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

更新时间:2023-06-28 浏览次数: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摘编自《习近平谈文化自信》)

    材料二:

    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名字,就是一个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力有着重要作用。曹雪芹与《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世界文学史上,《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共同矗立在世界文学的顶峰。《红楼梦》为人们描绘出一幅广闻的社会历史画卷,讲述了一个贵族家庭的衰落和贾宝玉及年轻女子们的悲剧,充分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美被毁灭的悲愤。这种对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正是《红楼梦》200多年来为何一直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心灵共鸣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谈(红楼梦):一幅完备的社会历史画卷》)

    材料三:

    今日“文化自信”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自信的底气尽管来自多方面,但不可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来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红楼梦》在推动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文化自信视城下的《红楼梦》的当代传播,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如何让《红楼梦》这部古代作品融入当代读者中,从而激活经典呢?

    首先,使《红楼梦》“融进去”,为文化自信注入活力。所谓“融进去”,就是让《红楼梦》这部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融进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融入当代社会中去,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的层面。《红楼梦》是了解封建社会、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子,通过《红楼梦》的阅读和学习,可以让读者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看清历史的沧桑与人间的正道。要将《红楼梦》融入人们的生活,把阅读、学习、领悟《红楼梦》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让读者进入传统文化的辉煌殿堂,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增强读者的文化自信。

    其次,让《红楼梦》“活起来”,为文化自信厚植底蕴。所谓“活起来”,就是重拾红学经典,深入挖掘《红楼梦》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厚植底蕴。习近平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闻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加强对《红楼梦》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普及,让这部经典“活起来”,通过对《红楼梦》的研究增加对其他传统文化的了解,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文化体系这定将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此外,让《红楼梦》“走出去”,为文化自信增添底气。所谓“走出去”,就是让《红楼梦》在海外广泛传播,被越来越多的他国人民所喜爱、肯定和认同。一部优秀的文学经典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也是一个伟大的文化使者,一个展示国家和民族的窗口。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过程中,伟大的文学经典尤其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不能缺席。在2017年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开幕词中,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谈道:“伟大的文学经典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打开了《红楼梦》艺术的大门,你就会进一步了解中国、读懂中国。因此《红楼梦》及红学不仅应该而且一定会成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李响《文化自信视域下的(红楼梦)当代价值思考及传播策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讲述的贵族家庭的衰落和年轻人的悲剧是对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这是《红楼梦》经久不衰的原因。 B . 作为一部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作品,《红楼梦》曲高和寡,目前只能处于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的层面。 C . 《红楼梦》是民族的骄傲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读懂《红楼梦》,就读懂了中国。 D . 更广泛地普及并深入研究《红楼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新时代特点的文化体系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文化具有民族特色,讲好《红楼梦》的故事,有利于阐释中国特色,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B . 《红楼梦》不能缺席中外文化交流,让《红楼梦》“走出去”,就一定会得到更多海外读者的喜爱和认同。 C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红楼梦》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积极影响力。 D . 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要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3) 下列对材料三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在逻辑上逐层递进,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 . 从三个层面分析《红楼梦》的传播策略,分别是使其“融进去““活起来”和“走出去”。 C . 第三段引用习近平的话直接强调了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D . 第四段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的话强化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4. (4) 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红楼梦》的当代价值。
    5. (5)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红楼梦》?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实践谈谈你的看法。
  • 2. 现代文阅读Ⅱ

    茶馆(节选)

    老舍

    [康顺子提着个小包,带着康大力,往里边探头。]

    康大力  是这里吗?

    康顺子  地方对呀,怎么改了样儿?(进来,细看,看见了刘麻子)大力,进来,是这儿!康大力找对啦?妈!

    康顺子  没错儿!有他在这儿,不会错!

    王利发  您找谁?

    康顺子  (不语,直奔过刘麻子去)刘麻子,你还认识我吗?(要打,但是伸不出手去,一动地颤抖)你,你,你个……(要骂,也感到困难)

    刘麻子  你这个娘儿们,无缘无故地跟我捣什么乱呢?

    康顺子  (挣扎)无缘无故?你,你看看我是谁?一个男子汉,干什么吃不了饭,偏干伤天害理的事!呸!呸!

    王利发  这位大嫂,有话好好说!

    康顺子  你是掌柜的?你忘了吗?十几年前,有个娶媳妇的太监?

    王利发  您,您就是庞太监的那个……

    康顺子  都是他(指刘麻子)做的好事,我今天跟他算算账!(又要打,仍未成功)

    刘麻子  (躲)你敢!你敢!我好男不跟女斗(随说随往后退)我,我找人来帮我说说理!(撒腿往后面跑)

    王利发  (对康顺子)大嫂,你坐下,有话慢慢说!庞太监呢?

    康顺子  (坐下喘气)死啦。叫他的侄子们给饿死的。一改民国呀,他还有钱,可没了势力,所以侄子们敢欺负他。他一死,他的侄子们把我们轰出来了,连一床被子都没给我们!

    王利发  这,这是……?

    康顺子  我的儿子!

    王利发  您的……?

    康顺子  也是买来的,给太监当儿子。

    康大力  妈!你爸爸当初就在这儿卖了你的?

    康顺子  对了,乖!就是这儿,一进这儿的门,我就晕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这个地方!康大力我可不记得我爸爸在哪里卖了我的!

    康顺子  那时候,你不是才一岁吗?妈妈把你养大了的,你跟妈妈一条心,对不对?乖!

    康大力  那个老东西,掐你,拧你,咬你,还用烟签子扎我!他们人多,咱们打不过他们!要不是你,妈,我准叫他们给打死了!

    康顺子  对!他们人多,咱们又太老实!你看,看见刘麻子,我想咬他几口,可是,可是,连一个嘴巴也没打上,我伸不出手去!

    康大力  妈,等我长大了,我帮助你打!我不知道亲妈妈是谁,你就是我的亲妈妈!

    康顺子  好!好!咱们永远在一块儿,我去挣钱,你去念书!(稍愣了一会儿)掌柜的,当初我在这儿叫人买了去,咱们总算有缘,你能不能帮帮忙,给我找点事做?我饿死不要紧,可不能饿死这个无依无靠的好孩子!

    [王淑芬出来,立在后边听着。]

    王利发  你会干什么呢?

    康顺子  洗洗测测、缝缝补补、做家常饭,都会!我是乡下人,我能吃苦,只要不再做太监的老婆,什么苦处都是甜的!

    王利发  要多少钱呢?

    康顺子  有三饭吃,有个地方睡觉,够大力上学的,就行!

    王利发  好吧,我慢慢给你打听着!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还没忘,想起来心里就不痛快!

    康顺子  可是,现在我们母子上哪儿去呢?

    王利发  回乡下找你的老父亲去!

    康顺子  他?他是活是死,我不知道。就是活着,我也不能去找他!他对不起女儿,女儿也不必再叫他爸爸!

    王利发  马上就找事,可不大容易!

    王淑芬  (过来)她能洗能做,又不多要钱,我留下她了!

    王利发  你?

    王淑芬  难道我不是内掌柜的?难道我跟李三爷就该累死?

    康顺子  掌柜的,试试我!看我不行,您说话,我走!

    王淑芬  大嫂,跟我来!

    康顺子  当初我是在这儿卖出去的,现在就拿这儿当作娘家吧!大力,来吧!

    康大力  掌柜的,你要不打我呀,我会帮助妈妈干活儿!(同王淑芬、康顺子下)

    王利发  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太监取消了,可把太监的家眷交到这里来了!李三(掩护着刘麻子出来)快走吧!(回去)

    王利发  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

    刘麻子  我不是说过了吗,等两个朋友?

    王利发  你呀,叫我说什么才好呢!

    刘麻子  有什么法子呢!隔行如隔山,你老得开茶馆,我老得干我这一行!到什么时候,我也得干我这一行!

    1.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麻子再见到康顺子已经认不出来她了,认为康顺子奔向自己是在捣乱,这说明刘麻子对自己做过的坏事心安理得,不害怕康顺子。 B . 选文开篇写康顺子“提着个小包”暗示了她出外找工作的情节,“往里边探头”说明她胆怯,害怕再次遇到人贩子。 C . 康大力是庞太监买来的孩子,对养母康顺子很孝顺,而称庞太监为“老东西”,这些都表现出他对康顺子的爱和对庞太监的憎恶之情。 D . 王淑芬的两个“难道”表面上看是责备王利发不看重自己,抱怨自己在茶馆里的活多,实际上是希望留下康顺子母子。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康顺子母子的对话表现了庞太监的残忍,用他受侄子欺负的事情说明了恶有恶报的道理,暗示了康顺子母子当年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 B . 节选内容篇幅虽然短小,但以小见大,较为明确地展现了时代特征,表达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C . 王利发劝刘麻子离开茶馆时说“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他把“挨巴掌”形容为“挨脆的”,语言带有地方特色,十分风趣。 D . 文本中出场的这些人物都是小人物,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过去和现在来塑造他们的人物形象,并以人物塑造来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 (3) 请简要概括文本体现的主要矛盾冲突。
    4. (4) 王利发对康顺子的称谓前后发生了三次变化,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部.……”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藉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房。”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冥.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鸿门宴》)

    (二)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脑骨归卒伍”木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时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遗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款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裁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攻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矫诏杀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B .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C .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D .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而成,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B .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 C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有弟子三千,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几年。 D . 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做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
    3. (3) 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项羽好大喜功。刘邦卑词谢罪,项羽为表示自己的雅量脱口说出告密人,说明他先前的怒气已烟消云散,剑拔弩张的形势稍有缓和。 B . 范增老谋深算。他深知刘邦的志向,想要利用宴会杀刘邦,暗示项羽,而项羽不回应,无奈之下他又命项庄舞剑,意在刺杀刘邦。 C . 苏轼认为范增应该及早脱离项羽,并认为他错失了最好的机会。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鸿门宴后,或在宋义被杀后就及时离开才好。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义帝的贤明之处。 D . 苏轼认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义帝派遣刘邦入关而没有派遣项羽,提拔卿子冠军做上将军,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义帝的贤明之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

    5. (5) 第二段选文末句,苏轼为什么说项羽在杀义帝时就怀疑范增了?请简要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

    立春①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②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③,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①本诗为杜甫困居變州时所做,当时国家局势仍动荡不安。古代立春有做“春盘”的习俗;取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②两京:指唐代的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③行白玉:行,赐予。古代立春前皇帝会向大臣赐春盘。④那:通“掷”,移动。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看着眼前的“春盘”,忽然想起往年长安、洛阳立春时节的美好情景。 B . 颔联叙写了昔日京城里庆祝立春的热闹,反衬出诗人眼前客居他乡的冷清。 C . 颈联视线又回到现实,诗人看着巫峡中那滚滚而来的冰冷江水,悲愁满怀。 D . “呼儿觅纸一题诗”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悲苦处境。
    2. (2) “杜陵远客不胜悲”,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悲伤的原因。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2. (2) 《烛之武退秦师》中,指出晋国、秦国联合攻郑国理由的句子是“。”
    3. (3) 《鸿门宴》中,樊哙指出秦王有虎狼之心,“”,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了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一下·永安月考)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 夫人之力不及此 B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 行李之往来 , 共其乏困 D .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7. 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吾知也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③沛公安在④夫晋,何厌之有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具告以事⑦蚓无爪牙之利⑧是寡人之过也

    A . ①③④\②⑥⑧\⑤\⑦ B .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C . ①③④\②⑧\⑤\⑦\⑧ D . ①②④\③⑥\⑤\⑦⑧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元杂剧剧本由三部分构成,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角色分为生、旦、末、净、杂。 B . 《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有力的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伸张人间正义、惩戒贪官污吏的美好愿望。 C .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D . 《雷雨》)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戏剧冲突有两个,一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二是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体对每种维生素需求的剂量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每种都不能缺少,同时①______。像烟酸,原称维生素B3,缺乏烟酸则引起痛皮病。但如连续几个月过量摄入,则会导致患者视网膜肿胀,最终视力丧失。有时候,②______,远比维生素缺乏更严重。像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引发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还可能出现肠胃道不良反应;大量服用维生素C后突然停用,更容易出现血管脆性增加、牙龈出血等症状。此外,在服用维生素的时候,还要注意③______,避免产生不良作用。像高脂肪膳食则会提高维生素B2的需要量,从而加重维生素B2的缺乏;维生素E补充剂可能和降胆固醇药相冲突。

    临床上一般只针对患有某些疾病造成维生素缺乏的患者进行相应的维生素补充,如肝病患者。维生素B12和维生素A储存在肝脏中,而且很多维生素会在肝脏进行转化。作为人体合成化工厂的肝脏,一旦有了问题,就会造成人体某种维生素的缺乏。因此肝病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通常说来,只要每天摄入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蛋类、豆类、乳类等多种食物,并学会搭配形成丰富的餐桌内容,就能保证人体日常所需的各种维生素,无需再额外补充。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奋斗,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做。

    ②奋斗的过程是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挫折,面对生活,只有奋斗才能走出困境。

    ③奋斗能够超越自我,奋斗能够改变命运,奋斗能够创造奇迹,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不息。

    要求:根据以上内容,请以“奋斗”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