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6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七上·礼泉期末) 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
    A . 东汉 B . 东晋 C . 西晋 D . 北魏
  • 2. (2022九上·新会期中) 如图两幅作品分别出自重庆大足宝顶山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其相同之处是(   )

    养鸡女

    《蒙娜丽莎》

    A . 体现妇女地位提高 B . 展示精湛雕刻技艺 C . 源于本土宗教题材 D . 反映人们现实生活
  • 3. (2022九上·广州开学考) 下列表格材料反映我国古代(    )

    东晋南朝时期汉水流域移民来源

    今省份

    河南

    陕西

    四川

    山西

    安徽

    甘肃

    河北

    山东

    合计

    侨县数

    17

    34

    18

    2

    5

    7

    8

    1

    92

    所占比重(%)

    18.47

    36.95

    19.57

    2.17

    5.43

    7.61

    8.69

    1.09

    100

    说明:(1)资料来源:《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晋书•地理志》《隋书•地理志》。(2)“侨县所在今地”据石泉、鲁西奇《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侨州郡县地望新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5年第4期。(3)“侨置前所在今地”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3册“西晋时期”的有关图幅

    A . 南方地理优越 B . 北方战乱频繁 C . 北方人口南迁 D . 南方社会稳定
  • 4. (2022·株洲) 如图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    )

    A . 柳公权 B . 王羲之 C . 欧阳询 D . 颜真卿
  • 5. (2022·张家界)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该诗是唐朝诗人韦庄对曾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的感慨。该古都是今天的(    )
    A . 北京 B . 西安 C . 洛阳 D . 南京
  • 6. (2022·益阳) 如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 . 少数民族的汉化 C .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D . 民族交融的加强
  • 7. (2022·湘西) 某校学生以“民族融合”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收集到某个王朝推行“说汉话、穿汉服、行汉制”等措施的资料。请问这个王朝的国君是(    )
    A . 汉武帝 B . 唐太宗 C . 秦始皇 D . 北魏孝文帝
  • 8. (2022·泰安) 下面文本框的内容摘自《历史襄阳》。横线上应该填入的人物是(    )

    钟灵毓秀 名人辈出

    ★浪漫赋祖、悲秋骚人之宋玉

    ★龙腾白水、奠基东汉之刘秀

    ★千古名相、三分天下之_____

    ★田园诗祖、文坛奇葩之孟浩然

    A . 诸葛亮 B . 徐庶 C . 皮日休 D . 米芾
  • 9. (2022七下·宁明期末) 下列图片所示我国古代重要成果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C . 农业科技著作十分丰富 D . 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先进
  • 10. (2022·南通) 下表呈现了东晋南朝时期修建的两大水利灌溉工程概况。该表体现了江南地区(   )

    时期

    地区

    工程

    灌溉田亩数

    东晋

    江苏丹阳

    新丰堰

    八百余顷

    南朝(宋)

    浙江湖州

    吴兴塘

    二千余顷

    A . 水陆交通发达 B . 自然条件优越 C . 普遍使用筒车 D . 逐渐得到开发
  • 11. (2022·南通) 他对书法的贡献在于“摒弃隶书遗意,创造出最宜抒发情感因素、极富韵致的行书书体”。这里的“他”是(   )
    A . 贾思勰 B . 祖冲之 C . 王羲之 D . 白居易
  • 12. (2022·南通) 三国是东汉末年以来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过渡时期。结束这一时期,统一全国的是(   )
    A . 西晋 B . 东晋 C . 隋朝 D . 唐朝
  • 13. (2022·北京) 下图文材料说明(    )

    A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 . 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C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 .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 14. (2022·内江) 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这里的“大陆”当时最主要是指(    )
    A . B . C . D .
  • 15. (2022·滨州)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一部以三国史实为基础的长篇历史小说。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后,对比所学三国历史,形成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 阅读《三国演义》,就能了解三国的真实历史 B . 《三国演义》取材于史实,属于一手文献史料 C . 《三国演义》是文学创作,不能帮助我们了解相关史实 D . 《三国演义》有助于理解历史,但需要和真实历史相结合
二、填空题
三、列举题
四、问答题
五、辨析题
  • 29. (2022·安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流传,须辨伪存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1. (1)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论。改正:
    2. (2) 东晋绘画名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用笔细劲连绵,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改正:
    3. (3)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改正:
    4. (4) 明代昆曲既有南曲的清柔婉转,又有北曲的慷慨激昂,汤显祖创作的《窦娥冤》是其中杰出代表。改正:
  • 30. (2021七上·霍邱期末)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青率军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六、材料分析题
  • 31. (2022七上·宝安期中) 历史是一门求真求理的学科,历史学家通过考古发现、研读史料、走访当事人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形成历史观点。请用你学过的历史知识(至少两例)来说明以下历史观点。

    观点一: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

    观点二: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观点三: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 32. (2022九上·汽开区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共和制等几种主要形式。但是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大多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材料二:“应乎人则必兴,顺乎势则必成。”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和改革,有利于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各国独特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2点即可)
    2. (2) 依据材料二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公元前4世纪--公元7世纪的亚洲诸国、17-18世纪的欧美诸国共5例政治领域重大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3. (3) 以上政治活动的领导人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位?为什么?
七、综合题
  • 33. (2022·杨浦一模) 遗物、遗址、遗迹可以见证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 (1) 观察上列图示的遗物、遗址、遗迹,按照示例完成任务。

      示例:__B__:证明了唐朝手工业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情况。

      任务:

      :描绘了魏晋时期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

      :透露了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③__C__:再现了

      :反映了明朝民族间关系的情况。

    2. (2) 将下列所示遗物、遗址、遗迹所代表的序号,填入《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序号)

    3. (3) 有学者认为:“罗马的竟技运动已成为进行政治派别斗争和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工具,因而特别受到罗马统治者的重视。∙∙∙∙∙∙其中最著名的、最典型的、规模最为宏大的当属科洛西姆大竞技场(图②),它确定了竞技场的建造模式,这个模式传播到了罗马各地。”据此,请写出图②的历史内涵。
  • 34. (2022·金山一模) 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

    A.《中国历史(第一册)》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C.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情况表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步六孤

    拔拔

    长孙

    贺兰

    ……

    ……

    ……

    ……

    D.《步辇图》

    E.约1093年创作的反映契丹人

    饮茶风尚的壁画《茶作坊图》

    F.《中国历史上的大融合》

    当时大批汉、回回、畏兀儿商贾进入岭北,与蒙古族牧民进行大宗贸易,使岭北行省首府和林迅速发展为漠北的经济重地。

    1. (1) 将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 (2) 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有多种方式,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按照示例,将以下表述补充完整。

      示例:材料C体现出,孝文帝通过改革方式,促进民族交融。这一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D体现出,统治者通过,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材料F体现出,民族间通过贸易往来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一时期,

    3. (3)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认识。
八、论述题
  • 35. (2022九下·尤溪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史中的五个历史时期 

     

     历史时期 

     

     史实节选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隋唐时期 

     

     隋朝创立科举制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辽宋夏金元时期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清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明清时期 

     

     册封达赖和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和军机处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编制 

    1. (1) 根据材料,简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36. (2021七上·德惠期末)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历史人物同样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小短文。

    材料一:他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摘编自毛泽东在 1964年6月24日接见外宾的谈话

    材料二:自古书契(文书)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绢类的丝织物)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敞布(破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从此没有不跟着使用的),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

    材料三: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夸大好的方面),不隐恶(不隐瞒坏的方面),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四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旧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再加上自身深受汉文化影响,实在对汉文化衷心仰慕,于是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

    请以《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①结合史实对材料中的人物在历史上的贡献加以论述。②指出杰出历史人物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有哪些?③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18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