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c(Cl-)=c(I-)的KCl、KI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AgNO3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后出现白色沉淀

    B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硫酸,后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待溶液恢复室温后加入新制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没有出现“银镜”

    淀粉没有水解

    C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D

    常温下将铝条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取出铝条

    铝条几乎无变化

    常温下铝条与浓硫酸不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1. 吡咯他尼是一种利尿药,可用于治疗水肿、高血压症。有机物K是制备吡咯他尼的中间体,K的一种制备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名称是,C中官能团有(填名称)。
    2. (2) A→B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I→J的反应类型是
    3. (3) J→K的反应中,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为,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4. (4) 写出H→I的化学方程式:
    5. (5) 在C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含氧氯键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1的同分异构休的结构简式为
  • 1. 甲醇和乙醇都是清洁能源,也是重要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工业上利用合成气合成甲醇:   , 已知:几种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kJ⋅mol

        kJ⋅mol

        kJ⋅mol

      则上述反应中kJ⋅mol(用含有a,b,c的式子表示)。

    2. (2)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 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3. (3) 甲醇是一种潜在储氢材料。我国学者研究甲醇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分解制氢: , 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

      总反应的焓变为kJ/mol;该反应的决速步为(填反应后的序号):总反应经历5步反应中,最大能垒为kJ⋅mol , 写出该步反应式:

    4. (4) 工业上,可以采用催化还原制备。发生反应如下:

      (主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体积相同的反应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和3 mol  , 发生上述反应,其中一个容器使用水分子膜分离技术,另一个容器不使用水分子膜分离技术。实验测得平衡转化率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

      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压强,平衡转化率增大,其原因是;采用水分子膜分离技术的容器是(填“甲”或“乙”)。

    5. (5) 一定温度下,向总压强恒定为100kPa的反应器中充入1 mol和3 mol  , 发生(4)中反应①②③,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为50%,甲醇选择性为 , 生成0.05 mol  , 则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写出数字表达式即可)[用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为压强平衡常数 ,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甲醇选择性:]。
  • 1. 在碱性溶液中,与缩二脲形成某种紫色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配离子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有O>N>C>H B . 该配离子中铜离子的配位数为4 C . 该配离子中N与C的杂化类型分别为 D . 该配离子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氢键
  • 1. 近日,我国科学家开发一款新型钠离子二次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钒常见的化合价有+2、+3、+4、+5.放电时最终还原产物为Na2S和Cu,氧化产物为NaV2(PO4)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放电时,电池左端为正极 B .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C . 充电时,转移2 mol电子时,阴极增重46 g D . 充电时,总反应可能是
  • 1. 湿法提银工艺中,浸出Ag+需加Cl-沉淀。25℃,平衡体系中含Ag微粒的分布系数δ随lgc(Cl-)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lgKsp(AgCl)=-9.7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25℃时,AgCl的溶解度随c(Cl-)增大而减小 B . 沉淀最彻底时,溶液中c(Ag+)=10-7.21mol•L-1 C . 25℃时,AgCl+Cl-AgCl的平衡常数K=10-0.2 D . 当c(Cl-)=10-2.54mol•L-1时,溶液中c(Ag+)>c(Cl-)>c(AgCl)
  • 1. 实验室利用正丁醇为原料,与乙炔、CO发生反应合成有机原料丙烯酸丁酯,其合成原理为:

    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

    沸点/℃

    部分性质

    正丁醇

    74

    0.80

    117.7

    易溶于丙酮,易燃

    丙烯酸丁酯

    128

    0.89

    145.7

    易溶于丙酮,易燃;温度过高时容易自聚生成聚丙烯酸丁酯

    丙酮

    58

    0.79

    56

    易燃易爆

    实验过程:

    Ⅰ.将50 mL正丁醇、30 mL丙酮以及3 g纳米NiO加入装置甲中;

    Ⅱ.使用加热磁力搅拌器加热控制温度在110℃左右;

    Ⅲ.将乙和丙中制备的乙炔与CO气体同时缓缓通入装置甲中,加热回流3小时;

    Ⅳ.将三颈烧瓶中的液体过滤、减压蒸馏,将得到的粗品再纯化,得到丙烯酸丁酯纯品。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的名称为,冷却水应从(填“a”或“b”)口通入。
    2. (2) 纳米NiO的作用是,将其处理成纳米级的目的是
    3. (3) 装置甲中三颈烧瓶的规格为____ (填字母)。
    4. (4) 使用装置乙可制备 , 制备乙炔选择饱和食盐水的原因
    5. (5) 装置丙中草酸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步骤Ⅳ获得粗品和粗品纯化均采用减压蒸馏,其优点为:降低沸点,节约能源;加快蒸馏速率以及避免
    6. (6) 若最后获得的丙烯酸丁酯纯品的质量为32.0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 有机物X→Y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Y中含有4种官能团 B . X中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3 C . Y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9个 D . X、Y都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
  • 1. 1,己二酸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在高分子材料、医药、润滑剂的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实验室利用图中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以环己醇、硝酸为反应物制备1,己二酸。反应原理为:

    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试剂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0.962

    25.9

    161.8

    可溶于水、乙醇、乙醚

    1,己二酸

    146

    1.360

    152

    330.5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

    117

    2.326

    210(分解)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实验步骤如下:

    Ⅰ.向三颈烧瓶中加入固体和18mL浓(略过量),向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6mL环己醇

    Ⅱ.将三颈烧瓶放入水浴中,电磁搅拌并加热至50℃.移去水浴,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活塞滴加5~6滴环己醇,观察到三颈烧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时,开始慢慢加入余下的环己醇。调节滴加环己醇的速度,使三颈烧瓶内温度维持在50~60℃之间,直至环己醇全部滴加完毕。

    Ⅲ.将三颈烧瓶放入80~90℃水浴中加热10min,至几乎无红棕色气体导出为止。然后迅速将三颈烧瓶中混合液倒入100mL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后,有白色晶体析出,减压过滤,____,干燥,得到粗产品。

    Ⅳ.1,己二酸粗产品的提纯

    1. (1) 仪器A的名称为,其作用是
    2. (2) 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其中一种产物为亚硝酸盐)。
    3. (3) 若步骤Ⅱ中控制水浴温度不当,未滴加环己醇前就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生成,原因为。滴加环己醇的过程中,若温度过高,可用冷水浴冷却维持50~60℃,说明该反应的0(填“>”或“<”)。
    4. (4) 将步骤Ⅲ补充完整:。步骤Ⅳ提纯方法的名称为
    5. (5) 最终得到1,己二酸产品4.810g,则1,己二酸的产率为____。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 . 细胞和细胞器的双分子膜体现了超分子的自组装特征 C . 铁原子形成的2种微粒再电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②>①(价电子排布图为:①、②) D . 红外光谱法是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有机物分子,使之分离成带电的“碎片”、并根据“碎片”的某些特征谱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