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清镇市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陈情表》)

    材料二: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二子赐、兴。赐字宗石,少能文,尝为《玄鸟赋》,词甚美。州辟别驾,举秀才,未行而终。兴字隽石,亦有文才,刺史罗尚辟别驾。尚为李雄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救,兴因愿留,为弘参军而不还。尚白弘,弘即夺其手版而遣之。兴之在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 

    (节选自《晋书•孝友传》)

    【注释】①安乐公:蜀汉灭亡后,魏国封蜀汉皇帝刘禅为安乐公。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B .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C .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D .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矜:“不矜名节”的“矜”与“犹蒙矜育”的“矜”意思不同,与《老子四章》中“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也不同。 B . 结草:魏颗不以老人之女为父殉葬,老人为报恩结草绊倒秦将杜回,以助魏颗擒获杜回,后世用“结草”代指报答恩情。 C . 虫流:齐桓公坚决任用竖刁治国。桓公死后诸子争立,陈其尸三月不收,尸体上的虫子流出。后世以“虫流”喻功绩流传。 D . 属:“少能属文”中的“属”与《赤壁赋》“举酒属客”的“属”意思不同,与《屈原列传》“属草稿未定”的“属”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武帝读了《陈情表》后甚为感动,赞其名不虚传。李密守丧期满后又再次被晋武帝征召担任太子洗马。 B . 李密品评人物独到。他认为刘禅地位仅次于齐桓公,诸葛亮言教之语“碎”是因为交流对象为普通民众。 C . 李密曾在给人的信件上说庆父不除鲁国灾难就不会停止。李密以此典来表达对晋武帝不重用自己的不满。 D . 李兴有文才,但行为不忠。趁讨援军时背弃罗尚投奔刘弘,刘弘得知原委后夺了李兴的笏板将其遣送回去。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前两句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5. (5) 李密在晋武帝眼里“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但为何会落得被免官的下场?请根据文本概括缘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