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11-07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3.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世间一切的生命都在有序地变化着。那么,究竟是什么推动着生命有序变化? 

    当新生命诞生,你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他在某些方面像父亲,而某些方面则更像母亲,或是外表,或是性格。在 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给出了基因决定性状的经典遗传学定律,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当某种性状在父母中有差异时,父母的基因又会如何继承和博弈?研究发现,后代中有的只表达父源的基因,而有的只表达母源的基因,这种只表达父源或母源的基因被称为印记基因,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基因组印记。 

    基因组印记是一个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概念,它并没有改变 DNA序列,但可通过特异性沉默不同亲本来源基因改变后代表型,拓宽了基因决定性状这一基本认识。当印记基因表达被抑制时,婴儿可能会出现哺乳活动虚弱或缺失进而影响发育,也可能会出现体温调控失常,对婴儿的生命造成威胁。父母的基因就如同天平的两端,表观遗传像一只无形的手,平衡父母双方基因,保护新生命茁壮成长。 

    不止幼年,在人的一生中,表观遗传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有研究发现,作为非编码序列的微小 RNA似乎能够留住时光。研究者发现微小RNA的不同调控可以让幼年线虫的柔嫩皮肤变得又老又皱,而老年线虫的皮肤又会变得又嫩又软。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微小RNA在表观遗传调控中扮演着双重身份:在细胞质时,它会抑制基因的表达;当位于细胞核时,它又会激活基因的表达。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影响着人们的衰老乃至更多生命现象。这正是表观遗传带给我们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行动影响自己的基因表达进而掌控自己的命运,即使它早已被刻在DNA上。 

    步入老年,癌症终究是一个人人都不想面对却又逃不开的话题。在我们体内有两类癌症相关的基因: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癌症发生的时候,经常看到,促癌基因高表达,或是抑癌基因低表达,究其根本还是两者表达出现了失衡,而表观遗传则是影响这两种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如果表观遗传方面出了问题,促癌基因的表达很可能由此大大增加,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 

    从始至终,表观遗传就如同空气,不被察觉,却又不可或缺,它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大到生老病死,小到言行举止,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摘自于文强:《表观遗传学:生命变化之“序”》,有删改)

    材料二: 

    所谓表观遗传学研究就是对 DNA序列以外的、影响基因表达方式的蛋白质和其他因素的研究。 

    在新千年初,随着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相关论文越积越多,我们意识到 DNA甲基化、非编码RNA和其他元素的变化可能提供了一种别样遗传机制:一个人暴露于某些环境因素,例如有毒化学物质、创伤,或是包含大量黑松露的饮食,可能令其某些性状(健康和行为方面)发生代际甚至隔代遗传。 

    表观遗传学的种种发现与一个古老且早为主流所弃的观点相呼应。两百多年前的法国博物学家让•巴蒂斯特•拉马克和苏联农学家特罗菲姆•李森科等人都曾坚持这样一种主张:一个人后天获得的特征是可能被遗传的。 

    到了 21世纪10年代中期,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员奥利弗•兰多于《科学家》杂志发表观点称,我们发现拉马克等人那个原本不受欢迎的理论“可能并非完全不合时宜”。 

    眼下,表观遗传学的各家理论呈现非常多样而复杂的面貌,而它们所基于的假设往往饱受争议。批评者指出,虽说似乎确有证据表明动植物(不包括人类)存在某些表观遗传情况,但学界尚不确定环境对人类表观基因组的影响有多大,也不清楚它的变化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基因表达。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科学家认为,哺乳动物表观基因组的影响大部分在两次重组过程中被清除了,一次是在卵子受精过程中,另一次是在卵子 /精子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这挑战了“表观遗传改变可以产生代际甚至隔代影响”的观点。 

    部分研究人员提出质疑:在考虑基因、文化和其他现有因素后,演化生物学是否还需要额外的遗传机制来解释某些特征为什么能跨越多代持续存在?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生物医学数据科学家巴斯•海曼斯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基于我们所拥有的这些看起来相对合理的数据,我认为表观遗传并不存在。”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他们认为这门曾备受关注和赞誉的“异类”遗传学似乎是一项“注定失败的努力”,一种失去了证据支持的现象。 

    不过尽管遭遇种种批评,许多研究者并没有放弃“上一代人的环境可以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影响下一代人”的可能性。虽然并无强有力证据显示这种影响会在人类群体内大规模发生,但根据部分学者的说法,如果掌握更多流行病学和有关机制的数据,我们可能会收获一些好消息。 

    (摘自凯瑟琳•奥福德《人类表观遗传学是否值得仔细研究》,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新生命诞生之初的遗传现象,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得出了基因决定性状这一基本认识,基因组印记则拓宽了这一认识。 B . 表观遗传是影响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表观遗传出了问题,促癌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大大增加。 C . 表观遗传学的种种发现与法国博物学家和苏联农学家的主张相一致,美国研究员兰多对此持谨慎肯定的态度。 D . 荷兰科学家海曼斯认为表观遗传并不存在,因为他认为表观遗传学是“异类”遗传学,是一项“注定失败的努力”。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观遗传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某些性状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种遗传机制。 B . 人的一生都受表观遗传的调控和影响,不被察觉,却又不可或缺,表观遗传的进程往往无法掌控,是不可逆的。 C . 表观遗传被很多科学家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哺乳动物表观基因组的影响大部分在两次重组过程中被清除了。 D . 如果能掌握更多流行病学和有关机制的数据,我们也许能证明环境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影响下一代的可能性。
    3. (3) 结合材料,下列谚语最适合作为可能的论据来支撑表观遗传学观点的一项是(    )
      A . 老鼠儿子会打洞。 B .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C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D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 (4) 两则材料都围绕“表观遗传”展开论述,二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 (5) 倘若“表观遗传”能够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效果,请根据材料谈谈人类如何利用“表观遗传”来促进健康。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通渭人家

    贾平凹

    ①通渭是甘肃的一个县,我去的时候正是五月,途经关中平原,到处是麦浪滚滚,成批成批的麦客蝗虫一般从东往西撵场子,他们背着铺盖,拿着镰刀,涌聚在车站、镇街的屋檐下和地头,与雇主谈条件,讲价钱,争吵,咒骂,甚或大打出手。环境的污染,交通的混乱,让人急迫而烦躁,却也感到收获的紧张和兴奋。一进入陇东高原,渐渐就清寂了,尤其过了会宁,车沿着苦水河在千万个峁塬沟岭间弯来拐去,路上没有麦客,田里也没有麦子,甚至连一点绿的颜色都没有,看来,这个地区又是一个大早年,颗粒无收了。太阳还是红彤彤地照着,风也像刚从火炉里喷出来,透过车窗玻璃向外看,满世界摇曳的是丝丝缕缕的白雾,搞不清是太阳下注的光线,还是从地上蒸腾的气焰,一切都变形了,开始是山,是路,是路边卷了叶子的树,再后来是蹴在路边崖棱上发痴的人和人正看着的不远处铁道上疾驶而过的火车。火车一吼长笛,然后是轰然的哐哐声。司机说:你听你听,火车都在说,甘肃——穷,穷,穷,穷……! 

    ②我就是这样到了通渭。 

    ③通渭缺水,这在我来之前就听说的,来到通渭,其严重的缺水程度令我瞪目结舌。我住的宾馆里没有水,服务员关照了,提了一桶水放在房间供我洗脸和冲马桶,而别的住客则跑下楼去上旱厕。小小的县城正改造着一条老街,干燥的浮土像面粉一样,脚踩下去噗噗地就钻一鞋壳。小巷里一群人拥挤在一个水龙头下接水,似乎是有人插队,引起众怒,铝盆被踢出来咣当咣当在道路上滚。 

    ④这天晚上,我见到了通渭县的县长。他的后脖是酱红颜色,有着几道皱纹,脖子伸长了,皱纹就成白的。县长是天黑才从乡下检查蓄水节溉工程回来,听说我来了就又赶到宾馆。我们一见如故。自然就聊起今年的旱情,聊起通渭的状况,他几乎一直在说通渭的好话,比如,干旱和交通的不便使通渭成为整个甘肃最贫困的县,但通渭民风却质朴淳厚,使你能想到陶潜的《桃花源记》。 

    ⑤“是吗?”我有些不以为然地冲着他笑,“孟子可是说过:衣食足,知礼仪。” 

    ⑥“孟子是不知道通渭的!” 

    ⑦“我也是到过许多农村,如果哪个地方民风淳厚。那个地方往往是和愚昧落后连在一起的……” 

    ⑧“可通渭恰恰是甘肃文化普及程度最高的县!”县长几乎有些生气了,他说明日他还要去乡下,让我跟着他去亲眼看看。 

    ⑨我真的跟着县长去乡下了,转了一天,又转了一天。我出身于乡下,这几十年里也不知走过了多少村庄,但我从未见过像通渭人的农舍收拾得这么整洁,他们的房子有砖墙瓦顶的,更多的还是泥抹的土屋,但农具放的是地方,柴草放的是地方,连楔在墙上的木橛也似乎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越是缺水,越是喜欢花草树木。我经过一个卧在半山窝的小村庄时,一抬头,看到一堵土院墙内高高地长着一株牡丹,虽不是花开的季节,枝叶隆起却如一个筐篮那么大。山沟人家能栽牡丹,牡丹竟长得这般高大,我惊得大呼小叫,说:这家肯定生养了漂亮女人!敲门进去,果然女主人长得明眸皓齿,正翻来覆去在一些盆里倒换着水,我不明白这是干啥,她笑着说穷折腾哩,这个盆里是洗过脸洗过手的水,那个盆里是涮过锅净过碗的水,这么过滤后,清亮的水用来喂牲口和洗衣服,洗过衣服了再浇牡丹。水要这么合理利用,使我感慨不已,对着县长说:瞧呀,鞋都摆得这么整齐!台阶上是有着七八双鞋,差不多都破得有了补丁,却大小分开摆成一溜儿。女主人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说:图个心里干净嘛! 

    ⑩正是心里干净,通渭人处处表现着他们精神的高贵。你可以顿顿吃野菜喝稀汤,但家里不能没有一张饭桌;你可以出门穿破旧的衣裳,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大字不识,但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我到过一些家境富裕的农民家,正房里、厦屋里每面墙上都悬挂了装裱得极好的书法作品;也去过那些日子苦焦的人家,什么家当都没有,墙上仍挂着字。仔细看了,有些是明清时一些大家的作品,相当有价值,而更多的则是通渭县现当代书家所写。我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里,见到了其中三家挂有于右任和左宗棠的字,而一家的主人并不认字,墙上的对联竟是“玉楼宴罢醉和春,千杯饮后娇伺夜”。 

    ⑪在一个村里,县长领我去见一位老者,说老者虽不是村长,但威望很高。六月的天是晒丝绸的,村人没有丝绸,晒的却是字画,这位老者院子里晒的字画最多,惹得好多大人都去看,他家老少出来脸面犹如盆子大。我对老者说,你在村里能主持公道,是不是因为藏字画最多?他说:连字画都没有,谁还听你说话呀?县长就来劲儿了,叫嚷着他也为村人写几幅字,立即笔墨纸砚就摆开了,县长的字写得还真好,他写的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写毕,问道:怎么样?我说:好!他说:是字好还是内容好?我说字好内容好通渭好。 

    ⑫这天下午,一场雨就哗哗地降临了。村人欢乐得如过年节,我却躺在一面土炕上睡着了,醒来,县长还在旁边鼾声如雷。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中麦客“争吵,咒骂,甚或大打出手”,与通渭淳朴的民风形成鲜明对比,衬托了通渭人家精神的高贵。 B . 通渭人家将简朴的屋舍整理得极为有序和整洁,说明这里虽物质短缺,却有着一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态度。 C . 本文叙事注重点面结合如写老者家晒字画是“点”,写“家里不能没有一张饭桌”“中堂上不能不挂字画”是“面”。 D . 本文和《秦腔》都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既有对民俗风情的浅层描摹,也有对文化意蕴的深冥观照
    2. (2) 文中与通渭县长相关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县长和“我”关于“民风”的争论,既为行文带来波折,也引出了下文对通渭人家精神世界的刻画。 B . 对县长“后脖”的细节描写,既侧面体现了通渭炎热干旱的气候特征,也暗示了其勤政为民的精神品质。 C . 县长在文中起到了线索作用,正是由于县长带“我”游通渭,才形成了文中“我”在通渭的所见所感。 D . 县长的题字体现其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深受当地文化影响,与后文“鼾声如雷”相映成趣,丰富了人物形象。
    3. (3) 第⑩段中作者连续使用三个“你”,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 (4) 贾平凹说,他写散文,鄙弃那些“题材狭窄,精神脆弱”“小、巧、甜腻”的文风,这种创作主张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4.0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陈情表》)

    材料二: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二子赐、兴。赐字宗石,少能文,尝为《玄鸟赋》,词甚美。州辟别驾,举秀才,未行而终。兴字隽石,亦有文才,刺史罗尚辟别驾。尚为李雄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救,兴因愿留,为弘参军而不还。尚白弘,弘即夺其手版而遣之。兴之在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 

    (节选自《晋书•孝友传》)

    【注释】①安乐公:蜀汉灭亡后,魏国封蜀汉皇帝刘禅为安乐公。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B .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C .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D .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矜:“不矜名节”的“矜”与“犹蒙矜育”的“矜”意思不同,与《老子四章》中“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也不同。 B . 结草:魏颗不以老人之女为父殉葬,老人为报恩结草绊倒秦将杜回,以助魏颗擒获杜回,后世用“结草”代指报答恩情。 C . 虫流:齐桓公坚决任用竖刁治国。桓公死后诸子争立,陈其尸三月不收,尸体上的虫子流出。后世以“虫流”喻功绩流传。 D . 属:“少能属文”中的“属”与《赤壁赋》“举酒属客”的“属”意思不同,与《屈原列传》“属草稿未定”的“属”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武帝读了《陈情表》后甚为感动,赞其名不虚传。李密守丧期满后又再次被晋武帝征召担任太子洗马。 B . 李密品评人物独到。他认为刘禅地位仅次于齐桓公,诸葛亮言教之语“碎”是因为交流对象为普通民众。 C . 李密曾在给人的信件上说庆父不除鲁国灾难就不会停止。李密以此典来表达对晋武帝不重用自己的不满。 D . 李兴有文才,但行为不忠。趁讨援军时背弃罗尚投奔刘弘,刘弘得知原委后夺了李兴的笏板将其遣送回去。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前两句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5. (5) 李密在晋武帝眼里“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但为何会落得被免官的下场?请根据文本概括缘由。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1. (1)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贺诗与黄诗都以登楼抒情,贺诗以“病后”登楼引发愁情,黄诗以“了却公事”引发快意。 B . 贺诗“倚楼”黄诗“倚晴”,黄诗用“倚”字虚实相兼地展现了快阁之上的“晚晴”美景。 C . 贺诗与黄诗都以对美酒的贪恋和青睐来消解愁情,黄诗以典故表达了知音难寻的落寞无奈。 D . 黄诗尾联以与鸥鸟相伴来表达归隐之志,贺诗的尾联亦如此,借负菊花之约表达归隐之志。
    2. (2) 同样登高望远,贺诗的颈联和黄诗的颔联在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蜀道难》中,借“水”突出蜀道的艰险,其中“  ”一句写激浪冲撞岩石倒流形成回旋的急流;“  ”一句写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声势浩大。
    2. (2)  司马迁所说:“女无美恶,居宫见妒”《离骚》节选)中,屈原借“  ,  ”两句,含蓄地表现了奸臣对忠贤的毁谤,寄托了自己的愤闷不平之情。
    3. (3)  《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叹惋之情跟杜甫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4. (4)  杜甫《客至》“  ,  ”两句,与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左脚踩着楼梯,右腿一提,便上了一个台阶。假如左脚一软,身便低了下去。用力踩着、踏稳,人才立定,上到一个新台阶。一阶一阶,才能登临人生高处。 

    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16.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时代感强的作品,观众往往以更为苛刻的标准评判,因为这种饱含民族共同记忆的内容,既不容轻慢,亦不① 。电视剧《大考》以独具匠心的创意、生动流畅的叙事、短小精悍的体量,真实展现了封校过年、居家办公、上网课等一系列疫情时期的特殊印记,又将安徽歙县洪灾导致高考延期的真实事件融入其中,极易令观众尤其是近年参加高考的② 及其背后的家庭产生共情与共鸣。“太真实了”“真心好看”,成了观众评论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话语。 

    电视剧创作( ),更是高于生活的审美创造。《大考》中从金和县的市井百态、中学校园等多个场景,到鼓舞人心的誓师大会、埋在书本堆的课桌、挂满墙壁的奖状等诸多细节,都充满了纪实感和亲切感。此外,两位校长翁婿关系的建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非典”时期的巧妙勾连等,又在某种程度上营造出一种镜像和③ 效果,赋予了剧作兼具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审美特征。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密联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④ 的声音。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 虽然《大考》在矛盾冲突的复杂性、表现社会生活的纵深感等方面还有可提升空间,但仍对未来的电视剧创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更贴近人民大众,更贴近时代脉搏。

    1. (1) ①②③④处填入的词语和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鄙夷  莘莘学子  互文  震耳欲聋 B . 夸大  芸芸众生  双关  振聋发聩 C . 夸大  莘莘学子  互文  振聋发聩 D . 鄙夷  芸芸众生  双关  震耳欲聋
    2. (2) 请在括号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使语义连贯,不超过15个字。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晋书•天文志》对此有具体描述,而文中提到的“辰极”,指的是北极星。 B . 其实深文也可以“浅读”,能了解基本内容,对论述方法与思辨力量有初步的印象就可以了。 C . 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感时忧国”,作家目光更多地凝聚在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上。 D . 从形式上来说,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4.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 (5) 除了关注叙事和体量这些形式上的因素,电视剧创作还应该关注哪些内容上的元素才能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请结合材料列出两条评价标准,每条不超过10个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