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科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 第五节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

更新时间:2022-10-14 浏览次数:5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乐清期中) 如图是中国女子冰壶队在冰壶世锦赛比赛的瞬间。比赛时两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使冰熔化成水。“刷冰”改变内能的方式是(   )

    A . 克服重力做功 B . 克服摩擦力做功 C . 手将热传递给水 D . 推杆将热量传递给冰
  • 2. 一个热水袋装有质量为1kg,温度为90℃的水,经过4h后,水的温度降低到40℃,下列有关热水袋内水的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 状态 B . 内能 C . 质量 D . 比热容
  • 3. (2019九上·江北期末) 关于内能,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④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4. (2022九上·吴兴期末)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的冰没有内能 B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 5. (2022九上·丽水期末) 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A . 用砂轮磨刀时,刀具发烫 B . 热机压缩冲程,气缸内温度升高 C .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烫 D . 烧红的金属放到冷水中,温度降低
  • 6. (2021九上·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下面几种情景,用热传递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     )
    A . 烧菜 B . 滑下滑梯 C . 拍击后棉花燃烧 D . 钻木取火
  • 7. 某同学测得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是45℃和7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杯水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水的分子运动剧烈 B . 乙杯水的热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热量多 C . 乙杯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少 D . 甲杯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水的内能小
  • 8. (2020九上·慈溪期末) 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瞬间又熄灭了。根据该实验现象.以下解释不恰当是(    )
    A . 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B . 因为乙醚的着火点比棉花低,浸有少量乙醚可以帮助棉花燃烧 C . 棉花燃烧后又瞬间熄火是因为筒内的氧气不够 D .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使筒内温度升高
  • 9. (2022九上·定海期末) 如图,礼花筒利用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彩带喷出时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四个冲程中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

    A . 吸气 B . 压缩 C . 做功 D . 排气
  • 10. (2021九上·镇海期末)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物质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a、c质量相同。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B . 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C . 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物质a和物质b吸收的热量相等 D . 物质b的比热容大于物质c的比热容
  • 11. (2021九上·金华月考) 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 . 该实验基本能反映热机的工作原理 C . 木塞冲出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实验中试管内水的内能的改变仅通过做功实现
  • 12. 甲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103焦,乙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1×103焦,那么( )。
    A . 甲的热值一定大于乙的热值 B . 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C . 甲的热值、质量都比乙的大 D . 甲的热值可能比乙的小
  • 13.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 . 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 14. (2020九上·鄞州月考) 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将甲投入一杯热水中,达热平衡后水温降低5℃,将甲取出,接着把乙投入这杯水中,达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C B . C<C C . C=C乙          D . 无法确定
  • 15. (2019九上·杭州期中) 初温相等、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C),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 . 会发生热传递,热从铁块传给铝块 B . 不会发生热传递 C . 会发生热传递,热从铝块传给铁块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 16. (2022九上·吴兴期末)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精准发射,该火箭的燃料使用了液态氢,主要是因为氢的热值,燃气对火箭做功,燃气的内能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7. 如图所示,甲是“压缩气体做功"实验,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简,简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此实验可观察到没有乙醚的棉花着火燃烧,这是由于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少”)的缘故。乙是“压缩乙醚液化“实验: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用手握住注射

    器的下端,乙醚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向内快速推动活塞,看到乙醚发生液化但没有燃烧,这是因为

  • 18. 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嫦娥”系列卫星,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能;火箭的燃料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大;“嫦娥”卫星绕月飞行时在遭遇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 19. (2022九上·仙居期末) 老师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发现试管斜上方的小风车开始不停地转动。由此引出以下问题,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 (1) 图1实验中能量转化方式与图2中汽油机的哪个冲程相同?
    2. (2) 图2汽油机的工作冲程顺序是丁→→乙
  • 20. (2021九上·嘉兴期末)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并在轨道运行3个月后,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如图所示是返回舱落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的情形,返回舱表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返回舱加速下落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1. (2021九上·萧山月考) 质量是200g某固体的熔化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根据图象和相关知识,该物质从第6分钟至第8分钟共吸收J的热量(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C=3×103J/(kg·℃));如果从第6分钟至第8分钟过程中,完全燃烧了热值为3.0×107J/kg的酒精1.25g,则此过程中热转化效率是

  • 22. (2020九上·新昌期末) 如图是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晶体同时均匀加热,两种晶体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单位质量的两种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比较,QQ;AB是晶体甲熔化图像上的两个点,该晶体在A点时的内能B点时的内能。(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3. (2020九上·浙江期末)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1. (1) 神舟十一号飞船两翼安装的电池板是将转化为电能,而太空舱内利用铁酸镍(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但铁酸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则铁酸镍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是
    2. (2) 在航空技术领域,利用氢气燃烧来发射火箭,是因为氢气密度虽小但(选填“比热容”或“热值”)大。
三、实验探究题
  • 24. (2018九上·三门月考) 凝乳酶是动物体内一种催化乳汗凝固的酶,如图所示的是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

    第一步:将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恒温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分钟。

    第二步:将酶和乳汁在同一试管中混合,放入与先前同样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时间。分别选择6种不同水浴的温度,按上述操作步骤重复进行6组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水浴温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分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 (1) 第一步中盛有酶和乳汁的两支试管放在水浴中15分钟后,酶和乳汁温度与水温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内能增加的主要方式是
    2. (2) 在25℃室温时重做第3组实验,若省略了第一步操作,而直接将两者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再在30℃水浴中保温测量,则所测得的凝乳时间将4分钟(填“短于”、“等于”或“长于”)。
  • 25. (2021九上·义乌期中)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已知冰的质量为100g。

    1. (1) 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2. (2) 物质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7min时的内能。
    3. (3) 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的热量。
  • 26. (2020九上·温岭期中) 热机发明后,一直在持续的改进和发展中。

    材料一: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出蒸汽机推动的三轮汽车(图甲),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气缸外部燃烧(图乙),热效率为5%-8%之间。

    材料二: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内燃机(内燃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四冲程循环理论:①气缸的向外运动造成的真空将混合气体燃料吸入气缸;②通过气缸的向内运动对进入气缸里的燃料进行压缩;③高压燃烧气体产生巨大爆发力;④将已经燃烧的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材料三: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四冲程为依据的煤气内燃机,利用飞轮的惯性使四冲程自动实现循环往复,内燃机的效率达到14%。

    1. (1) 四冲程循环理论提及的“巨大爆发力”由下图中的__________冲程实现。
      A . B . C . D .
    2. (2) 德罗夏提到的内燃方式是基于的猜想。
    3. (3) 老师在重复演示“做功改变内能“实验(图丙)之间,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其目的与内燃机的(选填“吸气“、“压缩”、“做功”或“排气”)冲程的原理相似。
  • 27. (2020九上·温州月考) 小马同学对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所示,可以测量未知液体的比热容C。测量时,分别往甲乙两瓶中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待测液体,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再用温度计分别测出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升高温度△t和△t,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就可以求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

    资料1: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t,吸收热量为Q=Cm△t。

    资料2:水的比热容为4.2ⅹ103焦∕千克˙℃

    1. (1) 闭合开关后,发现水和待测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为了使温度升高得更快,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滑动(填“A”或”B”)。
    2. (2) 本实验需要控制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小马设计的电路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3. (3) 下表是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时间(分钟)

      水升高的温度Δt(℃)

      待测液体升高的温度Δt(℃)

      2

      9

      21

      4

      18

      42

      6

      27

      6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待测液体的比热容为焦∕千克˙℃

四、解答题
  • 28. (2022九上·西湖期末) 室温为10℃时,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小金用平均为50牛的力将活塞压下12厘米,发现底部浸有0.001千克乙醚的棉花并没有出现燃烧现象。(乙醚的比热容约为1.8×103J/kg·℃,着火点为160℃)

    1. (1) 小金的实验没有成功,请帮助他分析原因。
    2. (2) 小金对活塞做功多少焦?
    3. (3) 0.001千克乙醚温度从10℃升高到着火点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 29. (2021九上·镇海期末) 小科家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每瓶中装入的液化气质量为21kg。已知液化气的热值q=5×107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求:
    1. (1) 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 (2) 若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那么散失的热量是多少?
    3. (3) 若将上述散失的热量全部利用起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可以将20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多少摄氏度?
  • 30. (2021九上·杭州期中) 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部分参数如表。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装满水。

    型号

    JL8801A

    水容量/L

    80

    自身质量/kg

    50

    1. (1) 某地区(晴天)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3.36×107J,接收的太阳能,如果由燃烧煤气(热值q=4.2×107J/kg)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
    2. (2) 装满的水质量是多少千克?
    3. (3) 若这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多少度?[c=4.2×103J/(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