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1 政治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同步...

更新时间:2020-07-16 浏览次数:24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9·浙江) 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因此率诸侯为杞筑城。郑国大夫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这个事实表明,当时的社会舆论依然十分重视(    )
    A . 宗法关系 B . 以法治国 C . 爱惜民力 D . 等级关系
  • 2. (2019·河西模拟)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19高三下·普陀模拟) 下图为“天子与贵族的列鼎数量及肉食种类”,主要反映的西周社会特点是(   )

    A . 经济繁荣 B . 封邦建国 C . 礼制文化 D . 工艺精湛
  • 4. (2019·广东模拟) 据《尚书》记载,西周的刑罚制度已很完备,墨、劓、剕、宫、大辟五刑的惩罚极其残酷;而《周礼》中明确贵族犯法一般能通过缴纳罚金免刑。由此可知当时(   )
    A . 礼乐制度并不完备 B . 宗族治理建立起来 C . 出现礼法并用思想 D . 社会等级色彩明显
  • 5. (2019·广东模拟) 《周礼》一书中,思想家将“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等列为大司徒的职责。自秦汉以后,存问鳏寡孤独废疾、贫苦者、高年者、防灾救灾,是历代政府的重要任务。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
    A . 思想家以体恤民本为己任 B . 政府干预着眼于老幼病穷 C . 社会治理呈现出互助协作的特征 D . 社会救助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 6. (2019·杭州模拟)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 . 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 B .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 周天子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 .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 7. (2019·杭州模拟) 2019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先生逝世490周年,1月9日,阳明先生祭祀典礼在浙江绍兴举行。祭祀这种现象最早始于(   )
    A . 西周 B . 春秋 C . 秦朝 D . 汉朝
  • 8. (2019·杭州模拟)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段材料表明(   )
    A . 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 B .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C .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 D .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元素
  • 9. (2019·杭州模拟)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由材料可知分封的作用是( )
    A .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 10. (2019·吉安模拟) 一位学者写道:武王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园,维持了约莫七百年。”维持这个“封建帝国”的前提因素是(   )
    A . 王位世装 B . 分封制度 C . 礼乐制度 D . 小农经济
  • 11. (2019·成都模拟) 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   )
    A . 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 B . 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 C . 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 D . 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
  • 12. (2019·自贡模拟) 有学者认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像“掺沙子”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 以宗法制巩固统治 D . 避免新的地方割据
  • 13. (2019·白城模拟) 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通常以纹、谐音以及文字来表示。如图7,利用“猴”同“侯”同音,“枫”同“封”同音,以示寓意。“封侯挂印”反映了(    )

    A . 中国人表达情意委婉含蓄的特点 B . 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景象 C . 追求身居高位,廉洁奉公的价值取向 D . 中国古代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
  • 14. (2019·烟台模拟) 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制(   )
    A . 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B . 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管理 C . 促进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 D . 导致了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 15. (2019·烟台模拟) 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
    A . 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 . 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 . 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D . 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 16. (2019·平罗模拟) 古代儒家思想认为统治者从规范外部行为和调控内心情绪出发,通过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再配以乐的感染,便能统一民心,成就王道。据此可知礼乐制(   )
    A . 直接为统治者而服务 B . 明确等级森严的尊卑秩序 C . 通过道德教化以巩固统治 D . 具有法律条文的效力
  • 17. (2019·沈阳模拟) 如表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   )

    时期

    时间起止

    诸侯国数量变化(个)

    战争爆发频率(次)

    战争爆发次数(年平均)

    没有战争的年份(年)

    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123-2

    203

    1.859

    90

    战国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27-1

    150

    1.527

    105

    A . 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 B . 和平发展占据主流 C . 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D . 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 18. (2019·南昌模拟) 夏商西周都城是以神权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始建国营都首先置宗庙、立社坛,凡国之大事均是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而东周时的都城突出政权所在“大朝”建中立极的绝对权威,“大朝”之外的“左祖右社”则成了附属建筑,这一变化突出反映了(   )
    A . 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 .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C . 王权的统治不再依靠神权 D . 宗法关系没有受到重视
  • 19. (2019·长沙模拟) 殷墟出土的甲骨上记录了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其并非向统治者心中的至高神祷告,而是请祖先将要求向神转达。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商代(   )
    A . 传统宗教饱受质疑 B . 人文主义融入家族体制 C . 宗法观念趋于形成 D . 社会生活充满神秘色彩
  • 20. (2019·岳阳模拟) 在西周诸侯青铜器铭文中,诸侯作为一国之君往往有两套称呼:一是“伯”、“子”等族内等级称呼,如“芮伯”、“秦子”等;二是“公”、“侯”等受命于天子的爵号,如“蔡侯”、“应公”等。这反映出当时( )
    A . 血缘关系是维系统治的纽带 B . 青铜铭文传承了政治文化 C . “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D . 等级森严的贵族统治秩序
  • 21. (2020·新高考I)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 . 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 . 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 . 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 . 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二、材料分析题
  • 22. (2019·唐山模拟) 材料:公元前543年到公元前522年,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改革家。子产的改革措施主要有:(1)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2)“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3)提出“以宽服民”、“以猛服民”的主张。在统治劳动人民方法上,子产第一个提出“宽”、“猛”相济的策略。“宽”即强调道教化和怀柔;“猛”即严刑峻法和暴力镇压。后来,儒家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以宽服民”,法家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以猛服民”。(4)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子产一系列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子产去世后,全国的人们都伤心的落下了眼泪,全国三个月内都听不到弹琴娱乐的声音。

    ——摘编自个人图书馆•小袤•《中国》

    1. (1) 根据材料,指出子产改革前后郑国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主要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历史意义。
  • 23. (2019·鄂尔多斯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周公是周武王姬发之弟。周公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武王即位,以周公为最主要的得力助手,武王在周公等人的帮助下灭商建周。武王去世后,继位的成王幼小,周公辅之。平定“三监叛乱”,册封天下诸侯,并制定礼乐制度,谋划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周公摄政七年,成王长大,即还政于成王。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国家之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顺利发展之时,毅然让出了王位,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

    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孟子首称周公为“古圣人”,将周公与孔子并论,足见尊崇之甚。荀子以周公为大儒,在《荀子·儒效》中赞颂了周公的德才。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

    ——摘编自陈春保《周公形象的塑造与早期儒家话语的建构》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公的形象。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公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周公其人,堪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主持完成了周初的改革,其关于“天下治式、社会模式、行为范式”方面的创举,着实当得起“万世之谋”四个字。在平定“三监”之乱以后,周公亲自谋划落实分封,主要分四个层级进行:第一层是周天子,第二层是分封的“姬姓”王族子弟,第三层是分封的功臣子弟,第四层主要分封的是殷商旧族后裔。钱穆先生对此的评价是“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逐步逼迫而成,同时亦是周民族对于政治组织富于一种伟大气魄之表现。”西周以前,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多具有原始氏族的特征,总体上是很松散的。周公对宗法制的完善,结下了一张由“个人——家庭——家族——国家”织成的比较严密的社会网络。周公还认为“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要让整个社会形成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总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变革,周公改制无疑是成功的。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天下治式、社会模式、行为范式三个方面说明周公改革的创举。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周公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