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大串讲:清朝的...

更新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4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嘉庆皇帝继位后,下令查抄大臣和珅的家产。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就值2.2亿白银,相当于清朝国库每年收入4000多万两的五倍多。这说明清朝(    )
    A . 官场腐败 B . 官僚机构臃肿 C . 出现财政危机 D .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 2. (2022七下·深圳月考)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描述中,符合明清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是( )
    A . 文明曙光 B . 盛世危机 C . 繁荣开放 D . 政权并立
  • 3. (2022七下·神木期末) 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1814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这主要说明清朝出现(    )
    A . 财政危机 B . 官场腐败 C . 军备废弛 D . 文化繁荣
  • 4. (2022七下·皇姑期末) 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这反映了清朝(    )
    A . 官场昏暗、官吏腐败 B . 政治清明、官吏廉洁 C . 国家强盛、国泰民安 D . 科技发达、世界领先
  • 5. (2022七下·宝安期末) 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这直接反映了清朝(   )
    A . 贪腐现象非常严重 B . 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C . 专制统治极端强化 D . 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 6. (2022七下·韶关期末) 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一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但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据此可知(    )
    A .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B .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 . 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 .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 7. (2022七下·澄海期末)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组词概括1368—1840年明清时期社会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得最准确(   )
    A . 繁荣与开放并存 B .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 . 繁盛与危机并存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 8. (2022七下·容县期末) 张帆在《中国古代简史》一书中提出:“康乾盛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也使它成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王朝"回光返照"的最后黄金时期。作者意在说明(    )
    A .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B .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C .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D . 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发展
  • 9. (2022七下·东莞期末) 下图是清朝养鸟的旗人,该群体形象表明(    )

    A . 满族子弟养尊处优 B . 民众生活富足闲适 C . 政府要员贪污腐败 D . 清朝延续尚武精神
  • 10. 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皇帝骄奢,挥霍无度 B . 吏治败坏,贪污成风 C . 国库充盈,人民富足 D . 国泰民安,经济繁荣
  • 11. 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十九年(1814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这主要说明清朝(    )
    A . 皇权加强 B . 官场腐败 C . 军备废弛 D . 财政危机
  • 12. (2021七下·蜀山期末) 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它反映出的社会状况是:(   )
    A . 文字狱的盛行 B . 官吏贪污成风 C . 商业贸易繁荣 D . 人口快速增长
  • 13. (2021七下·福田期末) 张帆在《中国古代简史》一书中提出:康乾盛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这也使它成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王朝“回光返照”的最后黄金时期。作者意在说明 (   )
    A .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B .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 .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D . 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发展
  • 14. (2021七下·滨城期末)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
    A . 繁荣与开放并存 B .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 . 繁盛与危机并存 D .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
  • 15. (2021七下·永吉期末) 与“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对应的是(    )
    A . 清代八旗兵 B . 元朝蒙古军队 C . 戚家军 D . 岳家军
  • 16. (2021七下·砀山期末)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话暗示了清朝哪个皇帝在位时贪风极盛(   )
    A . 顺治帝 B . 康熙帝 C . 雍正帝 D . 乾隆帝
  • 17. 嘉庆时有一个民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反映了当时( )
    A . 军备废弛 B . 土地集中 C . 贪污成风 D . 经济衰退
  • 18. 1700-1820年中国、欧洲经济发展情况

    GDP占世界比重(%)

    人口(百万)

    人均GDP(1900年国际元)

    1700-1820年人均GDP年增长率(%)

    1700年

    1820年

    1700年

    1820年

    1700年

    1820年

    中国

    22.3

    32.9

    138

    381

    600

    600

    0.00

    欧洲

    24.9

    26.6

    100.3

    169.5

    923

    1090

    0.14

    注:GDP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阅读上表,清朝走向哀败的表现是(  )

    A . 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下降 B . 中国GDP总量低于欧洲 C . 中国人均GDP长期停滞 D . 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 19. (2020七下·甘孜期末) 学完明清时期的历史后,四位同学分别提炼出下列主题准备演讲,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应是(   )
    A . 繁荣与开放 B . 帝国的彷徨 C . 多政权的并立 D . 经济重心的转移
  • 20. (2020七下·隆回期末) “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反映清代的社会现象是(    )
    A . 思想禁锢 B . 官场腐败 C . 军备废弛 D . 贫富分化
  • 21. (2020七下·西乡期末)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说法说的是清朝什么状况(    )
    A . 文化专制 B . 军队腐败 C . 官场腐败 D . 财政危机
  • 22. (2020七下·景县期末)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话暗示了清朝哪个皇帝在位时贪风极盛(    )
    A . 顺治帝 B . 康熙帝 C . 雍正帝 D . 乾隆帝
  • 23. (2020七下·乌兰浩特期末) 清代民间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这反映出(    )
    A . 部分官僚中饱私囊 B .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C .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 D . 军队长期养尊处优
  • 24. 清朝的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而支出却不断增多,出现了财政危机是在()
    A . 康熙以后 B . 雍正以后 C . 嘉庆以后 D . 光绪以后
  • 2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这主要反映了 (  )
    A . 官吏贪赃枉法 B . 土地兼并严重 C . 民众不堪重负 D . 农民流离失所
  • 26. 清朝出现较大的财政危机是在( )
    A . 康熙时期 B . 雍正时期 C . 乾隆后期 D . 道光时期
  • 27. (2019七下·东莞期末) 清朝嘉庆年问,洪亮吉痛斥“吏治一日不肃,则民不聊生……十余年来,督、抚、藩、臬之贪欺害政,比比皆是。”该材料集中反映(    )
    A . 吏治腐败 B . 灾荒严重 C . 党争严重 D . 军备废弛
  • 28. (2018七下·南宁期中) 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