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1题

更新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35 类型:二轮复习
一、真题
  • 1. (2023·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

    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料,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一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张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

    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

    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学界一直存在着“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试图将考古学文化体系纳入三皇五帝的古史框架体系之中,似乎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发现并证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但研究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治史思路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考古学在重构中国上古史中的作用。比如,考古发现与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文明形成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地位,奠定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传统的基础,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尽管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所在地,在学术界仍有争议。我们对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应该开展扎实的田野工作并展开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与阐释,而不是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它是否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并为此争论不休。

    (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考古学者对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更侧重发掘能体现古代物质文化面貌的大型遗址。 B . 考古发现可以为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提供参考、印证和补充,让历史的内涵更丰富。 C . 考古证明,“证经补史”的传统史学思路,很难为中国上古史提供叙述与解释体系。 D . 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开展更为扎实的研究。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考古学能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 B . 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将传统历史学作为参照,用以凸显考古学的独特价值。 C . 第二段和第四段列举诸多考古发现,是为了证明考古学具有延伸历史轴线的功能。 D . 第三段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出土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能为其所属时期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佐证。 B . 中国考古学的众多研究成果证明,“三皇五帝”只是神话传说,而非实有其人。 C . 在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发现了有关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信息。 D . “考古写史”立足于考古发现,与以文献为本位的“证经补史”研究路径不同。
二、基础
  • 2. (2023高二下·南充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文学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这个“现实”是包含几亿读者、上千万写作者、数十万签约写作者、数百家网站、数万部作品的网络文学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看,凡是那些在互联网上首发的作品都是网络文学;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只有那些在互联网上首发,与网络读者产生互动,并以此创作获得收入的文学作品才可称为网络文学。中国网络类型小说接续的是中国传统类型小说的文脉,有人将网络文学称为中国当代通俗小说。从文学的功能上说,网络文学关注的首先是文学的娱乐功能,当然文学的认识、教育功能在网络文学中并没有失去,只是网络文学更注重读者体验,更强调寓教于乐。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以现代精神和现代的形式完成了文学的现代变革。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对象是鲁迅所批判的封建旧文学,陈独秀所说的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从形式上看,网络文学将五四文学批判的旧文学(类型化的通俗小说)重新复活了。那么,网络文学是否在走历史的回头路呢?

    网络文学与五四新文学面对的历史语境不一样。五四新文学面对的是晚清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局面。救国、图强是文化先驱们面临的根本任务,因此他们认为应当致力于器物之变、制度变革和文化变革。中国现代文化变革借助于文学,通过文学改变国民的精神灵魂。中国现代文学是写实的文学,普通平民代替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成为作品的主人公,现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了祥林嫂、阿Q、觉新、祥子等悲苦的人物形象,整体风格是沉郁的、悲凉的。在文化上,积极向西方学习,以民主、科学、自由、博爱、平等、个性解放等现代思想对国民进行精神启蒙。在文学形式上,借用欧化的语言和欧化的形式,开启了中国文学的“雅化”道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网络文学面对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文学开始边缘化。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全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学对民众启蒙的意义下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文学的世俗化色彩增强,文学的消遣功能增加,网络媒体的普及应用与中国社会的世俗化和多元化发展相契合,娱乐化的网络文学应时而生。

    网络写作发表的环境与传统文学有根本的不同,写作的内容和风格自然也有较大改变。在网络上,作者和读者不喜欢一本正经地说话,轻松、戏谑的表达成为网络流行的语言风格。在网络语境中,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网络流行语、符号、表情等,各种调侃、有趣的表达写进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的兴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成就的表征:改革开放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大批通俗化、消遣性的文学作品通过互联网获得了读者;改革开放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人有大量的消遣娱乐时间来阅读小说;改革开放以来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使网络文学广泛吸收、借鉴中外文化与文学资源;改革开放4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力,为网络文学提供了文化自信,带来了网络文学积极、开朗、乐观的格调。

    (摘编自周志雄《文学史视域中的网络文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类型小说具有认识和教育的功能,中国网络类型小说也保留了这些文学功能。 B . 面对落后挨打的局面,五四新文学试图寻求器物、制度、文化的变革以实现救亡图强。 C . 中国现代文学变革,在作品的主人公身份、思想文化、文学形式三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D . 改革开放为网络文学兴起提供了良好环境,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较于网络文学对娱乐功能和读者体验的重视,传统文学更侧重于将娱乐当做实施教化的途径。 B . 现代文学革命批判封建旧文学、贵族文学和山林文学,可见这些文学在精神和形式上无可取处。 C . 网络文学同五四文学所批判的类型化的通俗小说在形式上有相似处,但在内容上已经与时俱进。 D .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全民文化水平提高,文学的消遣功能大于启蒙意义,文学边缘化成为必然。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网络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区别(    )
      A . 前者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计划经济开始转型的形势,后者面对晚清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局面。 B . 前者借助网络语境中的表情符号等形成轻松有趣的风格,后者用欧化的语言和形式,开启了中国文学的“雅化”道路。 C . 前者借鉴西方文化与文学资源的同时具有文化自信,后者积极地向西方学习民主、科学、自由、博爱等现代思想。 D . 前者得益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呈现出积极、开朗、乐观的格调,后者肩负特定的历史使命,整体风格沉郁、悲凉。
  • 3. (2023高二下·高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理论来自人民,是因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深扎根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从黄土地到黑土地、从吕梁山区到罗霄山脉、从零下十几摄氏度到海拔4000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深深植根人民群众、积极吸收人民群众智慧的科学理论。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把握客观情况变化,及时概括提炼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坚持理论为了人民,是因为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入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一系列重大思想观点,彰显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坚持理论造福人民,是因为理论创新的目的是要切实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解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党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既立足客观历史条件,又深入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而一切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得到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造福人民的理论。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造福人民作为理论创新的价值旨归,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摘编自人民网,2023年2月15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源泉,只要根植于人民群众,就可以推进理论创新。 B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真理最早是由中国共产党发现的。 C . 如果能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深入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就能确保党的理论永葆生机。 D . 理论创新的目的是要切实为民众谋利益、办实事、解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是有力佐证。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为立论基础,从理论来源、理论创建目的、理论创新意义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B . 文章总体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论党的理论的本质属性,再按照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具体展开,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C . 文章主体部分多处采用了引用论证,不仅加深了读者对作者文章观点的理解,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 . 文章反复使用“人民”“理论”“实践”“发展”“创新”等词语,具多用句法整齐的长句,既突出了论述的重点,又增强了说理的效果。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坚持理论为了人民,可以精准诠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B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论创新产物,实践证明,它是造福人民的理论。 C . 理论创新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D . 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充实而有保障,证明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的理论。
三、巩固
  • 4. (2023高二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谢灵运诗意境阔大悠远,风格恢宏豪放,深得李白、苏轼、辛弃疾和陆游等人的推崇。白居易论其诗“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读谢灵运诗》,意谓谢诗乃境界阔大深邃与深细清丽之统一。谢灵运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谢灵运在描写山水景色之中,融入了完整而悠远的时空意识。最常见的是朝夕昏旦等时间词的大量使用,开拓了诗的意境。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云“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浓缩一天的盘桓,使气候变化、山水清辉的描写,都纳入一个大时空意境之中。又如《七里濑》云:“羁心积秋晨……日落山照曜……”从秋晨写到落日,从而赋予寄寓诗人遭到“迁斥”悲慨的秋色以开阔的意境,既渲染了伤怀之情,亦使诗歌境界不至狭小,与后面借异代前贤以自解的大时空意识相统一。这种时空意识,甚至延长多日乃至一年四季。如《登庐山绝顶望诸峤》;“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不只朝夕昏旦,甚至从春至冬,时间跨度的延长,也意味着景色空间的拓展,使得诗的意境变得更为辽阔悠远,情感更为深厚。

    其次,在谢灵运山水诗中,方位词的频繁使用,也大大拓展了诗歌意境。《登江中孤屿》开头说“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给后面对江中孤屿的描写提供一个大背景,注入雄阔之气。《田南树园激流植楥》中的“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两句,给诗人幽居的田南园景色展开一个广阔辽远的大视野;既尽诗人幽居之趣,也与最后抒发物我一体超越生死的大境界相融合,无论对诗境阔大的开拓,还是情感深邃的渲染,方位词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使诗人对山水景色细趣密玩的描写,不致狭窄和琐碎。

    再次,数量词的有意使用,也成为谢灵运山水诗境界间大恢宏、情感内涵深厚的主要原因。如《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诗云:“不有千里掉,孰申百代意。”意谓没有千里之游,焉能体会古人远游山水之意,此二句赋予沿途情景以高远雄深之气。又如“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白石岩下径行田》)、“越海陵三山,游湘历九巍”(《初发石首城》等,都是大手笔的勾勒,给诗中即使是琐细铺陈的描绘,也注入了大气象,驱使它们共同构成诗歌壮阔雄深的境界。

    最后,以超越时空甚至超越现实的人物和传说入诗,也增加了谢灵运山水诗悠远深厚的境界和情感内涵。他在《入东道路》中说:“满目皆古事,心赏贵所高。”很典型地说明谢灵运在山水景色描写中,总是不自觉地进入历史的氛围里,其游赏于山水景色是历史感与现实感的互相交融,从而使其山水诗的意境,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宏大悠远的艺术特点,并非只是眼前一时情景融合的意境而已。

    此外,谢灵运好以老庄佛教之理入诗,也具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如《过瞿溪山饭僧》,诗中抒写灵鹫净土之想和以大乘智慧分别诸法超拔三界之苦,与开头所写的瞿溪山幽深清雅意境和僧人们简朴生活融为一体。由于老庄佛教中多有超尘脱俗的人物故事和传说,谢灵运喜欢引之入诗,从而也给眼前的山水景色,敷上了一层超世的色彩。

    谢灵运乃乌衣子弟,性豪奢,行事多逾矩度;他深受玄佛思想影响,加上性乐山水、官场失意,便以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豪纵的气势,对自然山水既细趣密玩,又大手笔勾勒,加上玄思理悟和丰富想象,从而创作出恢宏豪宕、深邃厚重的山水诗。

    (摘编自蔡阿聪《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时空意识》)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方位词的使用不仅开拓了诗歌境界,还渲染深邃的情感,给诗人对山水景色细趣密玩的描写注入雄阔之气。 B . 山水诗要构成壮阔雄深的境界,应该用大手笔来勾勒,注入大气象,无需对景物展开琐细铺陈的描绘。 C . 谢灵运在山水景色描写中,总是不自觉地进入历史的氛围里,这使其山水诗作具有超越时空、宏大悠远的艺术特点。 D . 谢灵运喜欢以老庄佛教中超尘脱俗的人物故事和传说入诗,使笔下的山水景色有了超世的色彩。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点明谢灵运诗具有超越时空、宏大悠远的特点,主体部分具体阐述如何做到的,各分论点之间呈递进关系。 B . 文章引用“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一句论证了时间跨度越长,诗的意境也越辽阔悠远,情感也越深厚。 C . 文章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引用谢灵运自己的诸多诗句加以分析,使论述严谨有说服力。 D . 文章虽然是学术小品文,但论述条理清晰,结构明朗,语言深人浅出,使得专业性的文章也能平易近人。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白、白居易、苏轼、辛弃疾和陆游等人推崇谢灵运的山水诗是因为他的诗既阔大深邃,又深细清丽。 B . 谢灵运在描写山水景色之中,融入了完整而悠远的时空意识,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具有独创性。 C . 山水诗不仅要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还可以融入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以增加宏大境界和情感内涵。 D . 谢灵运能够创作出深邃厚重独具特色的山水诗,主要是因为他有着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 5. (2023高一下·丰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完成问题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类对人类命运走向充满好奇、不安和焦虑,而电影可以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来呈现这种好奇、不安和焦虑。于是,科幻电影成为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息息相关的重要电影类型。

    科幻电影能将科技、文创、人才等资源进行网络化连接,综合展现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实力。2020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近年来,我国科幻电影成绩显著《流浪地球》(2019年上映)《熊出没·重返地球》(2022年上映)等片,均收获较好口碑。

    当前,中国科幻电影寻找到了价值基石和文化精神内核,并且正试图构建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就拿《流浪地球》来说,其构建了自成体系的世界观。这部影片引发人们思考未来当地球遭遇重大灾难时,人类社会规则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利用科学技术自救,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深层次的人文情怀和环保意识,是中国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的中国智慧。过去,国人习惯观看外国科幻灾难片,这些影片多通过塑造孤胆英雄的形象来传达一国文化理念。今天,中国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重磅科幻片,这些影片能传达我们关于全球气候、和平发展等重要议题的态度和话语,能体现我们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

    中国科幻电影的从业人员成长于快速发展的产业环境,他们积极寻找中国科幻影的创新之路。科幻电影的兴衰与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紧密相关。中国科幻电影的兴旺与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密切相关。随着中国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迅发展,科幻电影从业人员也将提升跨学科认知能力,进一步开阔思想视野,进而保障新的可能性。

    中国电影业界注重发展和完善现代电影的工业化标准。电影工业化标准涉及一整套分工明确的专业流程。科幻电影在美术、道具、服装、特效、表演、音效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基本特征。中国电影行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在科幻电影制作方面已初步取得了从“想得到”到“做得到”的进步。仍以《流浪地球》为例,到这部影片拍摄完成为止,工作人员共制作了10000多件道具和2000多个特效镜头。中国科幻电影的电脑特效、CG虚拟画面、全息VR动作捕捉技术等,成为中国影迷们的新谈资。

    可以说,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可期。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理论研究和概念开拓还需不断加强。中国科幻电影不能满足于通过改编科幻文学作品来创作作品,还需与动漫、游戏等领域建立联系,探索新的创作路径。期待中国电影人打造出更多既体现国文化特色、贴合中国发展的历史和实践,又能引发全人类思想共鸣,甚至引领行业潮流的优秀科幻电影作品。

    (摘编自郭海燕《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可期》)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幻电影可以展现先进科学技术的力量,可以激发人类对人类命运走向的好奇心,可以反映人类对人类命运走向的不安和焦虑。 B . 《流浪地球》以未来地球遭遇大灾难为背景展开叙事,体现出人文情怀和环保意识,蕴含着中国智慧,构建了自成体系的世界观。 C . 中国科幻电影的从业人员在寻找中国科幻电影的创新之路的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自己的跨学科认知能力,不断开阔自己的思想视野。 D . 目前,中国科幻电影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产业环境不佳;理论研究、概念开拓不足;创作路径较为单一,以改编科幻文学作品为主。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主体内容围绕“中国科幻电影未来实可期”这一话题,从政策支持、逻辑体系构建、从业人员培养等方面展开论述。 B . 第三段先亮出该段的观点,然后以《流浪地球》为例论证观点,最后分析外国科幻灾难片和国产科幻片的今昔变化。 C . 第五段以《流浪地球》为例,通过列数据,突出了《流浪地球》道具多、特效镜头 多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该段的观点。 D . 文章末段先以首句总结前文,再简要阐述中国科幻电影未来面临的困难,最后表达对中国科幻电影美好未来的期许。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展现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 B .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从业人员创作热情高等利好条件,我国科幻电影成绩显著,优秀作品不断产生。 C . 过去,国人因崇拜英雄、对他国文化好奇而习惯观看外国科幻灾难片:现在,国人因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而喜欢观看国产科幻电影。 D . 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快速发展,并形成了符合自身特征的工业化标准,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标准的具体内容引起中国影迷们的关注。
四、提升
  • 6. (2023高二下·周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或学术形态,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先秦时期的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到了汉代,儒学成了经学的支柱。魏晋时期的儒学则受了玄学的影响。宋明时期的儒学,主因经以识义理,被称为宋学。清代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又演变为汉学,但又不同于汉代的经学。近代的儒学,因受西学的影响,又有自己的特点。纵观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儒学。每一时期的儒学,又分化为许多流派,相互争论。我们不能依儒学中的某一流派的思想谈儒学的特点,也不能脱离与其对立的学派谈儒学的特质。

    儒学特质的具体表现为:第一,厚人生,黜彼岸。儒学总是关心或重视人间即生人的生活,而不追求或向往死后或来世的幸福。此种现实主义人生观始于孔子。如关于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他认为应致力于生人之事,不必追问死后之事。

    第二,明伦理,主自律。无论哪一派儒学都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以此来调整人际关系,并以圣人为人格的最高标准。儒家所推崇的圣人,是指道德境界最高尚的人。孔子、孟子、荀子都以此自勉,并教育其学生。儒家学者,都是伦理学家,其著述皆谈道德问题。在儒家看来,道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就维持生产和生活来说,道德贵于刑罚或法律的制裁,“德教行而民康乐”,“法令极而民哀戚”(《大戴礼记•礼察》)。这两条为后来儒家学者所发扬。

    第三,合人群,辨等差。儒学各派都将社会看成是集合体,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或为家族或为国家或为天下中之一员,群体受到损坏,个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因此,儒学总是置家、国、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群体的利益。但是人群又不同于兽群,内部又分为许多层次。个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各有自己的分位和职责,各尽其职,方能有秩序地从事于生产和生活。孔子批评当时的隐者“欲结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孟子则提出“人伦”说,将人际关系分为五个层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被称为“五伦”。认为维系五伦关系,是每一位成员应尽的义务,所谓“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儒家学者以群体的利益为公,以个人的追求违背群体的利益为私,从而尖锐地批判了佛道两家的出世主义。

    儒学的思想特质,既不同于先秦的墨家道家和法家,也不同于汉代以后佛道两家。它们不仅宗旨不同,而且长期辩论不已。封建时代的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特质突出地表现在同佛道两大系统的对比中。儒学的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现实主义即肯定自然和社会,对实在的世界不采取回避的态度,特别是对人类现实生活采取积极的立场,其论宇宙和人生,其谈理想,其思维方式以及治学方法,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而佛道两家的思想特质,可以称之为避世主义,或者屈服于自然,或者幻想超越自然,而对人生都采取消极的甚至于否定的立场,从而追求一种自我解脱的精神境界或彼岸世界。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一种学术形态的儒学,它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清代儒学演变为汉学,即由汉代的经学演变而来的汉学。 B . 我们要想把握儒学的特质,既要综合儒学中的各个流派的思想,又要结合与儒学相对立的学派的思想。 C . 儒学思想特质,和先秦的墨家道家法家以及汉代以后的佛道两家都不同,它们宗旨不同,长期辩论不止。 D . 封建时代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特质概括为现实主义,佛道两家的思想特质概括为避世主义。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由谈儒学的演变发展入手,然后论述儒学特质的三个具体表现,最后把儒学的思想特质抽象概括为现实主义。 B . 文章第3段引用《孟子•滕文公上》和《大戴礼记•礼察》中的句子,证明了儒家有“道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的思想。 C . 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使得对儒学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论述有理有据、观点鲜明。 D . 文章末段对比了儒家和佛道的思想特质,儒家是积极的立场,佛道是消极的立场,但作者只是客观论述,没有贬斥佛道。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厚人生,黜彼岸”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始于孔子,孔子认为人应当致力于人间的生活,不必追求或向往死后或来世的幸福。 B . 儒家所推崇的圣人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儒学以圣人为人格的最高标准,孟子、荀子不仅以此自勉,还用来教育他们的学生。 C . 儒学总是置家、国、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群体的利益,因为群体受到了损坏,个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 D . 儒学“人伦”的内涵即“群体中的个人,各有自己的分位和职责,要各尽其职”,“五伦” 就是孟子提出的具体的五种人伦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