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年级科学2022年寒假每日一练:第四章选择题专练(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3-01-12 浏览次数:35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杭州模拟) 如图可用来描述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若 a 为传入神经,b 为传出神经,则 A 表示神经中枢 B . 若 a 为食物中的蛋白质,b 为氨基酸,则 A 表示小肠 C . 若 a 为入球小动脉,b 为出球小动脉,则 A 表示肾小囊 D . 若 a 为二氧化碳和水,b 为有机物和氧气,则 A 表示叶绿体
  • 2. (2022·杭州模拟) 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显微胶囊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B . 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时,结构④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 C .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 . 显微胶囊进入到结构⑥处时,⑥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3. (2022九下·余杭开学考) 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abed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①②③④为心脏四腔)和心脏跳动一次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关于心脏的工作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示心房收缩,血液流向心室 B . 甲图表示心室收缩,房室瓣和动脉瓣都打开 C . 甲图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1s-0.4s D . 甲图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4s-0.8s
  • 4. (2021九上·舟山月考) 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一共有几项(     )

    ⒈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⒉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⒊②和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的种类不同

    ⒋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A . 一项 B . 两项 C . 三项 D . 四项
  • 5. (2021九上·杭州月考)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A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电流与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关系 B . B图中,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KOH与H2SO4混合,pH在c点附近 C . C图可看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 . 若D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时CO2含量的变化,则血液流经此器官时,葡萄糖可能会增多
  • 6. (2021八下·秀洲月考) 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在此过程中( )

    A . 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 . 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低处扩散到浓度高处 C . 流经ECMO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D . 人体在ECMO中完成了呼吸作用
  • 7. (2021九上·台州期末) 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①②③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②流经胰腺,则饭后③中胰液增加、氧气减少   B . 若②流经小肠,则饭后③中流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C . 若②流经肾脏,则③中尿素含量低、氧气含量高   D . 若②为肾小球,则③中葡萄糖浓度增大,氧气浓度下降
  • 8. (2021九上·金东期末) 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B . a中的血压来自心脏的左心室 C . 与a相比,c管壁薄,弹性小 D . 血液从a流向c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
  • 9. (2020九上·拱墅月考) 下列有关实验取材、操作方法等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等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 B . 乙图中,向左轻推载玻片b,可形成薄而均匀的血膜,并且不会破坏血细胞 C . 丙图中,选择尾鳍作为显微镜下观察的部位,主要是因为尾鳍中有丰富的动脉和静脉 D . 丁图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扁平
  • 10. (2020九上·拱墅月考) 据了解,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患者的增加、环境的污染、药物的滥用,肾病患病人群以惊人的速度在上升,发病率已高达10.8%,慢性肾病患者已多达1.3亿人。肾炎患者往往是肾单位功能受损引起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血管名称是入球小动脉 B . ③中流的是动脉血 C . 检测⑤中的液体发现含有葡萄糖,说明此人就患有糖尿病 D . ⑤中的尿素浓度比④高,这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 11. (2020九上·拱墅期中) 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 B . 贫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C . 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D . 小明左手不慎划伤,鲜红是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小明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
  • 12. (2020八上·宁波月考) 如图各曲线分别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 . 若甲中 x 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 B . 若乙中 y 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 C . 若丙中 z 表示肺容积,则 ab 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均舒张 D . 若丁表示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 W 在部位③中消化成葡萄糖
  • 13. (2020八上·浙江期末)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⑦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肾单位 B . ②起重吸收作用,⑥起过滤作用 C . ③、⑤、⑥中尿素浓度最低的是⑤ D . 健康人进食过咸的食物,⑦中盐分会减少
  • 14. (2020八上·浙江期末) 表中为测定某种哺乳动物的血液在通过不同的组织器官后,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检测的组织

    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

    96

    60

    50

    25

    A . 组织甲有可能是右心房 B . 组织丁不可能是左心房 C . 若丙是出球小动脉,则丁是肾小球 D . 若乙是肺动脉,则丙可能是肺静脉
  • 15. 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大约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如图所示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 . 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 . 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 D . 图中所示包括肾小体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16. 下图是血管内血压和血液流速以及各类血管总面积的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质交换 B . 毛细血管血压最低有利于气体扩散 C . 连接左心室血管的血压大于连接右心房血管的血压 D . 毛细血管的面积最大有利于物质交换
  • 17.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示意图,请根据各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

    A . 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B . 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 . 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 D . 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 18. 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其中可以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甲、丙
  • 19. 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 .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 . ②与③对照,②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 20. 英国医生赛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灌注实验时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少量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
    A . 是心肌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 . 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足够的能量 C .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 . 对维持心肌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
  • 21. 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 . 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 . 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 . 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 22. 如图可用于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a为脂肪,b为脂肪酸和甘油,则M为胃 B . 若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则M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 . 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肾小球 D . 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是口腔
  • 23.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在经过肾单位时,依次经过的结构不可能是( )
    A .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 B .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 C .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D .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 24.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的4个腔,E、F、G、H表示血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B . 在E,A,B,F内流动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C . 体循环可表示为B→F→组织处毛细血管网→H→C D . 肺循环可表示为C→D→G→肺部毛细血管网→E→A
  • 25. 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曲线B代表的物质是( )

    A . 尿素 B . 蛋白质 C . 葡萄糖 D . 无机盐
  • 26. 人体每天通过泌尿系统(如图)形成的原尿约有150L,真正排出体外的尿液约1.5L,完成该生理过程的器官是( )

    A . B . C . D .
  • 27.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一定会经过肾静脉 B . 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 . 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必须经过心脏两次 D . 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 28.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关于尿的形成和排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健康人的④内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B . ①②③④共同组成了肾脏的基本单位 C . 在尿液中发现红细胞是结构①发生了病变 D . 图中B处表示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 29. 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B . 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 C . 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 . 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 30. 下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的排泄途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经①排出体外的物质中含有尿素 B . 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 . ④指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产生尿意 D . ⑤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 31. (2022·定海模拟) 如图可用来描述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a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则A表示效应器 B . 若a为食物中的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A表示胃 C . 若a为肺静脉,b为肺动脉,则A表示肺部毛细血管 D . 若a为有机物和氧气,b为二氧化碳和水,则A表示活细胞
  • 32. (2022九上·柯桥期末) 人工心肺机主要由“电动血泵”“氧合器”“热交换器”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处电动血泵相当于人体的心脏 B . 血液从上下腔静脉最先回到右心房 C . 血液经过B处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 . 变温器可以维持流出体外的血液温度保持正常体温
  • 33. (2022九上·柯桥期末) 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是用半合成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做成。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显微胶囊经过消化道拍摄时不会被消化液消化 B . 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C .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胆汁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 .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④,④分泌的消化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
  • 34. (2021九上·舟山月考) 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 pH 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 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 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 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 初始条件,则图乙中 e 点(产生麦芽糖量是最大量)或 d 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pH=a 时,e 点下移 B . 温度升高时,d 点右移 C . 淀粉量减少时,e 点上移 D . 酶的量减少时,d 点左移
  • 35. (2020九上·西湖期末) 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排尿是人体内水分流失的途径之一,而排粪不是 B . 获得水分的途径有饮水、进食和呼吸 C . 若摄入的盐较多,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D . 若摄入的糖分较多,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