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同步测试(B)(2023-202...

更新时间:2024-01-16 浏览次数: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高二下·天津市期末)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丹顶鹤每年10~111月向南迁徙越冬,次年22~33月返回繁殖地。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丹顶鹤分布数量最多的越冬地。下表是丹顶鹤偏爱的生境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生境类型

    生境面积(km2

    丹顶鹤数量

    草滩

    230.37

    351

    泥滩

    3176.36

    37

    芦苇滩

    107.04

    136

    水产养殖塘

    251.17

    236

    稻田

    6.67

    140

    大米草滩

    81.54

    34

    1. (1) 丹顶鹤最偏爱的生境类型( )
      A . 稻田 B . 草滩 C . 芦苇滩 D . 泥滩
    2. (2) 鄱阳湖也是丹顶鹤的越冬地,但是丹顶鹤数量极少,其原因正确的是( )
      A . 冬季丹顶鹤南迁路线较远 B . 鄱阳湖冬季水位较高,栖息地面积小 C . 冬季气温过高,丹顶鹤不适应 D . 鄱阳湖湿地人迹罕至,多自然保护区
  • 2. (2023高二下·辽宁期末) 自然保护区旨在为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珍稀特有物种资源、珍贵自然遗迹等自然资源予以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湖南省丙北部多山地,东北部有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已有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53个。下图为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类型是( )
      A . 西北部多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类型 B . 东北部多古生物遗迹和地质遗迹类型 C . 东南部多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D . 西南部多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2. (2)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的工作重点是( )
      A .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 . 修复河湖湿地,维护湿地生态系统 C . 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珍贵自然遗迹 D . 禁止砍伐植被,保护珍稀特有物种
  • 3. (2023高二下·东营期末) 近年来,东营市不断推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综合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覆被、经济社会、区域分异等各方面的特征,将东营市划分为六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分别是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林草恢复封育区、黄河滩涂湿地保护区、黄泛平原农田生态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中心城城市生态区(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滨海湿地恢复保育区生态相对脆弱的原因有( )

      ①区域成土年幼    ②石油开采污染    ③退养还滩工程    ④风暴潮侵袭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 (2) 在中心城外围规划构建环城绿带的主要目的是( )
      A . 美化城市绿地环境 B . 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C . 限制城市过度扩张 D .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3. (3) 对区域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的意义有( )
      A . 保障生态系统整体性 B .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C . 调查生物多样性本底 D .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 4. (2023高二下·聊城期末) 鄱阳湖是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受气候、食物及光照等因素影响,每年10月,从西伯利亚、蒙古及我国东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的候鸟,翌年4月离去。江西省在鄱阳湖区候鸟最集中的吴城和南矶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越冬栖息地的必要条件包括:适当的水深;充足的食物,主要为鱼、昆虫和沉水植物等;安全的环境,即白天觅食、夜间栖息的地点。江西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水利工程,调节鄱阳湖区水位。据此并结合鄱阳湖区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在鄱阳湖区吴城和南矶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类活动少 B . 多浅滩和沼泽 C . 气候温暖 D . 冬季水位较低
    2. (2) 修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自然保护区内候鸟的影响有( )
      A . 水域面积增大,增加栖息地 B . 生物量更丰富,食物更充足 C . 候鸟活动的栖息地发生变化 D . 候鸟在鄱阳湖活动时期延长
    3. (3) 春季,鄱阳湖候鸟迁回原迁出地的原因是,原迁出地( )
      A . 白昼时间更长 B . 湿地面积更广 C . 食物种类丰富 D . 森林覆盖率高
  • 5. (2023高二下·盐城期末) 生态福利(福利水平/自然消耗)是衡量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指标之一。下图为江苏省2017年生态福利空间分布图和2007-2017年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全省平均)生态福利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表示苏北地区生态福利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2. (2) 曲线④代表地区生态福利持续上升原因是( )
      A . 经济持续增长 B . 承接产业转移 C . 提升城镇化水平 D . 实施生态修复
    3. (3) 江苏省提升生态福利的有效策略是( )
      A . 承接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升级 B . 优化能源结构,治理生态环境 C . 改善居住条件,增加居民收入 D . 调整生育政策,释放人口红利
  • 6.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及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类型

    面积比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杨树林

    25.0

    18.7

    18.5

    15.6

    13.7

    杂阔林

    44.7

    48.4

    52.6

    53.6

    55.8

    经济林

    20.6

    21.5

    21.9

    22.7

    23.4

    其他

    9.7

    11.4

    7.0

    8.1

    7.1

    1. (1)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

      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提高造林存活率③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提高林地生产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使得(   )
      A .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 森林覆盖率降低 C . 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 . 木材供需缺口减少
二、综合题
  • 7. (2023高二下·郑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头叶猴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稀有猴类,由于当地居民对森林的长期砍伐,白头叶猴的栖息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加之用“白猴”泡酒可延年益寿的迷信传统,制作名贵猴唇膏的利益驱使,白头叶猴数量骤减,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材料二:许多学者都尝试过人为饲养和人工建设栖息环境等方法保护白头叶猴,但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后来专家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当地贫乏的水土资源导致人与猴争夺土地,落后的区域经济及教育,让当地人无法认识到白头叶猴的珍贵,甚至因为迷信去残害珍稀生物。

    1. (1) 阐述白头叶猴数量减少的原因。
    2. (2) 简析当地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对当地水土条件产生的不利影响。
    3. (3) 试列举保护白头叶猴的可行性措施。
  • 8. (2023高二下·重庆市期末)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区水草丰美,栖息着上百种鸟类,蒙古族古老的渔猎文化传承至今。1962年霍林河修建了几座大型水库,查干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逐年减少,到1974年,湖泊干涸,查干湖处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水的丧失引发环境要素连锁变化,使查干湖成为危害当地的“害湖”。1976年,当地政府(前郭县)动员民众,修建了一条“草原运河”——引松人工河,水的滋养,使查干湖恢复了“天然宝库”的美称,2007年,查干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面左图为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图,右图示意引松工程。

     

    1. (1) 说明查干湖水源枯竭导致湖泊服务功能降低的具体表现,并指出人们选择人工修复而不是自然修复的原因。
    2. (2) 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功能区,请阐述核心区的主要功能。
    3. (3) 从不同功能区角度分析,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