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金山区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26 浏览次数:258 类型:中考模拟
一、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1. 文明的交流

    假设你是历史兴趣小组成员,参加了一场探究世界文明交流历程的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四份相关材料

    A.古代文明示意图

    B.《世界历史(第一册)》

    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C.出土于唐朝墓葬的东罗马金币

    D.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1. (1) 活动一:研读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①材料A的示意图中,属于亚洲古代文明的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②综合材料B、C推测,不同地区间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

      ③凭借材料C中出土于唐朝墓葬的东罗马金币,足以证明唐朝与东罗马之间有直接的往来。

      ④材料D的示意图中,哥伦布开辟了航海路线③,使欧洲与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2. (2) 活动二:将上述材料归入相应探究板块,将表格补充完整。(填写字母)

      板块

      早期区域文明的形成

      区域文明的扩展

      向全球文明的过渡

      材料

      B、

    3. (3) 活动三:综合上述材料,以一句话向同学介绍世界文明的交流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 2. 道路探索

    D.毛泽东《论持久战》

    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

    F.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

    全会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1. (1) 材料A反映的是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一次运动?材料B是哪一次革命的重要成果?
    2. (2) 若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你会选择哪两则材料?若要进一步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哪一则材料?(填写字母)
    3. (3) 若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你认为可以再补充哪一则图像材料?说明理由。
  • 3. 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

    A.《中国历史(第一册)》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C.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情况表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步六孤

    拔拔

    长孙

    贺兰

    ……

    ……

    ……

    ……

    D.《步辇图》

    E.约1093年创作的反映契丹人

    饮茶风尚的壁画《茶作坊图》

    F.《中国历史上的大融合》

    当时大批汉、回回、畏兀儿商贾进入岭北,与蒙古族牧民进行大宗贸易,使岭北行省首府和林迅速发展为漠北的经济重地。

    1. (1) 将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 (2) 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有多种方式,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按照示例,将以下表述补充完整。

      示例:材料C体现出,孝文帝通过改革方式,促进民族交融。这一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D体现出,统治者通过,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材料F体现出,民族间通过贸易往来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一时期,

    3. (3)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