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怀仁市2021-2022学年期末调研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

更新时间:2022-06-07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上跑出过486.1公里的世界列车最高时速,这得益于全路铺设的优质无缝平滑的超长钢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制造钢轨的材料是钢,钢是用量最大的合金 B . 在空气中将金属钛、铝混合后熔化可制得铝合金,强度、硬度比铝大 C . 在我国使用最早上合金是铜合金 D . 不锈钢的合金元素主要是铬和镍
  • 2.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 酸性强弱:HClO4>HBrO4>HIO4 B . 氢化物的稳定性:PH3<H2S<HF C . 离子半径大小:Na+>S2->O2- D . 碱性强弱:Al(OH)3<Mg(OH)2<KOH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④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Al2O3是两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6OH-=2Al3++3H2O

    35Cl237Cl2既不是同位素,也不是同素异形体

    ⑦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⑧锂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Li+O22Li2O

    A . 3个 B . 4个 C . 5个 D . 6个
  • 4.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不符合题意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符合题意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③Al与S直接化合时可得到Al2S3;Fe与S直接化合时也可得到Fe2S3

    ④Fe(OH)3受热易分解,Al(OH)3、Cu(OH)2受热也易分解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5. 甲同学用FeCl2和烧碱制备Fe(OH)2;乙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备Fe(OH)2 , 为了生成的产物不容易被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配制溶液所用的蒸馏水通常要煮沸 B . 甲同学可在FeCl2溶液的上面加一层植物油,以隔绝空气 C . 乙同学装置①加入Fe和稀硫酸,②中加入烧碱溶液 D . 乙同学应该先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以后再打开止水夹
  • 6. (2017高一上·汕头期中) 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 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
    A . B . C . D .
  • 7. 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如图为铁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实现转化① B . 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发生转化②生成红棕色粉末 C . 由图可预测: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 D . 加入铁粉可实现转化③,加入碘水可实现转化④
  • 8.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三氟化氮( )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B .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分子数之比为 C . 若生成 ,则转移 电子 D . 是还原产物, 是氧化产物
  • 9. (2018高一上·临汾期中)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1∶1∶1    B . 1∶2∶3 C . 3∶2∶1    D . 3∶4∶3
  • 10.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学实验室中可以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B . 用浓盐酸配制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 C . 配制480mL0.1mol/L硫酸铜溶液时,需要用到500mL容量瓶 D . 干燥的氯气可以使有色鲜花变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
  • 11. (2018高三上·石景山期末) 根据下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

    A . 生成等质量H2时,①和②反应消耗n (HCl)=n (NaOH) B . 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 . 反应③和④消耗等量的Al时,生成的n (Cu)︰n (Fe)=3︰2 D . 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 3OH-=Al(OH)3
  • 12. 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软磁性材料之一、共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保存溶液A时,应加入少量铁粉 B . 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应为2∶1 C . 取滤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 D . 其制备反应类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1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含有的质子数为NA B . 常温常压下,0.1mol12C18O2含有的中子数为2.6NA , 电子数为2.2NA C . 1mol雄黄(As4S4)分子中,含有的极性键数为8NA D . 0.1mol(H2与Cl2)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0.2NA
  • 14. 如图所示,在一个容积固定的恒温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在A、B、C处分别充入等质量的X、H2、Y三种气体,当隔板静止时,A、C内的气体密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Y的相对分子质量 B . 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C . 气体的体积:V(X) >V(H2)>V(Y) D . 物质的量:n(X)< n(H2)
  • 15.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透明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Cu2+、NO、SO B . Na+、Mg2+、Cl-、OH- C . Fe2+、H+、Cl-、MnO D . Fe3+、K+、OH-、SO
  •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用足量硝酸酸化后无明显现象,再滴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Cl-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棕黄色,再滴入数滴淀粉溶液

    溶液变成蓝色

    KI具有还原性

    C

    某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后无明显现象,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Fe2+

    D

    取少量NaHCO3固体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

    温度下降

    碳酸氢钠溶解过程吸热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铁粉具有平肝镇心,消痈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并检验反应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以控制①中气泡产生快慢 B . 装置①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C . 装置②、③中的药品可分别是无水硫酸铜、无水氯化钙 D . 无需加③装置
  • 18. 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反应。已知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水的质量为1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2O2为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 B .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Na++2OH-+H2 C . 反应①、②、③中,①、③为氧化还原反应,②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D . 反应③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 19. ClO2和NaClO2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由ClO2气体制取NaClO2固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通入的空气可将发生器中产生的ClO2全部驱赶到吸收器中 B . 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H2O2=2ClO2-+2H++O2 C . 步骤a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 D . 工业上将ClO2气体制成NaClO2固体,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
  • 20. 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新制备的Cl2 , 关闭b阀时,c处的干燥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装的是(   )

    ①浓硫酸;②NaOH溶液;③H2O;④饱和NaCl溶液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21.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面胚在焙烤过程中变得松软,多孔。碳酸氢钠()受热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是常用的膨松剂之一,它可以与酒石酸氢钾、淀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膨松剂,复合膨松剂遇水会产生二氧化碳,起到膨松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任何受热分解能产生气体的物质都可以作食品膨松剂 B .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碳酸氢钠作膨松剂时,必须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混合使用 D . 复合膨松剂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 22. 无水AlCl3(178℃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Al和氯气通过如图装置制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试剂瓶B,C,F中分别盛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浓硫酸 B . 氯化铝产品最后在装置E中收集 C . 若D中生成的AlCl3凝华堵塞导管,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长颈漏斗中液面下降 D . 装置F和G可用装有无水CaCl2的干燥管替换
  • 23. 五种短周期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与其一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元素X可能为锂 B . Z虽是金属,但也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C . M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D . X2W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24. 如图所示,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2mol甲反应生成1mol丙和3mol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丙的结构式是N≡N B . 甲的电子式是 C .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2:1:3 D . 同温同体积下,生成丙和乙的压强比为1:3
二、综合题
  • 2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小组在探究Fe2+性质的实验中观察到异常现象(实验1),观察到溶液变红,片刻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

      ①在实验1加入H2O2溶液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用实验2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则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2. (2) Ⅱ.钒性能优良,用途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完成下列填空: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V2O5)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V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KClO3溶液,完善并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O+VO2++_=Cl-+VO+_

    4. (4) V2O5能与盐酸反应产生VO2+和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能与Na2SO3溶液反应被吸收,则SO、Cl-、VO2+还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 (5) 在20.00mL0.1mol/LVO溶液中,加入0.195g锌粉,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VO2+     b. VO+      c. V2+      d.V

  • 26.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②等在图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 (1) 第三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 (2) 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与⑤、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3) 下列可以判断⑤和⑥金属性强弱的是(填序号)。

      a.单质的熔点:⑤<⑥                 b.化合价:⑤<⑥

      c.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⑤>⑥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⑤>⑥

    4. (4) ②③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均是(填“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5. (5) 为验证第Ⅶ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仪器A的名称是,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验证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⑨的单质,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振荡、静置,可观察到

      ③第ⅦA族元素非金属性随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 27. X、Y、M、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X2-和M2+电子层结构相同。含0.9%YW化合物的水溶液称为生理盐水。
    1. (1) 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 (2) X2-离子的电子式是,W可形成化合物MW2、ZW2 , 由此说明,化学键可以使相结合,也可以使相结合。
    3. (3) 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Y2Z的形成过程
    4. (4) 上述5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5. (5) 数字化实验是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连接起来,采集实验过程中各种物理量变化的数据。如图是用强光照射广口瓶中新制W2的水溶液时所获得的图像,下列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与图像不相符的是(填标号)

      A.溶液颜色              B.溶液中氢离子的数目

      C.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D.溶液的导电能力

      工业上用W2制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

  • 28. 试完成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1. (1) 水煤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主要成分可视为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H2和CO的混合物,水煤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 (2) 某0.2L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中含有KCl、K2SO4、NH4Cl三种溶质,测得该营养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柱状图如图甲所示:

      该营养液中NH4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将该营养液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NH的浓度(c)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则V1=,V2=

    3. (3) 如表是某儿童微量元素体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

      锌(Zn)

      115.92

      μmol/L

      66-120

      2

      铁(Fe)

      6.95↓

      μmol/L

      7.52-11.82

      3

      钙(Ca)

      1.68

      μmol/L

      1.55-2.10

      ……

      ①报告单中“μmol/L”是(填“质量”、“体积”或“浓度”)的单位。

      ②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2+。一些补铁剂以硫酸亚铁为主要成分,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推测糖衣的作用是

    4. (4) 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1g/mL)。已知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则溶质质量分数为2a%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mol/L。

    5. (5) 为测定人体血液中Ca2+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方案: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若血液样品为15.00mL,滴定生成的草酸消耗了0.001mol/L的KMnO4溶液15.00mL,则血液样品中的含钙量为mol/L。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