò)认为,僧侣出家,弘法修道,是光宗耀祖,是无上之孝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由此可知(   )
    A . 儒学的独尊地位逐渐丧失 B . 儒家思想仍占据突出地位 C . 儒释道三教合一局面形成 D . 佛、道挑战儒学正统地位
  • 14. 唐代科举由礼部主持,选官则由吏部主持,二者是分开的。只有在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资格后 ,才能参加吏部的铨选,铨选合格才能获得授官。吏部铨选的择人标准,有身(体貌丰伟)、 言(言辞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四事。可见,唐代铨选制度(   )
    A . 完善了选才用人制度 B . 使孝廉成为选官的依据 C . 确保了选官的公平性 D . 使中央开始掌握选官权
  • 15. 蒙古大军南下过程中,忽必烈的重要谋士姚枢从南宋俘虏中尽得程朱传注诸书。在姚枢、许衡等人的传播与努力下、元朝逐步将理学定为官学。元朝推崇理学旨在 ( )
    A . 推动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 B . 吸纳“南人”增加劳动力 C . 确立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D . 统一思想强化政权认同感
  • 16.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 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
    A . 地方势力膨胀 B . 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 . 中央财政紧张 D . 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 17.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屈周全地进行制约。这一“法宝”的核心精神是(   )
    A . 地方上文官制约武将 B . 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C . 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D . 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 18. (2021·浙江) 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
    A . 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 . 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 . “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 . 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 19.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榷场的历史叙述,据此能被认定的事实为(   )

    内容

    出处

    “臣闻河北榷场,禁出文书,其法甚严,徒以契丹故也。”

    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

    1040年宋仁宗曾许诺唃厮啰(宋代青唐吐蕃首领)如愿助北宋讨夏,“有功,则加以王爵,置榷场,许市易羊马,以通财货。”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

    《金史·食货志五》

    “而宋之南渡,其利尤溥,自和好后,与金国博易,三处榷场,其岁如百馀万缗。”

    明:沈德符《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

    A . 北宋榷场贸易受契丹控制,北宋处于被动地位 B . 南宋时榷场贸易获利很少,主要向金国赠送物品 C . 宋朝与少数民族互相交换战俘的地方,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D . 两宋与少数民族进行商业贸易的市场,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 20.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经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A .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 21.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均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汉唐帝国的历史影响有限 B . 元朝的政治疆域已经比较辽阔 C . 汉唐以来大一统进程缓慢 D . 元朝的大一统凸显民族融合性
  • 22. 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 . 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 .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 . 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 23. 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
    A . 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 . 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 . 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 . 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 24. (2021·浙江) 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5.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4分,共计50分)
  • 26. 近年来,一系列反腐电视剧如《人民的名义》、《人民检察官》、《国家行动》等引发全国观众的关注。 建立对官员的监督监察体系,惩治和防范贪腐,提升行政效率和吏治的清明,从古至今的中国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体现着中国人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社会巨变的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指出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历代封建王朝重视监察制度建设的原因。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摘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材料二  中国文明的独特个性亦内在地体现于审美之中。周代以来,特别是先秦诸子之后,中国人就已经有了儒道互补的审美传统。……魏晋时期的审美,曾试图废儒而重道,但却是颓废而变态的。然而尽管如此,魏晋审美的定势却对中国往后的艺术实践具有极大的影响。

    唐代开国之后不久,便有一种新的审美意向在成长和发展,到开元、天宝年间,蔚为大观。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

    ——摘编自《中国文明史》

    材料三  下面为两幅唐代艺术品(局部图)。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时期流行怎样的社会风气并分析这种社会风气形成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的审美意向有了哪些新发展并指出这些审美意向体现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现实。
  • 28.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引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清实录》、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
    2. (2) 阅读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从“幅员”角度概括康雍乾时期统治者的突出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