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其中物质(选填“甲”或“乙”)是晶体。它的熔点是℃,在第6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以下为某校学生进行“温度计发展史”的项目化学习的部分片段,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了温度计发展史,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气体温度计:一根一端带玻璃泡的细玻璃管,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密封一定质量的空气。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管中水柱液面将(选填“上升”或者“下降”)
    2. (2) 液体温度计:如图甲是小科制作的一个简易液体温度计。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3. (3) 固体温度计: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焊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B侧。由此可推测,铜与铁的膨胀程度相比较,膨胀程度大(选填“铜片”“铁片”或“无法确定”)。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如图为酒店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它具有迎宾、引领、配送、自主充电、自主乘坐电梯等功能。下列能作为判断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 . 能否乘坐电梯 B . 能否和客户对话 C . 能否自由移动 D . 能否生长和繁殖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2022年,浙江丽水宣布发现一个新物种—瓯江小鳔(biào)鮈(jū),

    1. (1) 根据脊椎动物检索表,判断瓯江小鳔鮈对应的字母是
    2. (2) 瓯江鳔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仙居三黄鸡被誉为“中华第一鸡”,曾得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钟爱,列为贡品,“三黄鸡”的名字由朱元璋钦赐。

    1. (1) 一只仙居三黄鸡的质量约为1(填写单位)
    2. (2) 甲、乙两图中可以表示三黄鸡细胞结构模式图的是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夏天,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某研究团队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①招募血型为A、B、AB、О型的志愿者各30人。

    ②取150个培养皿,各加入2mL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

    ③从每个志愿者体内采10mL血液,分别加入培养皿中并摇匀,按血型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向剩下的培养皿中各加入10mL生理盐水并摇匀,记为戊组。

    ④把五组培养皿都摆放在蚊子较多的同一环境中,统计相同时间内各培养皿中吸引蚊子的数量。

    ⑤先统计各组吸引蚊子数,再算出各组吸引蚊子数占五组总数的百分比。

    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

    1. (1) 该团队开展以上实验想研究的问题是: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是否与有关?
    2. (2) 实验中戊组起作用。
    3. (3) 各组采用志愿者30人,而不是一人,理由是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下列是某同学“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操作步骤。

    ①盖盖玻片                ②染色                ③展平                ④滴清水

    1. (1) 上图中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填序号)
    2. (2) 若装片现中出气泡,可能是上图中步骤 (填序号)操作不当导致的。
    3. (3) 如下图的显微镜中,结构①的名称是。当使用“10×”的目镜和“40×”的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4. (4) 小科将图中的物像a调至物像b,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顺序是


      A.增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B.转动物镜转换器
      C.向左移动载玻片
      D.向右移动载玻片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我县某校开展了“走进永安溪,寻觅科学”的研究性学习。小科等同学对永安溪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他们捡到了一块漂亮的石头,于是对这块石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测量过程如图。

    1. (1) 如图甲所示,小科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遗漏的步骤是
    2. (2) 经改正后调节天平平衡,测得石块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则其质量为g。
    3. (3) 小科发现石块较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他进行了如图丙的操作,由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该石块的密度为g/cm3
    4. (4) 其他同学提认为图丙方案测得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有偏差,请判断偏大还是偏小并说明原因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人们为了认识事物,常常要进行比较,并引入相应的科学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比较物体冷热程度,引入科学量——温度 B . 比较物体吸热能力,引入科学量——比热 C . 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科学量——密度 D . 比较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引入科学量——体积
  • 1. (2024七上·仙居期末)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A、B两杯中的液体加热,忽略散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给A、B两杯加热相同的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不同 B . 若A、B两杯中是同种液体,那么A杯中液体的质量较大 C . 若A、B两杯吸收相同的热量,A杯中的液体升温比B杯中的慢 D . 若A、B两杯中的液体的质量相同,那么B杯中液体的比热较大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