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周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或学术形态,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先秦时期的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到了汉代,儒学成了经学的支柱。魏晋时期的儒学则受了玄学的影响。宋明时期的儒学,主因经以识义理,被称为宋学。清代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又演变为汉学,但又不同于汉代的经学。近代的儒学,因受西学的影响,又有自己的特点。纵观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儒学。每一时期的儒学,又分化为许多流派,相互争论。我们不能依儒学中的某一流派的思想谈儒学的特点,也不能脱离与其对立的学派谈儒学的特质。

    儒学特质的具体表现为:第一,厚人生,黜彼岸。儒学总是关心或重视人间即生人的生活,而不追求或向往死后或来世的幸福。此种现实主义人生观始于孔子。如关于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他认为应致力于生人之事,不必追问死后之事。

    第二,明伦理,主自律。无论哪一派儒学都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以此来调整人际关系,并以圣人为人格的最高标准。儒家所推崇的圣人,是指道德境界最高尚的人。孔子、孟子、荀子都以此自勉,并教育其学生。儒家学者,都是伦理学家,其著述皆谈道德问题。在儒家看来,道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就维持生产和生活来说,道德贵于刑罚或法律的制裁,“德教行而民康乐”,“法令极而民哀戚”(《大戴礼记•礼察》)。这两条为后来儒家学者所发扬。

    第三,合人群,辨等差。儒学各派都将社会看成是集合体,认为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或为家族或为国家或为天下中之一员,群体受到损坏,个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因此,儒学总是置家、国、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群体的利益。但是人群又不同于兽群,内部又分为许多层次。个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各有自己的分位和职责,各尽其职,方能有秩序地从事于生产和生活。孔子批评当时的隐者“欲结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孟子则提出“人伦”说,将人际关系分为五个层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被称为“五伦”。认为维系五伦关系,是每一位成员应尽的义务,所谓“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儒家学者以群体的利益为公,以个人的追求违背群体的利益为私,从而尖锐地批判了佛道两家的出世主义。

    儒学的思想特质,既不同于先秦的墨家道家和法家,也不同于汉代以后佛道两家。它们不仅宗旨不同,而且长期辩论不已。封建时代的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特质突出地表现在同佛道两大系统的对比中。儒学的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现实主义即肯定自然和社会,对实在的世界不采取回避的态度,特别是对人类现实生活采取积极的立场,其论宇宙和人生,其谈理想,其思维方式以及治学方法,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而佛道两家的思想特质,可以称之为避世主义,或者屈服于自然,或者幻想超越自然,而对人生都采取消极的甚至于否定的立场,从而追求一种自我解脱的精神境界或彼岸世界。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一种学术形态的儒学,它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清代儒学演变为汉学,即由汉代的经学演变而来的汉学。 B . 我们要想把握儒学的特质,既要综合儒学中的各个流派的思想,又要结合与儒学相对立的学派的思想。 C . 儒学思想特质,和先秦的墨家道家法家以及汉代以后的佛道两家都不同,它们宗旨不同,长期辩论不止。 D . 封建时代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特质概括为现实主义,佛道两家的思想特质概括为避世主义。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由谈儒学的演变发展入手,然后论述儒学特质的三个具体表现,最后把儒学的思想特质抽象概括为现实主义。 B . 文章第3段引用《孟子•滕文公上》和《大戴礼记•礼察》中的句子,证明了儒家有“道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的思想。 C . 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使得对儒学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论述有理有据、观点鲜明。 D . 文章末段对比了儒家和佛道的思想特质,儒家是积极的立场,佛道是消极的立场,但作者只是客观论述,没有贬斥佛道。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厚人生,黜彼岸”的现实主义人生观始于孔子,孔子认为人应当致力于人间的生活,不必追求或向往死后或来世的幸福。 B . 儒家所推崇的圣人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儒学以圣人为人格的最高标准,孟子、荀子不仅以此自勉,还用来教育他们的学生。 C . 儒学总是置家、国、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群体的利益,因为群体受到了损坏,个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 D . 儒学“人伦”的内涵即“群体中的个人,各有自己的分位和职责,要各尽其职”,“五伦” 就是孟子提出的具体的五种人伦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