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

更新时间:2021-12-02 浏览次数:205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金华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 蒸发结晶 B . 检查气密性 C . 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 D . 塞紧橡皮塞
  • 2. (2021九上·杭州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干燥气体 B . 倾倒液体 C . 稀释浓硫酸 D . 取用固体
  • 3. (2021九上·杭州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中少量的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2SO4

    加入适量的Ba(NO)2溶液,过滤

    D

    除去碳粉中的铁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21七上·江北期中) 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 . 75℃ B . 55℃ C . 35℃ D . 15℃
  • 5. (2021七上·江北期中) 用天平称出一墨水瓶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你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   )
    A . 随便用哪一种方法都一样 B . 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 . 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 无法判断
  • 6. (2021七上·江北期中)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 大雁何时南飞 B . 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 . 哪种颜色月季花好看 D .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受温度影响
  • 7. (2021七上·江北期中) 当你肚子疼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去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直接目的是为了(   )
    A . 建立假设 B . 获取事实和证据   C . 提出问题 D . 制定计划
  • 8. (2021七上·江北期中) 现有两个大小相同、制作材料不同的小球,为了比较它们的弹性好坏,应选择下列中的哪一个方案?(   )
    A . 手触摸小球,感觉哪一个球较软,软的小球弹性好   B . 让两球从同一高处静止下落,反弹高的小球弹性好   C . 把两球从同一高处向地面掷,反弹高的小球弹性好   D . 把两球向墙壁扔去,反弹后离墙壁远的小球弹性好
  • 9. (2021七上·义乌期中) 一款新药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10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面对一些突发流行病,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 10.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将柿子放在清水中易脱涩,有人说放在盐水中更易涩,现在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21七上·萧山期中) “你这瓜保熟吗?”,面对顾客的疑问,瓜摊老板习惯用手来“拍打西瓜”,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就“拍打西瓜”这个环节,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收集事实证据 D . 得出结论
  • 12. (2021七上·金华期中) 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小明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 留心观察 ,认真思考  C .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 .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 13. (2021七上·杭州期中) 取相同材质和规格的红、蓝、银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在每天的 9:00~16:00 分别罩在相同数量、长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时间后,测量这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叶子大小.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   )
    A . 番茄幼苗在每天不同时间的生长情况 B . 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C . 塑料薄膜的颜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D . 番茄的生长速度
  • 14. (2021七上·临安期中) 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15. (2021七上·临安期中) 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建雄证实,结果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
    A . 建立假说 B . 实验论证 C . 详细观察 D . 提出问题
  • 16. (2021七上·临安期中) 天气炎热时,知了的鸣叫声密集响亮;天气转凉时,就不易听到知了的鸣叫声。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就越多呢?针对此问题,要得到较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取的实验方案是( )
    A . 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B . 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 下鸣叫的只数 C . 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D . 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 17. (2021七上·杭州期中) 为了比较苹果汁中维生素 C 含量的多少,取 2 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 2 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 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 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 . B . C . ①和② D . ②和③
  • 18. (2021七上·温州期中) 戴口罩是防止病毒和雾霾颗粒物等进入人体的一种有效措施,市场上口罩品种繁多。为探究口罩的防护功能,小敏在三只如图所示瓶内装少量激光打印粉,将甲、乙、丙三种口罩分别在瓶口系紧,外面覆盖一张餐巾纸,通过打气筒打气,使粉末飞扬。根据实验结果,则防护功能最好的口罩为( )

    A . 甲口罩 B . 乙口罩 C . 丙口罩 D . 无法确定
  • 19. (2021七上·温州期中) 2020年11月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开始,其中普查内容主要是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情况等等。下列选项中,与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A . 调查本班学生的近视情况 B .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C . 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D . 测定一袋绿豆种 子的发芽率
二、填空题
  • 21. (2021七上·温州期中) 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观察分为两种形式,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②用放大镜观察蜗牛;③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⑦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⑧用刻度尺测科学书厚度

    上述观察属于间接观察的是

  • 22. (2021九上·乐清月考) 市场上有一种“富氢水杯”,商家称其能使水富含氢气,从而改善人体体质。通过研发,“富氢水杯”产品不断更新。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1代产品是利用镁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H2↑,该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反应。
    2. (2) 第2代产品是利用水电解产生氢气。在使用中,发现除了产生氢气和氧气外,同时还产生了另一种气体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请你推测该气体单质是
    3. (3) 据央视报道,饮用经“富氢水杯”作用过的水能改善体质是一个骗局,下列材料能支持央视报道的有(可多选)

      A.含有氢气的水并不能替代药剂使用

      B.某权威期刊曾刊登文章,称氢气可以促进肠排毒

      C.医学研究发现富含氢气的水才对人体有益,但其浓度远超“富氢水杯”中水的氢气浓度

      D.某机构曾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摄入“富氢水”能显著调节和改善糖脂代谢异常

  • 23. (2021七上·仙居月考) 下列观察:①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朵辨别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属于直接观察的是;属于间接观察的是。(均填序号)
  • 24. (2021七上·柯桥月考) 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现象: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E.伊拉克战争;F.“神舟六号”上天。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同时我们对各种现象的观察也有着不同的方法: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25. (2021七下·嵊州期末) 龟卵的孵化往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的影响,研究者将数目相同的五组龟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孵化,结果如图所示。

    1. (1) 龟卵较大,卵内含有水分,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发育摆脱了对的依赖,这是龟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2. (2) 据图判断,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9℃-31℃,原因是当温度低于29℃时,龟卵的孵化时间相对较长:当温度高于31℃时,
    3. (3) 和龟的发育过程不同的是,家蚕生长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幼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 26. (2021八下·丽水期末)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植物根的吸水部位”活动中,选取10 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小麦幼苗,随机均分成2组。将A组的小麦幼苗所有根的根尖剪去,并在切口处涂石蜡;B组不做处理,如图所示。将两组小麦幼苗分别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开始出现萎蔫现象。请回答:

    1. (1) 该实验证明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2. (2)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 必须以同种植物为实验对象,是为了控制变量 B . 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小麦幼苗,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C . 每组用5株而不是1株小麦幼苗,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D . 用土壤浸出液培养,是因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有机物
  • 27. (2021八下·上城期末) 向盛有相同浓度和体积石灰水的甲、乙两只试管分别放入已浸水及消毒的蚕豆种子20粒、已煮熟及消毒的蚕豆种子20粒(如图所示)。几天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试管(选填“甲”或“乙”)。对乙试管中使用已煮熟的蚕豆种子的目的是。为保证实验时无干扰,需要对所用的蚕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8. (2021八下·下城期末) 如图所示实验,可以用来证明植物的呼吸过程中会产生CO2。其中A装置中的NaOH溶液能除去空气中的CO2 , B、D中均为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瓶中石灰水的作用是
    2. (2) C瓶要用不透光的袋子罩住是为了
    3. (3) 观察到的现象,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CO2
  • 29. (2021九上·金华月考) 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K2CO3。小金用如图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请回答:

    1. (1) 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请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丙装置中导管的伸入状况。
    2. (2) 正确连接装置后,有人认为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 K2CO3 的质量,其结果会偏大,原因是乙装置产生的氯化氢会进入丙被吸收。有人设计了另一种测定方法:将丙装置中的溶液换成足量的 Ba(OH)2 溶液,则可以通过测量来计算 K2CO3 的质量。
三、解答题
  • 30. (2021七上·杭州期中) 小曹与小宛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   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64

    55

    50

    41

    21

    20

    棉絮组水温/℃

    80

    56

    43

     

    28

    20

    20

    1. (1) 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初始温度   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初始温度为
    2. (2) 按照计划操作,小曹与小宛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上表中。

      分析两组水在第 150min 到 180min 水温的变化可以知道他们做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经过 40min 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 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3. (3)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水在降温时是有规律的,根据水在降温时的规律,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 . 46℃ B . 43℃ C . 39℃ D . 35℃
    4. (4) 小曹与小宛是采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水温下降了多少”的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你还可以采用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5. (5)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你认为小曹同学在测量温度的时候,选择是温度计。(水银或酒精)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 31. (2021七上·杭州期中) 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陆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记录,来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降落伞伞绳长

    降落伞的形状

    降落伞的面积

    伞降落的高度

    降落伞总重量

    降落伞滞留的时间

    1

    1m

    圆形

    0.5m2

    3m

    20g

    3.67s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圆形

    1m2

    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1s

    5

    1.5m

    正方形

    1m2

    3m

    20g

    5.83s

    6

    1.5m

    正方形

    1m2

    6m

    20g

    9.24s

    1. (1) 活动中除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外,还需要的工具有
    2. (2) 分析数据可知:在其他因素相同时,伞面面积越大,伞在空中滞留时间越长。
    3. (3) 分析数据 5、6 可知:
  • 32. (2021九上·台州期中) 某科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 FeSO4•nH2O 晶体中的结晶水的含量进行测定(铁架台等固定装置已省略)。已知:

     

    ②FeSO4和FeSO4•nH2O加热时易被空气氧化;

    ③FeSO4•nH2O FeSO4+nH2O;

    ④碱石灰是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

    1. (1) 步骤Ⅰ打开K1导入二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其目的是
    2. (2) 操作乙是通二氧化碳直至装置C冷却到室温,则操作甲是
    3. (3) 有同学建议,为加快产生CO2的速率,可将A中装置中盐酸浓度增大、石灰石磨成粉状。试问,制取气体时反应速度是否越快越好?其理由是
    4. (4) 步骤Ⅵ称量,若晶体FeSO4•nH2O质量为m,反应前后C装置质量减少了m1 , D

      装置质量增加了m2 , 产品硫酸亚铁晶体(FeSO4•nH2O)中 n=。(用字母表示)

  • 33. (2021九上·义乌月考) 实验室有一瓶由碳酸钠与氯化钠组成的均匀混合物粉末,为了测定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让5克样品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结束后丙中共收集到220mL的液体,已知该环境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00克/升。资料: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不溶也不反应)

    1. (1) 若将丁装置放在乙中,则a导管应该与连接(选填”b”或”c”)
    2. (2) 求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3. (3) 为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下列观点或操作合理的是                
      A . 反应结束后由于甲装置中残留了CO2会使得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 . 将甲装置中的稀盐酸换成稀硫酸 C . 计算气体体积时,减去分液漏斗所加入的稀盐酸溶液的体积
  • 34. 汽车轮胎内的气压(胎压)会影响刹车距离。某汽车技术员为了研究胎压对刹车距离的影响,用同一汽车在晴天和雨天环境下,在车速为60千米/时刹车,测试结果如图所示:

    1. (1)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得出在两种环境下胎压对刹车距离的影响是
    2. (2) 胎压对刹车距离的影响主要是胎压不同导致地面对轮胎的阻力不同。该技术员在雨天环境下,对标准胎压的汽车进行测试时,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受到地面的平均阻力为3000牛,试计算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克服地面阻力做功多少焦。
四、实验探究题
  • 35. (2021八上·台州期中) 为了探究能否利用鸡蛋的浮沉状态来判断鸡蛋新鲜程度。小明查阅资料发现:鸡蛋表面有很多微小气孔,可用于蛋内外的气体交换,同时蛋内水分可通过气孔排出,在鸡蛋大头一端会形成由气体占据的“气室”。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水分会不断蒸发,气室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从而改变鸡蛋的密度。由此,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一颗新鲜的鸡蛋,用记号笔在鸡蛋外壳中轴线距小头端3.5cm处标记为0点(如图甲)。

    ②将鸡蛋浸没于盛有一定量清水的烧杯中,记录0点距离烧杯底部的高度H。

    ③在20天内,每隔两天,观察高度H的数值,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④选取形态相似,新鲜程度相同的若干鸡蛋重复实验。

    鸡蛋储存天数/d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H/cm

    1.0

    1.1

    1.3

    1.5

    1.8

    2.2

    2.7

    3.5

    10.5

    10.8

    11.1

    1. (1) 本实验是通过记录O点距离烧杯底部的高度H来反映鸡蛋的新鲜程度,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发现14-16天,高度H发生较大改变,其原因是
    2. (2) 为了延长鸡蛋的储存时间,小明查阅资料发现鸡蛋经过蜂胶液浸10秒钟后,其保鲜效果加强。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蜂胶对鸡蛋的保鲜效果,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实验器材:浓度分别为1.5%、3%、4.5%和6%的蜂胶液、新鲜鸡蛋若干、记号笔、清水、烧杯若干)。
  • 36. (2021七上·江北期中) 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

    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

    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

    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

    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

    序号

    小球到固定点

    距离(摆长)/米

    小球质

    量/克

    摆动幅

    度/米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秒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秒

    1

    0.7

    20

    0.05

    33.2

    1.7

    2

    1.0

    20

    0.08

    39.7

    2.0

    3

    1.0

    30

    0.05

    39.8

    2.0

    4

    1.0

    30

    0.08

    39.7

    2.0

    5

    1.3

    20

    0.05

    45.3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秒表和
    2. (2) 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 决定;
    3. (3) 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选填“长”或“短”)。
  • 37. (2021七上·绍兴期中) 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和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实验

    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编蝠的百分比(%)

    A

    不做任何处理

    1000

    71

    B

    蒙住蝙蝠的双眼

    1000

    7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

    1000

    35

    1. (1) 从实验A和B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 (2) 分析表中数据,蝙蝠是通过(选填“双眼”或“双耳”)来发现障碍物的。   
    3. (3) 可能是的生活环境导致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 38. (2021八上·金华期中)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时,对所用导体相关物理量进行的一部分记录:
    1. (1) 选甲、乙两根金属丝导体进行实验,目的是  。
    2. (2) 为了完成实验,表格中丙和丁导体的材料选择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其中导体的材料必须是镍铬合金丝;

      导体编号

      长度(m)

      1

      1

      1

      0.5

      横截面积(mm2

      1.2

      2.4

      1.2

      1.2

      材料

      镍铬合金丝

      镍铬合金丝

    3. (3) 该实验中涉及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下列哪个实验的研究方法是一样的   
      A .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B .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C . 用水流的形成来类比电流的形成 D . 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相同纸的厚度,除以100得到一张纸的厚度
  • 39. (2021七上·义乌期中) 将细管放入水中,水会自动进入细管并上升一定高度,这种液体主动流进狭窄空间的现象称作“毛细现象”。某科学小组对毛细现象展开实验研究,如图甲装置,将长度相同、半径分别为r、  r和  r的细玻璃管立于水中,测量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分析比较液面上升高度和玻璃管粗细的关系。

    细玻璃管半径/厘米

    r

    r

    r

    液面上升高度/厘米

    1.2

    2.4

    3.6
    1. (1) 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 (2) 实验结果如图乙,分析实验数据,预测细玻璃管半径为  r时,液面上升的高度为厘米。
    3. (3) 该小组还想研究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液体温度的关系,则应该控制相同(写出一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