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练卷(15.近代经济、社会生...

更新时间:2024-03-31 浏览次数:8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描述中国废科举前后的情况说:“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 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由 此看来,废除科举制度( )
    A . 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B . 使民众受到民主与科学洗礼 C .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 . 利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 2. 歌曲是用音符记录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歌曲反映当时的时代主题。聂耳于1935年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上述两首歌曲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 . 英勇抗战 B . 土地革命 C . 近代探索 D . 解放战争
  • 3. (2023八上·博罗期末)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内以1903—1908年开设的厂矿最多,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大战期间,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有41.3家,1916年到1919年则达到了每年124.6家,这说明一战期间版权所有( )
    A .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 .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 . 民族工业发展受挫 D . 民族工业结构完善
  • 4. (2023八上·南海期末) 图片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题 29图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

    A . 张之洞 B . 邹容 C . 詹天佑 D . 张謇
  • 5. (2023八上·长春期末)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出现于(  )
    A . 洋务运动期间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 6. 它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872——1949),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A . 《民报》 B . 《时务报》 C . 《申报》 D . 《解放日报》
  • 7. (2023八上·沧州期末)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1940年,国民参政会颁布命令,切实查禁女子缠足。材料表明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因素是( )
    A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 . 政府强力推动 C . 民众觉悟提高 D . 社会经济进步
  • 8. (2023八上·伊犁哈萨克期末) 下图《民国初年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统计表》反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A . 资金少并且技术差 B . 地区布局很不合理 C . 以轻工业部门为主 D . 深受三座大山压迫
  • 9. 1927年,郑振铎在《上海的居宅问题》中写道:“时时到街上去默察静望一下,见那塌车(人力运货车)与电车并行,轿子与汽车擦肩而过,短服革履的剪发女子与拖了长辫子、戴红结帽顶的老少拥拥挤挤地同在人群里躜(向前冲)”由此可以看出上海( )
    A . 传统习俗仍居主流 B . 交通状况混乱无序 C . 社会已经全盘西化 D . 社会习俗新旧并呈
  • 10. 范旭东是民国时期的“化工大王”,下表是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折射出当时( )

    时间

    活动

    时间

    活动

    时间

    活动

    1914年

    创办久大精盐厂

    1922年

    成立黄海化学

    工业研究社”

    1934年

    永利制碱厂开办艺徒班

    1917年

    创办永利制碱厂

    1927年

    创立静生生物研究所

    1943 年

    开发成功联合制碱新工艺

    A . 民族工业的发展艰难 B . 实业救国的时代精神 C . 列强资本在中国萎缩 D . 工厂制度逐渐地确立
  • 11.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 )
    A . 反映商业和文艺空前发展和繁荣 B . 表明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 C . 说明广告策划和营销有新的创意 D . 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 1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面是其发展示意图。下列事件客观上减小了民族工业发展阻力的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 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 D . 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形成
  • 13. 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幅图片。据此推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

    A . 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B . 清朝科举制度的变化 C . 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D .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14. 20世纪初期,女性在报纸上的形象开始与雪花膏、麦精牛乳粉、鱼肝油、白玉霜等联系在一起。1928年开始,女性驾车骑马、跳舞、游泳、打网球等画面在报纸上此起彼伏。这表明女性( )
    A . 经济上开始取得独立 B . 社会生活逐步向现代转变 C . 开始崇尚武力和健美 D . 审美的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 15. (2022八上·广东期末)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对应的时间应该是(    )

    A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16. 科举制被废除后,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加,有学者统计,1905年有新学堂827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1915年94所专科学校中学习西万方文化农、工医类学校29所,学生4763人,占专科学生总数19.8%。这反映出( )
    A . 旧式学堂已经完全废除 B .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C . 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D . 民主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 17. 一战期间,荣氏兄弟建立起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荣氏企业陷入困境。抗战胜利后,企业虽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这说明( )
    A . 民族工业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B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 . 二十世纪中国民族工业总体发展缓慢 D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 18. (2023八上·期末)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产生与发展曲线示意图。对相关史事表述完全正确的选项有(    )

      

    ①时期:受到洋务运动的诱导而产生  ②时期:重工业发展特别迅速

    ③时期: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④时期:“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 19. (2022八上·吉林期末) 同学们经常查阅的《新华字典》等字、词典,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
    A . 《申报》社 B . 京师大学堂 C . 《民报》 D . 商务印书馆
  • 20.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

    时期

    发式

    称谓

    礼节

    脚形

    辛亥革命前

    剃发留辫

    “大人”“老爷”

    跪拜、作揖

    缠足

    辛亥革命后

    强令剪辫

    “先生”“某君”

    鞠躬、握手

    天足

    A . 大众传媒的发展 B . 习俗风尚的变革 C . 教有事业的发展 D . 文学艺术的成就
二、材料分析题
  • 21.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表。

    投资额

    时间

    企业数

    680万元

    1863—1894年

    119家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图(见右图)。

    【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陈真、姚洛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 (2) 材料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总体特点。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