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南山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三诊模...

更新时间:2023-05-08 浏览次数:43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①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长城就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长城保护管理实践被认为,为各国开展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今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的“云游长城”系列公益产品正式上线,其中的“数字长城”又为长城保护增添了新屏障,为长城宣传增添了新窗口,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用数字化方式向长城这个不朽的人类历史记忆致敬,昭示了中国的数字化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开辟新空间、赋予自己新意义的轨迹。

    ②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是信息管理,从信息的挖掘、存储到信息的处理和再利用,几乎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而这些维度,正是数字化的天然优势。从符号学与传播学角度看,这种历史信息管理,就是数字化时代新的历史书写方式。“数字长城”是这种历史书写的代表。长城绵延万里的宏阔气势、风雨屹立的深厚力量,决定了这种书写的风骨和气韵。从本质上说,数字化是记录符号的一次革命性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历史意识的觉醒和深化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农耕文明大国,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对过往经验的重视。而记录历史,从来就是催生数字、文字等符号发展的关键动力。结绳记事,“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其用途是解决口述的不稳定性与模糊性,代替不可靠的社会记忆。传说中发明结绳记事和造字的人,正是担任黄帝史官的仓颉。《周易》中伏羲画八卦,数、字一体,自古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周易》是史书。从殷商时期甲骨文、青铜铭文到历代勒石,大多是记史。当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又一次演绎了历史意识与记录方式如影随形的关系,这种文化行为本身就是沿续千百年来的传统。

    ③在过去几十年里,数字技术每一步发展,都迅速反应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更迭历史书写的文本。从数字化到数智化,重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面貌。最早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扩大了记录范围,提升了记录能力,特别表现在立体式搜寻、场景式留存,尽可能形成血肉饱满的系统档案。进而借助智能化、智慧化手段,在读者、观众参与互动过程中,在共创共享的审美体验中,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④“数字长城”就走过了这样的历程:为了构建逼真的环境和提供优质的体验,“数字长城”中综合创新式运用了很多前沿的游戏技术能力;为了高精度还原真实长城场景,技术团队对喜峰口长城进行了毫米级测量,采集超过5万张素材,最终生成了超10亿面片的超拟真数字模型;为了还原真实的长城自然环境,通过腾讯自研的PCG生成技术,在周边山体“种植”超20万棵树;基于实时渲染和动态光照技术,用户可以在里面移步换影,看到树影婆娑,也可以感受早晨、中午、黄昏的美景变化。同时,为了让用户在手机上就能获得3A级的观看效果和交互体验,他们还将云游戏技术应用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次。

    ⑤书写历史作为一种可控的行为意愿,既记录中国文化,也受到中国文化的规训,是中国历史观、伦理观、美学观的集中表达,体现出真、善、美的一贯追求。以“数字长城”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借助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优势,把这样的理念表达得既有传统感又有时代感,由此把数字产品的制作者和欣赏者凝聚起来,共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人。

    (摘编自孙若风《文化传承的数字化担当》)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用数字化方式保护长城等文化遗产,也使得中国的数字化开辟了新空间和赋予了自己新的意义。 B .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信息的挖掘、存储以及信息的处理和再利用的工作。 C . 记录历史是催生数字、文字等符号发展的关键动力,可见符号数字化和历史意识的觉醒、深化密切相关。 D . “云游长城”的上线,彰显了对长城的保护实现了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转化,创新了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通过对长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的分析,证明了当今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的重要性。 B . 文章第①段用两个新闻事件直接阐述利用数字化方式保护长城的直接原因和价值意义。 C . 文章第②段以仓颉发明结绳记事与伏羲画八卦为例,证明了古人对记录历史十分重视。 D . 文章第④段使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手法,形象地展现出“数字长城”走过的历程。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器大者声自宏,数字化时代,“数字长城”健笔如椽。长城被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数字技术功不可没。 B . 历史意识与记录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时代做出的正确选择。 C . 数字技术的发展,先进行数字化,再进行数智化,重塑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面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D . 要使数字产品的制作者和欣赏者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传人,就得主要依托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在气象定义中,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雾和霾虽然是不同的天气现象,但在空气悬浮颗粒物多、空气质量偏差的时候,雾、霾也可以相互转化,早晨或傍晚空气相对湿度大的时候多为雾,白天空气相对湿度小的时候则为霾。于是对普通公众而言,“雾霾”这样的固定搭配词,几乎成了空气污染的代名词。

    (摘编自中国天气网《从雾霾到蓝天:十年历程回顾中国战霾记》)

    材料二:

    据《纽约时报》报道,来自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发现导致中国冬季雾霾的“新罪魁祸首”——甲醛,这可能为中国在雾霾治理上提供新的方向,为改善北京及一些东北部城市的空气质量带来极大帮助。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国空气污染中的主要颗粒物是硫酸盐,但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甲醛和二氧化硫反应产生的羟基甲磺酸盐也是空气污染物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努力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情况下,“极端空气污染事件”依然存在的问题。

    报道称,中国治理雾霾的努力最近集中在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上,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本次的研究给出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即有针对性地减少汽车和工业精炼中甲醛的排放。我国相关部门决定采纳建议,予以实施。

    (摘编自观察者网《中美科学家:甲醛是导致中国雾霾的“新罪魁祸首”》)

    材料三:

    据报道,美国加州南部海岸最新测试表明,海洋表面在夜晚会吸收雾霾中的氧化氮,大约一个夜晚可以消除雾霾中15%的化学物质。

    研究小组指出,2月份的一个夜晚,正巧风流将污染空气从洛杉矶盆地吹至海岸线区域,使研究人员能够跟踪分析氧化氮气体吹过海洋表面时所发生的变化。

    为了跟踪大气层氮循环,他们研究分析了五氧化二氮,它是氧化氮氧化后的分子结构。它能够与海盐中的氯化物发生反应,例如:反应形成硝基氯。

    当阳光照射次日清晨海面上的硝基氯,将产生氧化氮,并释放氯基物质,“攻击”其他分子并发生反应形成臭氧。一个大气化学家小组分析了五氧化二氮分子的“源与汇”——证实它们在空气中消失,被海水吸收。

    (摘编自中华自然科学网《科学家研究表明:海洋是天然雾霾净化器》)

    1. (1) 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一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雾和霾虽属不同天气现象,但二者搭配常代表空气污染,它们的产生都离不开微小的尘粒、烟粒等,且水平能见度低于10公里。 B . 减排二氧化硫后,极端空气污染事件仍有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忽视了甲醛和二氧化硫反应的生成物也能污染环境。 C . 自从科学家发现我国冬季雾霾的“新罪魁祸首”,相关部门就制定了一系列改善空气质量的新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 . 雾霾中的氧化氮氧化后能够与海盐中的氯化物发生反应,产生硝基氯,硝基氯在晚上经过一系列反应后,最终生成臭氧。
    3. (3) 上述材料中关于雾霾的研究与治理,给我们以后的科学研究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本一:

    山乡巨变(节选)

    周立波

    ①过了九点,互助组的八户到齐了,除这以外,来了二十一家单干户,有现贫农,新老下中农,也有新老上中农。全体到会的,一共是二十九户。看见该来的人都到了,刘雨生把大家叫进厢房。这位单单瘦瘦的青皮后生子,站在桌边,背着灯光,面向人群,从从容容做报告。他没有稿子,也不拿本本,却把邓秀梅和李主席在支部会和代表会上的讲话,传达得一清二楚。

    ②解放前,刘雨生家里顶穷。他只读得两年私垫。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现贫农;或者用亭面糊的话来说:“是一个角色。”他的记性非常好。开会时,他不记笔记,全靠心记。开完了会,他能把他听到的报告大致不差地传达给人家。许他发挥时,他就举些本地的例子,讲得具体而生动,非常投合群众的口味。

    ③刘雨生的互助组的八户人家和周围单干的家底、人口和田土,以至这些田土的丘名、亩级和产量,他都背得熟历历。他出生在这块地方,又在这里作了十六年的田。村里的每一块山场,每一丘田,每一条田滕的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他都清楚。他是清溪乡的一本活的田亩册。

    ④他为人和睦,本真,心地纯良,又吃得亏,村里的人,全都拥护他。

    ⑤但是,刘雨生所走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且也并不平坦。村里组织互助组时,他是组长之一。那时候,唤人开个会,都很困难,他要挨门挨户去劝说,好像讨账。他的堂客张桂贞是个只图享福、小巧精致的女子,看见丈夫当了互助组组长,时常误工,就绞着他吵,要他丢开这个背时壳。他自己心里对互助合作,也有点犹豫。互助组到底好不好?他还没有想清楚。

    ⑥如今,上级忽然派个邓秀梅来了,说是要办社。他心里想,组还没搞好,怎么办社呢?不积极吧,怕挨批评,说他不像个党员,而且自己心里也不安;要是积极呢,又怕选为社主任,会更耽误工夫,张桂贞会吵得更加厉害,说不定还会闹翻。想起这些,想起他的相当标致的堂客,会要离开他,他不由得心灰意冷,打算缩脚了。

    ⑦“你是共产党员吗?”他的心里有个严厉的声音,责问自己,“入党时节的宣誓,你忘记了吗?”

    ⑧开支部会时,听了邓秀梅的报告,刘雨生回到家里,困在床上,睁开眼睛,翻来覆去,想了一通宵。一直到早晨,他的主意才打定。他想清了:“不能落后,只许争先。不能在群众跟前,丢党的脸。家庭会散板,也顾不得了。”

    ⑨从那以后,他一心一意,参与了合作化运动。张桂贞看他全然不问家里的冷暖,时常整天不落屋,柴不砍,水也不挑了,只想发躁气,跟他吵闹。刘雨生每天回来都很晚,吃了饭就上床睡了,使她根本没有吵架的机会。开这群众会的头一天晚上,刘雨生回家,发现灶上锅里,既没有菜,也没有饭,张桂贞本意是要激起他吵的,但他也没有做声,拿灯照照,看见米桶是空的,就忍饥挨饿,吹熄灯睡了。张桂贞翻了一个身,满含怒意地说道:“你呀,哼,心上还有家?”

    ⑩第二天,也就是开这会的同一天的上半日,张桂贞从床上起来,带着她的三岁的孩子,回到了娘家,找哥嫂商量去了。她的娘家,就在本乡。她父母双亡,娘家的人只有大哥和大嫂。她的大哥张桂秋,人生得矮小,人都叫他秋丝瓜,解放以前,他是个兵痞,家里也穷。土改时,划作贫农,如今成了上中农。他一心一意,盘算要把他久想离婚的妹妹嫁到城里去,给他当跳板,好让他往城里发展。

    ⑪虽说眼看要遭遇不幸,他喜欢的儿子要遭到他们的婚变的影响,但刘雨生还是忍着心痛,出席和主持了晚上的会议,并且平平静静地做了报告。在灯光下面,人们看得出,他的脸上有愁云,眼睛含着沉郁凄楚的神色。

    ⑫“他心里好像有事。”亭面糊旁边有一个人低低地说。

    ⑬亭面糊并非精细一流的人物,平常对自己马马虎虎,对人家也谈不上细致,但经人说破,他也看出了,刘雨生显出没有精神、大有心事的样子。

    ⑭“准是他的堂客又跟他吵了。”亭面糊身边那个人又低声地说。

    ⑮“这号没得用的堂客,要是落在我手里,早拿烟壶脑壳挖死了!”亭面糊一边说,一边把他的烟壶脑壳在高凳脚上磕得喘咚蹦咚响,好像高凳的脚就是张桂贞的脚一样。

    ⑯亭面糊正在说的时候,一个短小单瘦的中年人来了。刘雨生的报告顿了一顿;手也好像轻轻抖动了。他的眼睛有意避开不看这个进来的男子。

    ⑰“那是哪一个?”桌子边上,邓秀梅小声地问陈大春。

    ⑱“那是雨生的大舅子,张桂秋,小名秋丝瓜。”陈大春说,声音也没有平常粗大。

    稍稍打了一阵顿,刘雨生忍住心里的凄楚,继续做他的报告。他说起了农业社的优越性,又谈到将来,乡里要把有一些田塍通开,小丘改成大丘;所有的田,除缺水的干鱼子脑壳,都插双季稻:按照土地的质量,肯长什么,就种什么,有的插稻谷,有的秧豆子,有的贴黄麻,有的种瓜菜。

    ⑲听到刘雨生说起这些具体的作田的事,大家都用心地听。刘雨生的心也轻快一些了。

    (有删改)

    文本二:

    周立波认为方言土话是“人民活的语言”,因为劳动人民“用精练的语言构成生动的形象,夹在谈吐中,使得人们对于他们叙述的事情和行动,得到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认为在创作时需要对方言土语进行加工,以补充其在语法词汇方面的缺陷。“使用任何地方的方言土话,我们都得有所删除,有所增益,换句话说:都得要经过洗练。写对话时,书中人物是哪里人,就用哪里的话,这样才能够传神。”

    【注】①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写于1959年,描写了湖南省一个山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过程。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第②段运用插叙手法,介绍刘雨生的家境和学历,反映了刘雨生成长过程中的艰难和开展工作的不易。 B . 小说以山乡为背景,围绕一场合作化运动报告会展开故事,折射出农村社会的历史变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C . 看到丈夫不问家里冷暖,张桂贞只想跟刘雨生发脾气,甚至想离婚。这些情节反衬了刘雨生不因私废公的形象。 D . 报告会上张桂秋的到来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前文中的矛盾在报告会上聚集,情节渐渐显出波澜来。
    2. (2) 小说中报告会前刘雨生的内心是如何随着情节的展开而变化的?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
    3. (3) 请结合文本二的相关内容,简要评析文本一中的语言特色。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司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辟仇雠。君子守国安民,足用保民,是谓至公耳。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

    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臣愿固辞。”庄王从之,以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雠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雠也。”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去矣,顾吾射子也!”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今弃法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着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廷理惧,遂刑其族人。国人闻之,曰: “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至公》)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B . 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C . 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D . 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久固禄位者”与“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B . “子其去矣”与“其为惑也”(《师说》)两句中的“其”字含义相同。 C . “相与作歌”与“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两句中的“相与”含义相同。 D . “犯国法程”与“见犯乃死”(《苏武传》)两句中的“犯”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认为楚共王的胸怀眼界还不够大,还局限在楚国人的范围,不算“大公”,真正的大公无私没有国域界限。 B . 虞丘子有识人之明,他担任令尹之职,但为了楚国强大,他举荐孙叔敖代替自己,并为孙叔敖的公而忘私倍感高兴。 C . 咎犯心胸宽广,一心为公,在国家需要人才时,积极举荐人才,放下私人恩怨举荐了虞子羔,两人也因此冰释前嫌。 D . 令尹子文公私分明,大义灭亲。廷理执法不公,他愤而斥责,要求廷理秉公执法处罚自己的族人,受到百姓赞誉。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司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辟仇雠。

      ②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

  • 5. 古代诗歌阅读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①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写了这首《醉赠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②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两首诗是典型的酬赠之作,面对被贬多年的朋友,白居易有感而发作赠诗,刘禹锡为此唱和一诗,谓之“酬唱”。 B . 白诗颔联诗人感叹自己诗才堪称国手,才华横溢、名重当时,但命运却让人无可奈何,抒发怀才不遇之意。 C . 刘诗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况,言明自己虽然屡遭贬谪,境遇堪忧,但时代新人辈出也令人欣慰。 D . 白诗语言大胆直白,敢于直言问题,针砭弊病;刘诗语言沉郁中见豪放,用典精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2) 古人酬唱佳作,往往呈现出内容上互相照应,情感上紧密关联的特点,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对人类前后周而复始的历史悲剧,黑格尔曾总结道:“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用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 “ 。”
    2. (2) 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追忆的句子是:“ 。”
    3. (3) “柳”是古诗文常见意象,古人或用“柳”描摹春光,或借“柳”抒发情感,比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语言文字运用I

    与书相伴,奔赴未来。2022423日,围绕“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召开,形成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特致贺信,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②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对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来说,阅读贯穿于他的人生全过程。要开启崭新的生活,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种阅读方式开始。

    首先,可以选择一部经典。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认为,所谓经典著作,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决定阅读的一本书。基于经典具有的③历久弥新的典范性和权威性的品质,阅读经典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可以提升境界,理应是我们涵养品质、锻造人格的必选项目。

    其次,可以选择一本名人传记。著名阅读推广专家、南京大学徐雁教授特别关注阅读名人传记的重要功能。他认为,人物传记是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时期的生活镜鉴,具有④耳濡目染的阅读疗愈功能。人物传记表现作者真实的心灵轨迹,对于砥砺精神、启迪人生也具有⑤息息相关的作用。特别是在青壮年时期,需多读中外人物传记,去⑥设身处地地体会职业、事业与志业的不易,让自己脚踏实地地为人、处世和做事,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做实、做好、做强大。

    (       )我们不妨学习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之精神,直接“拿来”这些书具,带上一本自己感兴趣的,踏上人生旅途。

    1. (1) 文中有6处画横线的成语,其中有4处成语使用不当,请填写误用序号并加以修改,注意不要变更语境含义。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B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 .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D . “谋时而动,顺势而为。”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8. 语言文字运用Ⅱ

    简单说,阴历以月亮为参照,阴晴圆缺,先有月,后有年;阳历以太阳为参照,春夏秋冬,先有年,后有月。用阴历      , 用阳历可以看季节的春夏秋冬。早期人类文明大多采用阴历,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因为月亮比较容易观测,30天左右就能观测一个轮回,不像太阳, 

    中国古代最初也用阴历。但阴历有个问题:十二个朔望月是354天,比一个回归年的365天少了11天。这样的话,每过一个阴历年,时间就会提前11天,月份就会越来越提前,和季节对应不上。不过 , 这难不倒聪明的中国古人,他们将阴历和阳历相结合,用朔望月来确定月,也用回归年确定年,二者差的天数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补齐。比如说我们用农历时会出现“闰四月”的情况,就是过完了四月又    。这个临时加入的闰四月,就是为了凑齐阴历与阳历差的天数。

    1. (1) 下列各句中的“不过”与上面文段中加点的“不过”一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这两个字,在月光底下看将起来,实在是写得美丽不过。 B . 那喷泉一个劲地潺潺流着,仿佛不过是时光流逝的象征。 C . “入乡随乡”,这真是一句现实不过的真理,你要是太主观,你就只有碰壁。 D . 孩子来了,就让他在乡下悄悄住两天,不过千万别出门去。
    2. (2)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世纪著名的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与自我价值”。但是,在只有“我”的世界里,个体很难找到他人认同的归属感;而在只有“我们”的世界里,个体也许就会丧失自我的意义和价值感。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