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10常识及名著名篇

更新时间:2020-09-22 浏览次数:198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七上·林西期末)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哪一项是有误的(    )
    A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B .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唐代士大夫的言谈、轶事,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 .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对其作品予以高度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D .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 2. (2019七上·林西期末) 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B .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C . 《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D .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黄香扇枕。
  • 3. (2019七上·罗山期末) 下列对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向他学习。 B . 《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的时间,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 C . 《走一步再走一步》运用倒叙,简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结束回忆也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伏,与正文浑然一体。 D . 《皇帝的新装》开头运用比喻的手法介绍了皇帝爱慕虚荣,试新衣成癖,突出强调他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穿衣上,而不顾国计民生,这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 4. (2019七上·罗山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其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 . 《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寄小读者》《樱花赞》,散文集《繁星》《春水》等。 C . 《世说新语》是中国清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
  • 5. 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 “尊君”是谦词,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 B . 君是对对方的敬称,家君是对人称对方的父亲,谦词。 C .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公(谢安)兄长的儿子和女儿。 D . 公(谢安)可以称“胡儿”“无奕女”为“令郎”“令爱”。
  • 6. (2019七上·余杭期末) 根据你对《朝花夕拾》的阅读体验,选出不是评论《朝花夕拾》的一项是(    )。
    A . 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作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作品的特殊韵味。 B . 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 C . 它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 D . 它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中国人内心的道路,打开了一条理解新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道路;因为读了它,就使人体会到生活的悲剧是何等的相似,它与整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连而处处相通。
  • 7. (2020七上·尚志期末)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 . 读《朝花夕拾》可以了解鲁迅从青年到中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C . 《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反映了家庭教育问题。 D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 8. (2020七上·临汾期末) 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 B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 曹操是东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 D .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大戏剧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
  • 9. (2020七上·侯马期末)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狼》一文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存有幻想,不要妥协退让,不能心存侥幸。 B . 《(诫子书》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其文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养身性。 C . 《夜雨寄北》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家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家人。 D . 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 10. (2020七上·北仑期末)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家父、舍弟、犬子、敝人都是谦称;令尊、令郎、昆玉、高足都是尊称。 B .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聊斋”一词来源于他书房的名称。 C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该日有登高、赏菊、插茱英等习俗。 D . “五十知天命”是指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懂得了“听天由命”的道理。
  • 11. (2020七上·浦东期末) 关于《西游记》一书,以下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故事展开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不过也有一些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类同,情节简单。 B .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他因不满玉皇大帝赐予他的“弼马温”官职而反下天界。他兼具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C . 清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神魔世界,各路神佛妖魔都写的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D .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遭拒是因为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收服了罗刹女之子红孩儿。
  • 12. (2020七上·浦东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伊索寓言》讲述了许多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女娲造人》也是充满了丰富想象的寓言故事。 B . 郭沫若写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意境美妙,语言铿锵,借助牛郎织女故事,体现诗人改造现实生活的愿望。 C . 《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意大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 .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通过写《诫子书》一文,告诫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 13. (2020七上·黄浦期末) 阅读《西游记》后,请找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悟空是向灵吉菩萨借来定风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B . 在女儿国与妖精打斗时,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被蜘蛛精蛰伤。 C . 车迟国是个敬道灭僧的国家。 D . 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抓唐僧师徒目的是吃唐僧肉,然后自己去西天取经。
  • 14. (2020七上·下城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 . 美国:海伦·凯勒、屠格涅夫、莫顿·亨特 B . 散文:《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 C . 小说:《西游记》《镜花缘》《湘行散记》 D . 绝句:《江南逢李龟年》《夜雨寄北》《天净沙·秋思》
  • 15. (2020七上·慈溪期末) 下列划线的“谦辞”“敬辞”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课上完了,李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B . 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C . 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 . 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贤妹尚待字闺中。”
  • 16. (2020七上·中山期末)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B . 《湘行散记》塑造了一些独特的人物形象,如《鸭窠围的夜》里蹲在火边咀嚼薯干红枣的虽为天所厌弃但不自弃的老妇人;《老伴》里从小伶俐勇敢、精明能干,但后来被鸦片所毁、安于现状过日子的傩右。 C . 《猎人笔记》采用见闻录的形式,写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发生的种种悲剧,体现了作者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 D . 《镜花缘》作者李汝珍虚构了33个不同风俗的国家,写了各式各样人物,如好学上进的黑齿国,虚伪狡诈的两面国,好吃懒做、饮食积痞的聂耳国,争强好胜的歧舌国,好让不争的君子国。
  • 17. (2020七上·德惠期末) 口语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划线词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 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令尊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B . 今天是我们家搬入新居的好日子。酒席上,爸爸笑着对大家说:“各位高朋光临寒舍,是我们全家莫大的荣幸,在此身深表感谢!”邻居老张马上站起来说:“愚兄见外了,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啦。” C . 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D . 你的语文老师应邀参加班上举行的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 18. (2020七上·德惠期末)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 .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 . 《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 .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 19. (2020七上·永吉期末) 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他老人家就行了。 B . 令媛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 .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 20. (2020七上·洛川期末)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B .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C . 古诗词中,“雁”可以代指书信,也可以表达思乡之情;“咏絮才”源出东晋谢道韫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 D . 古代称贬官为“左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去做官(县尉)。
  • 21. (2020七上·达县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B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C .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蒲松龄的《狼》就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D . 谪,封建王朝官史降职或远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的“左迁”,也指降职远调。
  • 22. (2019七上·姜堰期末)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事,需要怎样毅力和无私,我就对他感到无限的敬佩”,这句中加点词语依次为量词、代词、形容词和动词。 B .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既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真是见异思迁”,这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 C . “纯粹”“伟大”“温柔”“深浅”,这四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 D . “见教”“垂问”“奉还”“惠存”,这四个词都属于敬辞。
  • 23. (2020七上·涞源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谦敬辞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B . 8月12日是贵校七十年校庆,作为市长我一定光临指导。 C . 我前几天去您家,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 . 听说你新买了寒舍 , 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登门拜访。
二、填空题
  • 24. 下面对联吟咏了我国几位著名文学家,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1. (1) 痛饮读离骚,放开古今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2. (2)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3. (3)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4. (4) 呐喊如狂人,为国为己;华盖育彷徨,导民中流。
  • 25. 按要求填空。
    1. (1) 古人对数字的表达和现在有所不同,比如“二八年华”指女子十六岁。“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副对联的上联是清朝乾隆皇帝出的,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当时名臣纪晓岚对了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位老人的年龄。根据文化常识和数学知识,这位老人的年龄应是岁。
    2. (2) “析字联”是指对联中采用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的对联。传说清代名士纪晓岚一次出游,见清泉汩汩,小溪潺潺,风景甚是怡人,便驻足欣赏。又见一位老樵夫在溪边休息,恰逢其小女送饭而来。如此情景令纪晓岚心头一动,随口吟出一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最妙。”没想到老樵夫听了也应声对出一联:“山石下古木,此木为。”纪晓岚听罢,与老樵夫相视而乐。请根据对联与汉字的知识,将老樵夫对出的一联补充完整。
三、问答题
  • 26. 想一想: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示例:大圣变作鹚老的情节最吸引人,它写出了大圣逃跑躲避的速度之快,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27. 《名著阅读》
    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__ ___在___      ___写的一首诗,名叫《         》。

  • 28. 诗文名句填空。
    ①求剑若此,                ?    (《吕氏春秋》)
                                        ,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③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 (冰心《成功的花》)
    ④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⑤草木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⑥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⑦《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事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一联是:                                           
    ⑧古往今来,吟咏花草树木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来。                                                                                          

四、综合题
    1. (1) 选出下面划线词意思古今相同的一项(   )
      A . 儿女讲论文义。 B .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C .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2) 选出下面年龄按大到小排列的一项(   )
      A . 而立  耳顺  耄耋  古稀 B . 耄耋  耳顺  而立  不惑 C . 耄耋  古稀  不惑  而立 D . 古稀  耄耋  不惑  而立
  • 30. (2020七上·马鞍山期末)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    ),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大圣公然不具,使铁棒pī(    )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未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魏然不动。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扇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罗刹又扇两扇。果然不动。罗刹慌了,急收宝贝,转回走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字注音。

      悭吝     pī 手相迎       罗

    2. (2) 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3. (3) “这番不比那番”句中的“这”“那”是词。
    4. (4) 文段选自《》,文中的“罗刹”指的是,孙悟空向她借扇子是为了
    5. (5) 本书中有很多情节都与“三”有关,请列举2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