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1月...

更新时间:2023-12-17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科学技术与伦理之间是泾渭分明的。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点:科学知识不反映人类的价值观,科学家也不对其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负责。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传统界限逐渐模糊。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地干预并改造着物质世界,通过技术过程影响着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曾经的边界正在消失。科技创新往往在交界地带产生,其研究结果也日益增加了复杂性和普遍不确定性。与传统的科学实验相比,一旦出现了偏差会带来重大的灾难性社会后果。此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早已不是纯粹的事实问题,即不仅在实验室内部有效,在实验室外部也应仍然有效。可以说,对社会和伦理问题的关注与回应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科学技术发展不仅要求真,而且必须同时求善。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既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类物种自身。这一系列的深刻变革既昭示着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契机,也蕴藏着颠覆式的巨大风险。根据人类普遍认可的伦理和价值观对科学技术实施伦理治理,成为社会各界普遍的诉求。

    在世界范围内,面对各类新兴科技可能给全人类带来的颠覆式风险,完备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早已是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标准配置。21世纪伊始,欧美等国就将“治理”概念同“伦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对科技的“伦理治理”框架,试图以各种机制把政府、科学界和公众等整合到一起,共同解决科技发展产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在伦理治理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应有之义的今天,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就必须前瞻性地系统预判、权衡和应对科技伦理风险,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人类应尽的道德责任。

    (摘编自胡明艳《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推动科技向善发展》)

    材料二:

    我们生活的时代比以往更为复杂,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以难以预料的势态向前发展,并渗透生活的各个层面。新的伦理问题常常是既有伦理问题的延伸。而在人类伦理实践的进程中,对科技行为的巨大责任的界定已成为既有伦理问题向前延伸的主要线索。

    一是从个人伦理向集团和集体伦理的延伸。现代科技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集团行为,集团中个人的行为正当与否,已经很难简单地运用针对个人行为的伦理准则加以规范。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四海一家的情势,则促使人们进一步发展一种具有大同世界胸襟的新型集体伦理。这种新型的集体伦理有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是对公共物品的合理与有序利用;其二是充分重视个体“微不足道”的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累积性恶果,真正从整个人类及自然环境的角度规范每个人的行为。新型集体伦理将更加强调人类普遍共识基础上的共同行动,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整体的永续发展。

    二是从信念伦理向责任伦理的延伸。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习惯上将伦理问题归结为某种信念体系。例如,“不应撒谎”“对雇主要忠诚”等。这种信念化的伦理在传统社会中有效,在科技推动下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责任伦理不仅强调用主体的责任来论证伦理规范的合理性,还进一步从责任的恰当履行出发,界定具体情势中不同层面的责任的先后排序。在科技活动的相关行为主体中,科技人员具有与巨大科技力量相伴随的重大社会责任。科技力量是如此的巨大,科技行为更需要一种责任意识。

    三是从自律伦理向结构伦理的延伸。传统社会的伦理秩序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个体的自律,然而,这是一个难以单独实现的目标。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以自律为目标的伦理规范体系必须进一步发展为一种有强制力的社会化结构体系。伦理体系建构的结构化延伸的实质是,将一种负反馈机制引入伦理体系之中,迫使行为主体调整其行为,这实际上有助于行为主体的伦理自律。结构伦理可以视为群体的自我调控,从自律伦理向结构伦理的延伸就是一个自然而非异化的过程,它是人类活动的社会化进程不断深入的结果。

    四是从近距离伦理向远距离伦理的延伸。在传统社会中,伦理准则规范体系所涉及的大多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可称之为近距离伦理。科技的发展使主体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传统的主体间直接的近距离伦理关系随之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出现了延伸。在时间上,未来世代的权利和当代人的责任已经成为人们反思科技与未来的重大命题;在空间上,人不仅仅对人自身有义务,而且对生活于其中的生物圈和大自然也有保护的义务。

    五是从被动性责任向主动性责任的延伸。在科技人员与其他群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中,科技人员既居于主导地位,又处于被监督的境地。传统伦理体系中,义务与责任往往是被动的,如“不得偷盗”“不得妨碍他人”之类;而科技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则更多地涉及“应该造福人类与自然环境”之类主动性的要求。反过来,其他群体则有权要求科技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福祉——更好的教育与保健,更安全与便捷的技术。

    (摘编自刘大椿《科技伦理建构的新路径》)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论及科技与伦理的关系,指出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发生的变化,论述了传统伦理与科技伦理的区别。 B . 材料一认为当今科技的深刻变革既有机遇,也有风险,因此需要对科技伦理进行治理,确保科技发展的机遇大于风险。 C . 材料二中提到的集体伦理,是一种独创的、具有大同世界胸襟的新型集体伦理,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整体的永续发展。 D . 材料二认为,自律伦理是要单独实现个体的自律,结构伦理是群体的自我调控,从自律伦理到结构伦理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2.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应撒谎”“不应背叛”是信念化伦理,它们没有对责任的恰当履行和先后排序做出规划。 B . 以自律为目标的传统伦理体系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应将其进行结构化延伸。 C . “远距离伦理”的“远”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空间上,不仅要考虑未来,还要考虑生态。 D . 科技人员既处于主导地位,又被其他群体监督,其中,“被监督”属于被动性责任。
    3.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从科学技术与伦理之间界限的变化展开论述,认为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之间的界限都在发生改变。 B . 材料二通过“五个延伸”展开分析,论述科学技术对人类伦理实践的影响,探讨科技伦理建构的新路径。 C . 材料一通过“实验室”内外的比较,强调科技的发展已突破纯粹的事实问题,并与社会产生了密切的关联。 D . 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结构进行论述,分论部分既有道理论证,又有对比论证、引用论证,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4. (4) 材料一说:“科学技术发展不仅要求真,而且必须同时求善。”请谈谈你对“求真”和“求善”的理解。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科技伦理中的“责任”,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给了我们怎样的共同启示?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风过核桃坪

    吴沛

    到核桃坪的山路崎岖狭窄,仿佛是这公路在紧紧地拽着我们向山里走,向云深处攀爬。幸好路面都已硬化,如果是泥结石土路,那么,这次行程不知会有多么尴尬!

    核桃坪既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也找不到成片的核桃树林。在武陵山和大娄山脉,很多地名的表意,与你的想象往往南辕北辙,比如,出水村没有一眼甘洌的泉水,双河场没有一条流淌的河溪,花园村也不是因为五彩缤纷的花园而得名。核桃坪也是这样,只是表达了当地人美好的寓意而已。到核桃坪之前,我曾问同行的朋友,那里叫什么名字?去过多次的他居然也不清楚,看来,这精明得像猴一样的人也有糊涂的时候。寻当地村民问询,他们说叫核桃坪!并且将重音戛然停顿在“坪”字上。望着眼前蜿蜒起伏的陡坡,我不禁哑然失笑。但当地村民却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羞惭和不安,也许,他们千百年来都这样叫着,因此,久远相承的习惯,使他们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与武隆人将仙女山草甸称为大草原是一样的,时间久了,如果不这样叫,反而会觉得拗口唐突。倒是我,因心境驳杂,由此少见多怪了。

    核桃坪的春天,虽然比山下晚了一个多月,但依然浓烈浩荡。大自然的慷慨和公平,让现代人总是相形见绌。大自然坦荡明净,并不因为核桃坪的偏僻而有所遗漏和鄙弃,也不会因为这里人迹罕至而降低春天的格调,比之于城郊,核桃坪的春天则更加清纯,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核桃坪是野生木姜籽和柴桂的乐土。木姜籽花淡淡的幽香浮游在空气中,这花香,缠绵萦绕,像有谁正从林木间将它一缕缕抽出来。②很长一段时间,这固执的意象,始终挥之不去,它如影随形,黏附在我的眼帘甚至梦境里。那段时间,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行走的木姜籽树。在山路边一道缓坡下,我看到一棵枝叶茂密的柴桂与一丛丛不知名的灌木挤在一起,柴桂雍容,而灌木则形象狠琐,这大自然不可名状的野趣,使我想起了梭罗的自然笔记,他笔下那些精美绝伦的句子,从容,优雅,但又瞬间直抵事物的内核,“如果一种植物不按它的自然本性生长,那么它就只有死亡。”雍容抑或猥琐,都是它们的本性,但这种本性,只存在于人心,在植物的字典里,则没有善恶美丑之分。梭罗是智者,他巧妙地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融入笔端,化在词句之间,这让他的语言有了穿透时空的光芒。柴桂又名香桂,当地人称为桂皮,它与木姜籽一样,都是天然香料。③为了躲避人类的肆意滥伐,它们不得不一退再退,在这崇山峻岭中隐伏下来。这片山野,因为它们的存在,天空变得无比湛蓝,鸟雀的鸣叫声也因此特别清丽。

    朋友自诩为自然达人,他喜欢野外和一切野性之物,他的生命,因无数次山野奇遇而绽放异彩。为了观看绝顶日出,他瞒着家人寅夜出发,独自驾车翻越几十里山路,爬上突兀的巉岩,脚下是千仞孤峰,咫尺处是万丈深渊,岩峦喧响,山风肆虐,他攥着贴地蔓生的灌木丛,蜷伏在仅够容身的方寸之地,居然能目不转睛,一刻不停地盯着天际。当问及他时,他总是轻描淡写地嘟囔一句:“人要保持自然天性,只有经常到野外去!”

    我们此行要拜访的老熊,整天与羊为伍,是一个厚道质朴的山里汉子,50岁左右,说是汉子,其实并不准确,他略显单薄瘦弱,但身上却藏着一把好力气。此时,微风轻轻吹拂,木姜籽花的芳香在房屋旁边的林子里探出软软的头足,山风游弋到哪里,它们就跟随到哪里,山风就是它们的翅膀,是它们触摸万物的玲珑之心。说到木姜籽,老熊说林子里到处都是,见我们兴致颇浓,他立即热情地领着我们向林子深处走去。花香越来越馥郁了,浓得有些呛鼻。在他的指认下,我们勉强能将这些释放香涎的树种与其他林木区别开来。在这里,我又见到了另一棵柴桂,老熊说,山上的老林子里还有很多,这种树喜欢人烟稀疏的地方。木姜籽树只能长到拳头般大小,黝黑的躯干虽然没有松杉挺直,但也还算爽利,枝丫一律向上收束,有的木姜籽树仅在中段以上生有旁枝,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显眼的地方。一片砾石台地上,一株干枯的木姜籽树吸引了我的注意。裸露在地表的树根像一只鹰爪,紧紧地抓住大地,这种姿势,耗尽了木姜籽树的一生,它的一生,因执着而悲怆。

    到了老熊将羊群引领到更高的岭上去放牧的时候了。朋友立即精神振奋,跑到羊群中东瞅西瞧,几只哺乳期中的母羊围上来舔舐着他的脚踝,像与他特别亲昵。羊群需要人身上汗渍中的食盐,哺乳期中的羊尤其需要。这时,几只羊羔欢快地蹦跃到女主人身边,女主人弯下腰身,用粗糙的手抚摸着这群黑色的生灵,嘴里不停地呼唤着“崽——崽——”尾音拖得很长,这群撒欢的羊羔,仿佛都是她的孩子。

    四野静穆,阳光藏匿在云层之上伸着懒腰。我们跟随着羊群,沿着它们每天往返的羊肠小道,艰难地向山顶爬行,那里是它们的放牧地,但没过多久,我们就已气喘吁吁,只得半途而废。羊群零乱的蹄音与老熊口中的“哐嚯”声,在山风中相互呼应,像一曲和鸣的天籁,悬挂在高天流云之下。

    我们目送着那群羊蛇行而去,直到它们翻过山梁,走进了云端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作者描绘了前往核桃坪的山路之艰险,由此开启下文对核桃坪的介绍。 B . 核桃坪的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是并不比其他地方的春天逊色,甚至更加迷人。 C . 作者赞同梭罗的看法,认为植物应该要按照自己的本性,像柴桂一样生长得雍容。 D . 老熊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他瘦弱的躯体中藏着力气,对自然界的事物十分熟悉。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中的“糊涂”体现作者对朋友虽然多次去过核桃坪却不知道地名由来的讽刺与不满。 B . 句子②中木姜籽花的香气仿佛有生命一般让作者难忘,以至于作者感觉自己变成了木姜籽树。 C . 句子③写柴桂与木姜籽被迫到山林深处“隐居”,暗含了作者对人类乱砍滥伐行为的批判。 D . 句子④中,作者将对核桃坪的感情寄寓在他的目送中,情景交融,悠远绵长。
    3. (3) 与城郊相比,核桃坪的春天更加清纯,体现在哪些方面?
    4. (4) 本文标题为“风过核桃坪”,可是文中似乎没有太多写“风”的文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 , 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B .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C .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D .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藏室”是藏书和档案之所。“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之意,指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 B . 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系着丝绳的短箭,因系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泛指短箭。 C . 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高于太师。 D . 孝文,是谥号。汉孝文帝是刘恒,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和蓬草一样随风飘转。这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完全相同。 B . 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老子的见识远超常人。 C . 老子写了5000多字的《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之意”,然后潇洒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D . 世上学习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学习儒学的人贬斥老子的学说。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学说只作客观描述,并没有尊老贬孔。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②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5. (5) 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出“老子,隐君子也”?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郑户曹

    苏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②有田常乏食,广文③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注释】①郑户曹:郑僅,时赴任大名府。②公业:东汉郑太的字,《后汉书》记载他“阴交结豪杰,家富余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③广文: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杜甫曾赠诗:“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1. (1) 下列对诗歌所用典故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颔联中诗人用“在陋巷”而“不改其乐”之典,将郑僅比作颜回,赞颂他虽身处贫寒却品德高尚。 B . 颈联承上写了郑僅的贫困。诗人化用杜甫的诗歌,表现出对他一直做小官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C . 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淡如”的形象影射郑僅虽物质匮乏,却不以贫困为忧的君子之风。 D . 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为苏轼擅长用典的一个表现。
    2. (2) 本诗尾联向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人常揽镜自照以表达情感,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2. (2)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几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大学之道》中的“”阐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3. (3) 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意思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 , 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 , 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1.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孤魂”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 .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C .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 .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是不可能的”中的“这”指什么?这句话能删去吗?为什么?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____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 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____,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   )……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____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____的朋友。

    (摘选自《经济日报》2023年5月13日,有改编)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乐不思蜀  心驰神往  热情奔放  心悦诚服 B . 津津乐道  心驰神往  素昧平生  志趣相投 C . 乐不思蜀  心旷神怡  素昧平生  心悦诚服 D . 津津乐道  心旷神怡  热情奔放  志趣相投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B .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C .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D .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成为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二上·南京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会,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但如果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它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于是有人认为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具有的,而稻草孕育的稻米的香味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