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

更新时间:2018-10-17 浏览次数:89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衢州) 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B . 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 C . 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D . 反应没有热量放出
  • 2. 下列有关冶炼金属的反应中,正确的是( )
    A . 4CO+Fe3O4===3Fe+4CO2 B . C+CuO Cu+CO2 C . 3CO+Fe2O3 2Fe+3CO2 D . 3C+Fe2O3 2Fe+CO2
  • 3. (2018·嘉兴)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给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 . ①—Mg B . ②—MgCl2 C . ③—H2SO4 D . ④—Mg(OH)2
  • 4. (2016·东阳模拟)

    如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B . 当乙为NaOH时,它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C . 甲物质只能是碱或盐 D . 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 5. (2016·杭州模拟)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剧烈燃烧 B . 木炭粉与黑色的氧化铜粉末混合后可看到红色粉末 C . 氢氧化钠固体放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无需密封保存 D .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6.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

    A . 有酸味的物质 B . 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 . 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 . 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 . 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 C . 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 D . 棉花和涤纶都是天然纤维
  • 8. 衣服上沾有碘极难洗净。由下表分析,在家庭中去碘污渍最好选用(   )

    溶质

    溶剂

    酒精

    苯(一种有机物,有毒)

    汽油

    难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 . B . C . 汽油 D . 酒精
  • 9. (2018八下·滨江期末) 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 10. (2018九上·温州期末) 下列关于物质保存方法和原因对应关系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保存方法

    原因

    A

    金属表面涂防护油防锈

    防止金属和空气中水分和氧气等接触

    B

    浓硫酸密封保存

    浓硫酸有吸水性

    C

    浓盐酸密封保存

    浓盐酸易挥发

    D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乙、甲、丙 B . 乙、丙、甲 C . 丙、甲、乙 D . 丙、乙、甲
  • 12.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根据它们的重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
    A . 用来作保险丝 B . 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C . 用来制造人造骨 D . 用于制造船舶
  • 13. 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大多数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 . 自然界中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 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是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D . 合理开发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 14. (2018九下·金华月考)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是 SO2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 .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 15. 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记录的现象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在C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B . 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C .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 , 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D .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 16. 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 . 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 . 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 17. 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粉末可能是CaCO3 B . 该粉末一定是碱 C . 该粉末可能是Na2CO3 D .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 18. 有关催化剂在化学反应时以及反应前后的情况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质量变小 ②质量不变 ③化学性质改变

    ④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⑤能加快反应速率 ⑥若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忘记添加二氧化锰,会使氧气的生成量减少 ⑦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A . ①③ B . ②④⑤⑥ C . ②④ D . ②③⑤⑦
  • 19. 下列实验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

    ①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增重 ②浓硫酸干燥氢气 ③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④浓硫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⑤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制“黑面包”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③⑤ D . ①③④
  • 20. 某同学对化学反应A2+3B2=2C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C的化学式为AB3 B . 若a克A2完全反应生成b克C,则同时消耗(b-a)克B2 C . 若m克A2和n克B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克C D . 若A2和B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和y,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y
二、填空题
  • 21. (2018九上·南浔期末) “河豚虽然肉质鲜美,但不宜食用,经分析得知它含有剧毒物——河豚毒素(C11H17N3O8)。河豚毒素的晶体是无色棱状体,无臭无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受热不易分解,受到氯化钠等盐类的作用也几乎不分解。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 (1) 从物质的分类上看,河豚毒素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 (2) 经过加热不能除去河豚毒素毒性的理由
  • 22. (2018·舟山)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某同学拆开家中使用过的“暖宝宝”,发现内有褐色固体,查阅后得知:“暖宝宝”成分中有铁粉、食盐和水等物质;使用后形成的褐色固体主要是氧化铁和氢氧化铁:其中氢氧化铁受热会分解成氧化铁和水。据上信息,你认为该褐色固体可能是“暖宝宝”中的物质跟空气中的发生反应形成的。请写出氢氧化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3. 根据如图衣服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面料中的棉属于(填“天然”或“合成”,下同)有机高分子材料,面料中的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 (2) 你知道合成纤维有下列哪三个优点____(填字母)。
      A . 强度高、弹性好 B . 耐磨 C . 吸水性、透气性较好 D . 耐化学腐蚀
  • 24. 运用酸、碱、盐的性质可以解决工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
    1. (1) 工业上常选用来除去铁锈(写出一种具体物质)。
    2. (2) 某工厂向含有AgNO3、Cu(NO3)2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Zn)以回收金属,充分反应后,得到的金属组成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 25.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钠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 (1) 为了验证氢氧化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色。
    2. (2) 利用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钠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26. 将下列各名词填在与之相对应的空格中。(填序号)

    ①溶解  ②挥发性  ③酸性  ④碱性  ⑤乳化  ⑥潮解

    1. (1) 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潮湿是现象;
    2. (2)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这是浓盐酸的造成的;
    3. (3) 在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起到了作用。
  • 27. 丽水纳爱斯集团是全球洗涤用品行业前五强企业。其产品之一雕牌超能皂(如图)的主要生产原料是油脂、氢氧化钠和水等。


    选项

    氢氧化钠

    A

    混合物

    纯净物

    B

    氧化物

    C

    有机物

    无机物

    1. (1) 有关氢氧化钠和水的分类正确的是
    2. (2) 生产肥皂的主要反应原理:C57H110O4+3NaOH 3C18H35O2Na+X,则X的化学式为
  • 28. (2018·嘉兴)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 (1) 参加反应的“ ”与的“ ”的分子个数比为
    2. (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活动并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 (1) 打开分液漏斗,一段时间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D处铁丝依然光亮。铁在空气中生锈是铁与等物质作用的结果。
    2. (2) A、B对比说明铁生锈主要与有关;B、D对比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有关。
    3. (3) 一些铁制品表面覆盖了某些涂层,不同的涂层被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不同。你认为下列涂层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较快。

      a.镀锌铁   b.镀锡铁

    4. (4) 一些建筑的大门刷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金属,你认为该金属可能是

      a.银粉     b.铜粉    c.镁粉

    5. (5) 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 30.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小金模仿化工生产,用如图装置来制取Na2S2O5

    已知:A中发生的反应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B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 (1) 图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2. (2) 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在实验过程中,滴加浓硫酸不宜过快,理由是
    4. (4) 该实验开始滴加浓硫酸时,应先除尽装置内的空气,若忘记这一操作,新制取的Na2S2O5产品中会混有Na2SO4杂质,这与O2(填化学性质)有关。
  • 31.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 (1) 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2. (2) 组装该装置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 (填序号)。

      ①试管 ②铁架台 ③酒精灯 ④木块

    3. (3) 该装置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
    4. (4) 除该装置中收集氧气的方法外,还可以用法收集,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 32. (2018·浙江模拟) 下面为两位同学利用各自选择的实验器材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小李的设计:将铁钉与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装于烧杯中,加适当砝码使天平平衡,如图A。待烧杯内的物质完全反应后,观察天平否再次平衡。

    小刚的设计:将盛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于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适当砝码使天平平衡,如图B。待两物质反应完全后,观察天是否再次平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李(A)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哪位同学的实验会导致验证失败并说明原因
    3. (3)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 33. (2018八下·滨江期末) 下图是创新实验小组对“MnO2催化H2O2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H2O2溶液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1. (1) 可观察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
    2. (2) MnO2催化H2O2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 (3) 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为评价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 .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 . 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 . 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 . 该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四、解答题
  • 34.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 (1) 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③是
    2. (2) 根据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4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3. (3) 编号④中产生白色沉淀,其化学式为;请写出编号③中的化学方程式
  • 35. 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改造周围的世界,促进社会发展。
    1. (1) 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克含有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7.6克

      7.8克

      7.4克

      18毫克

      201毫克

      18.2毫克

      30.8毫克

      8.1毫克

      ①上述营养物质中属于供能物质的是;属于储能物质的是;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

      ②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

    2. (2) 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鉴别三种纤维,给三种纤维编号后,分别灼烧产生的气味如下:

      纤维编号

      灼烧时的气味

      特殊气味

      烧纸气味

      烧焦羽毛气味

      则羊毛、棉花的编号分别为

  • 36. (2018八下·滨江期末)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3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2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 (1) 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克;
    2. (2) 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3. (3) 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 37.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

    请回答下面问题:

    1. (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元素。
    2. (2)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