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理工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1-29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    (17分)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老前辈夏曾佑,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读得完?他当时觉得很惊讶,老了才觉得那话有一定道理。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那么,那些不依附其他书而为其他书所依附的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经典”,应当就是了解这一文化的必读书。

    照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首先是古代读书人中几乎无人不读的书,研究古代思想和文化的人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其他书。这样的书包括《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这十部书若没读过,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的书都无法读,连《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里的许多地方也难于体会。再下去,分类区别就比较容易了。史书里面,最少要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读文学书,总要先读《文选》,因为它是第一部诗文总集。有这些作基础,和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配合起来,就可说是学到诸葛亮“观其大略”的“法门”了。

    若为找资料,作研究,或为了消遣时光,增长知识,书是看不完的;若为了寻求基础文化知识,有创见能独立的书就不多了。有朝一日,单纯资料性的书可以送进计算机去;而计算机“消化”不了的,那就得自己去读。

    (取材于金克木《书读完了》)

    材料二

    什么是经典?刘知畿的《史通》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儒家“经典”有一个基本要求:必须是圣贤写下来的,有人格的品质、学问的品质、智慧的品质。英语当中相当于汉语“经典”的有两个词:“canon”和“classic”。“canon”一开始指的是宗教教规,后来延伸为一般人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最后用来称呼那些千秋万代得以相传的著作。“classic”则是指质量堪称典范且具有持久重要性的作品。这些定义都与中国人所说的“经典”不谋而合。

    英国诗人艾略特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说,假如有一个词能够充分表明经典的含义的话,那就是“成熟”。这一看法很有创造性,因为经典只可能出现在文明成熟的时候,而且必须是多方面的成熟。文明本身不成熟,人类就没有足够的材料去总结;文明孕育的心智不成熟,人类自身就无法进行总结;文明使用的语言不成熟,人类就无法表达这样的总结。成熟的心智孵化出深刻的思想,而一流的诗人和思想家又总是对那个时代的语言得心应手,以汉语为例,经典中的很多词语都变成了朗朗上口的成语,一直流传至今。

    可以说,世界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石都是他们的经典。比如希腊文明,如果离开神话、悲剧和希腊哲学便是无法想象的;讲中华文化,离开“四书五经”和《老子》《庄子》就无从谈起。同时,经典也是人类对世界及自身理解的高度总结,其普遍性和丰富性使它常常成为超越时代的教诲与训导。最后,有些经典所包含的思想价值或艺术价值还能为全人类所共享和借鉴,通俗地来说就是,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

    (取材于张汝伦《读书与人生》)

    材料三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爱因斯坦说,他经常会拿出康德的著作来重读。因为每次阅读,经典都会展现出新的深度与广度,这就要求读者是个有思想并懂得不断学习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每次读到的东西都和第一次读到的完全相同,那只能说明这个人停滞不前,缺乏自我更新的活力。

    对于一个懂得阅读的人来说,所有的经典都是他那个时代的经典。只有思想孱弱、缺乏想象力的人才会把《论语》《史记》只看作死气沉沉的古书,也没有一个好学深思者会认为《荷马史诗》只是遥远的传说。面对经典,一代代人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就是为经典打开了全新的言说空间,使文本的意义永无穷尽。伴随我们的领悟力以及问题意识的提高,每一部古老的经典都在不断产生新的意义。即使是我们不完全认同的经典也在后人的质询和驳斥中再次成为人类经验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秦思想家和古希腊哲学家都是我们的“同代人”。

    此外,也不宜把经典作为一个需要我们从外部加以征服的客体来对待,而应该把阅读经典作为丰富我们思想、经验的必然途径,让它最终融入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换句话说,不要把阅读经典当作谋求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阅读本身就是目的。西方人说,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孔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生命通过阅读而完善、丰富、提高,进而融入宇宙天地,其中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取材于张汝伦《读书与人生》)

    1. (1) 下列关于材料一中划线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即《诗经》,“五经”之一。孔子曾不止一次针对《诗》中的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认为其有“兴”“观”“群”“怨”等功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B . 《孟子》,“四书”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轲的思想观点及政治活动。也是在本书中,孟轲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著名论断。 C . 《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为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作。老子,姓李名耳,亦即韩愈《师说》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老聃。 D . 《庄子》,战国思想家庄周所作,其文风平实而朴拙,又常以寓言故事说理。我们学过的《北冥有鱼》《庖丁解牛》《五石之瓠》均出自其中的《养生主》。
    2. (2) 下列各项对材料一的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读过《易》《书》等十部“必读书”,是读懂韩愈、朱熹、王守仁的书乃至更多古书的前提。 B . 对研究古代文献的人来说,《史记》《资治通鉴》的地位与文学书《文选》的地位是相同的。 C . 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虽然不是绝大多数书的基础,但是同样有阅读价值。 D . 如果看书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基础文化知识,那么部分缺乏创见和独立性的书其实不看亦可。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论语》的描述中不能用来说明其“经典性”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孔子人格境界、思想观念与处世智慧的集中体现。 B .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的语言浅近易懂、辞约义丰,风格雍容和顺、纡缓含蓄。 C . 汉语中许多成语,如任重道远、暴虎冯河等,均能在2000年前的《论语》中找到出处。 D . 书中“忠恕之道”“为政以德”等理念,对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4. (4) 结合你的名著阅读经验,为划线的观点补充一个实例并简要分析(《论语》除外)。
    5. (5) 请根据文意,为材料三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字。
    6. (6) 为什么今天仍有阅读经典的必要?请联系三则材料,分条概括理由。
二、(共13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弟子有饥色,读书习礼乐不休。子路进谏曰:“为善者,天报之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贼。今夫子积德累仁,为善久矣,奚居隐也?”

    孔子曰:“汝小人也,未讲于论也。居,吾语汝。子以知者为无罪乎?则王子比干何为剖心而死?子以义者为听乎?则伍子胥何为抉目而悬吴东门?子廉者为用乎?则伯夷、叔齐何为饿于首阳之山?子以忠者为用乎?则鲍叔何为而不用?故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

    “贤不肖者,材也;遇不遇者,时也。今无有时,贤安所用哉!故虞舜耕于历山之阳,立为天子,其遇尧也;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百里奚为秦伯牧牛,举为大夫,则遇秦缪公也。夫骥罢盐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

    “夫兰茝生于茂林之中,深山之间,人莫见之,故不芬。夫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志不衰,先知祸福之始,而心无惑焉。故圣人隐居深念,独闻独见。夫舜亦贤圣矣,南面治天下,惟其遇尧也。使舜居桀纣之世,能自免于刑我之中,则为善矣,亦何位有?桀杀关龙逢 , 纣杀王子比干,当此之时,岂关龙逢无知,而王子比干不慧哉!此皆不遇时也。故君子务学,修身端行而须其时者也。子无惑焉。”

    【注释】本文选自《韩诗外传》卷七,有删改。①抉目:指忠臣被诛杀。抉:剔出。②吕望:姜子牙。③罢:通“疲”,受累于。④兰宦(chǎi):香草名,比喻人有美质。⑤关龙逢:夏朝明相,以死谏闻名。⑥须,等待。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天报之福  子廉者为用乎 B . 奚居隐也  亦何位 C . 使骥不得伯乐  使舜居桀纣之世 D . 志不衰  南面治天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汝小人也,未讲于论也。

      你这个见识浅陋的人,没有研习(圣人的)主张。

      B . 子以义者为听乎?

      您以为有道义者(的建议)一定会被国君听从吗?

      C . 遇不遇者,时也。

      能不能得到(贤明的国君)任用,是时运的事情。

      那些学习的人,并不是为了通晓日常生活的道理。

      D . 夫学者,非为通也。

      那些学习的人,并不是为了通晓日常生活的道理。

    3. (3) 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时仍坚持读书习礼乐,但处境的艰难引发了子路的质疑。 B . 孔子认为要想有所作为,除了要具备智、义、廉、忠,也离不开伯乐举荐。 C . 孔子认为在困境中一定要坚守自我,智慧通达,不从众不趋俗,静待时机。 D . 孔子借生于茂林深山的兰蓖难以为人所识的遭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
    4. (4) 上文中,针对子路的提问,孔子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认识。请结合原文,任选其中两种论证方法作简要分析。
三、(共6分)
  • 3.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1. (1) 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重视学习的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 (2) 选择其中一方面内容,结合章句,谈谈你的认识(可从本质、原因、影响等角度)。
四、根据上下文,完成下题。(共9分)
  • 4. 默写
    1. (1) 根据上下句提示填空。

      子曰:“譬如为山,,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论语·公冶长》)

      ,但愿长醉不愿醒。,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苏轼《江城子》)

    2. (2) 根据上下文进行填空。

      诗词中有英雄气,也有儿女情;而有些诗篇甚至能将二者熔铸为一。我们能在高适的《燕歌行》中读到“”那样捐躯报国、不顾功名的悲壮之句,其奋勇慨然使人想起《诗经》中的“,与子借行”。但《燕歌行》中也有“”那样的“南”“北”相隔、望眼欲穿的凄婉之语。这种前后两句对男女两地各着一笔的写法,与《春江花月夜》“”中以“谁家”“何处”相对的设计异曲同工。

五、(共15分)
  • 5.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陈忠实

    ①早晨醒来便听见哗哗哗的雨声。拉开窗帘就看到了从黑云里倾泻而下的闪着些微亮光的雨条。到俄罗斯一周了,走到哪里都是蔚蓝的天空和鲜亮的阳光。今天遇到下雨了。有阳光又有雨,当是感受俄罗斯大地自然天象变幻的一个难得的完满。

    ②冒雨去图拉,拜【    】(yè)托尔斯泰。车经过图拉城时,雨,时下时停,出图拉城时,就看到远方天际一抹蓝天了。拐过两个交叉弯道,看到很长的林木遮蔽下的围墙和一个阔大的门,这就是托翁自己命名的“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庄园故居了。

    ③站在宽大的门口,一眼看见两排整齐高大的白桦树的甬道,通向林木笼罩的深处。甬道尽头往右拐进去,是一座涂成黄色的两层小楼,这是托尔斯泰的居室和写作间。走进写作间的一瞬间,弥漫在心头的神秘顿然散失了。房间不仅没有装饰装【 】(huáng),更没有如中国文人惯常装备的字画铭题之类,连一个像样的书架都不置备。走出这座二层小楼时,脑子里就凸显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在这座托尔斯泰写作和生活的黄色小楼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地,该算作院子吧。小院的三面,是稠密到几乎不透阳光的树林,林间长满杂草,伊然一种森林的气息。楼前的这方小院,除了供人走的台阶下的土路,也都栽种着花草,却不是精细的管理,完全是自由生长的态势。

    ④花草园子里有一棵合抱粗的树,不见一片绿叶,粗壮的枝股和细细的枝条,赤裸在空中,在四周一片浓密的绿叶的背景下,这棵树让人感到一种死亡的凄凉。

    ⑤我初看到这棵枯死的树时,贸然想到的是,它与周围的景致太不协调了,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

    ⑥枯枝上挂着一只金黄色的铜钟。托尔斯泰是贵族,却愿去帮助那些寻找救助的贫苦人,久而久之,那些四野八乡遭遇困境的乡民便寻到这个庄园来。托尔斯泰在楼前院子这棵树上挂的这只铜钟,是供寻访的穷人拉响的,听到响声,托尔斯泰就会放下笔推开稿纸,把敲钟的穷人请进楼里,听其诉叙困难和冤屈,然后给予帮扶救助。

    ⑦据说有时竟会在这棵树下发生排队等候敲钟的事。曾经有多少穷人贫民憋着一肚子酸楚和一缕温暖的希望攥住那根绳子,敲响了这只钢钟,然后走进了小楼会客厅,然后对着胡须垂到胸膛的这位作家倾诉,然后得到托尔斯泰的救助脱离困境。

    ⑧这棵曾经给穷人和贫民以生存希望的树已经死了,干枯的枝条呈着黑色,枝干上的树皮有一二处剥落,那只金黄色的铜钟静静地悬空吊着,虽依原样系着一条皮绳,却再也不会有谁扯拉了。救助穷人的托尔斯泰去世已近百年,这棵树大约也徒感寂寞,已经失去了承载穷人希望的自信和骄傲,随托翁去了。

    ⑨托翁晚年竟然执意要亲手打造一双皮靴,而且果真打造出来了,而且很精美很结实也很实用。我自然惊讶这位伟大作家除了把笔的效能发挥到了无可企及的天分之外,还有无师自通操作刀剪锥针制作皮靴的一双巧手;我自然也会想到这位既是贵族庄园主又是赫赫盛名的作家,绝不会吝啬一双靴子的小钱而停下笔来拎起牛皮;然而,他彻底腻味了已往的贵族生活,以亲自操刀捏锥,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

    ⑩托尔斯泰把他精心制作的这双皮靴送给一位评论家朋友。这位评论家惊讶不已,反复欣赏之后,郑重地把这双皮靴摆到书架上,紧挨着托尔斯泰之前送给他的十二卷文集排列着,然后说:这是你的第十三卷作品。

    这是依罗斯人以素有的幽默方式,表达出对一位伟大作家最到位最深刻的理解。

    ⑫我真幸运,在林中的这块草地上领受到了明媚的阳光。雨在我专注于黄色小楼里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照片一页手稿的时候,完全结束了。头顶是一片蓝色的天空和自在悬浮着的又白又亮的云。林子顶梢墨绿的叶子也清亮柔媚起来。阳光从枝叶的空隙投到林子里的硬质土路上,洒在小小的聚蓄着雨水的坑洼里,更显一种明媚。

    ⑬在树林的深处是托翁的墓地。一块临近浅沟的边沿,一片顶大不过十平方米人工培植的草坪,中间堆着一道土梁,长不过一米,高不过半米。我站在草坪前,竟有点不知所措,这样简单的墓地,这样低矮的土梁标志,没有任何碑石雕像,就是一坨草坪一撮褐黑的泥土。我注意到那个小土梁上,有一束鲜花,一瞬间意识到,托尔斯泰是无需庞大的墓地建筑来彰显自己的,也是无需勒石刻字谋求不朽的。

    ⑭离开墓地的林间幽径,有一片开阔的草地,灿烂着红的白的紫的金黄色的野花。季节还算是夏天,雨后的太阳热烈灿烂,仍不失某种羞涩的明媚。我沉浸在野草野花和阳光里,心头萦绕着托翁为自己的庄园所作的命名,“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真是恰切不过的诗意之地,又确凿现实主义的具象。

    1. (1) 根据读音,在文中【   】内填入正确的字。
    2. (2) 下面对文中景物描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以雨声开篇,与连日的晴空和阳光形成对比,既写出了俄罗斯自然天象的变幻,也为接下来写冒雨前往托尔斯泰故居做了铺垫,暗示了此行的意义非凡。 B . 第③段详细描绘了庄园的建筑及周围环境,不加装饰的房间侧面表现了托尔斯泰朴素低调的生活作风,院中花草管理不精则反映出托尔斯泰去世后庄园的萧条。 C . 第⑧段中对枯枝、树皮和铜钟的描写,与第④段中“这棵树让人感到一种死亡的凄凉”相呼应,寄托了作者对托尔斯泰逝世近百年后一切物是人非的伤怀慨叹。 D . 第②段写雨停是对开头的照应,对雨后天空、浮云及庄园景致的描写突出了蓝、白、绿等明快净朗、清新澄澈的色彩,情景交融,又为下文写林中墓地做铺垫
    3. (3) 如何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明。
    4. (4) 标题“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六、写作。(40分)
  • 6. 孔子说“勇者不惧”。尚勇,一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生活在21世纪的你对此有怎样的理解?又有哪些独到的想法?请以“也说‘勇者不惧’”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50字的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