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8-26 浏览次数:1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学校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活动的升旗仪式上,国旗冉冉升起,旗杆顶上安装的是(   )

    A . 动滑轮 B . 定滑轮 C . 滑轮组 D . 省力杠杆
  • 2. 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

    A . A孔 B . B孔 C . C孔 D . D孔
  • 3. (2021·巨野模拟)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 公园里花香四溢 B . 春天里柳絮飞扬 C . 海面上浪花飞溅 D . 天空中乌云翻滚
  • 4. 如图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 B . U型管压强计 C . 活塞式抽水机 D . 船闸
  • 5.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 安全锤的锤头很尖 B . 书包带做得很宽 C . 盲道上有凸起 D .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 6. 小球从图的左侧位置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O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轨迹可能是(   )

    A . OA B . OB C . OC D . OD
  • 7.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能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 杯中水不流出 B . 管式弹簧压强计 C . 向两纸片中间吹气 D . 托里拆利实验
  • 8. 如图,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当把砖块竖放时,地面受到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 . 压力变大 B . 压力变小 C . 压强变大 D . 压强变小
  • 9. (2021八下·兴国期末) 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马同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车加速前进时,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 . 下坡时不用蹬车,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 骑车行驶过程,突然刹车,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 D . 刹车停止后,车的惯性消失
  • 10. 如图,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橡皮膜,倒入一定量的油后,橡皮膜向外凸出,然后放入盛有清水的水槽中,橡皮膜恰好变平,A为橡皮膜上的点,A与B、C与D分别距水槽底部高度相同,A、B、C、D各点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pD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A<pB B . pA>pB C . pC<pD D . pC>pD
  • 11. 如图,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和ρ;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F和F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ρ<ρF=F B . ρ=ρF>F C . ρ>ρF=F D . ρ<ρF<F
  • 12.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如图所示,火星车的车轮做得比普通车的车轮宽得多,且车轮上有许多凸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祝融号”静止时受到平衡力 B . “祝融号”匀速行驶时动能减小 C . “祝融号”车轮有许多凸棱是为了减小摩擦 D . “祝融号”车轮做得比较宽且多是为了增大压强
  • 13. (2020·湘潭) 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 . 用重物压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C . 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 . 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
  • 14. 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ρ B . ρ C . m=m=m D . m>m=m
  • 15. 如图是扔出去的小钢球离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小钢球在a点的机械能最大 B . 小钢球运动到最高点b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C . 小钢球在a点的速度比在c点的速度小 D . 小钢球在a、c两处机械能相等
  • 16. 如图,将一杯水放在水平台秤上,台秤示数为2000g,弹簧测力计下悬挂5N的物体A浸在水中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此时台秤示数约为(   )

    A . 1800g B . 2000g C . 2200g D . 2500g
二、填空题
  • 17. (2020·内江) 子弹离开枪口后已经失去了向前的推力,仍然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子弹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对它(选填“做了功”或“没有做功”)。
  • 18. 如图甲,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挂个重物都不会拉开,此实验说明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如图乙,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

  • 19. 如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其示意图如图乙,左端挂着重物A,右端挂着汲水的木桶B,若木桶在水平位置时,与地接触面积0.01m2 , 对地面的压力为20N,木桶B对地的压强Pa;若需一次提起更多的水,可以(选填“增加”或“减少”)所挂重物的质量。

  • 20. 如图,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桌面上重为5N的木块相连,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5N的重物时,木块正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7N的重物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N。

  • 21. 如图,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质量和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p ,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F(均选填“>”“<”或“=”)。

  • 22. 如图,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A、B两物体,已知GA=38N,GB=60N,不计绳重和摩擦,ηη(选填“>”“=”或“<”);若FA=FB , 则动滑轮的重力G=N。

三、作图题
四、简答题
  • 25. 各地实施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实现“应接尽接”,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如图所示,是护士用注射器插入药瓶后,将药液吸入针筒内的情景。请你解释:

    1. (1) 针尖做得细小的理由;
    2. (2) 护士向外拔活塞,药液进入针筒内的原因。
五、实验题
  • 26.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学习小组设计了图甲和图乙两种实验方案。

    1. (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 (2) 从实验效果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方案更好,理由是
    3. (3) 乙实验中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时,小卡片静止;
    4. (4) 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卡片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才能平衡;
    5. (5) 在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再松手时,小卡片运动,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才能平衡。
  • 27.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小桌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 (2) 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通过比较图,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 (4) 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则pp′(选填“>”“<”或“=”)。
  • 28. 学习了“认识浮力”后,爱动脑筋的小聪提出了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1. (1)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方向是
    2. (2) 比较A、B、C三幅图,小聪感觉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3. (3) 比较B、D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跟有关;
    4. (4) 物体的体积V=m3
    5. (5) 小聪利用实验中数据算出了盐水的密度为kg/m3
    6. (6) 完成探究后,小聪同学不想利用弹簧测力计,而用量筒、木块和适量的水,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如图,是他测量过程的示意图。

      ①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V0的水;

      ②将一木块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量筒内,测得量筒示数为V1

      ③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使其漂浮在量筒中测得量筒示数为V2

      ④然后通过细线将金属块放入量筒内,此时量筒示数为V3;则金属块密度ρ=

  • 29.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1. (1) 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方便直接测量
    2. (2) 如图甲,在A处挂2个钩码,则应在B处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 (3) 如图乙,在A处挂4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的力,也能使杠杆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这个力为N;
    4. (4) 如图乙所示,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0.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东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 (1) 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证铁球达到水平面的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使小球
    2. (2) 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三次实验中,碰撞前动能最小的是图(选填“甲”“乙”或“丙”)中的小球,理由是
    4. (4) 由实验探究联想到:高速公路限速牌上标明“100”和“80”字样,(选填“客车”或“小轿车”)的限速应该是80km/h。
六、计算题
  • 31. 工人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700N的货物匀速提升了4m,已知他对绳子的拉力为500N。该过程中,求:

    1. (1)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 (2) 工人做的有用功;
    3. (3) 工人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
  • 32. 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代表了当前深海技术的顶级水平。如图,它顺利完成10909m深潜试验,可到达全球深海的任何地方。它总重36t,有六个观察玻璃窗。(ρ海水取1.03×103kg/m3)求:

    1. (1) 它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
    2. (2) 它在10000m海水处受到的海水压强;
    3. (3) 若每一个观察窗玻璃面积约0.03m2 , 在10000m海水处每一个观察窗受到的压力。
  • 33. 小南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时,从图甲所示的位置开始竖直向上提升,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钩码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 (1) 钩码的重力大小;
    2. (2) 2~4s钩码受到的合力大小;
    3. (3) 4~6s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和功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