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渝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凭空猜疑,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惟我独尊。)

    ——《论语·子罕》

    材料二

    人类感知有很大的局限。首先是视觉局限,人类肉眼可感知的可见光波长范围仅为390nm-780nm。低于390nm为紫外线,高于780nm为红外线,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只能看见很小的一个波段。

    其次是听觉的局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而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可以看到紫外线和红外线,也许这个世界会被重新定义。因为我们不仅能在夜间看见任何有温度的东西,也能在自然灾害来临前提前收到次声波信号。

    材料三

    当下最稀缺的资源不是高智商,而是谦卑和敬畏。——老魏

    在当今人人都是演说家和作家的时代,这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想。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