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反射

更新时间:2023-06-21 浏览次数:3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遂宁) 生物课上,同学们列举了一些关于反射的例子,其中属于条件反射的一项是( )
    A . 吃李子流唾液 B . 看小说感动得哭了 C . 小孩夜间尿床 D . 手碰到火立即缩回
  • 2. (2023·怀化) 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是(    )
    A . 望梅止渴 B . 谈虎色变 C . 吃梅止渴 D . 排尿反射
  • 3. (2016·临沂) 下列反射全部属于简单反射的一组是(  )

    A . 膝跳反射、排尿反射 B . 谈虎色变、眨眼反射 C . 杯弓蛇影、缩手反射 D . 望梅止渴、排尿反射
  • 4. (2012·百色)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 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 . c 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 C . d 能将来自c 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 D . e 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 5. (2022七下·武邑期末) 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 排尿反射 B . 眨眼反射 C . 谈虎色变 D . 膝跳反射
  • 6. (2022七下·天河期末) 下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当被试者夹住尺子时,手指的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  )

    A . 感受器 B . 神经中枢 C . 效应器 D . 传入神经
  • 7. (2022·红花岗模拟) 九年级学长即将迎来体育中考,他们热火朝天地进行相关中考项目训练,下列哪个活动是非条件反射(   )
    A . 小晨熟练地绕杆运球 B . 小红熟练地垫排球 C . 听到哨声,同学们立即开始跳绳 D . 汗水流到小明的眼睛,小明眼晴闭住
  • 8. (2022七下·长葛期末)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的视觉形成部位在视网膜 B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 .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D . 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后走进教室,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 9. (2022·陇县模拟) 第23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是基本的交通规则,这有助于保证交通安全。下列选项与“看到红灯要停步”反射类型不相同的是(  )
    A . 听到上课铃响尽快回教室 B . 听到警报声响有序撤离 C . 看到危险标志主动避让 D . 无意碰触到针尖时手迅速回缩
  • 10. (2023·齐齐哈尔模拟) 升旗时,同学们听到雄壮的国歌,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地向国旗敬礼,内心万分激动。下列关于同学们在升旗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升旗时同学们的反应只靠神经系统调节 B . 听觉的产生是在耳蜗内 C . 五星红旗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 D . 同学们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 11. (2022·常德) 当快速牵拉a处所在的骨骼肌,会在d处检测到神经冲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 . 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 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D . 刺激d处不会引起a处所在的骨骼肌收缩
  • 12. (2022七下·袁州月考) 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1]为传出神经,[3]为传入神经 B . [2]为神经中枢 C . [5]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D . [4]为效应器,里而有运动神经末梢
  • 13. (2023·潍坊模拟) 切断脊髓后,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反射会消失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脊休克发生一段时间后,由大脑控制的随意运动不能恢复,但某些简单反射可恢复,如排尿反射恢复正常,屈肌反射比正常时加强,而伸肌反射比正常时减弱。之后若再切断脊髓,脊休克不会重现。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 . 脊髓支配的某些反射活动受大脑调控 C . 大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减弱了伸肌反射 D . 脊休克是由脊髓突然失去了与大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所致
  • 14. (2023·安徽模拟) 医生用针刺激某病人的食指时,他没有发生缩手反射;但当他听到医生的指令时,却能缩手。根据如图分析,此人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

    A . ①、② B . C . D .
  • 15. (2022七下·大安期末) “倒车,请注意!”路人听见提示音后,可以及时躲避车辆,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听觉形成在耳蜗中 B . 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 这种反射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D . 听到倒车提示音进行躲避是简单的反射
  • 16. (2022七下·南沙) 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手被针扎时,没有感觉到疼痛就完成了缩手反射。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缩手反射属于复杂的反射 B . a结构是指该反射弧的感受器 C . 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e→d→c→b→a D . 若d处受损切断,不影响反射活动
  • 17. (2021九上·揭东期末)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71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当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的惨烈场景,很多观众潸然泪下,从神经调节的角度看,这属于___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中。
    A . 非条件脊髓 B . 非条件大脑 C . 条件 脑干 D . 条件 大脑
  • 18. (2022·永州)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视觉形成于视网膜 B . 膝跳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C . 耳蜗里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 D . 脑干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和协调肌肉的运动
  • 19. (2023·耿马模拟) 下列反射活动中,不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 谈论酸梅时分泌唾液 B . 小红听到恐怖事件时心里紧张 C . 观众看滑稽小品时开怀大笑 D . 行人听到汽车喇叭声迅速躲避
  • 20. (2023·垦利模拟)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21岁时患上脊髓侧索硬化症,也称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下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运动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神经纤维两部分 B . 若④受损伤,刺激①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C . 杯弓蛇影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③ D . 图中②③④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二、读图理解题
  • 21. (2023·滁州模拟)   如图是针刺手指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把针尖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2. (2)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标号[]。
    3. (3) 针刺能感觉到疼痛,但无法完成缩手反射,受损部位可能是
    4. (4) 图中的⑤是效应器,表示 肌群。
  • 22. (2022·泰州) 医务人员在某次事故救援中发现徐阿姨腰部被重物压住,头面部未见明显损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她身上的重物,然后对其进行诊断和救治。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时,要求其在闭眼状态下用食指触摸自己的鼻尖,她始终不能准确触摸,由此判断其脑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2. (2) 医生用小橡皮锤迅速敲击其膝盖下方的韧带,发现小腿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弹起。请用标号和箭头写出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路径,该反射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 (3) 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或沉溺于上网打游戏,容易使图中的①的凸度过大甚至造成眼球前后径过长,结果使物像落在(填图中的标号)的前方,形成近视,可配戴透镜进行矫正。
三、资料分析题
  • 23. (2023九下·乾安期中) 资料分析

    材料一:“植物人”的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且“植物人”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所以“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

    材料二:反射弧结构模式,如图所示:材料二:反射弧结构模式,如图所示:

    材料三:小明在参加体育中考的“男生1000米”测试时,监考发令员发出“各就各位”的口令后,打响发令枪;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耳蜗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后迅速起跑。

    1. (1) “植物人”有自主呼吸和心跳,原因是。“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失去了的控制。
    2. (2) 材料二为反射弧模式图,请在图中找出传入神经是(填序号)。
    3. (3) 资料三听到裁判鸣枪到迅速起跑,从反射的类型看,这是(填“复杂”或“简单”)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是
四、实验探究题
  • 24. (2022七下·袁州月考) 亮亮看到邻居家的宠物猴子,可根据主人的指令完成很多动作,比如握手、回笼、吃饭等。他想小狗也很聪明,通过训练应该也能完成一些复杂的动作吧。于是他买来2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首先通过吃饭开始。他把喂食的地点定在阳台上,每日三次喂食,每次喂食前击掌。一个月后,亮亮发现小狗只要听到击掌声,即使不喂食,也会跑到阳台食盆前等候。
    1. (1) 亮亮在实验时提出的问题是
    2. (2) 实验中,小狗听到击掌声到阳台食盆取食,这一反射活动属于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3. (3) 如果小明进一步实验,只给小狗击掌声的刺激,而不喂食,长此以往,预期的实验结果是这说明
    4. (4) 由(3)实验结论思考一下,对于学习的知识应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